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章城市结构城市地域结构:最基本。研究城市职能地域的空间配置状况城市生态结构:研究有机体与环境的关系城市社会结构:研究社会体系内各部分、要素间的联系,是静态描述2城市地域结构(p59)城市地域:指城市坐落在地表上的位置及实际范围短期——静态:静态位置关系属于城市地域结构研究内容长期——动态:动态演化过程属于城市化研究的对象早期确定城市地域的标准:人口密度及土地利用情况(P60)美国“标准大城市统计区”、“城市化地区”英国“城市集聚区”日本“标准城市地区”中国城市区划——行政3城市地域结构:由于职能分化带动形态分化造成商业区:商品流通功能工业区:生产加工功能生活区早期的城市地域研究,主要是描述性的,如城市志,能够为城市社会学的综合研究提供参考依据现代城市地域研究的重点在于结合定性定量的方法,将数理分析作为手段,强调地域结构研究与城市建设和国土开发密切结合中国城市地域研究起步晚,水平低,亟待发展4城市定位理论目的:分析决定城市地理位置的各种社会、经济、文化因素,探索城市空间分布和位置确定的过程。具体理论货运中转理论中心场理论工业布局理论缺点:重视经济因素的作用,忽视如宗教、军事、政治、文化等非经济因素。5货运中转理论库利最早提出,强调交通运输在城市定位中的作用货运中转:指商品在运输中不得不中断原来的运输方式。有两种方式地理因素造成的机械性中转商业性中转认为:城市常常出现在交通线的交汇处,商品的存储、集散或装卸出以及不同运输系统的转换处。6中心场理论库利发现,城市可以成为服务周围地区的中心集散点[德]德利斯塔勒论证认为:中心场城市的主要功能是作为服务中心为周围地区提供服务中心场城市服务受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制约。城市的规模以及城市为周围地区所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的类型,决定城市服务范围的大小,其分布格局呈金字塔式的等级序列。较高层次城市的服务范围覆盖较低层次城市的服务范围。7工业布局理论韦伯提出,侧重于揭示工业活动的布局,揭示影响工业布局的决定性因素及工业城市形成和定位的规律主张工业城市的分布与定位,或是资源所在地,或是市场中心,或在交通线附近,或为交通交汇处8城市地域结构理论同心圆模型扇形模型多核心模型城市域模型9城市域模型[美]万斯的主要观点远方城市核的独立。人口向郊外扩展,促使城市的郊外中心核形成,城市中心与郊区相互作用的等级和强度降低外郊城市的兴起。外郊城市加强了“自我维持”的能力,并最终脱离中心商业区,形成新的城市中心,其功能甚至可能超过原来的城市中心和多核心模型一样,都强调城市地域分化中离心化倾向,城市多核心发展,但多核心模型表现的是离心化初期的状况,次核心不能与中心抗衡,但本理论表现的是中后期状况,强调抗衡10城市地域运动节结运动均质运动11结节运动结节性:城市中的集聚中心就是城市的结节现象,包括商品、交通、人口(最明显)、信息结节地域:结节点和吸引区(结节点服务的区域)组合称为结节地域结节地域的构造:一个结节点必然有一个吸引区,一个吸引区未必专属于一个结节点。结节点的职能部门:商业部门、服务部门、行政指导部门结节点的区位形成过程由城市生长核发展而成由某些地理位置的特殊效益吸引而成由大型公用设施派生而成居住小区的人为布点1213均质运动均质性与均质地域:均质就是地域职能分化的动态平衡性。如居住区附近有商业区、文教区等。这一过程是动态的,如繁华商业区中的居民更可能面临拆迁,工厂等外迁14结节运动与均质运动的关系城市中心的商店,稠密的人群是城市发展的体现,也是结节性能的体现。均质地域相当于生命体的组织器官,结节地域则相当于生命体的神经系统。在均质地域空间组合基础上,形成结节点,在结节点对周围地域的支配和影响下,保持了均质地域的相对独立性。15城市地域分化时间表现早期步行区域有限,分化不明显第二阶段,随着交通发展沿交通线向外放射状扩展第三阶段随着汽车使用,放射齿间的休闲空间被填补,并使生活区可以脱离机关、商业中心等单独存在16城市地域分化的空间表现小城镇:地域狭小,工业、商业、居住等混杂布局,没有明确分工中等规模:地域开始分化。居住区首先外移,市区变成工商业混合的市中心大城市:工业外迁,市中心商业区更发达特大城市:原工业带外围形成新的住宅区以容纳越来越多的人口,市中心得到改造,中心市区出现副城心,大型工业开始飞地性扩展,原来的工业区变成中小企业去17城市生态结构城市生态系统组成:人口、组织、环境、技术。是一个城市空间范围内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生命、非生命经济生态系统:人类的经济活动社会生态系统:探讨人生物、行为、社会特征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城市生态系统要求人口与土地空间、城市规模与地区资源、废物排放与环境容量等方面保持相对平衡、以维护生态系统的协调18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高度人工化:以人为主体,人对自然环境干预最强非自律:城市生态系统中需要大量的能量和物质需要从其他生态系统(海洋、森林、农业、矿山等)输入,分解也需异地分解。高度开放:内部子系统间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系统的相互影响、城市对外部系统全方位的开放,包括输入和输出多层次、多功能19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生产功能生物性生产社会性生产:包括物质生产、精神生产消费功能生物性消费社会性消费:包括物质消费、精神消费还原功能自然还原:由生物分解和自然要素净化完成人工还原:人类合理开发利用资源、防止环境突变的过程服务功能:绿化美化环境、净化空气、减少污染、防灾减灾等20城市生态环境城市生态环境定义(p89)城市生态系统中除人以外的全部自然条件和人文、社会条件的总和,是城市居民从事社会经济活动的基础,为人类提供生产和生活所需的自然资源、空间场所,以维持城市的生存与发展21城市生态环境的问题人口膨胀气候特殊化供水紧张“热岛现象”普遍环境污染严重绿化锐减原因:人口、物质、能量高度集中,经济的高速发展等,管理:宣传教育、立法、政策、管理监督机构、生态技术的运用与开发、区域间合作实现资源共享等、相应生态责任权利清晰22生态城市建设“生态城市”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计划中提出的概念,包括三个层次自然地理层次:城市生态系统保持协调、平衡社会功能层次:调整城市的组织结构及功能,改善城市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增强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文化意识层次:研究人的生态意识,变外在控制为内在调节、变自发行为为自觉行为23生态城市的特点:和谐性、高效性、持续性、整体性、区域性(p98)生态城市建设内容:环保系统运转系统管理系统绿地系统社会文明和生态环境意识24生态城市建设与可持续发展1972年罗马俱乐部提出“增长极限论”,引发人们对传统发展模式的反思1981年[美]布朗:《建设一个持续发展的社会》首次系统阐述了“可持续发展”标志着可持续发展观的基本形成1984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对“可持续发展”的经典解释:可持续发展是在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的前提下,满足人们的现实需要的一种发展。“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相互关系的发展战略,使人类求得生存与发展的唯一途径2526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召开“环境与发展”全球首脑会议,通过了全球可持续发展的纲领性文件——《21世纪议程》,标志着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成为大多数国家政府的共识27可持续发展观认为自然与人类有共同的利益,倡导人类在促进生物圈的稳定和繁荣的基础上改造和利用自然,在谋求人类利益是要尊重和保护自然。稳定的生物圈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28城市社会结构城市社会结构:城市社会各要素间的稳定、持久的联系模式,是对整体社会的基本特征和本质属性的静态描述广义的社会结构宏观结构:涉及经济、社会、政治、思想文化等微观结构:家庭、群体、人口、文化、产业、民族、地域狭义的社会结构:阶级、阶层、种族、职业群体、宗教团体29社会结构理论马克思的社会结构理论: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阶级结构功能主义:帕森斯、默顿微观结构主义:符号互动论、现象学、常人方法论等,揭示了社会结构形成的微观基础宏观结构主义:社会流动、社会交换、权力结构、不平等描述社会成员社会地位的分布状态30城市社会结构的特点开放性流动性:水平流动、垂直流动;代际流动、代内流动;结构性流动、非结构性流动。城市流动频率与方向反映城市发展的水平复杂性:业缘、趣缘异质性:职业、文化、收入31城市社会结构发展的制约因素(p113)城市社会结构的制约因素城市经济发展:劳动生产率、新技术等城市科技发展:技术致职业变更、产业结构调整城市教育发展:劳动者职业变更与社会地位变化社会体制和社会政策变化:所有制、经济体制改革城市社会结构发展对城市发展的制约因素城市社会利益系统对社会结构发展的影响城市各阶层、群体对城市社会组织活动的制约城市中社会组织活动的状况对城市发展的制约32城市社会结构城市人口结构城市经济结构城市产业结构33城市人口结构特点:数量多、密度大、流动频繁迅速、异质性强、机械增长(与农村自然生长相异)为主影响因素年龄构成:出生死亡职业构成:生产力发展、技术进步地区构成:自然条件、地理等分布差异社会政治经济条件、人口政策、产业正政策、教育水平、医疗水平34城市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城市物质生产方式决定城市人口结构体力劳动为主:劳动者数量增加机器大工业后主要依靠劳动者素质提高:人口数量增长趋缓城市人口的结构影响城市经济发展35城市人口性别结构新兴城市,重工业城市,小城市,大城市中国城市人口性别结构的现状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根据《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状况》白皮书目前性别比为男女出生性别比为119.86:100。36第5次人口普查数据37本表是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样本数据,抽样比为1.325%。.户数(户)人口数(人)性别比家庭户人口数(人)集体户人口数(人)平均家庭户家庭户集体户男女(女=100)男女男女规模(人/户)全国539101352865541044591698576685848828400884102.1916570406835410682163004153602307771845843.13北京73787695944192203582103122100461102.65188218933019491615365982155442.70天津463854480615781380606930868752100.8113090065378655237160393132292.92河北2728292708921937906856455500451355100.928993394520194473207517348240353.32山西131264130427837444096225294218802102.974406012233022172993495199215033.38内蒙古1081571067921365315884161560154324104.693109521581401528124932342015122.91辽宁1913061898781428558727280107278620100.535539712775932763784756251422412.92吉林114033113403631359512182545176968103.153564801808231756573032172213103.14黑龙江169716169177540505647255867249780102.44503286254337248949236115308312.97上海87861831064756235351118419116932101.272205761094801110961477589395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