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老人在角色转换中遇到的问题及社会工作者的介入研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退休老人在角色转换中遇到的问题及社工作的介入探究王瑞(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陕西西安710062)摘要:我国在2000年时,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了7%,这标志着我国进入了老龄型社会。到2012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4.3%,处于快速老龄化阶段。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退休老年人能否顺利的进行角色转换成为衡量老年人幸福指数的重要标准之一。因此,用专业的社会工作理论和方法帮助退休老年人进行顺利的角色转换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关键词:老龄化退休理论方法一、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背景: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首先,我国老年人口规模较大,老龄化速度有所加快。其次,老年人口分布不均,老龄化呈现转移趋势。此外,未富先老迹象显现,经济发展压力增强。去年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翟振武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说:从“少年中国”到“银发中国”,中国仅用不到20年时间就走过西方国家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变老”之路。翟振武介绍,中国人口老龄化始于上世纪90年代末,将贯穿整个21世纪。目前老年人口年均增长800万人,到2050年将达到4.3亿人。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后,退休人员的数量日益增多,他们在适应社会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尤其是社会角色转型不当引发的一系列问题。研究的理论意义:本文通过运用专业的社会工作相关理论来分析退休老年人在退休时角色转换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实践意义:用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来帮助退休老年人进行成功的角色转换,从而增强老年人退休以后的幸福感,让他们能够更加积极的适应退休后的生活。二、文献综述由于我国老龄化程度日趋严重,有关于老年人的论文也层出不穷。针对老年人的论文大概可分为三大方面:如从经济学角度探讨如何解决老年人养老问题的、从生物学角度探讨如何促进老年人的身体健康,以及从心理学角度探讨如何保持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但是鲜有论文针对退休后老年人的角色转换问题进行探讨,并从社会工作的角度分析影响退休老年人的角色顺利转换的因素,从而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介入,促进退休老年人顺利的进行角色转换。本文通过对退休老年现状的分析,从社会工作者的视角出发,运用专业社会工作方法,对不能顺利进行角色转换退休老年人进行干预,从而促进退休老年人顺利地角色转换。三、概念及理论(一)老年人的概念老年人,按照国际规定,65周岁以上的人确定为老年;在中国,60周岁以上的公民为老年人。随着社会老龄化的日益加重,中国的老年人越来越多,所占人口比例也越来越高,2010年我国老年人口(≥65岁)占总人口比重8.9%;2011年我国老年人口比重达9.1%;2012年我国老年人口比重达9.4%。截至2014年底,我国80岁以上的老年人达2400多万,失能、半失能老人近4000万人,[1]随着数量的不断增加,老年人面临着养老、医疗以及精神赡养等诸多社会问题,值得各界关注。我国历来称60岁为“花甲”,并规定这一年龄为退休年龄。同时由于我国地处亚太地区,这一地区规定60岁以上为老年人。我国现阶段以60岁以上为划分老年人的通用标准。1、生理年龄:所谓生理年龄就是指以个体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的生理状态、生理功能以及反应这些状态和功能的生理指标确定的个体年龄可分为四个时期:出生至19岁为生长发育期,20岁~39岁为成熟期,40~59岁为衰老前期。所以,生理年龄60岁以上的人被认为是老年人。但生理年龄和年代年龄的含义是不同的,往往也是不同步的。生理年龄的测定主要采用血压、呼吸量、视觉、血液、握力、皮肤弹性等多项生理指标来决定。2、心理年龄:所谓心理年龄是根据个体心理学活动的程度来确定的个体年龄。心理年龄是以意识和个性为其主要测量内容。心理年龄分为3个时期:出生至19岁为未成熟期,20~59岁为成熟期,60岁以上为衰老期。心理年龄60岁以上的人被认为是老年人。心理年龄和年代年龄的含义是不一样的,也是不同步的。如年代年龄60岁的人,他的心理年龄可能只有四五十岁。2、社会年龄:所谓社会年龄是根据一个人在与其他人交往的角色作用来确定的个体年龄。也就是说一个人的社会地位越高,起的作用越大,社会年龄就越成熟。综上所述,年代年龄、生理年龄、心理年龄和社会年龄的关系为:年代年龄受之父母,不可改变,但生理年龄、心理年龄和社会年龄却可以通过身心锻炼、个人努力加以改变,推迟衰老,弥补其不足。(二)退休老年人在角色转换中所遇到的问题1、退休导致的落差心理:“退休”是指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男性60岁、女性55岁退出工作岗位,其中包括劳动者因年老或因公、因病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而离开岗位。退休,也是一个人职业角色的转变,从一线转到二线,从忙碌转到清闲,从领导变为闲人。这一系列的转变是突然的,在他们心里是很难接受的,就会产生许多离退休综合症。一种情绪表现在伴随他们常年的权威思想没有改变,特别是在退休前担任单位领导的老年人,由于长期形成的习惯,退休后仍然是习惯去支配、领导、命令身边的人去做某些事,但是这种期望得不到满足,就会被认为是不尊重他们,进一步就会影响他们的心情并为此生气、发牢骚、引起矛盾和冲突。另一种情绪是认为自己老了,没有任何用处了,被社会抛弃,以点带面的否定自我,把自己看成无用之人,平日沉默寡言,情绪低落。2、机体变化导致的不安心理:随着年龄的增大,老年人的生理机能处于程度不等的退化状态,既有生理性衰老,又有心理上的不安。从生理上来看,老年人往往感知能力逐步退化,跟外界的交流和获取信息就变得迟钝些;记忆力也在随年龄的增加不断的减,体力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从心理上来看,不少老年人害怕衰老,退休后的老年人表现的更为明显。因为他们青年时期努力奋斗过,创造过美好生活,体现过自己的人生价值,对于他们更不肯接受自己的衰老。3、收入变化导致的心理压力:对于退休老年人而言,退休金是其主要的经济来源。由于我国养老金的双轨制,政府机构和事业单位退休的老年人,其退休金和退休前的工资相比差别不是很大;但是企业退休老年人的退休金相比就要少很多。退休后收入的减少,会导致生活水平的降低,再遇到生病住院等情况,家庭的经济就更是捉襟见肘了,这时候老人就会有许多心理压力。有许多老人表示,他们的退休金足够他们老两口的日常开销,但是一旦生病住院,经济就比较拮据了。4、“空巢”导致的空虚心理: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空巢老人越来越多,据调查,目前约有三分之一的老年家庭出现空巢现象。由于独生子女的普遍化,我国老人家庭的空巢率还将进一步上升。“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的寂寥生活,是多数空巢老人的真实生活写照。他们中许多人深居简出,很少与社会交往,也缺乏生活兴趣,没有信心重新设计晚年生活,不少人心情郁闷、沮丧,食欲减低,睡眠失,严重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四、老年人的相关理论(一)、社会撤离理论社会撤离理论是在老年社会工作中引起争论最多的理论。这一理论认为,人的能力会不可避免地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老年人因活动力的下降和生活中角色的丧失,希望摆脱要求他们具有生产能力和竞争能力的社会期待,愿意扮演比较次要的社会角色,自愿地脱离社会。在社会撤离理论看来,老年人减少他们的活动水平,减少与人交往,关注内心的生命体验,这会使老年人过上一种平静而令人满意的晚年生活。而且,老年人主动的撤离社会,能使社会权力井然有序地实现交接,社会也不会因老年人的死亡而功能受损。因此,社会撤离理论认为,老年人从社会主流生活中的撤离,无论这一过程是因老年人自愿还是由社会起动,对社会和个人都会产生积极影响。尽管社会撤离理论不乏其合理之处,但其理论前提(假设所有老年人都愿脱离社会)是不成立的,也是被社会工作所背离的,理由如下:(1)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条件的普遍改善,老年人预期寿命延长,他们在离开工作岗位后还可生活20-30年,因此,如何保持其退休后的活动已成为各国老年社会工作者正在思考的问题。(2)无法证明老年人退出有用的社会角色必定对社会有利。事实上,由于每个人在社会结构中所处地位的不同,每个人脱离社会的程度是不一样的。一些人80岁仍担任国家要职,而一些人55岁就只能提前退休.在文、教、科、卫行业,许多60岁以上的老年人,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3)社会撤离理论忽视了个性在一个人适应衰老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许多老年人一生中都愿意保持一种活动水平较高的生活方式,这与他们的生活满意度直接相关。世界范围内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老年志愿工作者,对这一情形作了最好的诠释。实际的社会工作也已证明,那些与人交往频繁、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老年人比那些独处的老人更倾向于身心健康。(二)、符号互动理论符号互动理论有时又称作相互作用理论。此理论认为,人们是在他们的社会环境中、在与他有的交往中获得他们的自我概念的,换句话说,人们是根据他人对自己的评判、态度来思考自身的。一旦他人把我们归入自我概念,我们便会不由自主地根据他人划分对自己作出反应,从而形成自我概。譬如,如果整个社会对老年人采取歧视的态度,必然会对老人的自我认知产生影响。如果老年人每天听到的广播、看到的电视、外出购物所目睹到的一切,都把老人描绘成昏庸、老朽、无用,那么这些信息的积累,自然会对老人的自我观念产生否定性的认识,让他们感到自己不再有能力,对家人和社会都是负担,从而使他们与社会产生隔离感。从符号互动理论又派生出了社会损害理论和社会重建理论。社会损害理论是反指,有时老年人一些正常的情绪反应,会被他人视为病兆而作出过分的反应,从而对老人的自我认知带来损害。譬如,一位因丧偶心情痛苦的老人,询问子女自己是否应该搬过去与其同住。这种询问就很可能被子女视为老人无能力再作出任何决定的表现,从此凡事处处为老人作决定。这种关心久而久之就会让老人觉得自己的确缺乏能力而把一切决定权都交给子女。即,接受消极标志的老人随后进入消极和依赖的地位,丧失原先的独立自主能力。现实生活中有太多的案例表明,对老年人的过分关心导致老年人认为自己无用的错误认知,从而对老年人的身心带来损害。这一理论对老年社工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社会重建理论则意在改变老年人生存的客观环境以帮助老年人重建自信心。社会重建理论的基本模式是:第一阶段:让老人了解到社会上面存的对老年人之偏见及错误观念。第二阶段:改善老年人的客观环境,通过提倡政府资助的服务来解决老年人的住房、医疗、贫困等问题。第三阶段:鼓励老人的自我计划、自我决定,增强老人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三)、社会交换理论社会交换理论以行为心理学和功利主义经济学为其理论依据,认为社会互动是一种双方交换的行为,在交换过程中双方都考虑各自的利益,企图根据他们在某些方面的利益来选择相互作用,当互动双方都达不到自我的目的,社会互动就会趋向停止。在社会交换理论看来,人们是通过掌握物质财富、能力、成就、健康、美丽等社会认可的权力资源来确定自己的社会地位的。在社会中,大多数老人掌握的权力资源比年轻少,因此,他们的社会地位便相应下降。由于老年人缺乏可供交换的资源,所以他们在社会中只扮演屈从和依赖的角色。鉴于此,社会交换理论提出,发展与老年人有关的政策和社会服务的原则就应当是力求最大限度地增加老年人的权力资源,以保持老年人在社会互动中的互惠性、活动性和独立性。即,应该让老年人拥有可供交换的资源,让他们感到自己有用,仍能给下一代提供帮助和支持。且应帮助老年人意识到他们曾经被尊敬、被需要以及对社会作出过的巨大贡献。(四)、活动理论活动理论与社会撤离理论的基本观点正好相反,认为活动水平高的老年人比活动水平低的老年人更容易感到生活满意和更能适应社会。活动理论主张老年人应该尽可能长久地保持中年人的生活方式以否定老年的存在,用新的角色取代因丧偶或退休而失去的角色,从而把自身与社会的距离缩小到最低限度。活动理论提出的基本的观点为大多数老年社会工作者所肯定。在老年社会工作者看来,社会不仅在态度上应鼓励老年积极参与他们力所能及的一切社会活动,而且应努力为老年人参与社会提供条件。现实的情况是,许多老年人想有所作为而苦于没有机会;一些老年人因退出社会主流生活而导致老年抑郁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