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物化学复习题专业学号姓名1、何谓蛋白质的一,二,三,四级结构?维系各级结构的化学键是什么?答:蛋白质的一级结构由遗传信息所决定,一级结构是空间结构的基础。多肽链的主链在各个局部由于折叠、盘曲而重复出现所形成的空间结构,不涉及氰基酸残疾侧链的构象称为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在二级结构基础上,多肽链进一步折叠盘曲所形成的空间结构,即整条肽链所有的原子在三维空间的排布位子,称为蛋白质的三级结构。四级结构蛋白质分子中每个具有独立三级结构的多肽单位亚基之间的主要结合力是氢键,离子键。蛋白质特定的空间结构决定其特定的生物学功能,空间结构一旦改变,就会影响蛋白质的生物活性。一级结构:肽键二级、三级结构:各种副价键,主要是氢键,另外还有盐键(-NH3+-OOC-)、酯键、二硫键、疏水相互作用、范德华力、金属键等四级结构:非共价键(主要是疏水相互作用)2、何谓竞争性抑制作用、非竞争性抑制作用和反竞争性抑制作用?比较其动力学特点?答:竞争性抑制:抑制剂和底物对酶分子的结合有竞争作用,互相排斥。非竞争性抑制:底物和抑制剂与酶的结合互不相关,既无互相排斥,也无互相促进,即底物、抑制可同时独立地与酶结合。反竞争性抑制:抑制剂只能与酶-底物络合物结合,使酶不能催化反应,但抑制剂不能与游离酶结合。23、试述胆固醇的来源和去路。答:人体内的胆固醇有两个来源即内源性和外源性胆固醇。内源性胆固醇由机体自身合成,正常成人50%以上的胆固醇来自机体合成,另外,乙酰CoA是胆固醇合成的原料,糖是胆固醇合成源料的主要来源;外源性胆固醇主要来自动物性食物,如蛋黄、肉、肝、脑等。人体内胆固醇的去路是转化与排泄,胆固醇可以转化为胆汁酸、类固醇激素和维生素D3的前体;胆固醇转变成胆汁酸盐后,以胆汁酸盐的形式随胆汁排泄,有一部分胆固醇可直接随胆汁排出,还有一部分受肠道细菌作用还原生成粪固醇随粪便排出体外。4、什么是酮体?试简述其生成和氧化的过程及其生理意义?答:在肝脏中,脂肪酸氧化分解的中间产物乙酰乙酸、β-羟基丁酸及丙酮,三者统称为酮体。肝脏具有较强的合成酮体的酶系,但却缺乏利用酮体的酶系。酮体是脂肪分解的产物。在饥饿期间酮体是包括脑在内的许多组织的燃料,因此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酮体其重要性在于,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除葡萄糖和酮体外的物质无法进入脑为脑组织提供能量。饥饿时酮体可占脑能量来源的25%-75%。酮体过多会导致中毒。避免酮体过多产生,就必须充分保证糖供给。5、试述脂肪酸进入肝脏后有哪几条代谢去路?答:在肝细胞内的脂肪酸要经过两种代谢途径。1、β氧化作用(克雷氏环)脂肪酸在L-carnine的协助下进入线粒体,通过β氧化变成acetyl-CoA,该物质一部分分解为酮体进入血液循环,最终被周边组织吸收。另一部分进入克雷氏环,产生ATP,供能。2、三酸甘油酯。3脂肪酸在肝细胞内酯化成三酸甘油酯,堆积在肝细胞内形成脂肪小滴。三酸甘油酯必须通过肝脏转化为低密度脂蛋白才能进入循环。6、试述体内血氨的主要来源与去路,并指出主要去路(不要过程)以及主要去路的生成部位。答:1.血氨的来源与去路:⑴血氨的来源:①由肠道吸收;②氨基酸脱氨基;③氨基酸的酰胺基水解;④其他含氮物的分解。⑵血氨的去路:①在肝脏转变为尿素;②合成氨基酸;③合成其他含氮物;④合成天冬酰胺和谷氨酰胺;⑤直接排出。2.氨在血中的转运:氨在血液循环中的转运,需以无毒的形式进行,如生成丙氨酸或谷氨酰胺等,将氨转运至肝脏或肾脏进行代谢。⑴丙氨酸-葡萄糖循环:肌肉中的氨基酸将氨基转给丙酮酸生成丙氨酸,后者经血液循环转运至肝脏再脱氨基,生成的丙酮酸经糖异生转变为葡萄糖后再经血液循环转运至肌肉重新分解产生丙酮酸,这一循环过程就称为丙氨酸-葡萄糖循环。⑵谷氨酰胺的运氨作用:肝外组织,如脑、骨骼肌、心肌在谷氨酰胺合成酶的催化下,合成谷氨酰胺,以谷氨酰胺的形式将氨基经血液循环带到肝脏,再由谷氨酰胺酶将其分解,产生的氨即可用于合成尿素。因此,谷氨酰胺对氨具有运输、贮存和解毒作用。3.鸟氨酸循环与尿素的合成:体内氨的主要代谢去路是用于合成尿素。合成尿素的主要器官是肝脏,但在肾及脑中也可少量合成。尿素合成是经鸟氨酸循环的反应过程来完成,催化这些反应的酶存在于胞液和线粒体中。其主要反应过程如下:NH3+CO2+2ATP→氨基甲酰磷酸→胍氨酸→精氨酸代琥珀酸→4精氨酸→尿素+鸟氨酸。尿素合成的特点:①合成主要在肝脏的线粒体和胞液中进行;②合成一分子尿素需消耗四分子ATP;③精氨酸代琥珀酸合成酶是尿素合成的关键酶;④尿素分子中的两个氮原子,一个来源于NH3,一个来源于天冬氨酸。(一)氨的来源1.组织中氨基酸分解生成的氨组织中的氨基酸经过联合脱氨作用脱氨或经其它方式脱氨,这是组织中氨的主要来源。组织中氨基酸经脱羧基反应生成胺,再经单胺氧化酶或二胺氧化酶作用生成游离氨和相应的醛,这是组织中氨的次要来源,组织中氨基酸分解生成的氨是体内氨的主要来源。膳食中蛋白质过多时,这一部分氨的生成量也增多。2.肾脏来源的氨血液中的谷氨酰胺流经肾脏时,可被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谷氨酰胺酶(glutaminase)分解生成谷氨酸和NH3。3.肠道来源的氨这是血氨的主要来源。正常情况下肝脏合成的尿素有15?0%经肠粘膜分泌入肠腔。肠道细菌有尿素酶,可将尿素水解成为CO2和NH3,这一部分氨约占肠道产氨总量的90%(成人每日约为4克)。肠道中的氨可被吸收入血,其中3/4的吸收部位在结肠,其余部分在空肠和回肠。氨入血后可经门脉入肝,重新合成尿素。这个过程称为尿素的肠肝循环(entero?hepatincirculationofurea)。5肠道中的一小部分氨来自腐败作用(putrescence)。这是指未被消化吸收的食物蛋白质或其水解产物氨基酸在肠道细菌作用下分解的过程。腐败作用的产物有胺、氨、酚、吲哚、H2S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也能产生对人体有益的物质,如脂肪酸、维生素K、生物素等。(二)氨的去路氨是有毒的物质,人体必须及时将氨转变成无毒或毒性小的物质,然后排出体外。主要去路是在肝脏合成尿素、随尿排出;一部分氨可以合成谷氨酰胺和门冬酰胺,也可合成其它非必需氨基酸;少量的氨可直接经尿排出体外。7、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答:①氧化脱氨基作用:人体内只有L—谷氨酸脱氢酶催化反应,其他D—氨基酸氧化酶,L—氨基酸氧化酶不起作用。②联合脱氨基作用:转氨基作用和L—谷氨酸氧化脱氨基同时作用,是肝脏等器官的主要作用方式。③嘌呤核苷酸循环:骨骼肌和心肌作用方式,原因是肌肉缺乏L—谷氨酸脱氢酶,而腺苷酸脱氨酶活性高,催化氨基酸脱氨基反应。8、尿素如何生成的?试述其过程?答:尿素是氨基酸的代谢产物,人体有代谢活性的细胞都能产生尿素,可以说,尿素是产生于全身各处的。然后这些尿素进入血液,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肾,被肾小球过滤出来,再通过肾小管汇入肾盂,然后经输尿管导入膀胱储存。合成过程是:NH3,CO2,H2O合成氨基甲酰磷酸,氨基甲酰磷酸与鸟氨酸生成瓜氨酸,瓜氨酸和天冬氨酸生成精氨6酸代琥珀酸,精氨酸代琥珀酸分解成精氨酸和延胡索酸,精氨酸分解生成尿素和鸟氨酸。鸟氨酸可以继续参与下一次合成。这就是尿素循环,也叫鸟氨酸循环。9、比较嘧啶核苷酸与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的异同?答: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嘧啶核苷酸从头合成原料5-磷酸核糖、氨基酸、一碳单位、CO2;5-磷酸核糖、氨基甲酰磷酸、天冬酰胺主要限速酶PRPP合成酶PRPP酰胺转移酶;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II合成部位肝、小肠粘膜、胸腺的胞液;肝细胞液首先合成的核苷酸IMP;UMP合成特点在5-磷酸核糖上合成嘌呤环;先合成嘧啶环,然后再与磷酸核糖相连而成10、试分析饥饿时机体进行整体水平调节的情况。(1)短期饥饿①肝糖原在饥饿早期即可耗尽②肌肉蛋白质分解加强,用以加速糖异生。③糖异生增强;饥饿2天后,肝糖异生明显增加,用以满足脑和红细胞对糖的需要。④脂肪动员加强,酮体生成增多,脂肪酸和酮体成为心肌、骨骼肌等的重要燃料,一部分酮体可被大脑利用。⑤组织对葡萄糖利用降低,但饥饿初期大脑仍以葡萄糖为主要能源。(2)长期饥饿:一般饥饿1周以上为长期饥饿,此时机体蛋白质降解减少,主要靠脂肪7酸和酮体供能。①脂肪动员进一步加强,肝生成大量酮体,脑组织以利用酮体为主,因其不能利用脂肪酸。②肌肉以脂肪酸为主要能源。保证酮体优先供应脑组织。③肌肉蛋白质分解减少,乳酸和丙酮酸取代氨基酸成为糖异生的主要来源。负氮平衡有所改善。④肾糖异生作用明显加强12、何谓转录?简述转录与复制的异同点。答:转录(transcription):是指以DNA为模板,在依赖于DNA的RNA聚和酶催化下,以4中rNTP(ATP、CTP、GTP和UTP)为原料,合成RNA的过程。相同点:都以DNA为模板,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都在细胞核内进行。不同点:1转录以DNA单链为模版而复制以双链为模板2转录用的无引物而复制以一段特异的RNA为引物3转录和复制体系中所用的酶体系不同4转录和复制的配对的碱基不完全一样,转录中A对U,而复制中A对T,而且转录体系中有次黄嘌呤碱基的引入。13、试述钙磷的生理功能主要有哪些?参与蛋白质合成的生物物质有哪些?答:1、钙磷共同参与的生理功能(1)成骨:绝大多数钙磷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超支持和保护作用。骨骼为调节细胞外液游离钙磷恒定的钙库和磷库。(2)凝血:钙磷共同参与凝血过程。血浆Ca2+作为血浆凝血因子Ⅳ,在激活因8子Ⅸ、X、Ⅻ和凝血酶原等过程中不可缺少;血小板因子3和凝血因子Ⅲ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它们为凝血过程几个重要链式反应提供“舞台”。2、Ca2+的其他生理功能(1)调节细胞功能的信使:细胞外Ca2+是重要的第一信使,通过细胞膜上的钙通道(电压依赖性或受体门控性)或钙敏感受体(calciumsensingreceptor,CaSR),发挥重要调节作用。CaSR是G蛋白耦联受体超家族C家族的成员,它存在于各种细胞膜上,细胞外Ca2+是其主要配体和激动剂。两者结合后,通过G蛋白激活磷脂酶C(PLC)-IP3通路及酪氨酸激酶-丝裂原蛋白激酶(MAPK)通路,引起肌浆网(SR)或内质网(ER)释放Ca2+,以及细胞外Ca2+经钙库操纵性钙通道(storeoperatedcalciumchannel,SOCC)内流,使细胞内Ca2+增加。细胞内Ca2+作为第二信使,例如:肌肉收缩的兴奋-收缩耦联因子,激素和神经递质的刺激-分泌耦联因子,体温中枢调定点的主要调控介质等,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CaSR参与维持钙和其他金属离子稳态,调节细胞分化、增殖和凋亡等。(2)调节酶的活性:Ca2+是许多酶(例如脂肪酶、ATP酶等)的激活剂,Ca2+还能抑制1α-羟化酶的活性,从而影响代谢。(3)维持神经-肌肉的兴奋性:与Mg2+、Na+、K+等共同维持神经-肌肉的正常兴奋性。血浆Ca2+的浓度降低时,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增高,可引起抽搐。(4)其他:Ca2+可降低毛细血管和细胞膜的通透性,防止渗出,控制炎症和水肿。3、磷的其他生理功能(1)调控生物大分子的活性:酶蛋白及多种功能性蛋白质的磷酸与脱磷酸化是机体调控机制中最普遍而重要的调节方式,与细胞的分化、增殖的调控有密切的关系。(2)参与机体能量代谢的核心反应:ATP=ADP+Pi=AMP+Pi(3)生命重要物质的组分:磷是构成核酸、磷脂、磷蛋白等遗传物质,生物膜结构,重要蛋白质(各种酶类等)等基本组分的必需元素。(4)其他:磷酸盐(HPO42-/H2PO4-)是血液缓冲体系的重要组成成分,细胞内的9磷酸盐参与许多酶促反应如磷酸基转移反应、加磷酸分解反应等,2,3-DPG在调节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方面起重要作用。14、结合胆红素与未结合胆红素有什么区别,对临床诊断有何用途?答:人体内的胆红素主要来源于血红蛋白。正常人体液中衰老的红细胞经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碰坏和分解后,生成游离的胆红素即非结合胆红素,为脂溶性胆红素,不溶于水,不能通过肾小球滤过,因此不能由尿液排出。非结合胆红素由肝摄取,在肝细胞内的葡萄醛酸转移酶的催化下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