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解题教学的思考和建议.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二、对解题的总体认识•“解题是数学的心脏”,学习数学,关键之一是学会解题.高三一年复习的终极目标:会解高考试卷上的24题.•所谓解题,就是揭开“条件”与“结论”之间的内在联系,或是探索“已知”可以导出怎么样的“未知”.•数学解题从拿到题目到完全解出通常有四个阶段(步骤):理解题意、思路探求、书写解答、回顾反思,审题就是理解题意(或弄清问题).审题这是整个解题工作的第一步,而且贯穿于解题的始终.•数学解题的基本思维模式:•观察——联想——变换.三、对解题教学的思考与实践1.要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先看一个教学片段:例1,已知tan(α-β)=12,tanβ=-17,且α、β∈(0,π),求2α-β的值.师:如何求角呢?生:先求出角的某一种三角函数值.师:如何用已知角来表示未知角?生:2α-β=2(α-β)+β.分析之后,发现在求tan(2α-β)=tan[2(α-β)+β]的过程中,要用到二倍角的正切公式,还没学,怎么办呢?师分析:tan(2α-β)=tan[(α-β)+α],tan(α-β)已知,能否求出tanα呢?继续分析得出:由于tanα=tan[(α-β)+β],故可求出.接着就由学生开始操作,求出tanα=13.进一步求出:tan(2α-β)=tan[(α-β)+α]=1.师:求出了tan(2α-β)=1,角(2α-β)=?研究角(2α-β)的范围.因为α、β∈(0,π),所以求得:-π<2α-β<2π.接着老师又画出了正切函数在区间(-π,2π)上的图像,发现满足正切值等于1的角有三个.老师提出:应该缩小角(2α-β)的范围,利用tanα=13>0,tanβ=-17<0,且α、β∈(0,π),出:0<α<π2,π2<β<π,从而-π<2α-β<π2,结果发现满足条件的角还有两解.老师又提出:范围还不够,还要再缩水.再利用tanα=13<1,tanβ=-17>-1,且α、β∈(0,π),出:0<α<π4,3π4<β<π,从而-π<2α-β<-π4,所以2α-β=-3π4.学生的思维完全由老师掌控.我不禁要问:(1)学生会这样想吗?学生为什么就不提出问题:“2α-β这个角为什么不能有两解?”不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不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生的质疑能力大大降低,更谈不上创新能力.(2)学生的动手练习都是在老师分析完之后,那就剩下简单的操作了.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机会得到发展,思维能力也得不到培养.这个例题的教学是教师“灌输”的典型例子,学生的思维完全由老师掌控,许多关键点、难点都是老师在自说自话,老师的许多问题都是自问自答.在研究角(2α-β)的范围时,老师一再缩小范围,为的是答案唯一.我当时就向旁边的学生提出问题:“2α-β这个角为什么就不能有两解?”学生回答说:“老师是这么说的”.弄得我不知所措,只觉得很是可悲.当老师一而再,再而三地提出:“范围还不够,还要再缩水”的时候,你老师有没有想过“学生会这样想吗?”为什么就没有学生提出问题:“2α-β这个角为什么不能有两解?”在老师灌输式的教学下,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机会得到发展,思维能力也得不到培养,学生的质疑也能力大大降低,更谈不上创新能力.建议:把教师的精辟分析让位于学生的思索与感悟.•以往例题教学,都是以教师的分析、讲解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理解记忆是主流,在例题之后的学生练习中,则是以学生的模仿为主流.这样做,既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挫伤了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还会抑制学生学习的创造性.在教师讲解例题的过程中,通常是老师分析得头头是道,学生听得也觉得很有道理,但在流畅的背后时常隐藏着许多问题没解决.学生的主动参与度不够,学生中存在的问题没有暴露出来,很多的问题都是老师在自问自答.导致出现一种现象:教师津津乐道,神采飞扬,学生雾里看花,昏昏欲睡,学生称之为“老师在孤芳自赏”.•在例题教学中,变教师的主讲为串讲、变教师的循循善诱精辟分析为学生的思索感悟,要能够充分地放手让学生参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活动,使学生在成功与失败、正确与错误的矛盾冲突中层层深入,思维碰撞时时激起,个体的创造力、潜能、天赋、个性等得以表征.教学中不能以教师的精辟分析去代替学生本人的思索与感悟.如果未经学生独立思考就把解题的思路、所要用到的知识、注意点等相关结果的内容和表达形式告诉学生,这事实上这是剥夺了学生亲身体验学习的机会,特别是体验成功与失败的机会.让学生在不断的尝试下,在“做”中学习数学例题.问题:化简sin15°-cos15°sin15°+cos15°方法1:学生说,由于15°=45°-30°,所以求出sin15°,cos15°的值代入即得:原式=-33.方法2:学生说,由于1-tanα1+tanα=tan(π4-α),所以,想起在原式分子、分母上同除以sin15°,原式=tan15°-1tan15°+1=-tan(45°-15°)=-33.方法3:由于sin15°-cos15°=2sin(15°-45°)=-2sin30°,sin15°+cos15°=2cos(45°-15°)=2cos30°,所以,原式=-tan30°=-33.方法4:由于(sin15°-cos15°)×(sin15°+cos15°)=sin215°-cos215°=-cos30°,所以在在原式分子、分母上同乘以(sin15°-cos15°),原式=(sin15°-cos15°)2(sin15°-cos15°)×(sin15°+cos15°)=1-sin30°-cos30°=-33.方法5:分子分母平方,得(sin15°-cos15°sin15°+cos15°)2=1-sin30°1+sin30°=13,因为sin15°-cos15°sin15°+cos15°<0,所以sin15°-cos15°sin15°+cos15°=-33.•多种解法要揭示问题的本质:化非特殊角为特殊角,体现了转化的数学思想.•在数学教学中能够通过问题的解决揭示数学问题的本质,就能让学生具有一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慧眼”,学生的思维能力就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使数学问题的解决变得简单而自然.方法6:几何意义(斜率)•注:(1)优化解题方法,提升学生思维品质(2)充分展示结果背后的思维过程(3)在追问学生为什么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①本题还有其他解法吗?•②你是怎样想到这个解法的?•③解题中用到了哪些知识?渗透了哪些思想方法?•④解题中易错点是什么?(值得关注的地方)•⑤思考本题可以进行哪些变式?•⑥你是怎样评价这些解法与变式的?2.教会学生思考问题(让学生学会思考)(1)扎实的基础才能产生丰富的联想例3:已知x,y∈R,且x2+y2=1,则x+y的最大(小)值.解一:基本不等式解二:线性规划问题解三:三角换元解四:函数思想(求导)解五:向量数量积例4,若直线xa+yb=1通过点M(cosα,sinα),则()A.a2+b2≤1B.a2+b2≥1C.1a2+1b2≤1D.1a2+1b2≥1建议:增强知识储备,确保货源充足.波利亚说:“货源充足和组织良好的知识仓库是一个解题者的重要资本.”(无知者无能)(2)解题分析起步于观察角度的变化•观察是指有目的、有计划、较持久的知觉过程,观察具有目的性、客观性、敏锐性、精细性和全面性.解题分析起步于对问题的有效感知与观察,只要善于变换角度,仔细观察,抓住要害特征,联想大脑里已存在的知识与技能信息,就能较快地形成解题方案.例5:2008年浙江理科第8题:若cosα+2sinα=-5,则tanα=()A.12B.2C.-12D.-2分析1:从条件等式出发,直接构造出目标函数tanα,解这个关于tanα的方程.分析2:依照条件等式,并结合cos2α+sin2α=1,通过解方程组可得cosα、sinα的值,进而求得tanα的值.(通性统法)——不是直奔目标(tanα),而是先求中途目标(cosα、sinα),因为这个新的目标比较容易计算.这反映了观察的客观性.分析3:观察条件等式cosα+2sinα=-5,发现-5是cosα+2sinα的最小值,于是就可利用导数知识来求解.构造函数f(x)=cosx+2sinx,由题意可知当x=α时,函数f(x)取得最小值.此时,有f′(α)=0,也就是-sinα+2cosα=0,所以tanα=2.发现-5是cosα+2sinα的最小值,反映了观察的敏锐性,视角的变更,使其解得显得简捷明快了.可以利用柯西不等式,得|cosα+2sinα|≤(12+22)(cos2α+sin2α)=5,即cosα+2sinα≥-5.其等号成立的条件是cosα1=sinα2,所以tanα=2.分析4:由于(-15)2+(-25)2=1,cos2α+sin2α=1,据此可构造解析几何模型,实现数形结合,给出别致新颖的解法.点P(-15,-25),Q(cosα,sinα)都在单位圆上,可证得点P与点Q重合.所以cosα=-15,sinα=-25.故tanα=2.(3)教师真实暴露自己的思维过程例6,若a,b,c成等差数列,点P(-1,2)在直线l:ax+by+c=0上的射影为M,则点N(2,0)到点M的距离的最大值为.一开始从题目的本意出发,有下面的想法:设点M(x0,y0),则ax0+by0+c=0.又因为PM⊥l,所以且y0-2x0+1×(-ab)=-1.因为a,b,c成等差数列,所以2b=a+c.后面就想研究点N(-3,1)到点M(x0,y0)的距离d=(x0+3)2+(y0-1)2,结果就发现上面的三个等式不知道该怎么用了,虽然总的解题思路是想找到x0与y0的关系,但觉得很复杂,条件中三个等式的变形有些繁.我就想尝试着画图看看,随手画出了下面的图案,结果有了下面的猜想与发现:如果直线ax+by+c=0过定点Q,则射影点M的轨迹就是“以PQ为直径的圆”.一旦这个猜想是正确的,那么问题就很好解决了.紧接着就开始研究直线ax+by+c=0是否过定点.利用2b=a+c,代入直线l方程,可得ax+by+2b-a=0,所以a(x-1)+b(y-2)=0,从而得出直线l恒过定点Q(1,2).故射影点M的轨迹就是“以PQ为直径的圆”,圆方程为:x2+(y-2)2=1.往下问题就很容易就解决了.PQMMMl1l2l3以形助数,数形结合——解题之美,美就美在画图之后,借助图形的直观,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有了解题的灵感,寻找到了解题的思路,从而使问题的解决进行的很顺利,达到了从“数”的角度思考所无法达到的高度.它体现了数学的猜想之美,解决问题时的特殊与一般的辩证之美.例7,已知定义在R上的偶函数f(x)满足xf(x+1)=(x+1)f(x),则f(52)=.想法一:条件给出了相差1的两个自变量所对应的函数值之间的关系,因此,所求的f(52)可以转化为f(32)或f(72),究竟是用哪一个值来转化呢?考虑到偶函数的条件,必须出现相反的两个自变量所对应的函数值,所以要将自变量的取值往“下”变,故写出f(52)与f(32)的关系式:令x=32,得32×f(52)=52×f(32),12×f(32)=32×f(12),-12×f(12)=12×f(-12).因为f(-12)=f(12),所以可得f(12)=0.从而f(32)=f(52)=0.想法二:由条件xf(x+1)=(x+1)f(x)看出了关系:f(x)x=f(x+1)(x+1),令g(x)=f(x)x,可得g(x)=g(x+1),且g(x)为奇函数.令x=-12,代入g(x)=g(x+1),可得g(-12)=g(12),又因为g(-12)=-g(12),所以g(12)=0.因为g(x)的周期为1,所以g(52)=0.因为f(52)=52×g(52),所以,f(52)=0.(4)善于应用数学思想方法指导解题例8(2012年南京市二模试卷第14题),已知关于x的方程x2+2alog2(x2+2)+a2-3=0有唯一解,则实数a的值为.许多学生拿到题目一筹莫展,无从下手.如果你能仔细观察,研究发现函数f(x)=x2+2alog2(

1 / 3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