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代谢与体温(1)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从哪来?第七章能量代谢与体温一、能量代谢生物体内伴随物质代谢过程而产生的能量释放、转移、贮存和利用的过程,称为能量代谢。什么是能量代谢?物质贮存转移释放利用二、机体能量的来源和利用•(一)、机体能量的来源•1.糖:提供能量70%ATP糖葡萄糖分解血糖供能,ATP脂肪、蛋白质利用肝糖原、肌糖原贮存储存转化吸收●葡萄糖转化成ATP供能的途径1葡萄糖CO2+H2O+38molATP脑组织1葡萄糖乳酸+2molATP应急,红细胞氧充足氧化缺氧无氧酵解●脑组织所需能量完全来源于糖的有氧氧化。●当机体缺氧和血糖水平过低时,均可导致脑功能障碍,甚至出现低血糖性休克。(2)脂肪:次之(30%)脂肪消化甘油脂肪酸吸收类脂质:细胞构成脂肪:分解甘油:脂肪酸:β-氧化酮体:肝●为机体主要的贮能物质。●是机体短期饥饿时的主要供能物质●特点:释放能量多,为同等重量糖的二倍。如:维持体温,减肥时提供能量蛋白质消化氨基酸吸收组织蛋白(3)蛋白质(protein)●一般用作构成细胞成分以实现组织的自我更新,及合成酶和激素等生物活性物质,不做为供能物质。●很少(长期饥饿或极度消耗时,才成为主要能量来源)。(二)、机体能量的来源和去路50%)•能量=外界做功+体温能量做什么用了?听课时与跑步时的能量消耗一样多吗?三、影响能量代谢的主要因素(一)肌肉活动对能量代谢的影响最为显著,运动或劳动的强度消耗的能量。表7-3劳动和运动时的能量代谢率───────────────状态产热量(KJ/m2.min)───────────────躺卧2.73开会3.40擦窗子8.30洗衣9.89扫地11.37打排球17.50打篮球24.22踢足球24.98持重机枪跃进42.39───────────────(二)精神活动•精神紧张、情绪激动→能量代谢①激动时→骨骼肌的紧张性→能量代谢②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释放→能量代谢率人在平静地思考问题时,能量代谢受到的影响不大,其产热量一般不超过4%。(三)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进食之后由食物引起机体产生“额外”热量的现象蛋白质:30%糖和脂肪:4~6%混合食物:10%。•4.环境温度20~30℃→代谢最稳定20℃能量代谢率30℃能量代谢率衡量一个人能量代谢的高低看什么时期?四、基础代谢1、基础代谢: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基础状态:清醒、安静、空腹(12h以上)、静卧室温(20~25℃)2、基础代谢率:(BMR)(1)概念:基础状态下单位时间内的能量代谢称BMR(2)正常值:有性别、年龄差异•BMR=(实测值–正常平均值)÷正常平均值×100%(3)意义:临床诊断依据之一:<±10~15%(小于)±20%为病理状态发热时,T每升高1℃BMR升高13%如:甲状腺功能甲减:<20~40%甲亢:15%-80%第二节体温及其调节体温指的是哪部分的体温?人体的正常体温是多少?一、人体正常体温及其生理变动(一).体温的概念及其正常值人体温度体表温度(皮肤、皮下组织)体核温度(内脏)体温:指机体深部的平均温度,即体核温度。体表受环境温度影响,环境温度高,表层也很高(二)体表温度所受影响:1.环境温度变化:2.精神紧张:3.发汗:把热量带走,散发(三)体温测定位置及正常值:直肠温度36.9~37.9℃口腔温度36.7~37.7℃腋下温度36.0~37.4℃体温测量需多长时间?10min(四).体温的正常变动•昼夜波动清晨2~6时最低昼夜午后1~6时最高节律•性别成年女性>男性,约高0.3℃月周期波动•年龄儿童>青少年>壮年人>老年人•情绪和肌肉活动因代谢增强、产热量增加、导致体温升高。此外,进食、环境温度以及麻醉药物等均能影响体温。体温是恒定不变的吗?二、机体的产热与散热(一)产热主要产热器官:安静状态下──肝脏运动和劳动时──肌肉(二)散热过程1.散热部位:主:皮肤面积大与外界接触血流丰富有汗腺次:肺、尿、粪散热方式百分数(%)辐射传导对流皮肤水分蒸发呼吸尿、粪702721(二)散热*:人体的主要散热部位是皮肤1.散热方式a.辐射散热体热以热射线形式向外界环境散发的散热方式。常温和安静状态下的最主要的散热方式b.传导散热机体的热量直接传给同它接触的较冷物体的散热方式。c.对流散热通过气体或液体的流动来交换热量的散热方式。e.蒸发散热通过体表水分的蒸发而散失体热的散热方式。蒸发散热分为不感蒸发和发汗两种。•不感蒸发:汽化蒸发,与汗腺活动无关。皮肤:600—800ml粘膜:200-400ml•发汗:汗腺主动分泌汗液的过程。当环境温度﹤皮肤温度时,机体通过辐射、传导和对流等方式进行散热。当环境温度≥皮肤温度时,蒸发将成为机体惟一有效散热形式。2.散热方式三、体温调节*1.自主性体温调节:在体温调节机制的控制下,通过增减皮肤血流量、发汗、战栗等生理调节反应,使体温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2.行为性体温调节:以自主性体温调节为基础,有意识地采取保温或降温措施,如增减衣物等。体温需要调节吗?四.自主性体温调节:由温度感受器、体温调节中枢共同完成。体温应该怎样调节?正常体温热散热冷产热体温调节:产热和散热相对平衡•行为性体温调节•自主性体温调节: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一)温度感受器按其感受刺激分为:冷感受器和热感受器按其分布位置分为:外周温度感受器和中枢温度感受器•1.外周温度感受器:位于皮肤、粘膜和内脏中,以冷感受器为多感受冷刺激,防止体温下降。•2.中枢温度感受器:分布于脊髓、延髓、脑干网状结构及下丘脑等处的神经元。视前区-下丘脑前部以热敏神经元为多,脑干网状结构以及下丘脑以冷敏神经元为多。(二)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基本中枢,视前区-下丘脑前部(PO/AH是体温调节的关键部位。353739神经元放电数值A:冷敏B:热敏℃BAAB2.体温调定点学说:PO/AH中温度敏感神经元在体温调节中起着调定点的作用。●内容:体温调节类似于恒温器,在PO/AH中设置一个调定点(如370C),PO/AH就是按照这个温度值来调节体温的.●机制:调定点是由PO/AH区中温度敏感神经元的工作特性(兴奋阈值)及两种温度敏感神经元相互制约、相互协调地活动所决定的。(三)体温调节机制籍于前述,体温自动调节的机制提出了“调定点”学说:即体温调节类似恒温器的调节;PO/AH中的温敏N元可能起着“调定点”的作用;“调定点”所规定的温度值决定着体温的高低。干扰因素:致热原使调定点↑孕激素使调定点↑(三)体温调定点学说:调定点水平是由视前区-下丘脑前部中热敏神经元和冷敏神经元之间,相互制约而又协调活动形成的。规定温度值:正常37℃37℃热敏N元(+)→散热反应↑37℃冷敏N元(+)→产热反应↑发热:致热原调定点上移解热镇痛药怎样发挥疗效?

1 / 3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