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一扒杜威那些“不为人知”的事情杜威是20世纪以来美国乃至世界上最有影响的一位教育家,他给教育带来了一场深刻的革命,在教育领域中引起了重要而深刻的变化。我们在学习生活中也更多关注的是关于杜威的教育理论和思想,其实还有许多我们很少关注到的领域,伟大的教育家也有普通的一面,现在就让小编带大家来扒一扒杜威那些“不为人知”的事情吧。首先我们来扒一下杜威自己的生命历程和个性,杜威出生于1859年10月,故于1952年6月,果真应了“伟大的教育家都很长寿”这句话,93年的生命历程中杜威无疑是一个丰富多产的“作家”,先后发表和出版了接近40部作品,直到临终前他还在坚持创作。我们可能不会想到,其实杜威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不太善于表达,正如美国教育学家胡克所说:“对杜威教育哲学的误解是很多的,如果杜威的行文比较精确,有一些误解也许是可以避免的”,而他的学生胡适也谈到过杜威跟其他老师相比确实不善言语,或许这也是我们读了好几遍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都一头雾水的原因之一。接下来我们再来扒一下杜威的夫人和女儿,这应该是大家都很感兴趣的方面。杜威有过两任妻子,第一任是杜威在密歇根大学任教时的学生——奇普曼,两人1886年结婚,在杜威以后的教授生涯中,奇普曼即是他生活上的伴侣,又是他学术上的同事。看来我们的杜威先生很时髦,经历了一段美妙的师生恋,并修成了正果。助力杜威学术生涯的除了他的夫人,还有他的两个女儿,其中《学校与社会》便是杜威与女儿伊芙琳合作完成,而他的另一个女儿简•杜威则完成了另一部著作《杜威传》,她们无疑是父亲工作的得力助手。杜威的第二任夫人罗伯特•洛维茨,1946年,42岁的她与87岁的杜威结了婚。而洛维茨夫人与胡适也有着很好的关系。大家都知道杜威于1896——1903年创办了芝加哥大学实验学校,而实验学校后来却因杜威的辞职而停办,这不得不说是教育界的一大遗憾。让杜威当年选择离开的直接导火索便是芝加哥大学终止了奇普曼夫人在实验学校的校长职务,这让杜威很不满意,并选择了辞职。而杜威离开的另一个原因是,由帕克领导的实习学校与杜威的实验学校在发展上出现了矛盾,这两所学校同隶属于芝加哥大学。扒完杜威的亲属,我们再来扒一扒杜威与社会主义国家的那些事。杜威与苏联。杜威在1927年访问苏联以前,他的思想已经在苏联国内有了很广泛的传播,我们众所周知的综合教学大纲和劳动教学法就是受杜威思想影响的产物。后来,杜威在访问苏联时对看到的状况很满意,并且在回国后非常同情的写下了一系列希望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和平相处的文章,然而这在当时却遭到了国内的各种批判。可杜威与苏联的故事还没有完结,1937年杜威担任“控诉莫斯科对托洛茨基审判调查委员会”主席,并提出题为《无罪》的调查之后,杜威又收到了苏联政府强烈的谴责,他被描述成“反动的分子”、“华尔街的工具”,此后,苏联教育家也很少提到杜威,直到70年代,教育学者对杜威的砍伐才有变化。杜威与我们中国。我们可以很自信的说,杜威的思想在国外影响最深的就是中国,当然这与杜威在华停留长达两年多并四处演讲有很大的关系,看来“我为自己代言”不仅捧红了陈欧,还捧红了杜威。其实,1919年杜威受陶行知等人邀请来华访问,本来计划停留很短时间就要离开,而杜威夫妇在北京正好遇到了五四运动,他们对五四运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改变了他们的回国计划,或许,这也是五四运动带给我们另一笔隐形的财富。(本文仅代表小编个人观点,仅供大家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