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复习课(岳麓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国近现代的先进思想一.近代思想解放的潮流二.20世纪以来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一)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二)毛泽东思想(三)邓小平理论(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四)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五)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三)维新思想(二)“中体西用”思想(五)科学发展观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单元线索概览线索一:近代思想解放的潮流(近代先进中国人探索救亡图存之路)读课标1、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2、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3、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一个主题三个阶段一个方向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中国向何处去向西方学习器物制度思想文化明意图器物制度思想文化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维新变法(君主立宪)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传播三个阶段近代民主思想的演进,既不是一江长流,也不止一个洪峰,而是以一个接一个思潮的涨落相继出现的。——陈旭麓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民主共和)(一)出现的背景背景:鸦片战争前后,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冲击日益加剧,为了解西方,抵御外来侵略,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冲破传统的思想藩篱,以新的眼光审视世界。(二)概况1、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编译的《四洲志》开了中国近代由爱国而研究、学习西方的先河。2、魏源编写《海国图志》一书,明确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1.开眼看世界考点一、西学东渐(三)影响以林则徐、魏源为先导,“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发展成一股社会思潮。从此,为抵御外侮、谋求民族与国家独立自强而探究、学习西方,逐渐成为中国近代的思想主流。(二)含义中学指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的纲常名教;西学指西方文化,主要指近代科学技术。“中学为体”是以中国的纲常名教作为决定国家命运的根本;“西学为用”是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近代科技,兴起洋务运动。2、“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一)产生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形势。三、实质:在维护固有的制度和纲常礼教的前提下,采用西方的实用科技以“自强”“求富”。四、实践:19世纪60一90年代开展洋务运动,但随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而宣告彻底破产。五、评价:积极影响:A、在此思想指导下,自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的发展;B、为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基础;局限性:这种思想只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并不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和经济制度,它不可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甲午战争的失败使它失去了原有的意义。洋务派和顽固派的主张有何异同?相同点:两派的目的都是要维护中国封建专制制度和纲常体系(中体)不同点:顽固派完全反对向西方学习,主张固守中国的传统政治文化格局,不求任何改变。(中用)洋务派主张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大兴洋务,早期创办军事工业,后期创办民用工业。(西用)(概括:目的相同,方法不同。)(一)早期维新思想(19C60、70S)1、主要代表:王韬、郑观应2、主张:(1)初始立场:最初都支持“中体西用”(2)思想演变:中法战争后•A、政治:改良,实行君主立宪制;•B、经济:办工商业,与外国商战3、评价:(1)积极:启蒙知识分子从工商科技转移到政治制度方面(2)局限:没成完整的理论,未实践三、维新思潮三、维新思潮(一)早期维新思想(19C60、70S)(二)维新思想发展(19C90S)1、背景:(1)经济基础:民族工业初步发展(2)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形成、壮大(3)思想基础:早期维新思想奠定了基础(4)个人:先进人士西学知识增长等(5)时代:西方列强侵略的加剧,民族危机加深(6)洋务运动的失败使先进人士认识到改革制度的必要2、代表人物及主张及影响人物主要活动及主张代表论著影响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办学堂研究维新理论,借中学外衣来宣传维新变法思想《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为维新变法思想提供了合乎传统文化的理论依据宣传民主思想和君主立宪《变法通议》维新派的宣传家抨击纲常礼教,批判专制君权、宗法等级制度,倡导男女平等《仁学》批判纲常礼教最为激烈翻译西方书籍,人民享有自由权利、“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观点《天演论》系统介绍西方近代文化的第一人三、维新思潮(一)早期维新思想(19C60、70S)(二)维新思想发展(19C90S)3、维新派和顽固势力(包括洋务派)论战(1)论战内容:要不要:变法;兴民权、君主立宪;废八股、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2)历史作用:传播维新;思想解放;开辟文化新路实质: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的第一次交锋用比较法分析比较各派别思想的异同维新派与洋务派的异同同:都主张向西方学习,引进西方先进的科技来实现富国强兵异:①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前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后代表地主阶级利益;②向西方学习的侧重点不同:洋只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反对政治改革;维不仅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更主张学习西方先进制度。例1鸦片战争后“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兴起,下列对“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这一主张理解正确的是()①向西方寻求强国御侮之道②仍然以天朝上国自居③其中的“技”重点是指军事技术④已经对中国的落后有了充分认识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③例2促成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的是()A.洋务派与顽固派的论战B.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C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D.“问题”与“主义”的论战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辨析历史观点的能力。④是错误的理解,因为还没有认识到中国在制度等方面的落后。②不符合史实,由此排除含②④的A、B、C三项。答案:D解析: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属于资产阶级内部两个不同派别的争论,洋务派与顽固派的论战是地主阶级内部的争论,同一阶级间的不同观点的争论,不可能形成思想解放的潮流。“问题”与“主义”的论战发生在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之后。答案:B1.(2011年河南省许昌市高二上学期部分重点中学期中联考)甲午一战,天朝再败于东邻维新之岛国日本,举国深感耻痛,中国知识精英痛定思痛之余,在文化自觉上又进一层。——金耀基《文化自觉、全球化与中国现代性之构建》。当时“中国知识精英”的着力点是()A.经济的现代化B.器物的现代化C.制度的现代化D.精神的现代化2.鲁迅对“中体西用”的描述是:西哲的本领虽然要学,子曰诗云也要昌明,换句话说:“便是学了外国本领,仍保存旧习,本领要新,思想要旧。”持有这种基本思想的包括()①林则徐②洋务派③早期维新派④维新派A、①②B、②③④C、②③D、③④CA3.近代以来的中国所产生的先进思想对应错误的是()A.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B.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维新派——提出三民主义D.新文化运动——民主与科学4.在维新变法期间,梁启超提出:“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它的思想核心是()A.“能变则全,不变则亡”B.“兴民权”C.“废科举”D.求“西学”CB5.洋务运动欲“自强”而不强的结局,从根本上是因为()A.没有坚决反对西方侵略B.创办的近代企业采用封建生产方式C.没有从根本上触动中国封建生产方式D.西方列强的破坏6.维新运动在19世纪末能够取代洋务运动出现在中国政治舞台上的主要原因是()A.民主革命思想还没有广泛传播B.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C.帝国主义国家支持光绪帝进行变法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初步发展7.康有为在孔子的旗号下,宣传资产阶级的维新思想。对这一现象的正确分析是()①目的是利用孔子的权威来论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理论的合理性②说明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不可动摇③反映了维新派政治上的软弱性和妥协性A.①②③B.①②C.①③D.②③CDC8.阅读下列材料:据《中国革命论》:“19世纪后半期的中国面临两大问题:一是民族独立;二是国家富强。当时的一种观点(洋务派)认为,中国之所以有外患,是因为贫穷,只要我们富强,外患自然就解决了。”请回答:(1)洋务派的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2)洋务派为实现国家的富强进行了什么活动?(3)洋务派是否实现了国家的富强?其结局怎样?(1)不正确。造成中国落后的真正原因,一是在于腐朽落后的封建统治,二是在于列强的侵略和掠夺。如果不彻底改变中国的封建制度和取得反侵略斗争的胜利,中国是不可能走向富强的,也就不可能解决外患。(2)19世纪60一90年代兴办洋务运动。(3)没有。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惨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彻底破产。考点二、新文化运动1、兴起的背景和条件(1)辛亥革命失败后,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袁世凯倒行逆施,加紧专制统治,企图复辟帝制;(政治因素)(2)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的力量进一步壮大;(经济因素)(3)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而西方启蒙思想也进一步传入中国,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但袁世凯在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逆流。(思想因素)2.新文化运动的兴起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标志新文化运动兴起。《青年杂志》改为《新青年》。《新青年》大力宣传民主与科学,猛烈抨击以孔孟为代表的文化专制主义和旧纲常伦理,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思想阵地,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3.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发对旧文学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民主与科学首先由谁提出?其内涵分别是什么?民主和科学是怎样的关系?与西学东渐相比,其进步在哪里?民主:指西方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1)指人民有主权,政府由人民投票选举产生、权力制衡等政治民主。(2)也包括反专制反特权的共和、宪政、人权、自由、平等、博爱等理念。科学:(1)指与迷信、蒙昧相对立的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以及具体的科学技术与科学知识(2)也包括反对迷信、反对偶像崇拜,宣传进化论、唯物论、无神论等内容。陈独秀进步:已经深入到了西方近代文化的精神层面。。“孔子是历代专制的护身符”。——李大钊“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陈独秀孔教鼓吹“不犯上作乱,把中国弄成一个制造顺民的大工厂。”——吴虞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们把斗争矛头指向了谁?提出了什么口号?其实质是批判什么?孔子和儒家学说;“打倒孔家店”实质是批判以孔子和儒家学说为代表、维护专制制度的旧礼教、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新文化运动时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对不对?陈独秀:“应毁全国已有之孔庙而罢其祀”(说明陈独秀提出“打倒孔家店”口号时,是全盘否定的。)(是片面的)李大钊:“……非抨击孔子本身,乃抨击专制政治之灵魂也”(说明李大钊对“打倒孔家店”有了更全面的解释,主张否定儒家思想中为专制统治服务的那部分政治思想方面的内容,对孔子和儒家思想是区别对待的,是扬弃的)新文化运动革命的锋芒同时也指向了旧文化的工具文言文。知识分子们提出了文学改良的问题。谁是文学改良的干将?文学革命的原因是什么?文学革命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主要干将:胡适主要内容: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原因:新文化、新思想,需要借助通俗易懂的文字,才能普及到大众中去,而传统的文言文比较难懂,于是新派人士做语言文字的改造工作,力倡白话文,开展文学革命。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4、新文化运动的影响积极方面:1、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2、它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给专制主义以空前沉重的打击,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3、对促进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觉醒起了巨大的作用,是一场伟大的民主主义的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4、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消极方面: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肯定和绝对否定的偏向,对后来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例1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提出“德先生”和“赛先生”口号的进步意义体现在()反对封建专制统治②反对愚昧,促进科学事业的发展③促进中国的富强④促进了中国对社会主义思潮的研究A.①

1 / 6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