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探究电路第二节科学探究:欧姆定律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回顾1、影响电阻的因素2、滑动变阻器的接法-----一上一下1、导体的横截面积2、导体的长度3、导体的材料4、导体的温度电流与哪些因素有关猜想与假设:1、既然电压是产生电流的原因,那么升高电压,电流会不会也跟着增大呢?2、既然导体对电流有阻碍作用,那么增大导体的电阻,通过导体的电流会不会减小呢?电流同时受电压、电阻两个因素的影响,我们该用什么研究方法呢?确定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具体做法:2.再控制电压一定,看电流与电阻的关系。1.控制电阻一定,看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注意:连接电路前先断开开关;闭合开关前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到阻值最大值处。实验1: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控制电阻一定)实验2: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控制电压一定)分析与论证I/AU/VO····48120.20.40.6电阻一定时实验时要测量哪些物理量,如何设计电路图。RI/A0.50.250.1651015R/Ω电压一定时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评估1、比较你所在小组提出的实验结论与其他小组的实验结论有什么差别?2、分析实验结论与开始的假设有什么差异?3、分析产生实验误差的原因。4、探讨改进实验的措施。欧姆定律:一段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欧姆定律的公式形式:I=U___R1A=1V___注意:2.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对应性1.公式中单位的统一性3.公式的扩展性欧姆(G.S.Ohm,1787~1854)是德国物理学家。他在物理学中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后来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欧姆定律。欧姆的研究,主要是在1817~1827年担任中学物理教师期间进行的。现在我们看到欧姆定律的公式那么简单,却不要忘记欧姆当时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当时的实验条件很差,那些测量电流的仪器和电阻值不同的导体,都要自己设计制造。他能够完成这些精细的制作和精确的实验,主要得益于强烈的好奇心、执着的探究精神。公式的对应性欧姆定律U、R、I必须对应的是同一段电路(同一个元件)同一状态的电压、电阻、电流。例如:RUI×R灯U灯I灯欧姆定律公式的扩展性I=___RU•U=IR主要用于已知电压和电流求电阻.__•R=IU主要用于已知电流和电阻求电压.拓展:能否说电压与电流成正比呢?拓展:能否说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呢?1、如图所示,若干路电流I=1.2A,通过R1的电流I1=0.8A,R2=6Ω,则R1=Ω。2、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是3V,通过导体的电流是0.5A,若电压减小为1.5V,电流为A;若通过导体的电流为0.8A,则导体两端的电压是V。3、通过导体a、b的电流随电压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则导体a、b的电阻相比较()A.B.C.D.无法确定baRRbaRRbaRRB例1:某同学用一只电流表跟一只灯泡串联,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示数为0.22A,再用电压表测量灯泡两端电压为220V,试计算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已知:U=220V,I=0.28A求:R.解:根据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得=I0.22A=R=_U220V答:灯丝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值是1000Ω1000Ω4、如图所示电路中滑动变阻器R1的阻值为200Ω,电阻R2的阻值为300Ω,电源电压为6V。当滑片P由a端滑到b端的过程中,电压表的示数变化范围是()A.6V~0VB.3.6V~6VC.6V~3.6VD.6V~2.4V5、在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之间关系的实验中,通过改变电路中的电压的电阻,分别得了如下两组数据:分析表1所列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在电阻一定时,。分析表2所列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6、如图所示,已知电阻R1=6Ω,通过R2的电流I2=0.5A,通过R1和R2的电流之比为I1:I2=2:3,求R2的阻值。7、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6Ω,R2=12Ω,已知通过电阻R1的电流I1=0.5A,求:⑴120s内通过电阻R1的电荷量Q;⑵干路中的总电流I。知识点一: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及其探究方法知识点二:欧姆定律:一段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即:I=___RU知识点三:欧姆定律的应用。课堂知识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