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工社课件副标题•日期•姓名一、工程管理的概念1.工程管理的定义工程管理是指对工程策划、建设和运营过程的管理。在国外,工程管理有不同的表述。(1)“engenieringmanagement”,主要针对工业类工程。注重工艺和工艺过程。如化工工程、核工业工程、制造业工程、IT工程等。这是广义的工程管理,是面向不特定行业的工程管理。(2)“constructionmanagement”(建设管理、建造管理、施工管理)就类似与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监理工程师和建造师的职责。(3)“constructionprojectmanagement”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意义最狭窄。针对建设工程的实施过程管理。目前,以constructionmanagement为“工程管理”比较贴切。第四讲工程管理概述1.工程管理的概念2.工程管理发展历史(自学)3.工程管理的几个主要方面和他们的工程管理任务4.现代工程的建设和运营组织实施方式5.工程实施和运行中要解决的主要问题6.工程管理的工作任务7.工程管理理论、方法体系2.工程管理的内含。(1)工程管理的任务是取得工程的成功,实现工程总目标。(2)工程管理是对工程全寿命期的管理,而不仅仅是针对建设阶段或运营阶段。(3)按照管理学对“管理”的定义,“工程管理”就是通过计划、组织、人事、领导和控制等职能,设计和保持一种良好的环境,使工程参加者在工程组织中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的工程任务。(4)工程管理就是以工程为对象的系统管理方法,对工程建设和运营过程进行高效率的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实现项目的目标。(5)我国工程院定义工程管理包括:对重大建设工程实施(包括工程规划与论证、决策、工程勘察与设计、工程施工与运行)的管理;对重要复杂的新产品、设备、装备在开发、制造、生产过程中的管理;技术创新、技术改造、转型、转轨的管理;产业、工程和科技的发展布局与战略的研究与管理等。3.工程管理工作的广义性:(1)现代工程中工程管理专业化:建造师、监理工程师、造价工程师。(2)各个层次人员需要工程管理知识和能力,如投资者、政府官员、企业家、业主。(3)各专业工程师需要工程管理知识和能力。如:技术方案的可行性?花费?如何寻找更为经济的方案?如何领导工程小组工作?如何与其他小组协调?如何管理专业工程质量?如何执行好一份工程合同?二、工程管理的历史发展(自学)(一)古代的工程管理1.我国古代工程的组织与实施方式工程的组织和实施方式,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社会的政治和经济体制。工官工匠民役(1)工官。在殷周时设置以管理官营工程为专职的“司空”、“司工”之职。秦代以后政府设置“将作少府”专营宫廷、官府营造等事务。汉代开始就设有“将作大匠”,隋朝以后称为“将作监”。隋代开始设立“工部”下设“将作寺”,以“大匠”主管。唐代工部尚书只负责城池的建设,另设有“少府监”和“将作”管理土木工程。宋代工部尚书职掌内容有所扩大。明清在工部设“营缮司”,负责朝廷工程的营建。(2)工匠(工官匠人,即专业技术人员)。工官匠人是专门为皇室及政府服务的建筑工匠,既负责管理又负责施工,因此他既是管理者又是劳动者。清代,工程专业化程度很高,工匠分工很细,例如在工程中常用的就有石匠、木匠、锯匠、瓦匠、窑匠、画匠等25种。(3)民役。在古代工程中的劳务最常见的是民役,即通过派徭役的形式将农民或城市居民强行征集到工程上。另外一些大型国家工程还可以用囚徒施工。例如秦始皇建造始皇陵和阿房宫就调集“隐宫、徒刑者”70余万。直到近代这种情况依然存在。2.我国古代政府工程的实施管理模式我国古代工程的实施一般都采用集权管理方式,有一套严密的军事化的或准军事化的管理组织形式。大型工程一般都由国家组织实施,由朝廷派员或由各级官府派员筹划、监工,成立临时管理机构,工程完工后即撤消。政府领导人承担工程建设负责人。例如都江堰工程由太守李冰负责建造;秦代万里长城和秦直道的建设由大将蒙恬和蒙毅负责。汉长安的建设由丞相萧何总负责。直到建国后,我国投资建设的大型工程都由军队指挥员负责管理,现在许多大型国家工程和城市建设工程仍然由政府领导人承担管理者(如工程建设总指挥)。这和中国文化传统、政治和经济体制相关,能够方便协调周边组织,能够有效调动资源,高速度(高效率)地完成工程。3.实施程序和计划管理《春秋左传》中记载东周修建都城的过程,在取得周边诸侯的同意后,“己丑,士弥牟营成周,计丈数,揣高卑,度厚薄,仞沟洫,物土方,议远迩,量事期,計徒庸,虑材用,书糇粮,以令役于诸侯”。北宋皇宫遭大火焚毁后,由丁谓负责重新建造。建设过程遇到几个问题:烧砖头需要泥土从何而来;大量的建筑材料(如石材、木材)的运输方式如何选择;建筑完成后建筑垃圾如何处理等。他计划和组织建造过程:先在皇宫中开河引水,通过人工运河运输建筑材料;同时用开河挖出的土烧砖;工程建成后再用建筑垃圾填河,节约了大量投资。清代建筑工程程序十分完备,包括选址、勘察、设计、工程量和费用预算、施工及竣工后保修一套完整流程。在整个过程中有计划、设计、成本管理(估价、预算、成本控制、事后审计等)、施工质量管理、竣工验收、保修等工作。4.质量管理古代对工程必有预定的质量要求,有质量检查和控制的过程和方法,这样才能保证工程质量。在周朝《周礼·考工记》中就有取得高质量工程的条件:“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这与现代工程质量管理的五大要素,即材料、设备、工艺、环境、人员(4M1E)是一致的。考工记中详细叙说了古代各种器物(包括木制作、五金制作、皮革制作、绘画、纺织印染、编织、雕刻制作、陶器制作等)的制作方式、尺寸、工艺、用料,甚至原材料的出产地,各种不同用途的合金的配合比要求。还包括城市建设工程规划标准,壕沟、仓储、城墙、房屋的施工要求等。在我国古代建筑遗址中就发现在建筑结构、材料和构件上刻生产者的名字的做法,如秦兵马俑。明代南京城墙的建设,其质量控制方法和责任制形式是在城墙砖上刻生产者的名字。到了清代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已经十分完备。例如对工程保固与赔修均有规定,宫殿内的岁修工程,均限保固三年;其余新、改扩建工程,按建设规模、性质,保固期分别为三年、五年、六年、十年四种期限。工程如在保固期限内坍塌,监修官员负责赔修并交由内务府处理,如在工程保固期内发生渗漏,由监修官员负责赔修。5.工程估价和费用(成本、投资)管理这是一个古老的活动,与工程建造活动同步发展的。我国很早就形成一套费用预测、计划、核算、审计和控制体系。《春秋左传》中“计丈数,揣高卑,度厚薄,仞沟洫,物土方,议远迩,……,虑材用,书糇粮”。北宋时期,李诫的《营造法式》更是吸取了历代工匠的经验,对控制工料消耗做了规定,是工料计算方面的巨著。《儒林外史》第40回中描写萧云仙在平定少数民族叛乱后修青枫城城墙,修复工程结束后,萧云仙将本工程的花费清单上报工部。工部对他花费清单进行全面审计,认为清单中有多估冒算,经“工部核算:……该抚题销本内:砖、灰、工匠,共开销19360两1钱2分15毫……核减7525两”。这个核减的部分必须向他本人追缴,最后他回家变卖了他父亲的庄园才填补了这个空缺。清朝工部颁布的《工程做法则例》,是一部优秀的算工算料的著作,有许多说明工料计算的方法。为明晰地计算造价,清朝还制定了详细的料例规范—-《营造算例》。清朝出现了专门负责工程估工算料和负责编制预算的部门――算房。它的职责是根据所提供的工程设计,计算出工料所需费用。而且按照清代工程的程序,算房在勘察阶段、设计阶段、勘估阶段、施工阶段、工程完工阶段都要参与工程的工料测算(量),进行全过程费用控制,有一整套的计算规则。6.工程的标准化(1)《周礼·考工记》就是一个古代工程(工艺)的标准。里面涉及古代各种器物的工艺、尺寸、用料、质量要求等。(2)宋代李诫(宋徽宗时将作少监)的《营造法式》是一部由官方制定并颁布的建造标准。是我国第一部内容最完整的建筑设计、施工与施工管理典籍。《营造法式》分为如下部分:1)释名:对建筑术语作了考证,相当于现在的分部分项工程名称。2)各作制度:制定了各作的加工造作制度,并按建筑等级制定了构件的规格、用材制度及加工方法。包括壕寨制度(基础城墙做法)、石作制度(石结构与雕刻方法)、大木作制度(木构架方法,柱、梁、枋、额、斗拱、椽等)、小木作制度(门、窗、隔扇、佛龛、道帐的图式)、瓦作制度、彩画作制度等。3)功限:按各作制度,规定了各工种构件产品的劳动定额及用工计算方法,相当于现在的劳动定额。4)料例:规范了各作制作的用料定额和有关产品质量标准,相当于材料消耗定额。5)图样:规定各作的平面图、断面图、构件详图及彩画图集,即施工图。6)看样:说明若干规定和数据。(3)清工部颁布《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全书74卷。前27卷为27种建筑的结构、尺寸的叙述,如大殿、厅堂、箭楼、角楼、仓库、凉亭等。用文字和少量附图详细说明了27种建筑的形式、构件的大小尺寸及其确定这些尺寸的基本原则,具体规定了应用上的等级差别和做工用料。从28卷到40卷为各种斗拱做法、安装法,及尺寸。从41卷到47卷为各项装修(门窗隔扇)、石作、瓦作、土作做法。后24卷为各项用料、各工种劳动力计算和定额。(二)近代工程管理1.城市管理机构――工部局。1854年7月,英、美、法三国领事召集居住在租界上的西方人会议,选举产生了由七名董事组成的行政委员会,即工部局。工部局下设工务处负责租界内一切市政基本建设、建造管理等工作。工务处下设的具体职能部门有行政部、土地查勘部、营造部、建筑查勘部、沟渠部、道路工程师部、工场部、公园及空地部、会计等九个部门,管理日常事务。工部局掌握城市建筑工程管理的三大权力:(1)制订与修改有关建筑章程,如《华式建筑章程》和《西式建筑章程》。(2)建筑设计图纸的审批,建筑许可证的核发。所有房屋建筑活动均须向工务处建筑查勘部申请建筑许可证,且以设计图纸通过审批为前提。(3)负责审查营造厂、建筑师开业,审查工程开工营造,公共工程管理(批准预算、招标、监工、验收、付款等),以及对违章建筑的管理。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印章建于1890年的英租界工部局(戈登堂),是原英租界的中心性建筑。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全国许多城市仿效租界的市政建设和市政管理体制,全国许多城市如北京、天津、沈阳等也陆续成立了工务局。2.经过许多年对城市建设管理与各工程技术专业规则的地方性探索,国民政府于1938年12月26日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现代意义的全国性建筑管理法规――《建筑法》。之后又制定了建筑行业管理规则《建筑师管理规则》、《管理营造业规则》和技术规范《建筑技术规则》。国民政府制定了全国统一的政府建筑管理机构体系,在中央为内政部营建司,在省为建设厅,在市为工务局(未设工务局的为市政府),在县为县政府。3.工程建造行业的专业化分工。工程承包经历“合―分―合”的过程。(1)在古代,工程建设由业主自营,设计、施工、工程管理是不分的。特别是建筑设计和施工没有很明确的界限。14~15世纪营造师首先在西欧出现,作为业主的代理人管理工匠,并负责设计。15~17世纪,建筑师出现,专门承担设计任务。由此产生了工程建设中的第一次分工――设计和施工的分工。建筑师成为独立的身份在建设工程中承担一个独立的角色。而营造师管理工匠。在我国,到清朝才出现了专业的建筑设计机构――样房,但其设计者仍然身兼设计、施工管理两职。(2)在西方,17~18世纪,工程承包企业出现,业主发包,与工程承包商签订承包合同。承包商负责工程施工,建筑师负责规划、设计、施工监督。十九世纪,近代资本主义的建造经营方式也引入我国。到1880年,川沙籍泥水匠杨斯盛开设了上海第一家由中国人创立的营造厂——杨瑞泰营造厂。对营造厂的开业有严格的法律程序和担保制度,由工部局进行资质审核,最后向工商管理部门登记注册。营造厂商被分为甲、乙、丙、丁四等。各级企业有一定量的资本金要求,代表人的资历、学历要求,经营范围和承接工程的规模规定。1893年建成的由杨斯盛承建的江海关二期大楼,为规模最大、式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