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励精图治的孝文帝改革课件-(共44张PPT)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西东汉隋◆东汉后的政权更替情况:西晋东晋十六国蜀吴魏220年北朝南朝581年南朝420—589….北朝386--581讨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⒈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长期分裂割据的时期。•⒉北方的割据势力之间、民族之间,战争频繁。•⒊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依次向南迁徙,是民族大融合时期。•⒋江南相对稳定,得到较好的开发,社会经济发展较快。“马背上得天下”=“马背上治天下”?1、北魏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奠定基础一、改革的背景⑴族源:起源于东北鲜卑族拓拔部;魏晋之际游牧于山西、内蒙;东晋时建立代国,为前秦吞并。⑵崛起:386年拓拔珪重建代国,改国号魏,史称北魏(3)439年拓跋焘统一黄河流域北魏初期,在地方上实行宗主督护制。各地豪强地主聚族而居,纷纷以宗族乡党的形式,占据有利地势筑坞立堡,割据一方,武装自卫,从事生产,维持生存。这些豪强地主称为宗主,坞堡里的农民实际上是坞堡主控制的依附程度不等的农民,向坞堡主交纳地租,承担劳役和兵役。魏道武帝建立北魏政权时,为了取得各地宗主的支持,被迫承认宗主在地方上的势力和他们的政治经济权利,并任命他们为政府收纳地方租税,征发兵役、徭役。这种宗主督护制有许多弊端,宗主往往隐瞒户籍借此逃避赋役。北魏的基层政权实行何种制度?有何危害?根据材料和课本知识回答:北魏前期赋税制度混乱:北魏前期征税分为“三等九品”。九品是按资产多少而规定赋税高低的品级;三等是按等第将税收送到不同地区。但实际上却无法做到。一方面由于世家大族隐瞒大量田地和人口,造成贫富不分;另一方面,由于官吏与地主勾结,把负担压在广大人民身上。阶级矛盾激化阅读材料思考:材料一:根据文献记载,拓跋贵族“每有骑战,驱夏人(汉人)为肉篱”,对其他被统治民族也是如此。材料二:对于拓跋贵族残酷的经济掠夺,时人谢灵运曾这样介绍:“北境自染逆虏,穷苦备罹,征调赋敛,靡有止已。所求不获,则致诛殒,身祸家破,阖门比屋。”1.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2.阅读课本举出该问题导致后果的一个实例。1.民族矛盾尖锐;2.445年陕西一带人民起义。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统治危机由于赋税制度的混乱、租调徭役繁重、贪官横行,阶级矛盾激化。北魏统治者未能处理好与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关系,致使矛盾日益尖锐。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激化,导致北魏社会动荡不安,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2、社会矛盾和统治危机→必要性“千古第一后”,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周思源为什么对她评价这么高?北魏冯太后在孝文帝改革中究竟发挥了什么作用?听政20年间,主持了前期改革,为孝文帝全面改革奠定了基础。培养孝文帝,使他具有浓厚的汉文化,为他推行全面和彻底汉化奠定了基础。3、冯太后和孝文帝的推动作用→可能性一、改革的背景⒈北魏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奠定基础⒉社会矛盾和统治危机→必要性⒊冯太后和孝文帝的推动作用→可能性二、改革的目的缓和日益尖锐的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巩固统治改变鲜卑族落后状态,促进北魏的社会发展。三、孝文帝改革的内容主持改革措施改革重点前期后期冯太后孝文帝建立新制移风易俗①易服装、②讲汉话、③改汉姓、④通婚姻、⑤改籍贯①推行均田制②整顿吏治,制定官吏俸禄制③设立三长制④推行租调制迁都洛阳平城494年洛阳保守势力强大,不利于改革从平城方面看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从洛阳方面看有利于争取汉族地主的合作气候恶劣,交通不便,生产不能满足需要地处黄河之南,农业生产发达易受强敌“柔然”威胁,不利于控制中原利于控制中原,并举兵南下征服较弱的“南齐”落后的少数民族文化先进的汉族文化,数个朝代之都分析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直接目的: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减少改革阻力根本目的: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孝文帝废太子孝文帝要彻底革除旧俗,在当时引起了一部分鲜卑人的强烈反感,其中也包括他的太子元恂。元恂不过是个14岁的孩子,却成了反对革除旧俗的先锋。他身体肥胖,嫌河南太热,一直想回北方。八月中,他乘父亲去嵩山的机会,带着左右心腹逃往平城。小领军元俨领卫兵拦截,闹到天黑,方才平息。孝文帝得知此事大惊,回宫后,召太子来见,痛加训责,还与兄弟咸阳王元禧两个轮流动手,把元恂打了一百多棒,然后命人把他扶出去禁闭起来。这一顿打得着实是重,元恂躺了一个多月才能起床。后来,孝文帝把元恂废为庶人,派兵看守。次年三月,御史中尉李彪秘密上表,说他仍在谋划作乱。孝文帝令人带毒酒逼他自杀,其时年仅15岁。拓跋入中原,国分南北方。孝文行改革,旧俗尽扫光。均田加俸禄,南迁到洛阳。鲜卑封建化,民族融合强。使北方经济恢复发展(农业生产的发展),洛阳繁盛,成为国际性商业城市,为后来隋朝的统一奠定了物质基础。经济四、改革的影响政治民族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巩固了北魏的统治,推动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总之,这是一场少数民族封建化的成功改革,以上情况为隋唐大一统和经济文化上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局限全盘汉化,没有保持本民族的特色,使得鲜卑拓跋部逐渐融入其他民族而消亡了。民族融合是指不同民族之间不同生产方式、风俗习惯、文化心理特征等方面的相互影响和渗透,是民族之间的自然融合。民族融合既包括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又有汉族对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吸收。由于中国古代历史上汉族的经济文化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少数民族,因此历次民族融合均以汉族为核心发生。这是中国历史上的进步现象。注意:民族融合•表现;•1)从经济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由游牧经济转向农耕经济的过程;•2)从文化风俗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3)从整体社会发展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认识:中国历史上凡是入主中原建立政权的少数民族,无论统治初期农牧文化冲突何等激烈,他们最终都必然采取汉化的政策,这是一个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由于汉族文化处于领先地位。在中原建立上层建筑的少数民族政权就必然要适应当地封建的经济基础,于是,少数民族封建化就不可避免的发生了。只有这样,才能巩固其对中原地区的统治。“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他们所征服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马克思中国民族融合的几个高潮1、三国至南北朝2、五代十国3、元朝历史地理学家研究发现,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和中原汉族居住地的分界线与400毫米等降水线重合,这也是我国古长城沿线。当气候出现显著变化时,就会影响到长城南北人民的生活方式和交往状态。中国历史上几次农牧民族军事对峙,比如北方十六国与南方东晋政权的对峙,北朝与南朝的对峙,辽、西夏和金与两宋的对峙等,都是伴随着寒冷期的到来而形成的。根据气象学家的报告,中国第二个寒冷期是东汉至隋朝(公元初至7世纪),第三个寒冷期是北宋中后期到南宋中期(11至13世纪),第四个寒冷期是元末明初到清末(15至20世纪)。每当寒冷期到来,就会造成北方游牧民族生存困难,从而进攻中原。这就加速了经济重心的南移。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三个阶段恰好与三个寒冷期的时间基本吻合。民族大融合的原因(途径):⒈政治因素:国家分裂或战乱,民族迁徙、杂居、兼并战争。⒉阶级因素:在各族人民联合反抗统治者压迫的斗争中。⒊经济因素:少数民族由游牧生活转向农业生活的封建化过程中。⒋统治者政策因素:开明的民族政策、汉化政策、“和亲”、“册封”。⒌友好交往。北魏建立统一黄河流域推动经济发展阶级与民族矛盾日益尖锐改革迫在眉睫推行新制迁都洛阳移风易俗冯太后与孝文帝锐意改革推动经济发展推动封建化推动民族融合单元小结

1 / 2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