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设计课题名称生态系统的结构科目生物教学对象高二计划课时1课时提供者所在学校一、教材内容分析《生态系统的结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1节的内容,主要讲述了生态系统的结构,这一内容是上一单元课《种群和群落》知识的延续,继续学习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此外还有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说明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这一节正文内容包括生态系统的范围、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两部分内容,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与社会普遍关注的环境问题密切相关,是高考的常考点。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生命观念:①能说出生态系统的概念、范围及类型。②说出食物链和营养级之间的关系。科学思维:理解并描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其各种成分之间的关系科学探究:通过识图,学会食物链和食物网的画法,理解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食物网之间的关系。社会责任:认同生态系统是一个生物与环境组成的统一整体,生物与环境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认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三、重点、难点分析重点: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其之间的关系难点:食物链、食物网的概念及营养级的确定四、学习者特征分析知识基础:初中阶段对生态系统的结构有了很浅的认识,高一阶段在第一章第一节学习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已对生态系统有了一定的了解。认知特征:学生喜欢观察,喜欢交流,有一定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动机与风格:对新鲜事物有强烈的好奇感和探究欲望,喜欢色彩斑斓的事物,对身边的事物比较感兴趣,表现欲望强、期望得到别人的鼓励和赞赏。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展示法:利用PPT课件展示,加强对生态系统中组成成分及其之间的关系和食物链、食物网和营养结构的理解。讲演法:教师边讲解生态系统的结构。问题驱动法:以具有逻辑思维、层次递进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讨论法:学生讨论池塘生态系统的组成。练习法:学生完成学案和练案上的习题,巩固提高知识。六、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池塘生态系统图片,食物链、食物网图片。学生准备:课本、笔记。七、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问题探讨(创设环境)多媒体投影“土壤与生物”的图片,指导学生构建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的关系模型。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以情景引入课题吸引学生注意力,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能力和建构模型能力,并对本节知识形成初步认识。抛出问题,引出生态系统的概念动物园里饲养着各种动物,也栽培了许多植物。那么,一个动物园中的全部动物是一个系统种群吗?全部动物和植物是一个系统吗?为什么?生态系统的概念:由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互相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思考回答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得出生态系统的概念抛出问题,引出生态系统的类型生态系统的范围有大有小,小到一块培养基,大到我们所生活的地球,称之为生物圈。你都知道哪些生态系统呢?生态系统如何分类呢?思考让学生带着疑问,增强求知欲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以池塘生态系统为例1.都有哪些成分非生物的物质与能量:阳光、温度、空气、水份、土壤等。提问:生物是怎样从无机环境中获得物质和能量的?2.生产者:自养生物,能把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并储存能量的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此外还有硝化细菌、蓝藻、光合细菌。提问:所有的生产者都是植物吗?植物都是生产者吗?特例:菟丝子,是植物,不是生产者3.消费者:异养生物,以活体生物的现成有机物为食物获取能量的生物。组成:a.主要是捕食动物b.寄生植物:寄生菟丝子c.寄生细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等d.病毒:噬菌体、烟草花叶病毒等提问:动物都是消费者吗?蚯蚓、蜣螂、秃鹫等不属于消费者。4.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中有机物获取能量的生物。主要指: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和腐生动物。同化类型:异养型。结合“思考与讨论”中的问题,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并在讨论之后派代表发言交流,并构建生态系统的模型,相互展示、交流和评判。思考思考通过观察大自然中的生物和了解各种生物的作用,学生更加热爱大自然、培养对生物现象探究的兴趣。学会质疑,增强学习兴趣引出生态系统的另一个组成成分:分解者。生态系统四种成分的关系读图、识图学会读图、识图理解、记忆理清生态系统四个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提问:谚语“大鱼吃小鱼、小鱼吃小虾、小虾吃泥巴(泥巴指的是浮游植物)。”此谚语包含了几种生物?是生态系统中的什么成分?他们之间以什么关系联系在一起的?食物链:浮游植物→虾米→小鱼→大鱼植物→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大型肉食性动物(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第一营养级)(第二营养级)(第三营养级)(第四营养级)思考回答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老鼠为杂食性动物,他能吃多种植物、动物,又能被多种动物而吃,这样他所在的食物链就相互交错在一起,形成了食物网。问题:1.一共有几条食物链?92.食物网中蛇和猫头鹰的关系是?竞争和捕食3.同一动物在不同食物链,所处营养级相同吗?不一定相同4.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越强还是越弱?越强思考回答问题过渡巩固知识注意事项:1.每条食物链的起点总是生产者,终点是不被其他动物所食的动物。2.生产者总是为第一营养级。分解者不参与食物链的构成3.各种生物所处的营养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4.同种生物所处消费者级别和营养级级别一定是不同的,总是差一级。5、食物链中箭头的含义:箭头方向代表能量流动的方向,同时也体现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总结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构建知识、能力体系判断某一系统是否为生态系统的方法(三看)一看“一定空间”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自然空间二看“组成成分”,包括各种生物成分和无机环境。生物成分包含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三看“相互关系”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无机环境之间有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及信息的传递。整理笔记巩固知识练案拓展出示练案习题完成练案上的习题巩固提高讲解练案习题纠错打分知识巩固评选明星小组及个人根据小组量化评价法,评选出本节课的明星小组及明星个人相互鼓励,激发学习的学习热情(二)测试内容(共60分)知识清单:(每空1分,共22分)一、生态系统的范围1.概念:由_____________与它的_______________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2.范围:生态系统的空间范围有大有小。______________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地球上的________________及其_______________的总和。3.类型:一般可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二、生态系统的结构(一)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物质:______、_____和无机盐能量:热能、阳光(2)生产者主要代表:__________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消费者主要代表:动物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解者主要代表:__________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1、食物链(1)形成: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因而形成的一种联系。(2)基本模式:生产者及各类者,其中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初级消费者为第二营养级,为第三营养级。各种动物所处的营养级(“是”“不是”)固定不变的。(3)环节:一般不会超过5个营养级。2、食物网:3、功能: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______,生态系统的_______和_____就是顺着这种渠道流动的。学案检测:(每题2分,共8分)1.生长着各种动物的一片草地,按生态学分类,草地、草地中的各种生物及草地中的东亚飞蝗,可依次称为()A.生态系统、群落、种群B.种群、群落、生态系统C.群落、生态系统、群落D.种群、生态系统、群落2.在一个阴湿山洼的草丛中,有一堆长满苔藓的朽木,其中聚集着蚂蚁、蚯蚓、蜘蛛、老鼠、蛇、青蛙等动物,它们共同构成一个()A.生态系统B.生物群落C.种群D.食物网3.一个生态系统若长期维持下去,除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外,至少必须具有:()A、生产者和消费者B、消费者和分解者C、生产者和分解者D、所有生物成分4.肉食动物不可能是一条食物链中的第几营养级()A.第五B.第二C.第三D.第四练案拓展(前4道题每题2分,第5道题每空15分,第6道题7分,共30分)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光合细菌和蚯蚓属于()A.生产者和分解者B.生产者和消费者C.消费者和分解者D.分解者和消费者2.对草→昆虫→食虫鸟→鹰这条食物链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四个营养级,两个次级消费者B.有三个营养级,一个生产者C.食虫鸟是第三营养级、次级消费者D.有三个营养级,三个消费者3.下列表示正确的一条食物链是()A.阳光→植物→兔→狼B.草→牛→人→细菌C.植物←昆虫←食虫鸟←鹰D.草→兔→狼4.对水稻→鼠→蛇→鹰这条食物链的描述错误的是()A.水稻是生产者B.鼠是初级消费者C.蛇是次级消费者D.鹰属于第三营养级5.根据蝗虫吃草,青蛙吃蝗虫,蛇吃青蛙,老鹰吃蛇的联系写出完整的食物链,并分析它们所属的成分和营养级食物链草生态系统的成分生产者营养环节第一营养级6.表示温带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食物网有条食物链。(2)属于第二营养级的有,只属于次级消费者的生物是。(3)猫头鹰占有____个营养级。(4)食物网中没有的生态系统的成分(5)从生态因素角度分析,该食物网中蛇与猫头鹰的关系是。九、教学反思这一节内容理解性比较强,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多,既有生态系统的范围、类型,又有系统的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这些光靠记忆是绝对不行的。首先应该指出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其次,举例说明,利用身边的环境和生物,让学生生动地理解记忆;最后,让学生做些习题,在做题中帮助学生理解生态系统的类型和结构。在设计中先回顾前面学习过的个体、种群、群落引出生态系统。再以情景模式引入生态系统概念。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能力。然后给出几个例子让学生判断他们是不是生态系统。并从所给例子中体验生态系统范围有大有小,学生主动答出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接着,我让一个学生说出自己身边比较熟悉的生态系统,按不同性质可以给这些生态系统进行分类。这部分内容简单没有过多讲解。然后从这些生态系统中分析它们都有相同的成分,从而引入下个知识点。讲解生态系统的第一个组成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理解其作用,进一步追问:生物是怎样从无机环境中获得物质和能量的?再引入其生物部分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学生在讨论中还发现“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环境”四者之间的关系。给学生五分钟时间思考和建立四者关系模型。再以池塘生态系统为例,让学生分析它的组成成分。学生自主阅读、思考活动,教师点评,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说出各成分之间的联系,使学生认识到生态系统是一个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相互作用的统一整体。接着以一句谚语引出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教学中有多少重点、多少难点,情感教育永远是重中之重!其特殊性在于情感教育不仅仅是语言的描述,更多的是行为上的潜移默化。一堂好的生物课,会让学生终生收益,也会让我们的生态系统多一份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