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原理归纳资料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生活与哲学》原理汇总第一部分(辩证)唯物论(探究世界本质、把握思维奥妙)主要知识点:1、世界物质性原理2、按客观规律办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3、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4、意识的能动作用5、一切从实际出发一、世界物质性原理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客观物质性。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要从客观事物出发(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关键词:关注材料中“人与自然关系、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等。二、物质、运动与静止1、物质与运动的辩证关系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要在运动中把握客观事物。关键词:关注材料中“变化”,类似于“发展观点”的判断等2、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⑴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强调“变”或“持续性”);⑵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强调“不变”或“稳定性”);⑶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强调“变”与“不变”的统一)。三、规律与主观能动性1、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普遍的、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要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关键词:关注材料“人与自然关系、资源与环境问题、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经济发展规律、党执政规律”等相关内容,多用于“尊重规律获得成功,如庖丁解牛”和“违背规律受到惩罚,如拔苗助长”2、人在客观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世界,造福人类。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关键词:关注材料中人们的“想—认识世界”、“做”—改造世界、“艰苦奋斗、勤奋刻苦等精神状态”,如“科学研究、抗灾”等。四、物质与意识2(一)意识的能动性(思维的奥秘)1、意识的能动作用(能动性)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要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⑴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⑵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正确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⑶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2、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⑴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关键词:强调客观决定主观或主观来自客观,如“根据我国当前经济形势,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关注材料中“根据…”“针对…”“面对…”等关键词,根据“本人、本地、本国国情、经济形势、人口现状、本部门…”等实际情况“做出…决定、制定…政策、采取…措施”等相关内容;答案表述“根据或由于…,采取或制定…”或“从…出发,采取或制定…”⑵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要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关键词:强调主观对客观的作用,关键词:统领、推动、指导、“意义或作用”等;强调主观对客观的作用,如“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对控制我国当前经济形势的作用”;关注材料中“思想、路线、方针、措施、政策、计划、规划、观点”等由人脑产生的主观思想对客观事物的作用;材料分析常用“…政策,促进或阻碍/有利于或不利于…等”3、如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⑴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⑵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⑶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⑷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第二部分认识论(求索真理的历程)主要知识点:1、实践的特征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33、真理的特征4、追求真理的过程一、实践观(一)实践的特点1、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的活动,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2、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表现:实践的主体、对象、手段等构成要素是客观的;实践活动的过程也是客观的。2、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表现: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创造出新的物质生活资料、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3、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表现:实践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离开他人和社会的实践活动是不存在的;实践是历史的发展着的,实践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从某种实践中获得…认识)。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推动认识的发展)。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的唯一标准(检验认识正确与否)。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认识指导实践)。二、真理观(一)真理的特点: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任何真理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讲,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既要正确对待错误,又要坚持真理、发展真理。1、真理的客观性真理是客观的。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人们对同一事物会产生许多不同的认识,但在特定的条件下,真理只有一个。2、真理的条件性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和条件,超出了自己的适用范围和条件,真理就会变成谬误。3、真理的具体性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离开了特定的过程条件,真理就会变成谬误。(二)认识真理的过程的特点4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1、认识具有反复性。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2、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的对象无限变化,认识主体世代延续,社会实践不断发展,因此,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3、认识具有上升性。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第三部分(唯物)辩证法(科学的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主要知识点:1、联系观:联系普遍性;联系客观性;联系多样性;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系统优化的方法2、发展观:发展的实质(用发展观点看问题);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3、矛盾观:对立统一规律(一分为二观点);矛盾普遍性;矛盾特殊性;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抓重点;抓主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4、辩证否定观5、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6、创新的作用一、联系观(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一)联系的普遍性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联系具有普遍性,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孤立观点看问题。1、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2、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3、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关键词:关系到、影响、“意义”等。关注材料中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如“经济发展带来环境恶化,文化建设促进经济发展”等。材料分析常用“……有利于或不利于……”(二)联系的客观性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5方法论一: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方法论二: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关键词:注意材料中“遵循事物固有联系采取相应措施或利用事物之间固有联系即某种条件,促进事物的变化或建立事物之间的新联系”,如“变废为宝”“利用地球引力现象实现卫星升空”“利用自然界的生物链发展生态农业”等(三)联系的多样性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要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关键词:关注材料中“多种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一件事导致多种影响”“由于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采取的措施或方法等的变化”等(四)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⑴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要求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于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关键词:强调整体或全局、大局的重要性⑵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关键词:强调部分作用(五)系统优化的方法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统筹考虑,优化组合。1、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整体考虑,从整体出发);2、要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强调排列顺序);3、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强调功能最大化)。关键词:关注材料中“产业或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结构、调整布局、企业内部调整、错时上下班”等与“优化组合”相关的内容,强调“在构成要素不变的基础上,改变要素即部分排列顺序,发挥系统即整体功能”二、发展观(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一)发展的实质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要用发展观点看问题。关键词:强调事物的变化。创新、与时俱进、变化、发展等。关注材料“把事物看成一6个变化发展的过程,即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持续”“认清事物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分清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特点,即时代特点”等(二)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我们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支持、保护新事物,促使其成长;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1、事物发展前途是光明的。……是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新事物必然代替旧事物。2、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是新事物,它的发展要经历一个从小到大、由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新事物战胜旧事物必然经历一个漫长和曲折的过程。关键词:“曲折、困难、不利因素、失败”—曲折性;“必然实现、希望、信心”等—前进性。如遇到困难时要充满信心,成功时要居安思危。(三)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事物发展的状态)任何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循环往复,不断前进的。方法论一:要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关键词:强调量变,关注材料中“时间、空间和数量的变化”,“量力而行,分阶段、有步骤实施,循序渐进,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不一蹴而就,结构调整或优化等”方法论二:在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关键词:强调质变,事物性质发生根本性改变,由一种事物变成另一种事物。方法论三:要把握适度原则,反对拔苗助长、急于求成或优柔寡断、缺乏信心的错误倾向。关键词:关注“限度”,一般是指超过“限度”会产生不良影响。(四)内因和外因事物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要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重内因,又不忽视外因。关键词:自主、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扶持、援助等三、矛盾观即矛盾分析法(唯物

1 / 1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