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衰》课件28张PPT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东汉宅院画像砖东汉宁城图东汉渔猎收获画像砖13.东汉的兴衰第13课东汉的兴衰引领学习一:光武中兴一、东汉是怎样建立的?二、刘秀统治时期为什么会获得“中兴”的美誉?阅读第一目,思考以下问题:第13课东汉的兴衰材料一、“任己而不师古,秦氏以之致亡;师古而不适用,王莽所以身灭。”——《宋书·礼志序》公元9年,王莽宣布自己承受天命,迫不得已“即真天子位”,建国号为“新”,王莽的新朝取代了汉朝。第13课东汉的兴衰汉光武帝刘秀,汉景帝后裔。新莽末年,刘秀与其兄在家乡乘势起兵,加入绿林军,并在昆阳之战中一举歼灭了新莽王朝的主力。公元25年,刘秀与绿林军公开决裂,在河北登基称帝,建立了东汉王朝。之后又经过长达十数年的统一战争,先后灭掉了各地的割据政权,使中国大地再次归于统一,为汉朝中兴之主。在位三十三年,谥号光武,庙号世祖。公元前202年9年25年西汉东汉23年新都城:刘秀(汉光武帝)洛阳背景:建立者:时间:东汉的建立第13课东汉的兴衰1.西汉后期朝政腐败2.王莽建新代汉及改制失败3.绿林起义推翻王莽政权公元25年220年第13课东汉的兴衰思考:1.东汉初年汉光武帝面临的是什么样的社会局面?东汉初期社会王莽建新代汉及改制失败,造成社会混乱,矛盾加剧;东汉初年社会满目疮痍。译文:祸乱相连,战争不息,刑法更加残酷,赋税更加沉重。父子流亡,夫妇离散,村落成了废墟,田地荒芜,人民无不怨恨在心。祸拏未解,兵连不息,刑法弥深,赋敛愈重。……父子流亡,夫妇离散,庐落丘墟,田畴芜秽”,以致“匹夫僮妇,咸怀怨怒”。——(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冯衍列传》如果你是刘秀,你会采取什么措施来摆脱困境第13课东汉的兴衰材料二宗室诸母因酣悦,相与语曰:“文叔少时谨信,与人不款曲,唯直柔耳。今乃能如是!”帝闻之,大笑曰:“吾理天下,亦欲以柔道行之。”那么汉光武帝推行“柔道之术”的具体措施有哪些呢?阅读下列材料,小组合作完成。刘秀连续下达了六道释放奴婢的命令,使得自西汉末年以来农民沦为奴婢的问题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解决了战乱之后土地荒芜而劳动力不足的问题。释放奴婢光武帝下诏:“并省四百余县,吏职减损,十置其一”,这样极大的减轻了人民的负担。合并郡县裁减官员注意整顿吏治,躬行节俭,奖励廉洁,选拔贤能以为地方官吏;并对地方官吏严格要求,赏罚从严。监督官吏惩处贪腐建武六年(公元30年),下诏恢复西汉前期三十税一的赋制。省减刑罚,还多次宣布释放刑徒,即“见徒免为庶民”。减轻负担减轻刑法允许内迁缓解矛盾东汉政府把羌人内迁,把南匈奴内迁,把乌桓内迁,把鲜卑内迁,“鲜卑大都护偏何遣使奉献,愿得归化”小组任务来啦!请根据下列史实,每小组概括一条光武帝巩固统治的措施。第13课东汉的兴衰材料三时间全国户籍人口西汉末6000万东汉初1000多万57年(光武帝去世时)2100万105年5300多万东汉人口统计表阅读统计表,观察人口变化,感受东汉经济发展第13课东汉的兴衰光武中兴《后汉书·刑法志》载,在光武和明帝时期,人民免去了“兵革之祸”,而有“乐生之念”。光武以后的若干年内,“五谷登衍”,“蚕麦善收”,“吏称其官,民安其业”,出现了“天下安平”的景象。到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第13课东汉的兴衰材料四影响时间人物背景措施东汉初年汉光武帝刘秀1.九次下令释放奴婢2.减轻农民负担、三十税一、减轻刑法3.合并郡县,裁减官员4.加强对官员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5.允许少数民族内迁,缓和社会矛盾1.把卖身为奴的人释放为平民2.减轻赋税田租,十五税一3.让士兵复员生产,免除徭役4.战争逃亡的人回家,恢复田产西汉初年高祖刘邦经济凋敝,吸取秦亡教训对比表格,找出两者的共同点。柔术治国休养生息经济凋敝,吸取新朝灭亡教训第13课东汉的兴衰光武中兴学习与探究西汉出现“文景之治”的盛世时期;东汉出现“光武中兴”的繁荣局面。概括古代盛世局面出现有哪些共同原因?有什么启示?统治者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统治者善于用人、纳谏等等启示统治者要体察民情、爱惜民力才能使社会出现了盛世局面第13课东汉的兴衰第13课东汉的兴衰引领学习二: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阅读第二目,回答下列问题。一、为什么东汉中期以后会出现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二、这种局面给社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右表列出了东汉后期10个皇帝的即位年龄及寿命。算一算:这些东汉的皇帝即位时的年龄平均是多少?他们的平均寿命是多少?反映了东汉皇帝即位的什么特点?皇帝即位年龄寿命和帝1027殇帝12安帝1331顺帝1130冲帝23质帝89桓帝1536灵帝1234少帝1414献帝954平均年龄9.5,平均寿命24。即位的皇帝比较年幼。第13课东汉的兴衰材料一请大家来排序吧~123456材料二第13课东汉的兴衰皇帝早逝幼主继位外戚专权皇帝长大诛杀外戚宦官得宠东汉中期以后出现的现象:母后临朝君权旁落依靠宦官夺回君权把持朝政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外戚和宦官都是利用君权作乱,并非自身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究其根本原因是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和皇位世袭制。第13课东汉的兴衰梁冀,先后立过3个皇帝,一家中7人封侯,出了3个皇后、6个贵人、2个大将军、有3个驸马;其家产达30多亿,相当于国库一年租税的一半。汉质帝因说他是“跋扈将军”,而被毒死。第13课东汉的兴衰第13课东汉的兴衰材料三东汉后期灾荒连年,广大农民无衣无食,汉桓帝建和元年,“二月,荆、扬二州,人多饿死”。永兴元年,“秋七月,郡国三十二蝗,河水溢,百姓饥穷,流冗道路,至有数十万户,冀州尤甚”。材料四汉顺帝末年,京都流传一首童谣:“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建。”问题:这两则材料反映了当时什么样的社会情况?政治腐朽社会混乱人民遭殃东汉王朝走向衰亡。第13课东汉的兴衰引领学习三:黄巾起义【小组探究】结合课本65页“黄巾起义”子目内容与66页知识拓展,回答以下问题,并派代表展示小组学习成果。问题一、黄巾起义的背景?(政治、天灾)问题二、黄巾起义的时间、领导人、特点、结果?问题三、黄巾起义被镇压,是否说明东汉王朝转危为安呢,黄巾起义对东汉政局的影响?黄巾起义政治:东汉外戚宦官专政导致朝政腐败,时局动荡不安,人民流离失所;天灾: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人民无法忍受黑暗统治,出现反抗情绪。【小组探究】问题1.阅读教材回答:黄巾起义的背景?第13课东汉的兴衰黄巾起义【小组探究】问题2.阅读教材回答:黄巾起义的时间、特点、结果?时间:184年特点:创立太平道,是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结果:历时9个月被镇压,失败领导人:张角第13课东汉的兴衰黄巾起义【小组探究】黄巾起义被镇压,是否说明东汉王朝转危为安呢,黄巾起义对东汉政局的影响?(结合教材66页知识拓展)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第13课东汉的兴衰第13课东汉的兴衰小结:东汉的兴衰建立时间:公元25年;建立者:刘秀;都城:洛阳统治初期:社会安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中后期统治特点: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黄巾起义背景:政治黑暗,民不聊生,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准备:创立宗教太平道;经过10多年准备爆发时间:公元184年结果:虽然失败了,但是打击了东汉的统治第13课东汉的兴衰一、公元前9年取代西汉政权的朝代()A.新B.东汉C.魏D.晋二、下列帝王中,获得“光武中兴”美誉的是()A.汉武帝刘彻B.汉光武帝刘秀C.汉高祖刘邦C.汉文帝刘恒三、东汉后期社会动荡的主要原因是()A.天灾不断B.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C.诸侯国势力强大D.农民起义接连发生达标练习第13课东汉的兴衰达标练习四、东汉末年张角领导的农民起义被称为()A.大泽乡起义B.绿林起义C.赤眉起义D.黄巾起义五、东汉末年流行一首民谣:“发如韭,剪复生。头如鸡,割复鸣。吏不比可畏,小民从来不可轻。”这首民谣反映的根本问题是()A.东汉宦官权力较小B.小民的政治地位提高C.道教宣传长生不老D.东汉后期社会矛盾尖锐第13课东汉的兴衰达标练习六、材料题材料一(汉光武帝二年)葵未,诏曰:“民有嫁妻卖子欲归父母者,恣听之。敢拘执,论如律。”材料二(汉光武帝)十一年春二月己卯,诏曰:“天地之性人为贵,其杀奴婢,不得减罪。”以上两则材料反映了汉光武帝的哪一施政措施?其目的是什么?汉光武帝还采取了哪些巩固统治的措施?释放奴婢稳定社会局面,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统治秩序减轻社会负担,减轻刑法;合并郡县,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第13课东汉的兴衰达标练习七、材料题。材料据《后汉书》记载,东汉末年,朝中大臣上书提出“张角所以能兴兵作乱,万人所以乐附之者,其源皆由十常侍(在皇帝左右侍奉的宦官)多放义兄、子弟、婚亲、宾客典据州郡,辜榷(搜刮)财利,侵掠百姓。百姓之冤,无所告诉,故谋议不轨,聚为盗贼。”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以上材料,说说导致黄巾起义的原因是什么?东汉中后期出现了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导致政治黑暗,社会动荡,最终爆发了黄巾起义。第13课东汉的兴衰

1 / 2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