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文章回答问题青瓦情思段锡民(1)朦朦胧胧的细雨,如轻纱,如薄雾,柔柔地曼笼着沧桑百年的老瓦房,编织了一幅天然的意境幽远的水彩画;瓦垄里雨丝汇成的水滴,晶莹地滚落,“滴滴答答”地滴在阶下,仿佛多情少女弹奏的琵琶心曲……(2)如果,你从废墟里挖出了一枚远古的瓦片,请你捧起它来读吧。你会读到我们远祖凝聚在这小小瓦片里的心血,你的眼前会掠过一个伟大民族的耀眼的智慧之光。(3)当我们远古的祖先从山洞、地穴里走出的时候,当他们聪明的大脑已不再满足茅草、石片、黄泥做屋顶遮风挡雨的时候,当他们迷茫的目光被熊熊的火光点亮的时候,当第一片青瓦铺上屋顶的时候,他们也许不知道,我们这个种族正在一步步走向文明,一步步走向智慧,一步步走向辉煌。(4)假如有一只神鹰,从遥远的大周王朝一直飞来,那么它从天空俯瞰大地,无论是繁华的皇城都市还是热闹的集镇码头,无论是杏花烟雨的春时江南还是霜染红叶的秋日北国,看到的定然是大片大片的青瓦屋顶。(5)青瓦,是难得的雅俗共赏、贵贱成宜的建筑材料。这小小的瓦片,似乎有神奇的魔法:宫廷等繁华场所铺上了青瓦,就会显得庄严大气;而庄稼院等普通场所铺上青瓦,也会显得十分得体。同样,寺庙等宗教场所铺上青瓦,就会显得异常肃穆;园林等休闲场所铺上青瓦,就会显得特别精致;商贾人家等富庶场所铺上青瓦,就会显得格外豪华;书院等文化场所铺上青瓦,就会显得相当典雅;甚至连剧院酒肆勾栏等娱乐场所铺上青瓦,也会显得分外华丽。(6)更难得的是,青瓦有一颗平常心,无论铺设在何处,都一样忠于职守,为人们遮风避雨、送暖挡寒。铺在宫殿上,它不因主人的权势而骄奢;铺在庙宇间,它不因神灵的高贵而自诩;铺在商铺屋顶,它不会因主人生意盛衰而变节;铺在庄户人家檐上,它不会因家园贫寒而负心。青瓦,是真正的大家风范,是真正的名流、大师,是名副其实的伟人、大腕:他们都因和百姓心心相通而受到景仰,他们都因平常心和谦逊而赢得尊重。(7)我对青瓦存有特殊情感,我曾亲手烧过半年的青瓦。(8)细腻的黄土加上细细的沙子做青瓦的原料,然后用木制的模具做成瓦坯,在大太阳下晒上两天,再慢慢阴干,就可以入窑了。在窑里码好瓦坯后,用土封好窑顶,就开始点火。窑门上方有一个小小的观察孔,是专门“看火候”的,什么时候停火,全凭师傅的经验,停火过早,瓦烧得“生”,就不结实;停火晚,瓦会烧得变形。“住火”以后封好窑门,就开始“上水”。窑顶已事先用土围成了一个圆盘,挑来井水,倒进圆盘,让水慢慢渗入窑里。这也是一个关键环节:水渗得太慢,瓦同样不会结实,渗得太快,高温的瓦窑有可能发生爆裂。这道工序完成,就可以等着“出窑”了。(9)烧瓦是个辛苦活,可这里也有乐趣,当墨蓝色的还有些烫手的瓦片从窑中搬出,两片瓦轻轻撞击,发出铿锵的声音,证明是质量不错的青瓦时,会有一种成就感油然而生。况且寒冷的冬天可以坐在温暖的窑门边闲侃,夏夜可以躺在凉爽的工棚里听蝈蝈们弹琴,秋日可以趁着忙碌间隙,从旁边的农田里挖来地瓜,擗来成穗的玉米,埋在滚烫睁窑顶土里。不一会,就烤熟了,那滋味不知比街头小摊上烤的强多少倍。(10)烧瓦的经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它用无声无形的言语,形象地描绘了青瓦从一堆泥土锻炼成有用之材的过程;它教给我们只有经过水和火的考验才能坚韧的道理;它还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做到宠辱不惊、质朴做人……青瓦,是我的老师。(11)历久弥坚、给人启迪的青瓦啊,你已然成为我心中的一道风景,一座丰碑。1.文章题为“青瓦情思”,但第一段却从细雨写起,请分析这样写的好处。(4分)考查要点:考查对文章结构与内容的把握。规范答案:①由细雨写起,引出“瓦房”、“瓦垄”,进而引出下文对“青瓦”的描写及作者对“青瓦”的情思(1分),显得含蓄而自然。(1分)②(运用叠词、比喻等手法,)为全文营造出优美迷人、绵延悠长的意境和情调,紧扣文章标题。(2分)答案分析:第一点是结构上的作用。要点有两个:A.引出下文内容;B.含蓄、委婉、自然。具体表述形式可灵活。第二点是内容上的作用。要点也有两个:A.写出了什么意境,或营造了什么氛围(因为文段是写景的);B.与标题照应。具体表述形式也可灵活,但必须结合文章具体内容。2.阅读全文,说说作者“读”出了青瓦的哪些内涵。(6分)考查要点:考查对语段信息的筛选和归纳。规范答案:①青瓦历史悠久,见证着中华民族的古老文明;②青瓦雅俗共赏,贵贱咸宜(或宠辱不惊,朴素无华);③青瓦忠于职责,平凡而谦逊;④青瓦历久弥坚,坚韧有力。(答出其中任意三点即可,每点2分)答案分析:主要抓住反映“物”最本质的字、词,进行概括总结。而这些字词主要存在于抒情议论性的段落,或夹叙夹议的段落。阅读文章,我们不难发现,表现青瓦品质的文段主要是第五、第六段。那么,就可以在五、六两段筛选概括信息了。3怎样理解文章第11段“历久弥坚、给人启迪的青瓦啊,你已然成为我心中的一道风景,一座丰碑!”这句话的含义和作用?(6分)考查要点:考查对重点语句的理解和对文章思路的把握。规范答案:含义:青瓦的内蕴给我精神上的启迪和情感上的陶冶;(2分)作用:①呼应标题,卒章显志,表达作者对青瓦的情思;(2分)②由第三人称转换为第二人称,直接抒发作者对青瓦的赞美和崇敬之情。(2分)答案分析:(1)关于含义:所谓含义,就是字面所包含的意思。考查这类题,一般是要求把形象的、含蓄的、意味隽永的、一语双关的等等词句,用直白的、通俗的语言表达出来。(2)关于作用:第①点是结构上的作用,两个方面,一是呼应标题(有的文章还照应开头),一是卒章显志。第②点是所用表达人称或说是所用语气的作用,这样的题一般考查的是由第三人称转换成第二人称的好处或作用,要点有两个方面,一是艺术上的:常用“人格化”“生动形象”“拉近距离”“更强烈地表现”“便于表现”等词语来表达组织语言,二是思想上的、情感上的,常用“表达了……的情感”等词语来组织语言。4请简要赏析第六段的表现手法和技巧(至少两点),并分析其表达效果。(6分)规范答案:①A.运用排比手法,B.“铺在„„”“铺在„„”“铺在„„”,C.表现青瓦忠于职守的品质,语势强烈,富有感染力;②A.运用比喻手法,B.把青瓦比喻成名流、大师、伟人、大腕,C.形象生动的写出了青瓦谦逊而朴素的人格;③A.运用拟人手法,B.“骄奢”“自诩”“变节“负心”“忠于职守”等词C.,使得青瓦具有了人的品格,表达了对青瓦高贵人格的由衷赞美;④A.运用联想,B.由物及人,C.赞美了具有青瓦品格的平凡而谦逊的人,升华了对青瓦的认识。(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得满分,每个要点3分)答案分析:(1)其答题模式是:A.运用了„„手法(技巧)B.表达了„„(内容:文中具体词语),C.有„„效果。具体表述形式也可灵活。(2)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可从两个方面考虑:①思想效果(思想感情),如第一点的“忠于职守”;②艺术效果(手法效果),如第一点的“语势强烈,富有感染力”。(3)那么,怎样才能使效果方面表达得更准确呢?①思想效果:找出文中关键词(议论性的词语),一般在文段的结尾与开始,也可以进行段落层次的划分。②艺术效果:散文中比喻、排比、比拟、反衬、对比、联想、想象等手法的运用较多,比喻和比拟是为了生动形象、人格化,排比是为了强调感情和语势,能淋漓尽致地表达感情等。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