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规范化建设工程加强小学规范化建设,促进教育改革加强小学规范化建设,促进教育改革•讲三个问题:•第一:市教委为什么实施《小学规范化建设工程》•第二:市教委对实施《小学规范化建设工程》有哪些要求?•第三:怎样实施小学规范化建设•第一:市教委为什么实施《小学规范化建设工程》?•一是:全市小学数量大、层次多,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校际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二是:农村完全小学、城镇办学困难学校在办学条件、管理水平、师资水平等方面亟待提高。•市教委决定自2007年秋季开始,用5年左右时间实施“北京市小学规范化建设工程”。•(一)实施《小学规范化建设工程》,是北京市深化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从当今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特点来来看,实施《小学规范化建设工程》,是北京市深化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下面讲两个问题•改革的背景;•教育改革的特点•1.改革的背景(为什么改革?)•(1)学习化社会的提出•“学习化社会”一词由美国著名教育家永恒主义教育思潮的代表人物罗伯特·哈钦斯提出的。•罗伯特·哈钦斯著书----学会生存•20世纪70年代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提出了创建“学习型社会”的目标。此后,许多国家相继开展了学习型社会创建活动。学习型社会的提出也是70年代发达国家掀起基础教育改革的动因之一。•什么是学习型社会?所谓学习型社会,就是有相应的机制和手段促进和保障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社会,其基本特征是社会成员善于不断学习,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2)终身教育教育思潮•终身教育20世纪60年代在国际上出现的一种教育思潮。•倡导者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人教育局局长、法国成人教育专家保罗•郎格朗。1970年保罗•郎格朗的《终身教育引论》出版。•1994年11月在意大利罗马、1997年3月在加拿大渥太华召开两次世界终生学习会议,提出:“终身学习的教育观念.”这种教育观念,成为21世纪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手段”。即:构建终生教育体系,使学习生活化、生活学习化。•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则进一步简明地提出了终身教育必须建立在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四个支柱上,。•这四个支柱也可以视为一个人四个方面的素质或能力。其中特别是学会学习的能力更是一项核心能力,学会学习也就是学会生存,学会创业,学会创造,学会发展的基础。只有学会学习才能跟上时代变化和前进的步伐•学会学习----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斯说过“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在回答他的成功秘诀时写下一个公式:X+Y+Z=W,X代表艰苦劳动,Y代表正确的方法,Z代表少说空话,W代表成功,大多数人都能做到艰苦劳动和少说空话,但正确的学习方法却很难掌握。•(3)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概念进入到政府和国际组织的政策文件中,成为发展战略,也是教育改革的动因。•1990年6月,日本制订了《终身学习振兴法》,将建立终身教育体系置于法律的保障范围内。•1976年,美国通过了《终身学习法》,并在联邦政府内设立了专职机构,负责终再教育的规划、协调和监督、评估工作。•2001年5月15日,江泽民在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高峰会议上发表讲话时提出:“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十六大报告强调指出:“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并把“创建学习型社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四大奋斗目标之一,作为人的全面发展的标志之一。•结论:学习化社会的提出,直接的动因是教育自身改革和发展的根本要求和理想追求。受学习型社会建设和终身教育思潮的影响,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基本遵循的两大教育理念,终身教育的理念和素质教育的理念。我国进行的新一轮课题改革强化了这两个理念。•2.教育改革的特点(改革什么?)•(1)立法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保证;•日本-------1947年颁布《教育基本法》•前苏联------1973年颁布《苏联与各加盟共和国国立教育立法纲要》•美国--------1958年颁布《国防教育法》•英国--------1944年颁布《巴特勒法》•法国--------1947年《郎之万教育改革方案》•中国---------1994年颁布《义务教育法》、1995年颁布《教育法》•(2)重视管理体制改革;•(3)义务教育的范围逐渐扩展年限不断延长;•如英国规定,幼儿学校是义务教育的第一阶段,招收5-7岁的儿童。•法国,学前教育是初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学前教育虽然不是强迫的,但免费实施,所有2七岁的儿童均可就近上幼儿学校。•荷兰的幼儿园属于义务教育,招收4-6岁的儿童。•以色列的幼儿园招收3-6岁的儿童,5岁起即属于义务教育阶段。•(4)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向着综合统一的方向发展改革;•1971年,美国联邦教育总署署长马兰提出了“生计教育”理论,现在,生计教育已经在美国展开。马兰主张将职业教育的部分内容纳入普通中小学之中,将生计教育贯穿小学一年级到高级中的所有年级;应使中学毕业生,甚至中途退学者,都掌握某种技能,能够维持生计。•(5)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6)进一步完善终身教育体系•(7)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自我教育能力是课程、教材、教法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改革目标改革内容教育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将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贯穿于各级各类教育之中,全面提高办学水平与质量。(美国的《2001—2005年战略规划》;英国教育改革,《传递结果:到2006年的战略》改革重点改革内容调整培养目标学校要突破单纯传授书本知识的旧习,着重去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造性,使他们具备分析、表达、理解和应用的能力,以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规格的要求。课程设置各国均颁布新教学大纲,提出了改革中小学课程的措施。考试制度完善评估措施,改革考试制度办学形式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实施由职前教育体系向终生教育体系的过渡.•结论——从世界各国教育改的背景和特点来看,提高教育整体水平,是各国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实施《小学规范化建设工程》,是北京市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全面提高小学办学整体水平的重要举措。•(二)实施《小学规范化建设工程》,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讲三个问题:教育不均衡是各国存在的普遍现象;如何理解教育均衡发展内涵;正确认识教育均衡发展问题。•1教育不均衡是各国存在的普遍现象。•发达国家也不例外。如:美国2002年1月8日美国总统乔治·沃克·布什签署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教育改革计划为七个主题,分别是:。(1)通过高标准和教学效能核定来实现平等;•(2)提高教师质量;•(3)激励英语熟练程度有限的学生达到英语流利水平;(4)促进家长的选择和革新计划;•(5)建设21世纪安全学校;•(6)特批资助(为土著美国人和军人家庭的孩子重建学校;•(7)自由度和绩效核定。•采取了以下措施:措施一,统一学习标准.要求每个州对孩子应该知道什么和学习什么建立硬性的标准,并对3-8年级的学生每年进行统测;•结果要以年度报告单的形式提供给家长,以便让家长评估学校的业绩,教师的资格水平以及孩子在每个学科的进步情况;•措施二:建立学生学习情况报告制度.在全州范围内,报告所有学生群体的进步情况,努力弥合各种优势和弱势学生群体间的鸿沟;•措施三:明确学校对学生成绩负全责.学校要对所有学生的成绩提高承担责任,争取在1--2年内每所学校都达到优胜。•措施四:下放经费使用权力.要求95%的联邦经费直接下拨到地方层次,给所有50个州和每个地方学区自由和灵活使用联邦经费的权力。目的在于使州政府把钱用在它们最重大的需要上而免于过多的官僚主义的推委和扯皮。•把经费集中用于那些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习的项目上;•提高学校阅读能力,学前儿童的早期语言、识字能力的发展和提高;•低收入家庭子女;•加强教师质量,并允许地方社区用附加的联邦拨款雇佣新教师,提高教师的收入,改善教师的培养和发展条件等等;•措施五,明确家长对教育有选择权.增强薄弱学校学生父母的选择权。•美国将存在问题不能改进的学校,学生成绩不能进步的学校,视为“无效学校”,也就是“薄弱学校”。美国研究者一般认为“薄弱学校”具有以下特征:•教学和管理松散无序;•对学生成就的低期望值;•学校氛围混乱无序;•缺乏对学生的细致而持续的监控;•家校合作程度低;•硬件设施匮乏;•教师专业发展能力低;•学校使命和发展目标模糊。•一旦学校被认定为薄弱学校,父母将被允许把他们的孩子转送到更好的公立或者特许学校;追加的服务:联邦拨款(每个学生约500-1000美元),用于请家教、课外补习和暑期学校等。•特许学校:由家长、教育者和有兴趣的社区领导人创办新的教育机构。•美国当地时间2008年1月23日晚,美国总统布什发表了2007年国情咨文讲话。在教育方面,着重强调落实《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总结了美国近5年来,9岁儿童在阅读上取得的进步的情况,指出9岁儿童在阅读上取得的进步是过去28年的总和。同时,继续强化《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具体内容包括:•赋予家长选择权,刺激学校改革。•要把美国的《竞争力计划》与《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相整合,通过加强高中教育,保证学生为全球经济竞争做好准备。•2.如何理解教育均衡发展内涵在教育公平思想和教育平等原则的指导下,以国家的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为保证,促进教育均衡发展。•1受教育权利---受教育者的权利和机会的均等,;•2区域间均衡、城乡均衡、校际间均衡---平等地分配教育资源,达到教育需求与教育供给的相对均衡,并最终落实在人们对教育资源的分配和使用上。•3教育质量均衡发展、教育效果均衡发展---学生能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均衡发展、全面发展;•4各类教育均衡发展---教育所培养的劳动力在总量和结构上,能够满足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达到相对均衡。•结论----教育改革的价值追求,让每一个受教育者享受平等的教育、最好的教育。教育均衡发展是实现这一理想的重要途径。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是每一所学校的责任,更是校长的责任。•二、部分领导对小学教育在全市基础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摆位不够;•在我们调研中,一位教师对高中、初中、小学讲了一个比喻:“教委抱着高中、领着初中,后面跟着一个小妹妹,那就是小学。”由此可见,对小学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缺乏正确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讲两个问题:小学教育人口素质形成的奠基工程;小学教育在人生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一)小学教育人口素质形成的奠基工程。•《教育法》明确规定:“国家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制度。初等教育,即小学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础,是人口素质形成的奠基工程。”•(二)小学教育在人生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基础性作用1997年北京市公众科学素养4%2001年全国公众科学素养1.4%2002年,北京市公众科学素养6.6%高出全国公众科学素养水平5.2%高出北京1997年的2.6%北京人目前的科学素养水平与美国人20世纪90年代初的水平大致相当。•结论-----人的科学素养需要从小培养。如科学态度和科学探究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基本的科学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说明,小学阶段的教育对提高人的科学素养至关重要。•教育系统广大干部必须提高对小学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将其纳入政府和教委的重要工作议事日程,并作为重点工作来抓。•三、小学教育整体水平与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之间的矛盾仍旧突出,由此引发的教育选择和教育公平问题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实施《小学规范化建设工程》,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需求。•讲一个问题:选择现象严重,也是社会关注热点问题。•一个名校疯狂抢一个疯狂找名校•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委托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对北京市中小学择校情况进行的大规模调查结果表明,本市中小学生择校行为主要发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其中又以初中最为突出,其次是高中;择校的平均费用超过2万元。在调查的各区中,崇文区小学择校生比例最高,其次是西城;最低的是昌平和门头沟两个郊区。西城区初中择校生比例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