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专题1.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图一1).本实验的原理:;2).本实验除图一所示的器材外,还缺____;3).用刻度尺测出S=78cm,用停表测出t=2s,则本实验中的平均速度=m/s。2.如图所示,这是小明设计的“测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利用这个装置测小车在斜面上做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这个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实验必须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和_______。如图,若秒表每格为1s,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______m/s,实验中小车通过上半路程的平均速度_________小车通过下半路程的平均速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图二3.小明在进行“测平均速度”实验时,他记录的实验表格如下,请根据这些数据把表格填完整。4.如图四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图四5.如图5所示,将一只小门铃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接通电路,可清楚地听到铃声,若用抽气机逐渐抽去玻璃罩内的空气,则铃声将会________,停止抽气,并让空气重新进入玻璃罩内,你将会________,这个实验说明________。图56.声音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为了认识声音,某实践活动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对声音进行探究:实验一: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槽中的水,发现溅起水花;实验二:用细线把一个小铃铛悬挂在软木塞的下面,并置入烧瓶中,轻轻摇一摇瓶子,会听到清晰的“丁当”声,然后取下软木塞,将点燃的酒精棉球放入瓶中,待火熄灭后,迅速塞紧软木塞,再摇瓶子,听到瓶子里的响声比原来小很多;实验三:支起自行车,一手转动自行车的脚踏板,另一只手则拿一硬纸片并让纸片的一头伸进自行车后轮的辐条中,随着车轮转速的加快,纸片发出的声音会越来越尖。以上三个实验中,实验表明发声体在振动。另外两个实验分别表明、。7.在探究晶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某小组设计如图甲,乙所示的两套实验方案。(1)请分析估价两套实验方案。(2)下表是某小组的测量数据。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所示的坐标中绘出“温度—时间”的图像。(3)该物质是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若是晶体其熔点是__________。8.如图甲是“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1)把石棉网垫在烧杯下,并将试管放在水中加热,是为了使固体粉末受热________(选填“均匀”或“不均匀”)。(2)将温度计插入试管中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插入固体粉末中,不要碰到试管底或________。若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温度计的读数为________℃。(3)下表是实验中记录的数据。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____℃;该物质是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4)能反映上述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是图丙中的________。9.蒸发和沸腾是__________的两种方式。如图,(a)、(b)是某同学做观察水沸腾实验时看到气泡上升情况示意图,其中图_________一定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图_________则是水沸腾时的情况,当水温升至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温,4min后水开始沸腾,接着又观察记录了6min,然后移开酒精灯,停止加热,沸腾停止,记录数据如下表:时间t/min0123456789温度T/℃90929496989898959898该同学根据观察现象,分析数据,归纳有如下发现:(1)水沸腾的时候,是在液体_______和_________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2)从记录的数据看出,在某一次观察记录中有明显错误的是第_______min时的数据。(3)停止加热,沸腾停止,说明沸腾过程需要_______。你一定还有其他的发现,请写出其中任意二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1)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在组装过程中需要先调整的是_______(选填“A”或“B”)部分.(2)当水温升高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直到水沸腾后几分钟为止,记录的数据如下表: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_℃。水沸腾时需要_______热,水沸腾时的温度特点是_____________。(3)水沸腾时烧杯上方出现了大量“白气”,“白气”形成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4)某组同学在相同条件下,用不同质量的水进行两次实验得到如图乙所示的温度-时间图象,根据图象可知,质量较大的是_______(选填“a”或“b”)11.在“探究光反射的规律”时,小李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让一束光EO贴着纸板射到平面镜上,在纸板上会看到反射光线OF。将纸板沿ON向后折,此时在NOF面上看不到反射光线,如图乙所示,此实验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图甲中,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看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如图是某一个小组“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点燃A蜡烛。(1)小明小心地移动B蜡烛,发现它能与A蜡烛的像为重合,“重合”说明_______;当B蜡烛与A蜡烛的像重合时,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_______,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_______。(2)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13.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3)在研究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你认为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14.小刚同学想测酱油的密度,但家里只有天平、小空瓶,而没有量筒。他思考后按照自己设计的实验步骤进行了测量,测量内容及结果如图所示。1)他第三次测得的物体质量如图乙中砝码和游码所示,其结果m3=g。2)请按照图甲的顺序写出对应的实验步骤: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15.同学们在实验室里面测某种小矿石的密度,选用天平、量筒、小矿石、细线、烧杯和水,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A.将小矿石用细线系好后慢慢地放入量筒中并记下总的体积。B.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调节横梁上的螺母,使横梁平衡。C.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D.将小矿石放在左盘上,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平衡。E.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并记下水的体积。1)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填序号)。2)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调(选填“左”或“右”)。3)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小矿石的质量。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量筒量出小矿石的体积如图丙所示,由此可知,小矿石的密度ρ=kg/m3。4)实验中,由于小英同学不小心把量筒打碎了,但实验室里面已经没有量筒了,老师就给她增加了一个溢水杯。现请你帮她想办法测出小矿石的体积,写出简要的步骤。16.给你一架天平(无砝码)、一个量筒、两只完全相同的烧杯、一些玩具小玻璃弹子球、滴管和水,请你测出玻璃的密度17.如何测定牛奶的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