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课程标准目录一、课程概述............................................................................................................................1(一)课程定位........................................................................................................................2(二)课程理念........................................................................................................................2(三)设计思路........................................................................................................................3二、课程目标............................................................................................................................4(一)知识与技能....................................................................................................................4(二)过程与方法....................................................................................................................4(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5三、课程内容............................................................................................................................5(一)课程内容遴选................................................................................................................5(二)教学内容........................................................................................................................5(三)教学要求........................................................................................................................7(四)学时分配........................................................................................................................7四、教学方法与手段................................................................................................................8五、考核办法............................................................................................................................8六、教学资源............................................................................................................................9《大学语文》课程标准1一、课程概述《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强调,职业院校要坚持立德树人、全面发展。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关注学生职业生涯和可持续发展需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要加强文化基础教育。发挥人文学科的独特育人优势,加强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间的相互融通和配合,注重学生文化素质、科学素养、综合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为学生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和职业生涯更好发展奠定基础;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在相关课程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比重。教育是培养学生成人的事业。高职教育作为一个类型,其培养目标是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现代“职业人”,而不是仅仅某种职业技能和技术片面发展的“工具人”。因此,高职教育应在注重学生专业能力和品质培养的同时,着力于传递人文知识、丰富人文情怀、提升人文内涵,从而让学生在丰富的心灵体验、达观的人生领悟和颇具尊严的价值取向中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大学语文》作为高职高专人文教育的主要课程,其字里行间蕴涵着人生故事,流淌着历史沧桑,它承载着五千年中华文化,更映射着华夏民族的精神与气质。《大学语文》的责任和使命就是帮助学生深化语文能力、继承传统文化、建立精神家园、修养行为、重塑人格、提升学生素养,为学生的专业学习和终身发展夯实基础,从而使学生最终成长为高素质、有文化的现代职业人。《大学语文》课程是集工具性、基础性、文化性、人文性和审美性于一体的素质教育课程,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问题,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文化建设大业。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基础课程,大学语文对学生进行语文素养教育,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和职业基本素质,使学生得到丰富的母语教育,切实提高阅读理解和口头、书面表达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和审美悟性,具备走向工作岗位的综合职业素质。《大学语文》在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于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丰富学生的职业情感,促进学生的职业发展起到支撑和保障作用。《大学语文》课程标准2(一)课程定位语文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大学语文》是高职高专各专业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也是传承文化,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和应用能力的一门文化基础课程。《大学语文》以听、说、读、写为基本载体,融思想性、知识性、审美性、人文性和趣味性于一体,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阅读与理解、表达与交流等语文应用能力及人文素养,为学生学好其他课程以及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基础,还能够帮助学生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人类知识的精华,在给学生带来心灵滋润和审美享受的同时,拓展视野、陶冶性情、启蒙心智、引导人格,在丰富学生情感世界和精神生活的同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活。(二)课程理念1.注重人的发展和职业准备。高职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应培育学生热爱母语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未来职业生活需要的阅读鉴赏能力、应用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艺术审美能力。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2.注重价值引导和人文熏陶。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充分发掘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3.注重语文实践和专业衔接。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与此同时,要注重语文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衔接,与高中课程和中职课程的衔接,力求课程学习能够促进专业成长和职场发展。语文教学应主要围绕“怎样读”、“怎样说”、“怎样写”进行,重视语文实践的整体设计。4.注重体验性学习和自主性学习。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积极倡导体验性、自主性、探究性、活动性学习方式。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大学语文》课程标准3识和进取精神,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莫定基础。要积极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使读书学习成为一种习惯,一种追求,一种生活境界。5.注重资源建设与课程创新。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注重跨学科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获得现代社会必需的语文实践能力。要注重语文课程资源建设与共享,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三)设计思路1.遵循“人的发展”和“职业准备”的设计理念和“活动导向,价值引导、注重应用、提高素养”的基本思路,力求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中,实现知识、技能、态度三位一体,语文学习、语文实践和语文能力培养合一,职业情境、职业活动、专业实践衔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欣赏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和高尚的审美情趣。2.以高职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培养和职业人文素质提高为目标,注重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课程设计,力求在知识习得、审美体验和价值引导中,培养学生懂得爱、学会爱、奉献爱的职业情感,领悟美、欣赏美、创造美的生活情趣,能阅读、能鉴赏、能交流的语文素养,从而为学生职业发展和快乐生活奠定基础。3.突出本课程的职业性、开放性、实践性。采用情景模拟、启发式、互动式、问题式、任务驱动项目化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掌握职业口语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掌握大学语文的基本知识,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口语表达、书面表达等方面的问题。4.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让学生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阅读、赏析与评价不断提高自己的独立思考与评判能力,能够有条有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5.突出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和职业素养的培养。大学语文课程具有无可替代的人文精神的传承、道德熏陶与思想教育的功能,它有别于空洞的政治说教,大《大学语文》课程标准4量的文学作品中充满了人文精神,学生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和赏析能够不断地陶冶自己的情操,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和审美素养,从而也有助于在以后的工作中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帮助学生习得知识、发展能力、陶冶性情、启蒙心智、塑造人格,引导学生在丰富情感世界和精神生活的同时,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活,提高思想修养和审美情趣,养成良好的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为学好其他专业课程和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一)知识与技能1.具备基本的语文常识,掌握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四大文学体裁特点,了解中国文学发展概况,尤其是课文所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2.积累一定汉语知识,具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较强的母语驾驭能力,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