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处级领导干部理论考试复习资料.doc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学习重点一、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理论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人们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方法。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问题。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反映存在的问题,是划分哲学史上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根本依据。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即谁是本源谁是派生的问题,是划分哲学史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全部哲学的最高最重要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费尔巴哈)。马克思哲学的基本特点是:实践性、科学性和革命性物质概念是一切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石。物质的唯一特性理客观实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归根到底是物质世界的产物。意识的作用:能动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是人脑的物质机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客观规律性是第一位的,主观能动性是第二位的;肯定主观能动性、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是人们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必要条件。恩格斯强调:“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辩证法的基本规律:质量转化规律,对立的相互渗透规律,否定的否定规律。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是认识的目的。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的主体是人感性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特点是:表面性、具体性和直接性。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特点是:深刻性、抽象性和间接性。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本质和规律在人们头脑中的正确反映。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是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的辩证统一。客观性是真理的根本属性,所以,真理又叫客观真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其本质是社会物质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包括社会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地理环境是指社会所处的自然条件的总和。生产方式是指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的谋得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它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原因。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包括人们的政治、法律思想、哲学、宗教、艺术等意识形态和人们的风俗习惯、社会心理、民族感情等。意识形态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表现在:它具有历史继承性、与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它的各种因素间的相互制约性。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二者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商品是为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商品二因素: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和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劳动二重性决定商品二因素。具体劳动-使用价值;抽象劳动-价值。2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与凝结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成正比,与这一劳动生产率成反比。货币是固定充当商品价值的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商品价值的决定和实现规律。其基本内容和要求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商品交换以价值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价值规律的作用:调节作用、促进作用和分化作用。商品流通的公式:商品——货币——商品;而资本流通的公式:货币——商品——货币。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先决条件是劳动力成为商品。资本的本质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剩余价值是可变资本通过劳动力的使用创造出来的。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资本积累是剩余价值资本化。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资本积累促使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的必然性,促使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必然性,形成相对过剩人口的必然性,造成资产阶级财富积累和无产阶级贫困积累的必然性。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呈周期性表现: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四个阶段。平均利润率=剩余价值总额/社会总资本。平均利润率形成后,商品不是按价值出售,而是按生产价格出售。生产价格就是成本加平均利润。资本主义地租可分为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共产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能否最终变成现实,归根到底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成熟的程度决定的。“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指“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完全自由地发展和发挥他的全部才能和力量,而且不会因此而危及这个社会的基本条件,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马克思所说的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是指资本主义制度所带来的一切极端不幸的灾难。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主要方式,也可以用和平的方式取得。无产阶级革命必须有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列宁从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出发,认为社会主义革命可能在一国或数首先取得胜利。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于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4日)取得了彼得格勒的胜利,当晚宣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苏维埃政府成立。毛泽东思想萌芽:《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形成:《星星之火,可以了原》、《反对本本主义》等;成熟:《实践论》、《论联合政府》等;发展:《关于重庆谈判》、《论十大关系》等。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决议对毛泽东思想作了科学内涵的概括。毛泽东思想三个基本方面: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中国资产阶级有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买办是革命的对象,而民族具有两面性。中国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中国革命在第一阶段的性质,不是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新”在哪里:时代不同、领导权不同,前途不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成,土地革命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内容,农村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阵地。党在城市工作的方针:隐蔽精干,积蓄力量,长期埋伏,以待时机。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3毛泽东提出“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决定了必须实行人民战争。民众的力量是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毛泽东把统一战线作为党领导人民战胜敌人的第一个主要法宝,作为中国革命胜利的第一条主要的和基本的经验。领导权问题是统一战线中最集中的一个问题,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掌握统一战线的领导权。统一战线的基本方针政策:又联合又斗争;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反对顽固势力;有理有利有节;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基本方法公式:团结——批评——团结。毛强调:始终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着重从思想上建党。思想建设的重要形成即整风。民主集中制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毛提出了“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的民主集中制的纪律原则。党风建设的核心问题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三大作风是中共区别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和根本点,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的最基本的内容。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形成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时代依据:对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的科学判断;对时代特征-科技进步、经济全球化的正确认识;对国际格局-多极化趋势以及世界矛盾变化、力量消涨的正确把握。历史依据:“两个总结”,即对我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与教训的深刻总结。现实依据:对改革开放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新思想的实践探索与理论创新。思想依据: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十四大以后,四大理论突破:对公有制的含义、主体地位和现实形式进行了新的理论概括;对分配理论进行了新的概括;对党的政治建设和党的执政方式进行了新的概括;对党的建设理论进行了新的概括(三个代表)邓小平理论体系三个层次:第一层次:精髓和基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精髓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本质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初级阶段论);第二层次:核心内容-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理论、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理论、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理论、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理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社会主义政治保证理论等八个基本理论组成;第三层次:重要组成部分-外交战略理论、一国两制、和平现实祖国统一理论等五个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飞跃。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十五大概括为“四个新”:一是新的实践基础上既继承前人又突破成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二是对社会主义认识上升到了一个新水平;三是对当今时代特征和国际形势及各国建设和发展得失等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四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体系。思想路线是指人们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世界观和方法论,它着重解决的是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关系问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放思想要求摆脱习惯势力和主管偏见的束缚,实事求是要求研究实际情况,从中找出客观规律,虽然二者强调的重点不一样,但其落脚点和根本目的都是为了使思想和实际、主观与客观相符合。坚持“两点论”,主要是处理好利益关系、主次关系、轻重关系。坚持全局观,主要是处理好整体与局部、长远与现在、集体与个人关系邓小平两大历史贡献:一是正确总结了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科学评价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4思想的指导意义,实现了全党全军大团结;二是创立和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风问题,是全党同志的思想方法问题,也是党风问题,归根到底,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问题。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学风,就是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马克思主义始终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根本原因,同时也是我们党能够始终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理论创新是思想基础,体制创新是强大动力,科技创新是关键环节。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基础),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手段和途经),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目标和原则)。论述社会主义本质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一是针对我们长期以来忽视生产力发展的错误;二是针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和要求;三是针对当今时代主题和时代特征的历史要求;四是反映了通过深化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在阶级社会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第一次革命是制度革命,而第二次革命是体制革命。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政治方向),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团结稳定的环境),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领导核心),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共同理想、思想基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经济纲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政治纲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培育“四有为目标、三个面向”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文化纲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100年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西部大开发是党中央根据邓小平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两个大局”战略思想作出的重大决策。农业“两个原则”:一是不搞私有制,二是

1 / 1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