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方案高三历史通史版大一轮复习学讲义专题三时宋元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思想文化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五代宋元时期(公元907年朱温废掉唐哀帝—公元1368年元朝灭亡)是中国古代封建经济进一步发展、由民族政权对峙到国家统一和科技文化繁荣时期。时期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宋元总体上,国家由分裂割据逐步走向统一(1)宋代积贫积弱,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最终元朝实现了大统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巩固。另一方(1)南方经济获得较大发展,全国经济重心南移(2)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3)手工业生产技术和规模进一步发展(4)商品经济活跃,商业活动突破了“坊”和“市”(1)科学技术发展出现高峰,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与外传(2)宋代哲学思想——理学有了较大发展(3)宋词、元曲是这一时期的主要文学形式面,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继续发展和完善。宋朝中央设立“二府”、参知政事和三司使,削弱宰相的职权,进一步加强皇权(2)元朝创立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的界限,纸币的使用标志着商品货币经济发展的空前水平(4)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文学艺术的世俗性增强,突出代表有宋词和反映市民生活的风俗画第6课时宋元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思想文化[考纲要求]1.从汉到元的政治演变2.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手工业的发展;商业的发展3.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科技成就;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文学成就4.★王安石变法宋元时期的政治[学生用书P35]1.中央(1)宋代:实行“二府三司制”,二府即中书门下和枢密院,长官分别为“同平章事”(后曾设参知政事)和枢密使,分掌行政和军事;三司即管理财政的三个部门,长官为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2)元代:中央设中书省和枢密院,分掌行政和军事。2.地方(1)宋代:实行路、州、县三级制;派文臣做地方官,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同时抽调地方精兵充实中央禁军,地方权力大大削弱。地方设置知州、通判、转运使分割地方行政权、财权,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2)元代:创立行省制度,全国设十个行省,另设两个单列的行政区划:“腹里”和宣政院辖区;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四级。★3.王安石变法(1)背景①财政危机: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将地方行政权、财权、军权都收归中央,由此带来“冗官”“冗兵”“冗费”现象,再加上每年交纳的“岁币”负担,使得北宋中期财政发生严重危机。②政治危机:阶级矛盾激化,农民起义不断;辽宋战争和夏宋战争导致边境危机加深。③“庆历新政”最终失败,未能解决北宋政府的危机。④条件:宋神宗即位,支持王安石变法。(2)措施类别内容具体措施富国之术均输法规定各地发运使就近采购政府所需物资市易法设市易务,政府收购滞销货物,短缺时卖出青苗法政府在青黄不接时向农民提供低息借贷募役法政府征收免役钱,雇人服役农田水利法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使大量薄田变成良田方田均税法核实土地,按多少、好坏收税,此法增加了财政收入强兵之术将兵法精简军队,加强训练,选拔有作战经验和有才能的人担任将官保甲法政府把农民编为保甲,农闲时练兵,晚上维持治安保马法由农户代养官马。此法节约了大量开支,大大降低了马匹的死亡率军器监设立专门机构管理军器的制造,依其精粗进行赏罚育才之术科举废除原来的科举考试,改以经义策论取士学校改组太学,自编《三经新义》作为学生的必读教材,也是科举考试的依据(3)影响①限制了大地主、大商人、大官僚的剥削,有助于缓和阶级矛盾。②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农民得到一定的实惠。③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积贫”的现象有所改善。④扭转了西北边防长期以来屡战屡败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积弱”的现象。(4)失败的原因①新法偏重于谋财,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而且新法的实行也显得过于急进。②守旧官僚的群起反对。③宋神宗变法态度不坚决,最终动摇变法决心。[图解历史]二府三司制[误区警示]不能认为行省制度只是地方上的行政制度。行省起初是指临时性的中央派出机构,取代表中央行使权力之意,后逐渐成为固定的地方行政机构,掌管辖内军政要务。[轻巧识记]汉至元政治制度的发展特点(1)一个“继承”:西汉和唐朝分别继承了秦朝和隋朝的政治制度。(2)两个“趋势”:宰相制度变化,体现了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的趋势;地方行政制度变化,体现了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趋势。(3)三个“创新”:开创了三省六部制(中央行政制度)、行省制(地方行政制度)和科举制(人才选拔制度),对中国古代乃至对当今社会都有重要影响。[特别提醒]王安石变法是北宋中期政府面临财政危机、政治危机和边患危机的情况下,为实现富国强兵而进行的改革。改革的阻力大,无法缓和当时的社会主要矛盾,最终失败。[思维发散]宋代有很多看似矛盾的地方,一方面,宋代经济发达,税收大大增加,但是,财政却非常困难;另一方面,军队众多、武器先进,但是,在与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中却屡屡失败。这些矛盾只能从其政治体制的特点上解释。[误区警示]唐代中书省和元代中书省的区别唐代中书省的职权是负责起草诏令,元代的中书省则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两者虽名称相同,职权却相差很大。主题一从汉至元皇权与相权之争[史料研读]史料(宋代)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庭诸司,中外管库,悉隶三司。——(元)脱脱等《宋史》[问题]史料反映了宋代是怎样分割相权的?有何特点?[解读]抓关键信息获结论由史料可知宋代设置中书禁中、枢密院、三司分割宰相的行政、军事、财政权力,相权被进一步分割。[史论拓展]宋元时期对中央“三省制”的发展三省制,不同时期的统治者都做过一些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调整和补充。宋代三省六部之外另设“中书门下”、枢密使、三司使;元代废三省制,只保留中书省,行一省制。主题二汉到元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特点与影响[要点拓展]1.特点(1)演变过程中,中央一直强化对地方的领导、监督、制约,地方则要求独立的自主权,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始终存在。(2)中央通过多层次管理,在分权基础上加强对官吏的任免、考核,地方权力逐渐被分割、削弱,集权于中央。(3)地方行政制度经历了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郡县制→郡国并行制→行中书省制)。2.影响(1)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在征发徭役、兵役,征收田赋和租税以及维护地方的治安秩序方面发挥了良好的作用。(2)地方行政制度的改革和完善,保证了多民族封建国家的统一和封建经济的发展。(3)中央集权过度强化,造成了地方官对中央和君主的绝对依赖;地方没有相应自主权,也难以发挥管理的实效。[史料探究]汉到元地方制度的演变[解读]史料一①(汉)武帝用主父偃谋,令诸侯以私恩裂地,分其子弟,而汉为定制封号,辙别属汉郡。汉有厚恩,而诸侯地稍自分析弱小云。——《汉书·景十三王传·中山靖王刘胜》↓(1)史料信息①表明汉武帝针对汉初郡国并存,王国逐渐威胁中央集权现象,颁布了“推恩令”,分割王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史料二②诸府置知府事一人,州、军、监亦如之。掌总理郡政……其赋役、钱谷、狱讼之事,兵民之政皆总焉。通判……建隆四年(963年),诏知府公事并须长吏、通判签议连书,方许行下……职掌贰郡政,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元)脱脱等《宋史》↓(2)史料信息②说明宋代派文臣做知州,管理地方行政,但受通判监督、牵制,重要公文必须与通判连署才有效;宋代通过分割地方权力而强化中央集权,基本解决了唐末以来的藩镇割据问题。史料三③行中书省,凡十一,秩从一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④国初,有征伐之役,分任军民之事,皆称行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明)宋濂《元史·百官志》↓(3)史料信息③说明元统一后地方上设行中书省,地方行政区划实行行省、路(州、府)、属州(属府)、属县四级制或省、州(路、府)、县三级制。(4)史料信息③④说明行中书省类似于中央的中书省派出机构,负责地方政治、经济、军事等,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史观连线]以唯物史观看待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史观理论】唯物史观亦称历史唯物主义,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历史观。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具有辩证的观点。主要理论: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②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推动一切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③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表现为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进行社会革命,夺取国家政权。④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实践活动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史观运用】以唯物史观看待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唯物史观要求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应辩证地分析和采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应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去审视,对古代监察制度应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去看待。(1)中国封建社会的监察制度,对加强政府对官吏的监督,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起到一定的作用。它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成为强化皇权、巩固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2)基于专制制度的制约,实际中的监察工作往往因君主的重视程度不同,监察官员只对君主负责而忽视民意、君主难以直接统驭地方官员而监察不力等因素,导致其监察作用非常有限。[对点训练](2015·湖北浠水联考)电视剧《大宋提刑官》讲述的是南宋人宋慈判案的传奇故事。历史上确有宋慈其人,据宋慈墓志铭记载,他先后做过“提点广东、江西、湖南刑狱”。历史上与宋慈的“提刑官”职能较为类似的有()①参知政事②都察院③御史台④刺史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解析:选B。由题干材料可知,“提刑官”掌管刑狱,具有监察职能。四个小项中,都察院、御史台和刺史都具有该职能,参知政事掌管行政,与此无关,故答案应为②③④,选B项。一、北宋二府三司制度和对地方控制的加强1.(2014·高考北京卷)唐末五代,中央集权大为削弱,为扭转这一局面,宋初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是()A.文官任知州B.设三司使C.设枢密院D.施行将兵法解析:选A。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掌握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举措。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举措主要有收精兵、削实权和制钱谷,故首先排除D项,施行将兵法是王安石变法的一项措施。设三司使和枢密院是北宋为制约宰相权力而采取的措施,故排除B、C两项。宋初派文臣任知州,以防止地方武将专权,有力地加强了中央集权,故选A项。2.(2013·高考山东卷)自秦汉至宋元,中国政治制度变革的总体趋势是()A.地方政府的自主性逐渐被削弱B.国家行政权逐渐转移到君主手中C.宰相逐渐退出权力中心D.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逐渐被打破解析:选A。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变革趋势是中央政府的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政府的权力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以至最终被废除,故A项正确;从秦汉至宋元,除分裂时期外,国家行政大权一直掌握在君主手中,故B项错误;宰相逐渐退出权力中心是在明朝,故C项错误;秦朝的郡县制打破了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故D项错误。3.(2012·高考海南卷)北宋初期,行使监察职能的御史弹劾官员时很少涉及宰相。至北宋中期,御史则与宰相“分为敌垒,以交战于廷”。这种现象反映了()A.官僚内部斗争集中于相位之争B.宰相位尊权重的传统开始改变C.专制权力得到进一步强化D.监察官员与宰相权力基本对等解析:选C。题干主要反映宋代御史与宰相的关系变化,以此说明相权的削弱,皇权的加强,说明专制权力得到进一步强化。御史掌握的是监察权,A项题干无从反映,D项不符合史实;宋代以前的历代统治者为了加强皇权,致力于削弱相权,如汉代的“中朝”和“外朝”制度、唐代的三省六部制,排除B项。★4.(2012·高考四川卷)王安石在《河北民》诗中写道,边境百姓“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感慨他们生不逢时,“汝生不及贞观中,斗粟数钱无兵戎”。这些诗句表现了作者()①对冗兵冗官的不满②对田园生活的赞美③对唐代治世的向往④对北宋孱弱的无奈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

1 / 2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