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第一章中国历史文化常识第一节中国历史发展概述一、史前文化(一)旧石器时代(是指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1929年12月2日,考古发现距今约70万年前的北京人的头骨化石。除此之外,我国境内还找到其他几处原始人类的遗址:170万年前的云南元谋人80万年前的陕西蓝田人40万年前的安徽和县人2万年前的山顶洞人(二)新石器时代(是指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距今约五六千年,母系氏族公社,典型代表有:陕西西安的半坡氏族、浙江余姚的河姆渡氏族和仰韶文化。距今约四五千年,父系氏族公社,典型代表有:山东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和良渚文化。黄河流域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长江流域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马家浜文化(三)三皇五帝的传说三皇:神农氏、燧人氏、伏羲氏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二、奴隶制社会(一)夏公元前21世纪,夏启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河南偃师的二里头文化夏时(二)商公元前16世纪,商汤灭夏,建立历史上第二个奴隶制国家——商。武丁中兴司母戊大方鼎甲骨文(三)周西周(前1046年-前771年,建都镐京)东周(前770年-前256年,建都洛邑)周的文明分封制共和执政平王东迁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百家争鸣三、封建社会(一)秦的统一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终于完成统一大业,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建都咸阳,嬴政自称始皇帝。秦的疆域,东到大海,西到陇西,北到长城一代,南到南海,大大超过了前代。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废分封,设郡县统一文字焚书坑儒巩固统一统一度量衡(二)汉唐盛世1、两汉西汉(公元前206年,刘邦战胜项羽,建立了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文景之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东汉(公元25年,刘秀称帝建立政权,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光武中兴张骞出使西域2、三国两晋南北朝三国鼎立:魏、蜀、吴西晋:公元265年,魏国大臣司马炎夺取政权称帝,改国号为晋,史称西晋(265-317)南北朝东晋—宋—齐—梁—陈十六国—北魏东魏—北齐西魏—北周孝文帝改革3、隋唐隋(公元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三省六部制京杭大运河唐(太原留守李渊举兵反隋,于618年建立唐朝)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玄奘西行北到涿郡,南到余杭,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把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河流连成一体,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三)宋、元、明、清五代十国北方: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南方:十国两宋北宋(960年,赵匡胤发动兵变,建立宋朝,建都东京,史称“北宋”)杯酒释兵权王安石变法靖康之变南宋(1127年,赵构迁都临安,史称南宋)岳飞抗金宋金对峙元(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定都大都)行省制度四等人制明(1368年,朱元璋南京称帝,建立明朝)—朱棣迁都北京,郑和下西洋清(1636年,皇太极在沈阳称帝,改国号为清)——康乾盛世四、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时期(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国号的由来根据原来的部落定国名:夏、周、秦根据发迹地定国名:西汉根据封爵定国名:魏、西晋、隋、唐根据建立者的姓氏:南朝的陈根据政权所在地:三国的蜀、吴根据社会上流传的口号:明(弥勒降生,明王出世)二、帝王、皇族的称谓(一)后、王、天子、皇帝(二)公主、长公主、大长公主三、帝王的名号谥号表扬:文、武、景、惠贬义:炀、厉、灵、幽同情:哀、怀、愍、悼庙号:“某祖”“某宗”“某帝”,如:汉武帝尊号:对帝后生前或死后奉上的尊崇颂扬性称号,也称徽号。如:慈禧全称:庙号+尊号+谥号年号:帝王即位后为纪年而设置的称号,新君即位“改元”,重大事件也常“改元”。如:建元陵号:封建帝王陵寝的名号,如:乾陵四、天干地支、年月日辰、四时节气(一)天干、地支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例题:2000年是庚辰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是干支纪年的年,奥运会时干支纪年的年。(二)年、月、日、辰年:原始的意思为庄稼收获一次月:月亮绕地球一圈,每月的第一日叫“朔”,最后一日叫“晦”,每月十五日(有时是十六日有时是十七日)叫“望”,“望”的后一日叫“既望”,每月的初三叫“胜”辰:古代用十二地支来记录每天的时辰例题:人们在评论超前消费时常用“寅吃卯粮”的比喻,寅是指()(三)四时、节气正月、二月、三月为春,分别称之为孟春、仲春、季春。夏秋冬以此类推。五、阴阳、五行、生肖五行相生五行相克六、科举考试、四书五经、三纲五常(一)科举考试名称主考称呼第一名称谓院试秀才乡试省城举人解元会试京城贡士会元殿试皇帝进士状元连中三元(二)四书五经、三纲五常七、姓氏名字号及避讳(一)姓、氏、名、字、号姓、氏:姓是中国古代早期一个氏族的号,奴隶社会贵族有姓,平民和奴隶无姓;氏是姓的分支。战国后,以氏为姓,汉代统称为姓名、字:上古婴儿出生三个月后由父亲命名。男子20岁举行成人礼,女子15岁举行许嫁礼时取字(二)避讳“避讳”就是不直接说出或写出君主或尊长的名字,以改字、缺笔或改变读音的办法来避讳。第三节中国古代文学一、古代神话神话是中国文学创作的源头,是早期的中国人与自然界交往的产物。中国的创世神话中盘古开天辟地和女娲捏土造人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神话本来是口头流传的文学,保留到今天的都是经过了记录、整理,甚至创造的,流传下来的古代神话主要保存在《山海经》、《淮南子》、《庄子》中。二、诗经、楚辞和汉乐府(一)诗经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大约500多年间的诗歌,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又叫《国风》,大多是“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民间歌谣;《雅》:分为《大雅》和《小雅》,主要反映贵族的享乐生活;《颂》:《周颂》、《鲁颂》、《商颂》,主要是歌功颂德2、《诗经》中的艺术手法被后人概括为赋、比、兴(二)楚辞《楚辞》开创了中国浪漫主义文学传统,作者屈原。其中以屈原的《离骚》最为出名,因此“楚辞”体又称“骚体”。屈原开创的浪漫主义诗歌传统,与《诗经》现实主义传统并驾齐驱,成为中国古代诗歌创作的两大源头。《诗经》以《国风》影响最大,《楚辞》以《离骚》影响最大,常用“风骚”来代替,也指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三)汉乐府-----《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中叙事诗的代表作三、唐诗、宋词、元曲(一)唐诗李白:《李太白全集》,诗仙,“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杜甫:《杜工部全集》,诗圣,诗史,“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白居易:《白氏长庆集》,《长恨歌》、《琵琶行》(二)宋词柳永:婉约派,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苏轼:豪放派,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辛弃疾:豪放派,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的灯火阑珊处(三)元曲(元杂剧)表演的五大角色:旦、末、净、丑、杂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四、古典小说三言二拍:《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志怪传奇:《聊斋志异》讽刺文学:《儒林外史》四大名著:明清两代是长篇小说的丰收期,著名的有《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第四节中国古代书法、绘画、石窟、雕塑一、中国古代书法(一)书法艺术的产生甲骨文:产生于商代中后期,是中国书法史上的第一块瑰宝,标志着我国书法艺术的产生。金文:是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铜器上铭文字体的总称,兴盛于周代。(二)书法艺术的发展小篆:秦隶书:汉。草书、楷书、行书都已形成。汉隶书家,以蔡邕为代表;草书家,以张芝为代表,张芝被后人称为“草圣”。(三)书法艺术的成熟书圣:王羲之,《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初唐四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四)个性化时代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元朝:赵孟頫清朝:扬州八怪之一的郑燮(郑板桥),有诗、书、画三绝之美誉二、中国古代绘画(一)中国绘画的风格诗情画意形神兼备(二)中国绘画的种类按照创作思想和审美情趣分类:文人画、宫廷画、民间画按绘画的内容分类: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按绘画的技法分类:工笔画、写意画、半工写三、中国古代石窟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以西16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依山而凿,东西绵延约一公里,气势恢弘,内容丰富。始凿于北魏兴安二年(公元453年),大部分完成于北魏迁都洛阳之前(公元494年),造像工程则一直延续到正光年间(公元520~525年)。窟中菩萨、力士、飞天形象生动活泼,塔柱上的雕刻精致细腻,上承秦汉(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现实主义艺术的精华,下开隋唐(公元581~907年)浪漫主义色彩之先河,与甘肃敦煌莫高窟、河南龙门石窟并称“中国三大石窟群”按照开凿的时间可分为早、中、晚三期,不同时期的石窟造像风格也各有特色。早期的“昙曜五窟”气势磅礴,具有浑厚、纯朴的西域情调。中期石窟则以精雕细琢,装饰华丽著称于世,显示出复杂多变、富丽堂皇的北魏时期艺术风格。晚期窟室规模虽小,但人物形象清瘦俊美,比例适中,是中国北方石窟艺术的榜样和“瘦骨清像”的源头。早期石窟:即今第16~20窟,亦称为昙曜五窟。当时著名的高僧昙曜就选择了钟灵毓秀的武州山,开凿了雄伟壮观的昙曜五窟,揭开了云冈石窟开凿的序幕。第16~20窟即帝王象征的昙曜五窟。平面为马蹄形,穹隆顶,外壁满雕千佛。主要造像为三世佛(过去、现在、未来),佛像高大,面相丰圆,高鼻深目,双肩齐挺,显示出一种劲健、浑厚、质朴的造像作风。龙门石窟: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南12公里处,它始凿于北魏孝文帝由平城(今山西大同市)迁都洛阳前后经历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和北宋等朝,雕凿断断续续达400年之久,其中北魏和唐代大规模营建有140多年,因而在龙门的所有洞窟中,北魏洞窟约占30%,唐代占60%,其他朝代仅占10%左右。北朝的洞窟有古阳洞(著名的“龙门二十品”中的十九品都在这里)、宾阳洞、莲花洞(窟顶雕的一朵大莲花)和药方洞(洞口两侧刻有治疗疟疾、反胃等140多种疾病的药方)。唐朝的洞窟有潜溪寺、万佛洞(南北石壁刻满了一万五千尊佛像)和奉先寺(规模最大的露天石窟)。莫高窟: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开凿在鸣沙山东麓断崖上,是中国最具规模、最具代表的一个石窟,人称“千佛洞”,又被誉为“中国古代的美术馆”。其间有弥勒佛坐像,高35.6米,由石胎泥塑彩绘而成,是中国国内仅次于乐山大佛和荣县大佛的第三大坐佛。四、中国古代雕塑(一)大型的中国古代雕塑陵墓雕塑宗教雕塑(二)中国古代雕塑的特点1、实用性和艺术性相结合2、纪念性、象征性、创造性3、共性化、类型化第五节中国古代思想中国古代思想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形成了以儒为主、儒释道互补的特点。一、儒家思想孔子:至圣,仁、礼、教育(兴办私学),《论语》孟子:亚圣,民贵君轻,《孟子》荀子:性恶论,《荀子》二、道家思想三、两汉经学四、魏晋玄学:竹林七贤(嵇康、阮籍、阮咸、山涛、向秀、王戎、刘伶)五、宋明理学:程颐、程颢、陆心明孔府孔林孔子墓孔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