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卷第1页(共6页) …………….……密………………………………………封………………..…………………线..………..………………. ………..…… 2007~2008学年第 2学期《化工原理∙下册》课程考试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A 卷) 注意:1、本试卷共 6页;2、考试时间120 分钟一、填空、判断与选择题(40分)1(2 分)某一操作中吸收塔,若吸收剂的温度突然升高,则C说法不正确。 A.Y1,X2 不变; B.Y2 增大,X2 不变; C.Y2 增大,X1 不变; D.Y1 不变,X1 减小。2(4 分)在某吸收系统中,已知 ky=3.8×10 -4 kmol/m 2 ∙s,kx=1.25×10 -2 kmol/m 2 ∙s,平衡关系 y=x,则 Ky=3.69×10-4kmol/(m2·s),此气体是易溶气体,此过程属于气膜控制,欲强化此过程应增加总压和增大气流速度。3(6 分)如附图1 所示,在密闭容器内存在某种低浓度水溶液,容器内压强为 p0,溶液温度为 t,溶质含量为c(x),试问: (1)若将 N2 压入容器,则 E 不变,H 不变,m 变小, pe 不变; (2)若溶液温度 t 下降,则 E 变小,H 变小,m 变小, pe 变小; (3)注入溶质 A,则 E 不变,H 不变,m 不变,pe 变大。4(4 分)某吸收塔中,物系的平衡线方程为 x y 0 . 2=,操作线方程为 001 . 0 5 . 3+= x y ,当 06 . 0 1= y , 002 . 0 2= y 时,= 1 x1.686×10-2,= 2 x2.857×10-4,= V L/3.5,气相传质单元数= OG N6.79。5(2分)对于低浓度气体吸收,部分吸收剂(L/2)从塔中部循环入塔,如附图2所示。设L =V,则其操作线应为(b)。 x 2 x 1 y 2 y 1 (a) x 2 x 1 y 2 y 1 (b) x 2 x 1 y 2 y 1 (c) x 2 x 1 y 2 y 1 (d) L,x 2 x 1 L/2 G,y 1 y 2 附图2 附图 1A卷第2页(共6页)6(3 分)饱和液体的= q1;饱和蒸汽的= q0;蒸汽是液体 2 倍的混合进料液的= q1/3。7(2 分)已知精馏段操作线方程为: 24 . 0 75 . 0+= x y ,则该塔的操作回流比为(B ),塔顶产品浓度xD 为(C ) (A) 0.9 (B) 3 (C)0.96 (D) 4 (E) 0.98 (F) 28(2 分)板式塔精馏操作,已知物系在操作条件下,相对挥发度为 α,操作方程为y=ax+b,设第 n 块板为一理论板,进出该板各物流如附图 3 示,则 yn+1 和 xn-l 的关系是(C ): 1 1 1 1 1 1 1 1 1 1 ) 1 ( 1 ) 1 ( 1--+-+--+-+-++-+=+= n n n n n n n n n n x x y b x a y x x y b x a yaaaa9(2分)当大液气比操作时,宜采用(C)。 (A)齿形堰; (B)低的堰长塔径比( D L / W ); (C)双溢流或高的( D L / W ); (D)圆形堰10(2分)塔板上布置安定区的目的是为了(B )。 (A)防止雾沫夹带量过高; (B)防止越堰液体的气体夹带量过高 (C)防止漏液量过大; (D)液体分布不均匀11(2分)一般情况下,溶质A的分配系数kA(D )。 (A)大于1; (B)小于1; (C)等于1; (D)难以判断12(2分)在单级萃取过程中,若萃取剂用量减少,则萃取相 A yA,萃余相 A xA,脱去溶剂后萃取液o A yD,萃余液o A xA。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不确定13(2分)干燥介质的温度和流速相同,在Ha、Hb两种湿度下测得干燥速率曲线如附图4所示,这表明Ha(B )Hb。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接近于14(3 分)在恒定干燥条件下,将含水 35%(湿基)的湿物料进行干燥,开始时干燥速度恒定,当干燥至含水量为 8%(干基) 时,干燥速率开始下降,再继续干燥至物料恒重,并测得此时物料含水量为 0.08%(干基)。则物料的临界含水量为8%(干基),平衡含水量为0.08%(干基),自由含水量为53.77 %(干基)。附图 3 (A) (B) (C) (D) 附图4A卷第3页(共6页) …………….……密………………………………………封………………..…………………线..………..………………. ………..……15(2分)物料含结合水和非结合水的分界是(C)。 (A)等速干燥阶段终点; (B)降速干燥阶段终点; (C)水分与纯水的蒸汽压相等; (D)第一和第二降速阶段的交点。二、分析与判断题(24分)1(8 分)某吸收塔 H=∞,气体流量 G与组成y1 和液相组成 x2 不变,试绘出以下两种情况下的操作线(平衡线如附图 5 所示)。 (1) L/G>m;(2 分) (2) L/G<m;(2 分) (3) 试讨论在以上两种情况下,增加 L/G 能否使气体出口含量y2 降低?(4 分) (a)L/G>m (b) L/G<m 附图 5 在第一种情况下,增加 L/G不会降低y2(y2 恒定不变),只会无谓地降低 x1,增大操作的负荷;在第二种情况下,增加 L/G对降低y2 效果显著。2(8 分)连续精馏操作,原工况为泡点进料,现由于某种原因原料温度降低,使 q>1,进料浓度xF,塔顶采出率 D/F及进料位置均保持不变。试判断: (1) (2分)塔釜蒸汽量V 保持不变,则塔釜加热量QR 不变,塔顶冷量QC 变小, x′D 变小,x′W 变大; (2) (2+4 分)保持回流比 R 不变,则塔釜加热量 QR 变大,塔顶冷量 QC 不变, x′D 变大,x′W 变小 (变大,变小,不变,不确定),并分别画图 6所示意新旧工况的操作线变化。 (a) (b) 附图 6A卷第4页(共6页)3(8分)如附图7所示,当采用部分废气循环,废气先混合、后预热流程和新鲜气先预热后混合流程,试分析比较两种方案耗热量的大小并说明理由。从图中可看出,由焓差(IM-I0)可求得所耗热量,无论先混合后预热流程还是先预热后混合流程,耗热应该一样,只不过先预热后混合,气体的出口温度高些,要能位较高的热源。从虚线框中可看出,进出物料的量和焓均相等,故提供给预热器的热量相等。附图 7 三、计算题(36分)1(10 分)在常压操作的逆流吸收塔内,用纯溶剂吸收混合气中的可溶组分 A,入塔气体中 A 的摩尔分率为 03 . 0 1= y ,要求吸收率 80 . 0=h。现已知操作条件下的 ) ( 8 . 0 / 常数=== m L mG S ,平衡条件 mx y=,与入塔气体成平衡的液相浓度 03 . 0 1=* x 。试计算:①操作液气比为最小液气比的倍数;(4分)②吸收液的出口浓度;(2 分)③完成上述分离任务所需的气相传质单元数 OG N 。(4 分)解:①根据 03 . 0 1= y , 03 . 0 1=* x 及 mx y=得 1 / 1 1==* x y m (1 分)又根据 8 . 0 /== L mG S 得操作的液气比为 25 . 1 8 . 0 / 1 /== G L (1 分)最小液气比为() 80 . 0 0 / / 1 1 2 1 2 1 min==-=--=* m m y y x x y y G Lhh(1 分)操作液气比为最小液气比的倍数 563 . 1 80 . 0 25 . 1 ) / ( ) / ( min== G L G L (1 分)②吸收液的出口浓度 0192 . 0 8 . 0 03 . 0 25 . 1 1 ) ( 2 1 2 1=´´=-+= y y L G x x (2 分)③ 94 . 2 0 ) 80 . 0 1 ( 03 . 0 0192 . 0 03 . 0 ln 8 . 0 1 1 ln 1 1 2 2 1 1 OG=----=---= mx y mx y S N (4 分)2(10 分)某二组分混合液用精馏分离,其进料摩尔分率为 0.5,泡点进料,系统的相对挥发度 α=2,塔顶出料量是进料量的 60%(摩尔比)。如果所采用的精馏塔的理论塔板数为无穷多块,试计算:R=0.8时,塔顶与塔底的组成各为多少?解:已知: 8 . 0 0 . 2 1 5 . 0 40 . 0 60 . 0 F====== R q x F W F D ,,,,,a I 0 I M I 0 I M 先混合后预热流程先预热后混合流程A卷第5页(共6页) …………….……密………………………………………封………………..…………………线..………..………………. ………..…… 两段的操作线方程 D D D 555 . 0 444 . 0 9 5 9 4 1 1 1 x x x x x R x R R y+=+=+++=(1)(1 分)(2 分)相平衡方程: ) 1 /( 2 x x y+=(3)(1分)从题给参数知,两段操作线的斜率一定,当精馏塔的理论塔板数为无穷多时,必有两段的操作线与平衡线相交,此时精馏塔的分离能力达到最大值,如图示。(2 分)当 5 . 0 F= x 时,由式(3)得: 667 . 0 F= y (1 分)将 5 . 0 F= x , 667 . 0 F= y 分别代入式(1)和式(2)得 80 . 0 D= x , 05 . 0 W= x (2 分,各 1 分)检验:根据物料衡算约束式有: 833 . 0 80 . 0 833 . 0 50 . 0 6 . 0 / D 1 F max D,==´=£- x D Fx x ,故满足物料衡算式的要求。(1分)3(6 分)某混合液含溶质 A 为 50%,溶质 B 为 50%,用纯溶剂进行单级萃取,物系的相平衡关系如附图所示,试求在多大溶剂比下操作所获得的萃取液浓度最高?此时溶质的萃余率为多少?并写出作图步骤。【求解步骤如下】(1)根据xF 确定 F 的位置,连接 FS;(2)过 S 点作溶解度曲线的切线 SE,并延长至于 AB 线相交,得最大萃取液的组成 88 . 0 max A=o y ;(3)过 E 点作 AB 的平行线与辅助曲线相交于点 H,再过H 点作 AS 线的平行线与溶解度曲线相交于点 R,连接 E、R 得最大萃取液组成下所对应的平衡联结线 ER。(4)联 S、R,并将 SR 线延伸至与 AB 边相交,得满足该条件下的萃余率,即 24 . 0 A=o x 。4(10 分)某湿物料的的干燥速率在恒速段为 h) /(m ) ( 1.5kg 2 c×=水 U ,在降速段的干燥速率为 75 . 0 5 . 7-= X U 。若将该物料从 )/kg ( 0.15kg 6 . 0 2 1 水干燥到== X X (绝干物料)试求干燥时间(已知 2 c kg/m 20 /= A G )。 (x F ,y F ) x F x D x W (2) W W W 370 . 0 370 . 1 / ) 1 ( / / ) 1 ( 1 / ) 1 ( ) 1 ( x x x F D R F W x F D R F RD x D R W x D R F RD y-=+-++=+-++=附图 8A卷第6页(共6页)解:(1)临界含水率 c X 和平衡含水率* X 3 . 0 5 . 1 75 . 0 5 . 7 c c=Þ=-= X X U (2 分) 1 . 0 0 75 . 0 5 . 7=Þ=-=** X X U (2 分) (2)干燥过程经历了两个阶段,恒速干燥阶段和降速干燥阶段所需干燥时间① 3 . 0 6 . 0 c 1=®= X X X 从的降速干燥阶段所需干燥时间 1t h 0 . 4 ) 3 . 0 6 . 0 ( 5 . 1 20 ) ( c 1 c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