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数的概念(数学史)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4.3.1.对数的概念》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对数的概念》是职一教材第四章《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第三节对数的第一课时,对数的概念对于职高生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此前,学生已学习了指数运算法则及指数函数,明白了指数运算是已知底数和指数求幂值,而对数则是已知底数和幂值求指数,二者是互逆的关系。对数的概念比较晦涩难懂,加入数学文化史的介绍,既加深了学生对指数的理解,又为后面对数的运算性质及对数函数的学习做了充分准备,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二)教学目标1、教学目标确立的依据:(1)依据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数学教学大纲(2)依据职高学生现有数学知识水平2、教学目标的确定:(1)认知目标:理解对数的概念(2)能力目标:a、会进行指数式与对数式之间的互化b、会用对数的性质简单求值(3)情感目标:学生体验发现数学概念的过程,激发学生热爱数学,探索新知的能力3、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教学重点:指数式与对数式的关系及互化教学难点:对数的概念二、教学过程(一)衔接导入,创设情景通过竹子生长速度规律提问“2的多少次幂等于13?”引入已知底数和幂,如何求指数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引入一个新的数——对数。对数的发明人就是纳皮尔。纳皮尔是天文学家、数学家。于是用了20年的时间,进行了数百万次的计算,发明了对数和对数表,堪称学霸中的战斗机。看起来在数学实践中,最麻烦的莫过于大数字的乘法、除法、开平方和开立方,计算起来特别费事又伤脑筋,于是我开始构思有什么巧妙好用的方法可以解决这些问题。--约翰·纳皮尔,《奇妙的对数表的描述》(1614)为了理解对数计算的优势,我们通过案例来说明,下面的表格里有两个数列:第1行是正整数,1,2,3,4,5,6,7,8,9,10他们是等差的;第2行是2的倍数,2,4,8,16,32,64,128,256,512,1024,他们是等比的;要计算第2行的等比数列中任意两个数的乘积,例如16×64;先到第1行的等差数列,寻找对应的数,16对应4,64对应6;然后做加法,再查找10所对应等比数列的1024;得到计算结果就16×64=1024.借助这个表,仅靠心算就可以用4+6=10的加法,完成麻烦的16×64乘法,这个表就是极度简化的对数表。以上仅仅是对数的优点之一,对数的易于计算,大大减少了数学家、天文学家的计算量。拉普拉斯认为“对数的发现,以其节省劳力而延长了天文学家的寿命”伽利略说过“给我空间、时间及对数,我就可以创造一个宇宙。”(二)新授1、对数的概念如果a(a>0且a≠1)的b次幂等于N,即ab=N,那么幂指数b叫做以a为底N的对数.“以a为底N的对数b”记作b=logaN(a>0且a≠1),其中a叫做对数的底数,N叫做真数。注意:(1)底数的限制:a>0且a≠1;(2)对数的书写格式;(3)对数的真数大于零.2、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ab=Nb=logaN(三)教师例题示范与学生练习例1将下列指数式写成对数式:(1)411()216;(2)13273;(3)31464;(4)10xy.例2将下列对数式写成指数式:(1)2log325;(2)31log481;(3)10log10003;(4)21log38.例3求下列对数的值:(1)3log3;(2)7log1.(四)课堂总结1、对数的概念2、指数式与对数式的关系式:ab=Nb=logaN3、对数的性质(1)loga1=0,即1的对数等于零;(2)logaa=1,即底数的对数等于1;(3)零和负数没有对数,即真数N大于零。(五)思考题的解疑竹子第1天,长2厘米;第2天,为4厘米;第3天,为8厘米。按照这样的生长速度,问:第几天后,竹子长为13厘米?(六)布置作业教材P804.3.1三、教学反思本课题以“启发式”教学法为主,辅以数学史介绍,并充分应用现代教学媒体,讲练结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潜在学习兴趣,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让每位学生都真正地动起来,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并很好的掌握本节知识。

1 / 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