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实验中的问题与困惑及其对策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教学实验中的问题与困惑宁远县保安中心校李宁俊伴随着新课程改革在我市全面推开,各种新理念、新模式不断渗透到教育教学中,已使我们的课堂教学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在宁远县教育局推行的“四环节”教学模式这一改革带来喜悦的同时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下面是我在物理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与困惑,和大家共同探讨。问题与困惑是:物理探究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差,怎么办?针对学生出现的这种情况,我结合自已的教学实践进行综合分析和总结,发现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⑴学生不敢问。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学,所有学生来自农村,许多学生生性胆怯,不善言谈,一怕提出问题时词不达意或出现错误,被同学讥笑;二怕所提问题过于简单,被老师和同学认为知识浅薄,引起师生的讥讽和嘲笑;三怕提出问题超出教学要求或老师一时难以回答,造成尴尬。⑵学生不会问。课改之前的课堂教学中,大多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记;教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模式。学生处于回答教师事先设计好的各种问题的被动状态和地位,教师是课堂的主宰,学生根本就没有想过在课堂上根据教学内容向老师提出问题,只是一味地被动接受。至多是在遇到不会做的问题,才会向教师请教该题怎么做?很少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⑶学生没机会问。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探究新知识的过程中随着思维的深入,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由于是在“听课”,加上教师授课时间的限制,留给学生自主提问时间太少了,以至于课堂上即使学生发现问题并想提出来,但没有提问的机会,课后只能由同学间交流,如果交流后还不能解决,那么问题也只能留给自己,时间长久之后学生就失去了提问题的兴趣和热情。⑷教师教学方法上摆脱不了旧的教学模式。缺乏启发式、探究式教学,造成学生思维不活跃,想象力不丰富,创造精神缺乏。对策:1、营造学生敢问的氛围,培养学生敢于提问题的意识。这就要求教师备课时要用心设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出难易适中的问题情景,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以此带动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得出结论。在此过程中允许学生敢想、敢说、敢问,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注意加强师生间的互动,并引导学生积极讨论,大胆探索,在交流中相互启迪,促进问题的提出。例如在做“测量灯泡工作时的电阻”演示实验时,根据电路图正确接好实验电路,闭合开关后发现灯不亮,同学们按奈不住,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A同学提出:灯为什么不亮,是不是灯坏了?B同学提出:电池是不是没电了?C同学提出:灯有没有电流通过?D同学紧接着提出:电流表有示数,灯丝应有电流通过,灯怎么不亮?回答后老师再以适当鼓励,虽是简短表扬也极大激励了学生提问题的积极性,在这种氛围中,久而久之学生提问的数量就会增加,质量也会不断提高,提问能力也得到强化。2、培养学生好问习惯。主要从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物理现象,利用学生好奇心入手。好奇心又是人们对不了解的事物所产生的一种新奇感和兴奋感,在教学实践中,精心设计已有的探究实验,增加实验的趣味性、探索性,把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分组实验,尽可能多自制些直观教具,以便学生动手操作与观察。这些都会大大激发学生观察兴趣,并能引出探究行为,提出问题。当然适时传授给学生科学的观察方法,学会观察也很重要。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问题与困惑二:学生自主学习自由化,教师如何调控?对策:先处理好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指导之间的关系。在学生还不善于合作学习的情况下,教师应考虑合理分组,指导学生进行合理竞争与合作,协调班级成员之间的关系,同时使学生的学习方式从独立转向合作;随着课改的深入,可逐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途径、原则、方法、步骤,这样可克服学生自主学习的盲目性和无意义的猜测。其次把握好学生自主学习的“张”“驰”尺度。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过程的调控应该象渔夫一样,既要撒得开,又要收得拢。在活动准备阶段,教师应该充分估计到学生可能遇到的障碍,做好适当的铺垫;在活动进行时,教师应该注意观察,倾听并收集有关信息,进行适当的引导,当学生迷失学习方向时,教师要当好“指南针”,使学生辨清方向;当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时,教师要找到“兴奋点”,使每个学生都能真正投入;当学生陷入学习困境时,教师要成为“领头人”和学生一道在知识的海洋里探究。对活动中学生表现出来的创造性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问题与困惑三:在当前实施新课程的背景下,如何使物理由“难学”变为“易学”,使学生由“苦学”变成“乐学”,防止学生出现两极分化?对策:在物理学习中两极分化发生在教学内容比较枯燥,教学难度比较大的八年级下学期,学生最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尤其是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采用相应的方法:⑴重视兴趣激发。初中学生正处在物理启蒙阶段,他们最初对学习物理具有浓厚的兴趣,抱有很大的信心,这正是学生学好物理,教师教好物理的有利因素和基础。在教学过程中,以丰富的物理现象和事实为基础,努力创设物理情境,并结合物理新课程图文并茂的特点,充分利用好身边的学习用具、物品,做些小实验。例如:利用铅笔结合其它物品可做的小实验就有:①用直尺测量铅笔的长度;(学习使用刻度尽测量物体的长度);②将铅笔向前抛出去,铅笔能继续飞行。(说明运动的铅笔有惯性);③在水平的桌面上叠放一堆棋子,用铅笔快速打击最底部的棋子,底部被打棋子飞出而其它棋子下落静止于原地(说明静止的棋子有惯性);④把铅笔直接放入水中,使铅笔漂浮于水中(物体漂浮实验);⑤用手用力按笔尖,手感到疼(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在光学、电学里也能做好多小实验,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不管在课堂上还是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教师应让学生体会到:身边处处有“物理”!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⑵实施分层教学。我校由于规模较大,学生数较多,每年段约有八百多名学生,生源复杂,智力水平、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存在对学习的认识、态度和意志、毅力等非智力因素的不同,既使八年级阶段物理作为起始课,似乎大家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但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总有一个“文化积淀”的问题,客观上也存在有不平衡性。这在学生物理学习过程中就逐渐暴露出来。为此,我们从实际出发,遵循教育教学的客观规律,因材施教,分层教学,从备课、课堂提问、课堂训练、作业布置上,根据不同学生采用不同的要求。如在作业练习上我们将其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直接应用概念、规律解答的基础题;第二类是简单的综合题;第三类是有一定难度的提高题。要求基础差的学生完成第一类题目,选做第二类题;中等生完成一、二类题,选做第三类题;优秀生完成所有作业题。这样有效地调动了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减少了抄作业的现象,也很好地解决了“吃不饱”和“吃不了”的问题。经过近几年的摸索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成效。⑶做好分层评价工作。《物理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习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使每一个学生通过评价都能看到自己在发展中的长处,增强学习的信心。由于各类学生在智能、非智力等因素存在差异,不同层次的学生评价标准也要因人而异,传统的考试测验可做为知识与技能评价的一种方法,但不能做为一种手段。教师还可从其它方面如收集学生的一些小制作、小论文、记录互助学习小组各生之间的互帮互助情况、作业反馈、课堂提问题、回答问题等素材中综合得出评价,以此克服单纯由考试测验的评价带来的片面性。问题与困惑四:按照新课标的要求,物理课堂教学中大大加强了探究式学习,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我校是所规模较大的初中校,存在班级规模太大,每班生数都在60人以上。由于实验材料不够,专用实验室不到位等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对策:带着这个相当无奈的问题,我们在教研活动时展开了讨论。最终大家也统一了看法:实施探究教学的根本目的不在于某个知识的获取,而是要让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学会探究的方式,是要通过这种学习方式培养他们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习惯。虽然无法实现人人动手探究,但是不要轻易放弃开展探究式学习的尝试和努力。例如可以考虑由一组学生上讲台探究,其余同学观察、评论、场外指导或出主意,下次上课再换另一组同学上台。同时又采取课内探究与课外探究相结合,普遍要求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只要学生有探究的积极性就完全可能在课外去做他们有兴趣又能做的事。又如作为课堂探究的延伸,活动课、兴趣小组活动、小制作、小发明等都能引发学生的探究欲,从而弥补因客观原因带来的探究实验不足。问题与困惑五:中考背景下学生出现新的“厌学”现象,怎么办?新的中考制度把物理科列为等级考核,相当多的学生出现急功近利思想,同时学校领导指导思想也出现一些偏差,只顾及三大主科的教学。对毕业班学生而言,余下的四科等级考核科目中物理又属于较难学的,这些都导致学生对学物理采取消极的学习态度。尤其在九年级下学期,几乎把全部精力放在三大主科的学习上,产生一种新型的“厌学”情绪。这里的“厌学”并不全指学生讨厌学习,而是学生内心也想学得更好,但没时间学,或者专注程度不够。课外作业练习也仅仅应付而已。这种情况在总复习时更为严重,因为大家为能考上高分而忙碌着!由此造成教师课难教,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系统知识一知半解等等,这也可能会成为学生将来读好高中物理的绊脚石,应引起大家的重视。总之,课堂改革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加强理论学习,对课改的理念进行深入理解和再认识,在反思和实践中逐渐将新课程的理想变成现实,在轰轰烈烈的改革过程中,我们除了要有满腔的热情外,还应保持清醒的头脑,科学、理性、冷静地进行反思,以期少走弯路。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