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城市职业学院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课程教学大纲1课程代码制订人制订日期修订人修订日期审定人(组)审定日期《大学语文》教学大纲学分:2学分学时(理论+实践):30课时(理论15课时+实践15课时)课程类型:公共基础平台课程适用专业:各专业一、课程定位(一)课程性质“大学语文”课程是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开设的一门必修课,属于公共基础平台课程。该课程面向全校所有专业学生开设。文科类、艺术类学生第一学期开设,理工科类学生第二学期开设。高职高专的“大学语文”课程,本质上属于综合素质教育课程。它在整个人才培养体系中,与其他素质教育的课程一起构建了厚基础、宽口径的平台。它突出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基础”特征,课程的设计培养方案围绕着学生的职业通用能力来进行。(二)课程作用作为文化基础课程,“大学语文”教学不仅以语文能力的培养为本位,而且更注重语文课的平台作用,强调语文与专业发展能力的联系,其“基础”特征指向学生的文化素养、文学审美眼光、人文关怀、言谈举止、精神风貌、交际沟通等方面,由此进而体现高职“大学语文”课程的开放性特点。“大学语文”课程不仅包含基础性知识内容,更承担着提高学生阅读、思维能力和表达拓展能力、提高文化素养的任务。本课程是学好其他专业课程的必备前提,更是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使之成长为一个合格公民的有力保证。(三)课程任务“大学语文”课程具有母语感悟、精神启蒙、思维创新和语文能力养成的多重职能,是以提升大学生综合人文素养为主旨的一门课程。本课程教学应充分体现人文性、基础性、复合性、实践性的特点;应培养学生必备的学习能力、认识能力、表达能力和拓展能力,同时,应帮助学生提高文学鉴赏的水平。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能具备相应岗位通用文化、文学常识、文字运用等基础性知识内容,在综合素养方面有一定的提升;,应对中国文化、文学的认识和理解能力有所提升,江苏城市职业学院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课程教学大纲2应具备的文学认识水平和文学鉴赏水平;应掌握必备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进而提高社会感悟、审美认知以及合作、拓展等综合实践能力。二、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理念高职高专院校培养出来是直接走向企业,直接面向专业工作岗位的应用性人才,所以,“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设计理念也应基于“应用能力”而不是基于“理论研究”。课程设计围绕着学生职业通用能力的语文素养需求为立足点,设计教学行动目标与实施方案,逐步形成了“一条主线,两个基于”的“1+2”的理念。即:以母语学习为主线;基于职业素养的模块化学习和基于开放理念的互动式学习。前者侧重高等性和人文性,突出育人功能、审美趣味熏陶、阅读鉴赏能力提高;后者侧重职业性和工具性,培养学生的职业通用文化技能。本课程确立以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为主线的课程教学思路,通过任务驱动和项目导向的设置,将课内课外结合,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淡化理论体系教学,加强能力环节的指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课程融入到学生整体学习、生活过程中,真正有益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二)课程设计思路遵循学院“素质为先,厚基强能”的人才培养基本思路,以改革创新为驱动力,整合教学资源,积极推进课程教改,重视人文性,强化实用性,突出职业性。努力打造特色,提升教学质量。三、课程目标1.知识(1)了解相关文学史知识(2)了解文学作品鉴赏知识(3)掌握必要的基础写作知识(4)掌握必要的口语表达技巧2.能力(1)具有常用错别字的纠错能力(2)具有写作申论及演讲稿等实用文的能力(3)具有当众演讲(3分钟)的能力(4)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鉴赏能力(5)具有较强的文章阅读能力江苏城市职业学院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课程教学大纲3(6)具有信息搜集、分析和整理能力(7)具有专业所需的写作能力3.素质(1)具有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2)具有对文学作品的基础审美力(3)具有对“文以载道”的社会认知力(4)具有对文学形象人格力量的感受力(5)通过写作训练养成创新思维习惯(6)在与人沟通中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四、课程内容及要求(一)教学内容第一模块雅言之韵【目的要求】1.知识要求:(1)掌握母语口头表达规范、书写规范,掌握语言表达技巧(朗诵、演讲、辩论、社交口才等,根据专业择一、二教学)(2)熟悉经典作品《诗经·桃夭》、《鞌之战》、《论语》、《荷塘月色》等语言特点,学会体会语言的美感,能分析语言所承载的感情色彩。(3)了解汉字的特点,了解汉语的意蕴美和音乐美。2.能力要求:(1)具有常用错别字的纠错能力(2)具有当众演讲(3分钟)的能力(3)具有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4)具有对文学作品语言的基础审美力【主要内容】1.语言表达:普通话规范,朗诵常识及技巧,演讲常识及技巧,辩论规范及技巧,社交口才等。选篇:《雪花的快乐》《雨巷》《蜀道难》《将进酒》《烛之武退秦师》等。2.文字规范:汉字书写规范及汉字的故事(补充)3.语言艺术:江苏城市职业学院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课程教学大纲4(1)学习汉语的意韵美和音乐美等美感特点。选篇:《行行重行行》《秋思》《雨巷》《雪花的快乐》《西厢记·长亭送别》等篇目中。(2)学习汉字所承载的感情色彩。选篇:《诗经·桃夭》《鞌之战》《论语》《荷塘月色》等。第二模块文学之魅【目的要求】1.知识要求:(1)掌握中国文学发展脉络。(2)熟悉文学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文学现象及代表性的作家、作品、流派等。(3)了解文学作品鉴赏知识。2.能力要求:(1)具有初步鉴赏文学作品能力(2)具有正确评价各个时期文学作品、作家及文学现象的能力(3)具有具有较强的文章阅读能力。(4)具有对文学形象人格力量的感受力。(5)具有对文学作品的基础审美力。【主要内容】1.文学史:以时间跨度或文学现象为线索,介绍中国文学发展的脉络。2.经典作品思想艺术审美特征及鉴赏技巧。选文:《葛生》、《湘夫人》、《将进酒》、《凤凰台上忆吹箫》、《红楼梦》、《狂人日记》、《山上的小屋》、《回答》、《荷塘月色》等。3.文学形象分析。小说形象:《狂人日记》(狂人)诗歌形象:《回答》散文形象:《我与地坛》戏剧形象:《西厢记》(崔莺莺),《雷雨》(周朴园)等第三模块文化之旅【目的要求】1.知识要求:(1)掌握中国文化概况。(2)熟悉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及发展历程。江苏城市职业学院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课程教学大纲5(3)了解地方文化名人、旅游文化、饮食文化、环保文化、旅游文化、形象设计文化、广告文化等(根据专业选择);了解企业文化的相关知识。2.能力要求:(1)具有初步建设企业文化能力。(2)具有理解、分析各专业相关的文化现象的能力。【主要内容】1.中国文化概况:介绍中国文化的范畴,传统文化的背景及发展等常识。2.思考中国文化现象与文化人格现象:选文《论语》《逍遥游》《橘颂》《桃花源诗并记》《我与地坛》《道士塔》。3.文化探索:地方文化名人、旅游文化、饮食文化、环保文化、旅游文化、形象设计文化、广告文化等(根据专业选择)知识的搜集及学习。第四模块文章之法【目的要求】1.知识要求:(1)掌握专业相关的基础写作知识(如演讲稿、竞聘词、申请、求职信、通知、工作计划、总结等)。(2)熟悉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提纲、开题报告)撰写。(3)了解社会调查与实践报告的书写格式。2.能力要求:(1)具有专业所需的写作能力。(2)具有写作申论及演讲稿等实用文的能力。【主要内容】1.基础写作知识:根据专业选择三种以上文种(如演讲稿、竞聘词、申请、求职信、通知、工作计划、总结等),介绍写作规范、原则等知识;简单介绍社会调查与实践报告、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提纲、开题报告)撰写要求、原则等。2.写作能力拓展:根据学生个人爱好,辅导学生进行自主创作。(二)实践教学安排1.实践项目:诗歌朗诵会、演讲比赛、辩论赛、汉字纠错大赛、我眼中的(人物点评会)、写作大赛。2.实践内容与要求:江苏城市职业学院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课程教学大纲6(1)语言类:诗歌朗诵会、演讲比赛、辩论赛三种形式,根据专业不同选择实践活动内容。(2)文字类:汉字纠错大赛,通过课堂训练,课后练习的方式加强学生文字规范使用意识。(3)文学类:我眼中的(人物点评会),可通过小组赛的方式。(4)写作类:应用文写作大赛。(5)综合能力类:社交口才展示:通过场景模拟,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3.实践地点:多媒体教室。(三)教学时间分配建议章教学内容学时小计理论实践1课前准备0112雅言之韵——语言表达基础及技巧2243雅言之韵——语言的美感1234雅言之韵——汉字的规范1235文学之魅——中国文学发展脉络2026文学之魅——经典作品思想艺术审美特征及鉴赏技巧2027文学之魅——文学形象分析2248文化之旅——中国文化概况2029文化之旅——根据专业选择文化现象分析22410文章之法——基础写作知识、专业写作常识11211文章之法——写作辅导01112期末复习辅导022合计151530五、实施建议1.教材选用与编写江苏城市职业学院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课程教学大纲7本课程选用的教材为吴汉德、钱旭初主编的”大学语文”(第二版,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版,ISBN978-7-5641-1582-1)为基础教材。教学的讲读篇目和写作训练均以该书为准,文学知识和具体篇目的教学内容也以该教材为准。2.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与手段上,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常规的“课堂教学”和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方式已被注入鲜活内容,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方式,根据不同模块的教学内容,打破传统教学中以知识体系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强化实践教学中的语文能力培养体系,以工作任务和项目引导来贯穿知识,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以引导和激发为主,以情境的设计和评点总结为主,组织并带动学生参加相关校园文化活动,正式参加校级以上的诗歌朗诵会、演讲比赛、书法比赛、辩论赛、社会调查、读书月、普通话考级等活动;教学手段多样性和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在《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得到充分体现,平时鼓励学生积极为各类报刊投稿;组建班级“文化大讲堂”,鼓励学生从课桌走向讲台,讲出自己心中所关注的文学现象;开展“语文风采”展示会,延伸学生对语文理解的视野;开展现场教学,如在演讲比赛现场教学加深学生演讲技巧的感悟与理解等等;与专业特色结合教学,如针对建工类增设建筑应用文书写作课。3.课程资源开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和教学手段来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学的兴趣。同时应注意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具备条件的可以制作课程教学网站,方便一部分学生的远程学习。加强建设课程教学资源库。六、考核方式1.考核方式本课程属于考查课目,考核由过程性考核和学期专项考核两个部分构成。2.考核内容过程性考核作为课程的实践性环节,是学生所必须完成的学习任务,应予以高度的重视,要落在实处。课程的过程性考核是对学生平时学习过程的检查,它涵盖了能力培养、思维培养和习惯养成等方面的考核,是科学测评学生学习效果,反馈学习信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重要途径。课程过程性考核主要指平时学习态度、作业情况和实践活动完成情况,通过平时作业江苏城市职业学院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课程教学大纲8和实践活动,检测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情况,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教师在安排形成性考核任务时应考虑到多种能力的组成,课堂内外学习情况的组成,内容要涵盖学生的学习能力、认识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小组合作能力来设计。学期专项考核则主要考核学生通过一学期学习之后,课程知识和语文能力的提升和收获,一般采用卷面性考试形式。3.实施办法过程性考核具体教学项目规定的内容进行,任课教师也可以在此外再自行确定其他相关有利于学生能力锻炼的内容。学期专项考核可以由各任课教师根据学生专业特点需求制定,但试卷内容应事先报公共课教学部中文教研室审批、备案后方可执行。所有作业及其他档案材料应保存备查。4.成绩评定过程性考核占课程总成绩的60%。学期专项考核占课程总成绩的40%。最终以百分制合成总成绩。但学生必须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