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理解,恰当引用——例谈“新材料作文”的材料处理随着“新材料作文”的不断升温,学生作文中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其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对所给材料的处理,这一问题又集中体现在对材料的内涵把握不准和引述不当两个方面。前者会直接导致审题立意的失误,后者则容易影响结构的严谨性和语言的简明性。只有准确地理解了材料的内涵,恰当地运用材料,才能使立意正确,行文通畅。下面以一次考场作文为例简要分析。一、文题设计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一批大学生到国家某部委实验室参观。部长秘书给大家倒水,同学们表情木然地看着她忙活,其中一个问:“有绿茶吗?天太热了。”给林晖倒水时,他轻声说:“谢谢,大热天的,辛苦了。”部长来了,和大家打招呼,只有林晖鼓了几下掌。部长讲了一番话后发纪念手册,同学们都很随意地用一只手接过部长双手递过的手册,只有林晖双手接过,并恭敬地说了一声:“谢谢您!”两个月后,部委实验室录用了林晖,有些同学颇感不满,导师却说:“其实你们的机会完全一样,你们的成绩比他好;但是除了学习之外,你们需要学的东西太多了。”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二、问题呈现(一)理解失误,随意引申“新材料作文”打破了传统材料作文只能归纳出一个中心的藩篱,可以从多个角度立意,只要符合材料的内涵,言之成理即可。从符合题意的要求考虑,上面这则材料可以从以下角度立意:1.知书与达礼。2.要学会以礼待人(尊重他人)。3.学会做事与学会做人。4.为人要有良好的教养(修养)。5.知识与修养。6.修养与机遇。7.细节决定成败。8.选拔人才要德才并重等。然而,尽管“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但也不能“信马由缰”,随意引申。如:1.有一批学生参观某部委实验室,最后被录用的却只有那个最有礼貌的学生。学生的导师总结道:“你们的机会完全一样,你们的成绩比他好;但是除了学习之外,你们需要学的东西太多了。”这句话不正说明了“学无止境”的道理吗?(《学无止境》)2.知识是不能完全诠释“学习”的,在知识之外,我们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我们要学会孝。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人不孝,则无德。不敢想象每个孩子长大后都抛弃父母,过着快乐的生活,剩下无人照顾的空巢老人。孝,其实很简单,正如一首歌中唱到的,“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帮爸爸捶捶后背,揉揉肩……”进门时亲切的问候,力所能及的家务事,都能成为孝最直接简单的表现。我们要学会诚。诚,可以是列宁打破花瓶后的勇敢认错,可以是华盛顿砍断樱桃树后的坦白,也可以是诸葛亮为后主写《出师表》时洒下的热泪。无论是诚实、真诚还是忠诚,都是难能可贵的。因为它能够消除人们之间的隔阂,使心灵透进阳光,让世界更加美好。(《我们需要学习的东西》)第一篇文章在审题立意时,重点关注了原材料的最后一句话,由此而提出了“学无止境”的观点,却没有全面深入地分析原材料,因而立意与原材料的内涵相去甚远。第二篇文章从“我们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这一角度切入,本来是可以的,但作者在对这一论点进行分解时,却随意扩大内涵,把“学会孝”和“学会诚”硬拉了进来,而这两点与原材料的内涵并无直接的联系。还有同学大谈“应试教育的弊端”、“要继承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等,都属于随意引申、盲目扩大原材料的内涵。(二)机械图解,脱离实际这是指在材料的运用上,能“入乎其内”,却不能“出乎其外”,其具体表现是,以原材料为梗概进行扩写,或提取原材料关键语另编故事。有一艘海上航行的船失事了,乘坐在上面的“尊重”游到了一个荒岛上等待过往的船只救它。这时,“地位”开着船来了。“尊重”礼貌地问他能否把自己带回家。“地位”很牛气地说:“我要是尊重别人,我的地位可就没地方显啦,所以我不能救你。”“尊重”很失望,但它想一定会有人救它的。这时,“金钱”和“竞争”开着船来了。它们看到“尊重”后,又掉转船头朝相反的方向开走了。“尊重”问:“为什么不让我上船啊?”“竞争”说:“我如果在比赛中尊重对手,还怎么取得胜利和荣誉?又如何取得金钱啊?你这不是存心拉我们下水嘛!”“尊重”绝望了。就在这时,一个叫林晖的年轻人刚好经过这里,就顺便救起了它。“尊重”问林晖为什么救它,林晖说:“如果没有尊重,地位就会成为众人排斥的对象,竞赛就会变成野蛮的争斗,金钱也会成为仇恨的源头。”让我们学会尊重吧,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开始做起,学会尊重他人,尊重自己。(《学会尊重》)看得出,作者基本理解了原材料的内涵,然而却并不知道如何运用原材料,只能机械图解,为编故事而编故事,而所编故事却脱离实际,看似想象丰富,实则思维低幼。(三)引而不析,缺乏逻辑一批大学生到国家某部委实验室参观。部长秘书给大家倒水,同学们表情木然地看着她忙活,其中一个问:“有绿茶吗?天太热了。”给林晖倒水时,他轻声说:“谢谢,大热天的,辛苦了。”部长来了,和大家打招呼,只有林晖鼓了几下掌。部长讲了一番话后发纪念手册,同学们都很随意地用一只手接过部长双手递过的手册,只有林晖双手接过,并恭敬地说了一声:“谢谢您!”两个月后,部委实验室录用了林晖,有些同学颇感不满,导师却说:“其实你们的机会完全一样,你们的成绩比他好;但是除了学习之外,你们需要学的东西太多了。”因此,我们要学会尊重别人。(《学会尊重别人》)文章对所提供的材料全文照抄且不作任何分析就得出结论,中间缺乏过渡,因而逻辑上不够严密。如能在材料和观点之间加上下面一段分析就好了:“林晖被录用的原因显而易见。或许在这群大学生中,他的成绩并不是最好的,可只有他懂得做人,懂得如何尊重别人;而其他同学,也许成绩比林晖好,可他们除了这些还懂得什么呢?”(四)引述过简,令人费解对材料的引述既不能照搬照抄,也不能语焉不详,否则会令读者莫名其妙,不知所云。如:1.一句“谢谢您!”就可以不战而使对手们失去竞争的机会,这是林晖给我的启发。(《求学不只是求分数》)2.人与人交往中,“礼”是最重要的,“礼”是美德的根本。林晖能够在参观国家某实验室时,表现出他们高素质和高修养,便是他成功的原因。(《社会需要讲“礼”》)3.看完了材料,我并不感到惊讶——不管是过程还是结果。现在有许多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年轻一代,他们的知识水平很高,但在最简单也最基本的道德素养上,他们所缺的太多了,他们的知识与修养并不是并行的,知识远跑在前面,修养却在原地踏步。(《让知识与修养并行》)4.材料中林晖同学的道谢,鼓掌和双手接过手册并道谢都体现了他的高素养,证明了林晖是一个有礼貌、有道德的人。而其它同学却相反,既不道谢也不鼓掌,与林晖同学形成了鲜明对比。这种礼仪的差异决定了林晖被录用而其他同学被放弃。(《礼仪重要》)以上所列片断都是作文的开头部分,不难发现,这些文章在引用原材料时,都有同样的问题,即对原材料的引用太简略,让读者无法了解所给材料的基本内容。其中第三、四两篇文章还因为开头就用“看完了材料”“材料中”这些指代性的词语而无法独立成文,影响了文章结构的完整性。三、解决方案(一)对原材料内涵的把握1.抓关键句法关键句是指材料中蕴含材料主旨或提示话题范围的句子,它是把握材料审题立意的突破口,抓住这些句子审题立意往往能事半功倍。如:“……除了学习之外,你们需要学的东西太多了。”真是一语惊醒众学生!是啊,我们需要学习的东西真的是太多了——成绩之外,我们还要学会提高自己的修养,让知识和修养成为我们飞向成功的双翼。(《知识与修养》)作者从“除了学习之外,你们需要学的东西太多了”这一提示话题范围的关键句切入,引出了与“成绩”相对应的“修养”,而“提高修养”正是这则材料的核心内涵。2.因果分析法分析材料的因果联系,由因推果或由果溯因,是把握原材料内涵正确立意的有效方法。如:……这个部委实验室没有录用参观者中成绩最好的同学,而录用了林晖,为什么?因为林晖是一个待人有礼的人,他能够为人考虑,换位思考。他的礼貌、恭敬反映出他是一个有着良好素养的人,而一个有着良好素养的人无疑更容易受到别人的欣赏。(《提高修养,迎接挑战》)作者在概述了材料后,用由果溯因的方法,自然地得出了“一个有着良好素养的人无疑更容易受到别人的欣赏”这一中心论点。3.类比联想法这种方法把原材料的内容同材料外的其它类似内容联系起来考虑,找出其中的相似点确定原材料的内涵。如:……林晖的经历让我想起了法国银行大王恰科的故事。恰科年轻的时候,到一家很有名的银行求职,然而没说几句话就被拒绝了。当他沮丧地走出董事长办公室的大门时,发现大门前的地面上有一个图钉,他弯腰把图钉拾了起来,以免图钉伤害别人。第二天,恰科意外地接到了银行的录用通知。原来,他弯腰拾图钉的动作被董事长看到了,董事长认为如此细心而注重细节的人,非常适合在银行工作,于是改变主意录用了他。我想,生活中,在很多方面胜过林晖和恰科的人一定很多吧,但其中又有几个能像他们那样注重细节、不拒绝做平凡而高尚的小事呢?细节决定成败,信然!作者在概述并分析了林晖的经历后,拓宽视野,运用类比联想的方法,另举了银行家恰科的例子作归纳分析,既使立意更有依据,又丰富了文章的内容。4.辩证分析法分析材料时,要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对一个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如:……以礼待人有助于个人事业的成功。…………以礼待人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然而,以礼待人并不是逢迎对方,而是发自内心的尊重。……(《以礼待人》)作者在前两层论述了以礼待人的重要性之后,笔锋一转,用反向思维对以礼待人的内涵作了新的阐释,令人耳目一新。(二)对原材料的引述方式1、开头巧引原材料,先发制人,增添文章引力好的作文开头,不仅能预示下文的内容,给全文定下一个基调,还给阅卷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材料是立意的根本,因此,把原材料概述后放在文章的开头部分引出中心论点是最常用的方式。但也有部分学生老老实实照抄原材料,也无新意,造成阅卷教师审美疲劳。因此,巧妙引用、精当转述或概括原材料精髓,引出论点,能先发制人,夺人眼球,增添文章引力。概述原材料时一定要注意保证主要内容的相对完整性,一般要突出时、地、人、事、因、果等基本要素,不必像记叙文一样描述过程和细节。如:一群大学生,一次普通的参观。一句诚挚的谢意,几下孤独的掌声,让一个大学生林晖脱颖而出。他成功的关键显然不是成绩好,而是因为良好的素养为他赢得了机遇。机遇无处不在,可它只青睐有良好素养并作好充分准备的人。(《素养与机遇》)作者用整齐的排比句式概括了材料的主要内容,并作了简要分析,在此基础上引出中心论点,行文简洁而流畅。再看几则高考满分或优秀作文的开头:(1)2008高考北京卷作文题在课堂上,老师拿了一个玻璃杯,里面放了一个大石头,差不多和杯子一样大,老师问大家:杯子满了吗?一个学生回答:没满,还可以放沙子。待学生放完沙子,老师又问:满了吗?全班同学回答满了,有一个男孩却回答没有满,还可以放水。老师笑了,接着把沙子和石头倒出来,杯子是空的。这回老师是往杯子里放沙子和水,然后问大家,杯子满了吗?如果要放石头进去,该怎么放?男孩就把杯子里的沙子和水倒出来,先把石头放进去。老师让学生们对此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们各抒己见:观点一“看起来到了极限,其实还有很大空间”观点二,做事要有一定的顺序,应该先放沙子观点三,对,分量重的事应该先做,比如大的石块应该先放进去观点四,不一定吧,先放沙子和水也未必不可……学生根据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体裁不限。如:看似被石块填满的玻璃瓶,又往里倒入一桶沙子、注入水之后才真正被填满。玻璃瓶就像我们人本身一样,我们常认为我们的身体和思想达到了极限,其实还有许多可拓展的空间。(2008年北京卷优秀作文《发掘潜力创造奇迹》)(2)2008高考福建卷作文题三个人去商店买饮料,三个人选择不同的饮料。第一个人选择了果汁,他说:“我喜欢甜的。”第二个人选择了咖啡,他说:“我喜欢又苦又甜的。”第三个人选择了矿泉水,他说:“我喜欢平淡无味的。”学生自拟题目,自定立意,文体不限,写一篇800字的作文。如:三个人走进商店,各自买了果汁、咖啡以及矿泉水,原因是他们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