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发白帝城阅读及答案早发白帝城阅读及答案【原文】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简析】诗是写景的。唐肃宗乾元二年(759),诗人流放夜郎,行至白帝遇赦,乘舟东还江陵时而作此诗。诗意在描摹自白帝至江陵一段长江,水急流速,舟行若飞的情况。首句写白帝城之高;二句写江陵路遥,舟行迅速;三句以山影猿声烘托行舟飞进;四句写行舟轻如无物,点明水势如泻。全诗锋棱挺拔,一泻直下,快船快意,令人神远。难怪乎明人杨慎赞曰:“惊风雨而泣鬼神矣!”【问题】1、文章的第②段与这首诗的一、二、四句相印证,都表现了夏天三峡水流【】的特点;文章第④段与诗中【】一句相对应。2、“轻舟已过万重山”中“轻”字用得极妙,请做简要赏析。3、《早发白帝城》由《三峡》化出,同样写猿声,其作用有何不同?4、“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5、说说这首诗和《三峡》一文中分别借猿猴的啼叫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6、在古文中找出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意思相同的句子。7、《三峡》和《早发白帝城》中都写到了“猿声”,请你简要谈谈两者有什么不同?【参考答案】1、湍急两岸猿声啼不住2、“轻”字既写出了船的轻快,也写出了诗人的轻松和喜悦。3、《早发白帝城》用猿声衬托行船的快和作者的心情,《三峡》用原声带哀转久绝表现峡谷幽长的特点,渲染了秋天三峡的萧瑟气氛。4、从字里行间流露出轻松喜悦之情。5、悲伤凄凉。6、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7、不设标准答案,意思对即可。参考:《三峡》中以“高猿长啸”“猿鸣三声泪沾裳”来衬托秋天悲凉的气氛;《早发白帝城》中“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中用“猿声”来表现了作者轻松愉快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