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通假字①.辟:通“避”,躲避。②.辩:通“辨”,辨别。③.得:通“德”,感激。④.乡:通“向”,原先。一词多义为: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做)乡为.身死而不受(为了,表目的)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接受)古今异义非独贤者有是心也是:这,这种今义:判断动词,是词类活用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名词作动词,感激。重点词语解释。1.鱼我所欲也:欲,喜欢。2.故不为苟得也苟得,苟且取得。3.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通过某种方法。4.非独贤者有是心也:是心,这种思想5.万钟于我何加焉:何加,有什么益处6.是不可以已乎:已,止句子翻译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不仅贤人有这种思想,人人都有,只不过是贤人能够不丢掉罢了。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可是有的人)见了优厚俸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3.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是为了住所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所认识的穷人感激我吗?4.此之谓失其本心。这就是失去了他的本心了。课文内容理解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用原文回答:舍生而取义者也。2.《鱼我所欲也》中出现的成语有:舍生取义;由此我们可联想到与本文观点相关的孟子曾说过的三句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3.《鱼我所欲也》中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4.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A.本文第一、二段主要论证了古往今来受大任、成大业的人都是在困境中造就的观点。B.本文第三段从人应有“生于忧患”的心态角度,对上述观点进一步加以阐发。C.本文第四段提出了文章的中心论点,告诫人们要有忧患意识,不可沉迷于安逸享乐。D.从全文看,主要是从“生于忧患”的角度来论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