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教程Page2单元2儿歌第一节儿歌概述第二节儿歌的特征第三节儿歌的阅读指导Page3知识目标了解儿歌的含义;了解儿歌的基本特征;了解儿歌有哪些艺术形式;尝试进行儿歌的阅读指导。单元2儿歌Page4一名幼儿园老师的工作日记小五班的宝宝午睡都特别好,唯独刚来不久的孟子皓小朋友每天午睡前都要哭闹几分钟才能慢慢入睡。与他妈妈交流,妈妈说他在家也这样。我想了些办法,如让他晚点上床或抱抱他、拍拍他等,但都收效甚微。他就像惧怕床一样,一把他放到床上就张开嘴巴大哭,这让人很是揪心。有一次,我教宝宝们一首短短的儿歌《小枕头》:“小枕头,当导游,带宝宝,梦里游,好风景,看个够。”我引导宝宝展开想象:“小枕头带你去了哪儿?你看到了什么?”宝宝们饶有兴趣地说起来,案例导入单元2儿歌Page5有的说,去了动物园看到很多动物;有的说去了植物园看到了美丽的鲜花。我突然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好方法,准备午睡时试一试。到了中午,让宝宝做睡前准备时,我就大声地跟宝宝们说:“宝宝们待会儿躺床上,把小脑袋放小枕头上,让小枕头带宝宝去梦里游好不好啊?”宝宝们都很开心地说:“好。”我特地拉着孟子皓的小手说:“皓皓走,赶快让小枕头带你去梦里游好不好?”他兴奋地说:“好。”等宝宝们都把小脑袋枕到枕头上。我说:“闭上眼睛让小枕头带大家一起去梦里游,不要睁开眼睛,也不要讲话,不然小枕头就不带他去了噢。”就这样安安静静的没几分钟宝宝们就都进入了梦乡。案例导入单元2儿歌我很欣慰,孟子皓今天睡觉没有哭闹。以后午觉我们都这样做,孟子皓没有再哭闹。如今孟子皓已养成了好的午睡习惯,我们再也不用担心他会为午睡哭闹了,他妈妈也很开心。短短的儿歌起到了大的作用,我也为偶然的灵机一动而颇为高兴。案例导入Page6单元2儿歌Page7第一节儿歌概述儿歌的含义一、儿歌是采用韵语形式的适合于低幼儿童聆听吟唱的简短“歌谣体”诗歌。在古代,儿歌一般被称为“童谣”,某些文献资料所说的“婴儿谣”“小儿语”“儿童谣”等,都属于儿歌的范畴。传统的儿歌最初是在民间口头流传的歌谣,后来,这些歌谣被人们收集整理。因此可以说,儿歌是一种最普遍的口头样式,也是人一生中最早接触的文学样式。从其创作主体来看,儿歌的作者有两种人:一是成年人,二是儿童自己。作为一种独立的儿童文学体裁,儿歌在其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它固有的特性。第一节儿歌概述儿歌的特殊艺术形式二、(一)摇篮歌Page8摇篮歌又称摇篮曲、催眠曲、抚儿歌,指哄孩子睡觉时由成人吟唱的儿歌形式。摇篮歌所表达的感情较为朴素,其内容一般有母亲对孩子的爱抚和安慰,有父母对孩子命运前途的祝福等。在艺术传达上,摇篮歌具有内容通俗浅显、形象生动优美、结构严谨自然、节奏柔和舒缓、语言柔美流畅等特点。它对孩子的作用在“声”而不在“义”,通过柔和舒缓的吟唱给孩子们最早的美的熏陶。Page9(二)问答歌问答歌又称对歌、盘歌、猜谜调,是指以设问作答的方式认知事物或一定道理的传统儿歌形式。孩子诵读问答歌,引起他们的思考、联想,从而得到知识的启迪和美的享受。有问有答是问答歌的基本特点。例如,广西传统儿歌《谁会飞》:第一节儿歌概述Page10谁会飞谁会飞?鸟会飞。鸟儿怎样飞?扑扑翅膀去又回。谁会跑?马会跑。马儿怎样跑?四脚离地身不摇。谁会游?鱼会游。鱼儿怎样游?摇摇尾巴调调头。谁会爬?虫会爬。虫儿怎样爬?许多脚儿慢慢爬。第一节儿歌概述Page11(三)连锁调连锁调又称连珠体、连环体、连句、衔层式。“顶针续麻”是连锁调在修辞上的特点,即前一句诗末尾一词作为后一句诗的开头,中途换韵、随韵黏合是其在押韵方面的特点,即每个层次换一个韵脚。而“无意味之意味”则是其主题表现方面的特点。例如,在西南地区流传的《三国刘备打草鞋》便是最能体现连锁调上述特点的作品:第一节儿歌概述Page12三国刘备打草鞋来来来,三国刘备打草鞋,草鞋打给苏妲己。苏妲己的脸又红,一打打到赵子龙。赵子龙的本领高,一打打到高老幺。高老幺的镰刀快,一杀杀到猪八戒。猪八戒的嘴嘴长,揪起两个耳朵晒太阳。第一节儿歌概述Page13第一节儿歌概述(四)颠倒歌颠倒歌也称稀奇歌、滑稽歌、古怪歌、反唱歌,指使用夸张手法,故意颠倒地描述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某些事物和现象的情状,达到以表面的荒诞揭示事物本相和实质的目的的传统儿歌形式。颠倒歌可以放松情绪,使儿童在快乐的笑声中获得丰富的想象力和幽默感,也可以增强儿童的识别能力,锻炼他们从反面来联系和思考问题的逆向思维能力。例如,河南传统儿歌《小槐树》:Page14小槐树小槐树,结樱桃,杨柳树上结辣椒,吹着鼓,打着号,拉着大车抬着轿。蝇子踢死驴,蚂蚁踩塌桥。木头沉了底,石头水中漂。小鸡叼个饿老雕,小老鼠拉个大狸猫。你说好笑不好笑?第一节儿歌概述Page15(五)数数歌数数歌指将数字和形象结合,通过数数吟唱,以帮助儿童认识数的儿歌。数数歌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的以简单的序列数字排列而成,如传统儿歌《一二三,三二一》:一二三,三二一一二三,三二一,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到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到十七,十八和十九,二十、二十一。第一节儿歌概述Page16(六)绕口令绕口令也称急口令,指有意用许多双声、叠韵词语和发音相近的字词来组成具有简单意义和浓郁韵味的传统儿歌形式。绕口令之所以将许多近似的双声、叠韵词语组织在一起,或者把发音相同、相近的词语集合在一起,是为了造成拗口的朗读难度,其目的是以特殊的语言结构帮助儿童训练口齿,活跃思维,并使儿童获得游戏的愉悦。例如,河南传统儿歌《后门有个盆》:第一节儿歌概述Page17后门有个盆后门有个盆,盆里有个瓶,忽听叮当一声响,不知是盆碰瓶,也不知是瓶碰盆。第一节儿歌概述Page18(七)时序歌时序歌也称时令歌,指用优美的韵律来引导儿童根据时序的变化去初步认识、了解自然现象的传统儿歌形式。时序歌一般按照四季或十二个月等的顺序,来帮助儿童观察大自然,认识不同时节的不同景物、农事活动以及其他有时间特征的事物。其时序的表现一般有几种情况:一是以春、夏、秋、冬的季节为顺序,二是以十二个月为顺序,三是以二十四节气为顺序,四是以一日为顺序。其内容一般是介绍蔬菜、水果、花卉知识,或农事活动、传统节日和民间风俗活动。时序歌依照时序描述事物时,也对各类知识做概第一节儿歌概述Page19十二月菜一月菠菜刚发青,二月出土羊角葱。三月芹菜出了土,四月韭菜嫩青青。五月黄瓜大街卖,六月茄子紫英英。七月葫芦弯似弓,八月辣椒满树红。九月大瓜面又甜,十月萝卜瓷丁丁。十一月白菜家家有,十二月蒜苗水灵灵。第一节儿歌概述Page20儿歌的作用三、(一)增添生活的乐趣游戏是幼儿生活中极大的快乐。对幼儿来说,无论是听长辈给自己念儿歌,还是自己念儿歌,都是听觉上充满了愉快情绪的游戏。可以说,诵读音韵和谐的儿歌是幼儿的天性需求。婴儿在襁褓中听妈妈念摇篮曲,得到听感上的愉悦。孩子稍大一点儿开始在游戏歌的伴随下游戏,更是一种身心的愉悦。我们还可以看到,在幼儿园里,孩子们高声诵读儿歌时的那份开心是其他娱乐所不能取代的。因此,儿童文学作家黄庆云说:“很难设想,一个没有唱过儿歌的孩子能快乐地成长起来。”第一节儿歌概述Page21(二)陶冶性情婴儿时期,儿歌那和谐悦耳的韵律加上长辈温柔的吟唱,能使他们的神经得到舒缓,由烦躁不安步入宁静平和的境地,同时也使他们感受到亲人的爱抚,得到情感上的满足。当孩子渐渐长大,能够大致听懂儿歌的内容或自己诵读儿歌、与小朋友一起诵读儿歌时,儿歌所表现出的率真自然、健康乐观的精神,能使幼儿得到熏陶,这对培养幼儿美好的情感、开朗的个性以及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审美情趣都有积极的作用。第一节儿歌概述Page22(三)开启心智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喜欢率真自然、音乐感强、简明易懂的作品,儿歌因之成为引导孩子认识世界最早的窗口。内容丰富多彩、风格千姿百态的儿歌能使幼儿的视野得以开阔,知识得以丰富,思维、想象得以发展,帮助他们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己。儿歌是开启幼儿心智、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一把金钥匙。第一节儿歌概述Page23(四)提高语言能力幼儿期是人的一生中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幼儿在听、读儿歌的愉快过程中,能得到发音的训练,更能学到丰富的词汇、句子,从而有效地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尤其是传统的绕口令、连锁调、颠倒歌等,对训练幼儿的语言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第一节儿歌概述Page24第二节儿歌的特征感情纯真,主题单一一、由于儿歌主要以年幼的儿童为对象,而幼儿经验少,知识有限,对事物的分辨能力弱,模仿性强,因而它比一般艺术形式更需具有明显的教育方向性,为此要求内容正确、观点鲜明、感情健康,通过具体的艺术形象体现教育的方向性。并且,要在短小的篇幅中清楚地说明问题,使幼儿受到深刻的教育,这就要求儿歌的主题要单一,一首儿歌集中说明一个意思,不要在一首儿歌中表达多重意思,写得很散,使幼小的儿童抓不住中心。Page25第二节儿歌的特征音韵和谐,节奏鲜明二、儿歌是朗朗上口的,这是因为它具有和谐的音韵、明朗的节奏。儿歌的音韵和谐,主要是指通过句子的押韵、词句的回环复沓以及模拟声响等手段所形成的音乐感。押韵是形成儿歌音韵和谐最重要的手段。所谓押韵是指儿歌中相关句子最后一个字的韵母相同或相近,使儿歌读起来产生音韵上的和谐美。Page26第二节儿歌的特征通俗易懂,篇幅短小三、儿歌的主要接受对象是幼儿,幼儿的思维、语言等尚处于人生的起步阶段,深奥抽象、冗长复杂的内容是不利于幼儿理解接受的。因此,为了适应幼儿的思维特点和学习语言的需要,儿歌总是在有限的字数之内,在短小的篇幅之中,用浅显明白的语言对人、事、物作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的描写,使幼儿一听就懂,一学就会,便于他们记忆吟诵。一般来说,一首儿歌大多是四行至十余行,二十行以上的儿歌就算是篇幅长的了。Page27第二节儿歌的特征形象具体,想象丰富四、儿歌集中、形象地描写一件或几件具体事物,达到单纯、具体、形象的要求。形象是文学的基本特征,作为文学形式之一的儿歌也不能例外。因为儿童特别是幼儿的思维是直观的、具体的,他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从具体形象开始,通过客观事物的形状、色彩、声音来思考,来了解周围的世界的,因此儿歌要写得具体形象。只有通过具体的事物或鲜明的形象,有声有色地把事物最突出、最具体的特征表现出来,说明一个单纯突出的主题,才容易被儿童所接受。例如,张继楼的《下雪了》:Page28下雪了下雪了,下雪了,半天云里飞鹅毛。块块水田镶银边,座座青山戴白帽,青松长起白头发,翠柱反穿羊皮袄。小狗跟我上学去,朵朵梅花撒满道。第二节儿歌的特征Page29生动有趣,娱乐性强五、最早的儿歌产生并流传于“母与儿戏,歌以侑之”或“儿童自戏自歌”的游戏环境之中。母亲给婴儿念摇篮曲,追求的只是愉悦婴儿,使之恬然入睡,不带其他目的;孩子边做游戏边诵读游戏歌,更是为了寻求玩的乐趣;即使是高声吟诵那些绕口令、颠倒歌、连锁调等形式的儿歌,也首先是为了享受音韵节奏上的乐趣、满足听觉上的快感,继而才在不经意间得到思维、语言的训练。例如,传统儿歌《菊花开》:第二节儿歌的特征Page30菊花开板凳,板凳,歪歪,菊花,菊花,开开!开几朵?开三朵。爹一朵,妈一朵,妹妹头上戴一朵。第二节儿歌的特征Page31第三节儿歌的阅读指导把要说明的事物通俗化,表述得简洁明了一、欣赏儿歌,要注意儿歌怎样从日常生活出发,把要说明的事物通俗化,表述得简洁明白,如金近的《桃花》和纪凯的《小虾米》:桃花桃花,桃花,张开嘴巴,只会笑,不说话,红红的嘴巴,像个小娃娃。Page32小虾米小虾米,被窝猫,爱睡懒觉不做操,驼了背,弯了腰,你说糟糕不糟糕。这两首儿歌,前者把桃花比作有着红红嘴巴的笑嘻嘻的小娃娃,桃花和小娃娃的形象互相映衬,两者是那么娇美可爱。后者把小虾米比喻成爱睡懒觉的孩子,正是抓住了孩子“猫”在被窝里的情态与弯着的小虾米一样的特点,极具讽喻的效果,又不失幽默风趣。第三节儿歌的阅读指导第三节儿歌的阅读指导把握儿歌句式短小、节奏明快、追求口语化的特点二、儿歌朗朗上口,易记易懂,有着欢快的情绪基调和游戏性质。例如,儿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