加强医疗风险防范确保临床患者安全医疗风险管理第一部分•医疗风险:指卫生技术人员在从事医疗活动的过程中存在的对患方或医方造成伤害的危险因素。对患方是指存在于整个医疗服务过程中,可能会导致损害或伤残事件的不确定性,以及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情。对医院是指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发生医疗失误或过失导致的不安全事件的风险。对于何谓“医疗风险”,学界并未达成共识。美国杜克大学将医疗风险定义为“在医疗过程中遭受损害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表现为:未来发生医疗护理不良行为的可能性,医疗护理不良行为侵害患者权益的可能性,以及医疗机构最终遭受医疗专业民事赔偿损失和社会声誉损坏等负面后果的可能性。定义医疗风险的定义:医疗风险管理:NPSA于2004年提出整合风险管理概念(integratedriskmanagement),即识别、评估、分析和管理组织各个层面所有风险和安全事件,并从整体上报告所有结果,有助于确立风险管理的优先次序,改进决策,实现风险、效益和成本间的合理平衡。2006年WHO报告指出医疗安全与医疗风险管理,包括医疗机构或个人所采取的预防、补救或减少病人安全事件(或潜在安全事件)发生或再发生的行动与措施。医疗风险管理内涵:医疗风险防范管理东莞市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6】医疗风险防范管理东莞市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6】医疗风险防范管理东莞市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6】东莞市二级医院医疗质量和服务评价标准医院现行制度Identity医疗风险预警医疗风险追溯医疗风险控制《医院医疗风险管理方案》医疗风险管理方案一、医疗管理方面二、医务人员能力和道德培训三、设施方面四、医疗风险防范管理的监控五、医疗风险发生后监控和管理流程六、监督与检查医疗风险防范管理的监控程序•医疗风险识别•医疗风险分析•后果分析•不确定性及敏感性分析怎么识别医疗风险?查询了相关文献资料三个关键词:1、所有医疗行为都存在医疗风险(敬畏之心)2、遵守所有的诊疗规范、指南、核心制度、患者知情同意(利用法律法规合法保护自已)3、发现医疗安全(不良)事情和隐患积极主动上报(降低风险不要存在侥幸心理)认识医疗风险的心态:不怕一万,只怕万一为什么要建立产科快速反应团队医疗纠纷病例的反思:病例1:北医三院的高危孕产妇死亡病例诊断:高血压合并子痫前期;经北医三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和多位学科专家讨论,初步判断杨女士猝死的原因为主动脉夹层破裂。“发病率低致死率高漏诊率大”——医疗风险极高的罕见病医疗风险警示范围在实施诊断、治疗过程中,发生任何“作为”与“不作为”的医疗事件,无论患者与家属有无投诉,都是医疗风险的警示范围。医疗风险警示分级根据诊疗过程中责任人实际造成的影响医疗风险的缺陷性质、程度,将医疗风险警示分为三级。一级医疗风险警示1.未及时完成入院首次病程记录、病历、各种侵入性操作术前记录(术前诊断)、术后记录;未及时签订各种重要的医患协议书及书写影响病案内涵质量的重要医疗文献内容;2.未及时查房,连续两次以上,患者有投诉,但未发生医疗缺陷后果(以下简称后果);3.在诊疗过程中,有一定缺陷,但无后果;4.各种医疗操作不当或不成功,患者投诉但无后果;5.其他未引起后果,但有患者投诉的诊疗行为。二级医疗风险警示1.超过24小时未完成住院病历、首次病程记录、各种侵入性操作术后记录等重要医疗文件,或超过6小时未补记抢救记录,可能酿成医疗缺陷或医疗纠纷投诉;2.非特殊、疑难病人,未及时确诊(超过72小时)或未及时确定与更正、补充治疗方案,延误治疗,造成患者投诉;3.三级查房不及时,特别是上级医师查房不及时,造成患者投诉;4.经上级卫生行政部门鉴定或法院判决虽未构成医疗事故,但有一定的过失或差错;5.一年内,被二次一级医疗风险警示。三级医疗风险警示1.经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或人民法院判决为医疗事故;2.由于各种“不作为”因素,酿成医疗纠纷,责任人过失严重,虽未认定医疗事故,但影响恶劣,造成医院声誉的损害;3.由于责任人的过失,造成医疗缺陷,经调解,给患者经济补偿的;4.一年内,二次被二级医疗风险警示。医疗风险预警、控制和追溯制度:医院风险上报流程对医疗风险事件程度评估,并做好登记三级医疗风险预警一、二级医疗风险预警行政总值班职能部门核查、分析、及时处理反馈科室院领导工作时间非工作时间医疗风险事件发生的当事人或科室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上报系统进行网络直报/填写《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表》上级行政主管部门PDCA改进1、把医疗风险的存在归咎为医疗行为不当,也就是风险预警的管控不考虑病情的程度、患者的个体情况、文化程度、社会背景、患者对治疗的选择权、医疗技术力量、执业范围、环境设施的影响;方方面面共同形成风险,当所有环节被洞穿,医疗损害才会发生;2、我们有没有办法将医疗风险或损害将到最低?有没有一种管理的手段能让我们早期识别医院风险,引起足够的警觉呢?3、如何建立医疗风险触发机制?临床存在问题:不太靠谱、执行不了!患者安全的管理:风险识别、报告、调查、分析、风险评估、随访、评价。四国医疗风险与预警监测管理模式分析优化医疗风险预警机制PDCA专项计划书快速反应团队RRT的建立:NEWS评分对应的危险分层NEWS评分对应低危、中危、高危三个危险等级:其中0~4分属低危,5~6分或其中任一单项指标达3分属中危,≥7分属高危,≥12分属极高危(见表2);患者的每一次评分都对应相应的危险程度,得分越高危险程度越高,提示患者的病情越危重[5]快速反应团队RRT的建立:FMEA降低院内意外医疗事件发生风险《急性多发性创伤应急处置预案》通过个案追踪分析存在问题事件预警应急响应培训和演习制作标准与流程根据以上医疗风险警示分级内容,对高风险患者进行分析,各临床科室应严格执行“三三五五”医疗安全制度(一)三看制度1.手术患者床头看对于手术患者,主管医师应当在床头查看术后生命体征和恢复情况,及时根据患者病情做出相应的处理措施,并将病情变化及时告知患者及家属。2.危重患者随时看危重患者,原则上必须转入ICU,待病情平稳后转回原病房,但因其他因素未转入ICU的,主管医师和值班医师应随时查看病人情况,并做好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对于转入ICU的患者,ICU医护人员应当随时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及时做出相应处理。3.新入院者24小时看新入院患者往往病情较重,主管医师或值班医师应尽可能随时查看患者,留意其病情变化。(二)三查制度1.住院医生每日3次查房2.科主任每周3次查房3.完善三级医师查房严格三级医师查房制度,不断提升查房质量,增强医疗水平,进而防范医疗风险。医疗风险控制制度:(三)五大谈话1.入院24小时内医患谈话即首次医患沟通必须在患者入院24小时内完成。2.术前、术中、术后医患谈话手术病人,必须做好围手术期的医患沟通。3.创伤性诊疗活动前谈话开展有创诊疗操作,必须签有创操作同意书,待患者及家属知晓并同意后,方可开展。4.麻醉前谈话在对手术病人麻醉前,麻醉医师应与患者谈话,告知麻醉方式,手术操作时长,并嘱患者有不适随时告知。5.输血前谈话对于需要输血的患者,护士应事先与患者沟通(患者昏迷时与家属沟通),并嘱若出现不适应立即告知护士。(四)五大关键1.关键制度:18项核心制度2.关键患者:危重、新入院、特殊患者——重点观察、监管3.关键人员:新上岗人员、责任意识淡薄人员——多重视、教育4.关键环节:急危重门诊、急诊住院患者——检查环节5.关键时间:节假日、交接班时间、事故高发时段——应重视医疗风险控制制度:医疗风险追溯制度为更好的减少风险,规避医疗纠纷,惩罚风险意识淡薄人员,制定如下风险追溯制度。(一)事后及时查明缘由风险消除后,相关人员(事发科室和相关职能部门)应及时总结,分析原因,并提出具体整改措施。(二)及时追究主要责任人责任根据当事人员的过错程度,结合其平常表现(业务水平和相关技能掌握情况),确定其应承担的具体责任。(三)科室必须全员讨论总结事发科室负责人应及时组织全科人员讨论总结,找出根本原因,并提出下一步具体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四)定期督查措施落实情况职能部门应根据科室的整改计划,逐一督导整改落实,杜绝风险的再次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