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课新中国的科技成就一、两弹一星1.背景(1)国防现代化程度集中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影响到它的国际地位。(2)新中国建立之初,面对美国的核威胁和美苏的核垄断。2.历程(1)1964年6月,中国发射第一枚中近程运载火箭。(2)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3)1966年10月27日,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中国从此拥有导弹和原子弹“两弹”结合的战略核导弹。(4)1967年6月17日,我国成功试爆第一颗氢弹。(5)1970年4月24日,“长征-1”号航天运载火箭顺利地将“东方红-1”号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太空轨道。(6)1975年11月26日,中国又首次成功发射返回式遥感卫星,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3.“两弹一星”的重大意义(1)打破了美苏两国对中国的核垄断与核威胁。(2)展示了我国的实力,尤其是增强了国防力量,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3)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安定的环境,也有利于世界和平。(4)促进了其他领域(如航天技术)的发展。二、“东方魔稻”1.袁隆平的成就(1)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技术的开创者和带头人,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2)在理论上打破了“水稻等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种优势”的传统观念。(3)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此后又培育出“超级杂交稻”。2.影响:世界各地正在推广杂交水稻,为解决世界粮食短缺问题提供了战略思路。西方媒体因此称杂交水稻为“东方魔稻”、“第二次绿色革命”。三、“银河”系列计算机1.成就(1)1983年,中国第一台运算速度每秒亿次的巨型计算机——“银河-Ⅰ”型机诞生。(2)1997年,每秒运算130亿次的“银河-Ⅲ”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标志我国高性能巨型计算机研制技术取得新的突破,中国在这个领域跨入了世界先进行列。2.意义:中国政府实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在政治、军事、科技、文化等领域产生了深刻影响,实现了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四、“神舟”号飞船1.载人航天成就: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宇宙飞船把宇航员杨利伟顺利送入太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2.意义:中国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是继“两弹一星”之后我国科技发展史上的又一里程碑。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在未来的5~10年里,将为中国带来上千亿元的经济效益,成为带动高新技术及相关领域发展的强大动力。[轻巧识记]1.新中国四大科技成就及重要意义2.中国科技发展历程[名师点拨]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与新中国重大科技成就的异同项目我国古代四大发明新中国重大科技成就不同点内容主要侧重于实用性实用性与理论性紧密结合影响不仅在国内,更重要的是传到国外,对世界文明进程产生巨大的影响对国内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经济效益不明显转化为生产力,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主要是民间行为成就的取得得益于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和国家的支持、投入相同点从内容上说,主要属于自然科学;从影响上说,都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1.“两弹一星”成功研制,使中国的国防能力大大增强,打破了美、苏等国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2.1973年袁隆平培育出了世界上第一个水稻杂交品种“南优2号”,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3.1983年我国第一台巨型计算机“银河—Ⅰ”诞生。计算机的应用加速了国家的信息化发展。4.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宇宙飞船顺利升空,这是继“两弹一星”之后我国科技发展史上的又一里程碑。新中国科技发展的原因[材料一]2005年10月17日中国“神六”载人航天飞船成功返回地面。航天人说:“古代五千年文化给我们留下值得骄傲的遗产;中国近代……没有值得骄傲的,没有给后代留下一定的遗产;建国后,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给后代留下值得骄傲的遗产。”(1)如何理解材料中的观点?[教你读史]注意引语中的排比结构;结合“近代”、“建国后”时间点的引导词及背景回答。[提示]近代中国,由于清政府的腐败与列强的入侵,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建国后,由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中国在各个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材料二]经济体制,科技体制,这两个方面的改革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新的经济体制,应该是有利于科技进步的体制。新的科技体制,应该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体制。——邓小平1978年《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高科技发展的方向作了怎样的调整?为什么作出这样的调整?[教你读史]材料中的关键词是“体制”和两个“有利于”。[提示]调整:加快科技成果的商品化,推动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发挥科技对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作用。原因:国内:①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②改革开放不断深入;③科技现代化成为首要任务。国际:①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②美、中、苏关系缓和;③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竞争激烈。新中国取得重大科技成就的原因(1)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科技事业发展创造了前提。(2)党和政府对科技发展的重视和正确决策,为科技事业发展提供了保证。(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和积极引进世界先进技术。(4)优秀科学家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科技事业中的开拓创新和无私奉献。(5)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人才储备。(6)经济的高速发展,为我国科技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题组新中国的科技1.法国《费加罗报》1970年4月27日发表时事评论:“人们可以说,并且人们在说:中国是继苏联、美国、法国和日本之后的第五个空间大国。不,中国是第三个空间大国,实际上,凭时间的排列没有根据技术能力排列重要。”该评论可以佐证当时中国()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卫星发射技术取得重大突破C.载人航天技术成功实践D.“科教兴国”战略成效显著解析:选B题干中“1970年”是关键。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故B项正确。2.1988年邓小平说:“如果六十年代中国没有……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文中省略的史实应该是()A.大庆、大港、胜利油田的建成投产B.原子弹、导弹、氢弹试验成功C.大型快速数字计算机试制成功D.新型喷气式飞机试制成功解析:选B原子弹、导弹、氢弹试验成功体现了中国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通过独立自主的研发,在世界高端科技领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故B项正确。3.法国航天问题专家、《中国太空人》一书作者菲利普·古尔说:“这是一个具有高度标志性的事件,它表明中国的航天技术在21世纪已经走到了欧洲和日本前面。”这一标志性的事件是()A.“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B.“神舟五号”飞船的成功发射和顺利返回C.“东方红-1号”人造地球卫星被顺利送入太空轨道D.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解析:选B解答本题需抓住材料中的“航天技术”、“21世纪”等关键信息。A项发生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C项发生于1970年,D项发生于1964年,均与题干时间不符。4.“亿万星辰汇银河,世人难知有几多。神机妙算巧安排,笑向繁星任高歌。”下列对其解读正确的是()A.中国航天科技步入世界先进行列B.中国航天科技工作者流下了辛勤的汗水C.中国每秒运算上亿次的巨型计算机问世D.21世纪中国取得的这一科技成果令人备受鼓舞解析:选C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银河”、“神机妙算”。A、B两项把“银河”定位于航天领域不正确。1983年,我国第一台命名为“银河”的每秒运算亿次的巨型计算机正式通过国家技术鉴定,这是改革开放初期在科技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D项中“21世纪”这一时间错误。5.2000年,“隆平高科”上市交易,袁隆平富了。不过这一次,民众的评论似乎打破了“仇富”的定律,有人表态:“袁老就是买飞机,我们也不眼红。”民众之所以有这种“仇富不仇袁隆平”的心态,主要是因为袁隆平()A.促进了世界和平事业的发展B.对中国国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C.在解决人类的粮食问题上取得了重大成就D.从事慈善事业,是世界人民的福星解析:选C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不仅解决了中国人民的温饱问题,而且有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1964年10月16日,寓居美国的李宗仁向来访者说:“西方人终于将我们视为一个智慧的民族了。”当时使西方人观念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是()A.中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B.中国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C.中国掌握了载人航天技术D.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解析:选A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打破了美苏两国对核技术的垄断,标志着中国科技水平进入到世界前列,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增强了中国人民的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故A项正确;1965年,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在中国首次实现;2003年,“神舟”五号飞行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1970年,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2.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表述符合这一观点的是()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是我国实行“一五”计划的突出成果B.袁隆平杂交水稻研制成功,缓解了“大跃进”带来的经济困难C.“神舟”五号发射成功,提高了新旧格局交替时期中国的国际地位D.李四光地质力学理论确立,反映了新中国科技发展的重要成就解析:选C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一五”计划是1953~1957年,故A项错误;袁隆平杂交水稻研制成功是在1973年,而“大跃进”带来的经济困难发生在1959至1961年,故B项错误;2003年“神舟”五号发射成功,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故C项正确;李四光地质力学理论与新中国科技发展成就无直接联系,故D项错误。3.观察《国家财政拨款科学研究经费支出总额表》(单位:亿元),其中基建支出的变化主要反映出()1960年1980年1985年1988年科研经费22.753.38393基建经费11.111.31825总额33.864.6102118A.经济建设规模的萎缩B.科研浪费现象日益严重C.科研条件的逐步改善D.财政拨款的使用率不高解析:选C从1960年开始到1988年,科学研究中的基建支出逐渐增加,体现了国家在逐步改善科学研究的硬件条件,故C项正确。4.“在他的心中,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这是感动中国组委会给2007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著名科学家的颁奖词,其中的“两弹”是指()A.原子弹、氢弹B.原子弹、导弹C.氢弹、导弹D.原子弹、核弹解析:选B本题易错的原因是对“两弹一星”的含义理解不清,错把“两弹一星”理解为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地球卫星。“两弹一星”应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5.邓小平同志曾说:“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下列选项中属于邓小平所说的“卫星”的是()A.“东方红-1号”B.“长征1号”C.“神舟”五号D.“银河1号”解析:选A“东方红-1号”发射于1970年,是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两弹一星”成就之一,增强了新中国的国防力量和综合国力,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符合材料意思,故A项正确。6.2014年10月,中国探月工程首次实施的再入返回飞行试验首战告捷,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该技术的国家。这表明()A.中国科技水平世界领先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C.中国开始迈入航天时代D.中国航天技术取得新突破解析:选D中国探月工程首次实施的再入返回飞行试验首战告捷,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该技术的国家,标志着中国航天技术取得新突破,故D项正确。7.某同学围绕“中国科技成就”这一内容自制了多张学习卡片。下图为其中的一张,请指出有几处错误()A.1B.2C.3D.4解析:选B四大发明指的是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故第一项正确;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古代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