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邹丽张晓秋孙红梅李威威朱兴吉闫真卿王晨旭一、总体概述二、节点分析总体概述总体概述(一)清漪园(二)颐和园时间线清乾隆十五年始建1754年万寿山、昆明湖、东宫门一带全部竣工(1750年)1764年清漪园完工建成咸丰十年清漪园被焚毁(1860年)光绪十四年修复重建改名颐和园(1888年)历史背景清代乾隆朝是中国封建社会漫长历史上最后一个繁荣时代,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多民族的统一大帝国最终形成。这个时期的封建文化沿袭宋明传统,但失去能动进取精神,具体反映在园林和艺术创作上。乾隆盛世的繁荣掩盖着尖锐的阶级矛盾和四伏的危机。嘉庆、道光以后,各地民变此起彼伏,终于发展成咸丰年间声势浩大的太平天国革命,强烈冲击着清王朝的根基。处在封建社会即将解体的末世,文人士大夫普遍争名逐利,传统的清高、隐逸思想愈发淡薄,市井趣味更多的渗透到士流文化。文人园林和私家园林相应发生变化。清漪园清漪园一、修建原因二、总体规划三、基址地形水系整治梗概四、建成后概况五、建筑布局分析乾隆是个爱好广泛,喜好游玩的皇上。乾隆十(1751年),乾隆皇帝第一次南巡,自此与江南园林结下不解之缘,并题诗表露欲造园以模仿杭州西湖景观。而明代时翁山一带不太受游人的重视。1494年修建了圆静寺,翁山面貌因此有所改善。清初时,其盛况远不如前。乾隆九年,圆明园扩建后不久,乾隆又动了修建天然山水园的心思。具体有以下几个原因:(一)翁山西湖的原始地貌不同于以往的园林扩建,可以完全按照乾隆的意图进行规划修建,自始至终一气呵成。修建原因(二))原来建成的诸园有的由于缺少天然山水的基础,有的缺少开阔的大水面,不能很好的表现天然山水园。而西湖是西北郊最大的天然湖,其与翁山具有北山南湖的地貌结构,又介于圆明园与静明园之间。得天独厚的条件使它被乾隆相中为了让清漪园更加的明正言顺,乾隆就以建园为母亲祝寿和水系整理工程为借口修建了清漪园。清漪园为颐和园的前身,始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这是一座以万寿山、昆明湖为主体的大型天然山水园。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昆明湖的水域划分、万寿山与昆明湖的位置关系、西堤在湖中的走向及周围的环境都很像杭州西湖。同时又不局限在园林的本身而且还着眼于西北郊全局,以“三山五园”为主体的大环境来作出通盘的考虑。总体规划基址地形水系整治梗概在1749年大规模水系整理工程过后,作为蓄水库的西湖必先开拓、疏浚以承纳更大的水量。明代,万寿山原名瓮山,昆明湖原名西湖。当年的西湖又叫“西湖景”,附近有“环湖十寺”。乾隆十五年西湖改名为“昆明湖”。(三)昆明湖的西北角另开河道往北延伸。早先昆明湖与翁山的位置岁具有北山南水的态势,但是两者的连输关系并不理想,湖面经过开拓、改造之后构成山嵌水抱的局势,且大致与杭州西湖的水域划分、山水位置大体一致为造园提供了良好的地貌基础。(一)昆明湖东岸利用康熙时修建的西堤以及元明的旧堤加固改造后成为东岸的大堤,改名东堤(因改造后堤岸往东移,在原西堤之东,故称东堤)。西堤以东水域深而广为昆明湖水域主体,西提以西的水域比较小是附属水库。在水域中堆筑治镜阁、藻鉴堂量大岛,与南湖岛构成“一池三山”(二)在昆明湖以西、玉河以南复利用原来的零星小河开凿成一个浅水池“养水湖”,以聚集天然水。建成后概况从客观效果来看,清漪园确乎是造园与水利工程相结合的一个比较成功的例子,乾隆为此亦颇自鸣得意。中国自西汉以来都很重视把皇家的宫苑建设与首都的水利建设相结合,而清漪园的建成则意味着这个水利枢纽部位的建成和最终善化,它所取得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是很大的,无愧是艺术与工程相结合,造园与兴修水利相结合的一个出色范例。清漪园宫殿,居住和辅助建筑所占的比重较小,这也是因为乾隆当年游园“过辰而往,逮午而返,为尝度霄”。这在建筑类型的比例上也反映了清漪园作为一般行宫园林的特点。昆明湖水域辽阔,乾隆效仿汉武帝组建一支训练船队。“福寿禄”颐和园的前身是乾隆时修建的清漪园。如果从高空俯瞰颐和园的昆明湖,就会发现昆明湖外形很像一个寿桃。是乾隆为母亲孝圣宪皇太后过大寿而建”昆明湖确实酷似一只寿桃,只见寿桃的“歪嘴”,偏向东南方向的长河闸口。寿桃的梗蒂,是颐和园西北角西宫门外的引水河道。最为称奇的是,斜贯湖面的狭长的西堤,构成了桃体上的沟痕。而万寿山下濒临昆明湖北岸的轮廓线,则恰似一只蝙蝠,振翅欲飞。,蝠同“福”,寓意多福。佛香阁是园内体量最大的建筑物,它魏然雄居山半,攒尖宝顶超过山脊,显得气宇轩昂,凌驾一切。同时与两侧的敷华,撷秀二配亭之间,不仅运用体量的对比来突出前者的主体地位,以和谐的造型来密切二者的主从关系,而且由于它们所行成的近乎等腰三角形的轮廓线而显示一种稳定的感觉。所以说,中央建筑群的规划设计,不仅为清漪园创建了一处出色的景点也是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设计史中的一个杰出的大手笔。建筑布局分析佛香阁佛香阁原为延寿塔/处于主要景区构图中心,但细而高的比例与园内其他建筑群体关系不协调,且与园外借景玉泉山山顶的玉峰塔重复雷同,乾隆二十三年(1760)奉旨停修,改建佛香阁。佛香阁采用八角形,四层楼阁,体谅适中,既形成前山的景观控制点,同时又未超过山的高度,不会破坏后山轴线和“山包寺”的总格调,而且从形态上避免了与西侧静明园玉峰塔雷同,再如湖区以南湖岛为参照物,用“近大远小”的大度对比手法夸张南湖之宽广。颐和园颐和园一、历史背景二、平面图三、与清漪园的变化对比清王朝实施“闭关锁国”政策、蔽塞视听的同时,西方殖民主义国家挟持其发达的工业文明和强大的武装力量逐渐向东方扩张。沙俄和英帝国窥睨中国英国人通过出使访问了解了一些天朝的实际情况。之后发动鸦片战争,用炮舰打开了天朝的门户。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烧毁圆明园片区,清漪园不幸被毁。之后就一直处于荒废状态。光绪十四年(1888年),西太后(慈禧)动用海军建设经费加以修复,改名颐和园。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的破坏,珍宝被劫掠一空。清朝灭亡后,颐和园在军阀混战和国民党统治时期,又遭破坏。历史背景平面图颐和园沿袭清漪园的规划格局不变,修复范围由于经费拮据而一再缩减,并在昆明湖沿岸加筑宫墙,成为帝后长期居住兼政治活动的离宫御苑。重建的四种方式:(一)大多数按原状恢复。如,转轮藏、宝云阁、玉澜堂。有的保留原有功能,有的另做别用或改变名称;(二)改建。在原有的基址上改变个体建筑和群体布置的形式,相应的建筑的使用功能也有所不同。如,大报恩延寿寺南半部改建为朝会用的殿堂排云殿。(三)扩建。就原基址加以扩大。如,怡春堂扩建为德和园。(四)增建。在原来的空地上另建新的房屋。与清漪园的变化对比建筑颐和园的寺庙建筑大为减少,而宫殿、居住建筑(成为帝后长期居住兼政治活动的离宫御苑)比重增加后勤供应等辅助建筑则增加更多。就建筑的分布而言西堤以北的西北水域、外湖、后山、后湖一带,除个别情况外仅保留遗址而不做恢复。某些景域的景观大为减色,构图远不如当年,但前山建筑布局格调显得更严谨,中央建筑群形象也更为突出。植物配置大体维持原貌。浏览路线沿用清漪园的干线支线,仅个别地方由于新建大量建筑物而有局部变动。补充:颐和园长廊长700多米的“长廊”,长廊枋梁上有彩画8000多幅,号称“世界第一廊”。长廊之前是昆明湖。节点分析二节点分析(二)谐趣园(一)一池三山一池三山时间线起源:产生于周末,盛行于战国首创:汉武帝在长安建造建章宫北魏洛阳华林园、隋朝洛阳西苑、北宋艮岳清朝只允许皇家建造颐和园将“一池三山”的艺术创作魅力发挥得淋漓尽致。清漪园没有重复在一个水面中设立三岛的作法,而是将一个大水面昆明湖用筑堤的办法分成三个小水面西湖、养水湖、南湖,每个水面中各有一岛,西湖中有治镜阁阁岛,养水湖中有藻鉴堂山岛,南湖中有南湖岛,形成湖、堤、岛一个新的“一池三山”形式。更精彩的是,颐和园在塑造三个大岛的同时,还在南湖大水面上增添了三个小岛一一知春岛、小西伶和凤凰墩,三个小岛都各有千秋。真正体现了中国造园艺术的高超与奇妙。一池三山一池三山是中国一种园林模式,并于以后各朝的皇家园林以及一些私家园林中得以继承和发展。一池指太液池。三山指神话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并有仙人居之,仙人有长生不老之药,食之可长生不老,与自然共生主要景点分析蓬莱仙岛整个景观大气磅礴、造型优美,深得中国古典建筑之神韵。此建筑从古至今是独一无二的,它的创新是把中国古代文人所想象的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理想境界变成了现实。瀛洲仙境按照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十八学士登瀛楼》图所再现。此建筑法度严谨,主体建筑周围分别有忠、孝、节、义、礼、仪、廉、耻八个翼亭,诠释儒家思想的精髓。方壶胜境汲取圆明园建筑的精华,气势雄伟,风格独特,结构严谨,主体建筑分三排,充分展示儒、道、释三教思想文化,独特的飞阁复道将整组建筑连在一起,雄伟壮观。谐趣园谐趣园时间线平面图由来重建后分析时间线乾隆十六年(1751):惠山园(仿效无锡惠山寄畅园)嘉靖十六年(1811)(改名为:谐趣园)光绪十八年(1892)(基本与现在相同)由来寄畅园借景锡山惠山园借景万寿山寄畅园“八音涧”寄畅园的土石假山宛若园外真山的余脉,惠山园也有类似的情况。池北岸的假山与清漪园西侧的万寿山气脉相连,增加了惠山园的神韵。两座园林都是以水面作为园林的中心。寄畅园的建筑疏朗,以山水林木之美取胜,具有明末和清初江南私家园林的典型风格。惠山园也具有这样的风格,因而是一座有江南情调的“园中之园”惠山园“玉琴峡”谐趣园平面图重建后的谐趣园分析一、建筑的比重增大1.建筑群有正、变的秩序感。两条对景轴线把它们秩序的组织在一起,统一为一个有机的整体;2.园林建筑的形式及其组合手法丰富多彩。二、外围山坡上丛植参天的青松翠柏形成绿色屏障,其下衬以碧桃、黄荆及野生花草与万寿山的绿化基调很和谐。苏州街又称“后溪买卖街”地处后湖中心地带谢谢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