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绪论本章概括介绍了工程、经济、工程经济的基础知识。通过学习,初步掌握工程经济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和分析的基本原则,了解工程经济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为以后各章学习奠定基础。本章提要本章内容1.1工程经济概述1.2工程经济学的概念及相关内容1.3工程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1.1工程经济概述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两个特点,一是向纵深发展,形成许多分支科学;二是向广度进军,形成许多边缘学科。工程经济学就是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边缘科学,它是根据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过程中,互相渗透,互相促进,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技术学和经济学的交叉学科。工程是指土木建筑或其他生产、制造部门用比较大而复杂的设备来进行的工作,如土木工程、机械工程、交通工程、化学工程、采矿工程、水利工一项工程能被人们所接受必须做到有效,即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技术上的可行性;二是经济上的合理性。1.1.1工程技术,就是把科学研究、生产实践、经验积累中所获得的科学知识应用在最有效的自然资源利用方式技术作为一个系统,既不是知识、能力或物质手段三者中任何一个孤立的部分,也不是三者简单的机械组合,而是在解决特定问题中体现的有机整体。从表现形态上看,技术可分别体现为机器、设备、基础设施等生产条件和工作条件的物质技术(硬技术),以及体现为工艺、方法、程序、信息、经验、技巧、技能和管理能力的非物质技术(软技术)。1.1.2技术不论是物质技术还是非物质技术,它们都是以科学知识为基础形成的,并且遵循一定的科学规律,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对技术的含义有着不同的认识。“经济”是一个多义词,工程经济学中所说的“经济”,应当属于经济学的范畴,可以理解为是社会生产与再生产过程以及与之相关的政策、制度等方面的总和。(1)经济是指生产关系。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社会经济制度,是生产关系的总和,是政治(2)经济是指一国国民经济的总称,或指国民经济的各部门,如工业经济、农业经济、运输经济等。1.1.3经济(3)经济是指社会生产和再生产,即指物质资料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现象和过程。(4)技术实践活动常常要面临两个环境,一个是技术环境,另一个是经济环境。技术环境是社会生产活动的基础,经济环境是物质环境的服务对象。技术环境、技术实践活动以及经济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为:(1)技术进步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和手段(2)(3)经济的发展为技术的进步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发展方向(4)技术和经济协调发展1.1.4技术和经济的关系1.2工程经济学的概念及相关内容工程经济学是工程与经济的交叉学科,是研究有关工程经济学的定义有很多种,归纳起来主要(1)工程经济学是研究技术方案、技术政策、技术规划、技术措施等经济效果的学科,通过经济效1.2.1工程经济学的概念(2)工程经济学是研究技术与经济的关系,以期达(3)工程经济学是研究生产、建设中各种工程经济(4)工程经济学是研究技术因素与经济因素最佳结工程经济学是利用经济学的理论和分析方法,研究经济规律在工程问题中的应用,是分析工程项目方案、技术方案和技术政策等经济效果的一类应用经济学的分支。工程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可以概括为:根据技术与经济对立统一的关系,从理论和方法上研究如何将技术与经济最佳地结合起来,从而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目的。具体来说,工程经济学的具体对象可以认为是技术方案、技术规划和技术政策等技术实践活动中的经济效果问题。1.2.2工程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1.2.2.1工程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经济效果可用效率型指标经济效果=收益/费用或用价值型指标经济效果和技术效果是密不可分的,经济效果包含技术效果。所谓可行性研究,就是在市场调查的基础上,准确地估计项目的所得与所费,科学地计算项目的效益和费用,通过财务分析和国民经济分析,对各种建设项目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进行综合评价。工程经济学还要研究如何用最低的寿命周期成本实现产品、作业或服务的必要功能,通过对物质环境的功能分析、功能评价和功能创新,寻求提高经济效果的途径与方法。1.2.2.2工程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1)研究技术创新的规律及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探求如何建立和健全技术创新的机制,为制定有关的(2)宏观、中观工程经济规划的论证。(3)各级各类建设项目论证。(4)各种技术开发、产品开发与设计、工艺选择、设备更新等技术方案、技术措施的工程经济论证等。(1)确定目标(2)(3)穷举方案(4)评价方案(5)1.2.3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步聚(1)主动分析与被动分析相结合,以主动分析为主(2)满意度分析与最优化分析相结合,以满意度(3)差异分析与总体分析相结合,以差异分析为(4)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结合,以动态分析为1.2.4方案经济效果评价的基本原则1.2.4.1方案经济效果评价的原则(5)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以定量分析为主(6)价值量分析与实物量分析相结合,以价值量分析为主(7)全过程效益分析与阶段效益分析相结合,以全过程效益分析为主(8)宏观效益分析与微观效益分析相结合,以宏观效益分析为主(9)预测分析与统计分析相结合,以预测分析为主1.2.4.2技术方案经济效果评价的可比条件一般要求在各方案之间达到以下四个可比性要求:(1)使用价值的可比使用价值的主要内容有数量、质量、品种等。两个方案,如果使用价值不同,是不能相比的。(2)相关费用的可比所谓相关费用,就是如何确定合理计算方案费用的范围。两个方案,如果计算费用的范围不合理,也没有可比性。(3)时间因素的可比技术方案的经济效果,除了数量的概念以外,还具有时间的概念。(4)价格的可比几乎绝大部分效益和费用都是在价格的基础上计算出来的。因此,价格体系是否合理是方案比较中必须考虑的问题。可比性所涉及的问题远不止上述四种,还有定额标准、安全系数等。(1)要了解经济环境中人的行为和动机(2)(3)(4)(5)要依法办事(6)正确了解国家的经济、技术发展战略和有关政策1.2.5工程经济分析人员应具备的主要能力1.3工程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工程经济学,是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社会的进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1800年以前,科学技术随着工具的变革,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但是其速度极为缓慢。1800年以后,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改变了世界的格局,拉大了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的差距。1886年,美国的亨利·汤恩(HenleyTown)发表了《作为经济学家的工程师》,提出要把对经济问题的关注提高到与技术同等重要的地位。1887年,美国的惠灵顿(Wellington)发表了《铁路定线的经济理论》,对经济合理的线路提出了应遵循的原则。1930年,美国出版了格莱梯教授撰写的《工程经济原理》一书,初步奠定了工程经济学的体系。20世纪30年代之后,尤其是近几年,随着数学和计算技术的发展,研究技术与经济关系的学科获得了更快的发展。1992年,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各国领导人签署的《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两个重要文件标志着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已在全世界范围内达成共识。在技术实践活动中讲求经济效果,在我国古已有之。在建国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学习前苏联工程经济论证方法,对重点投资项目进行了工程经济论证,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第二个五年计划初期,由于出现“左”的思想,片面追求速度,否定工程经济分析的必要性,使生产建设和国民经济遭受了巨大损失。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工程经济研究又重新得到广泛的重视,在《1978~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工程经济又被列为108项全国科研重点项目。21世纪,世界正进入以信息革命为主的新一轮技术革命,各国的经济竞争、科技竞争、人才竞争日益激烈,中国要在这个工程经济实力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必须尽快地把过去片面追求产量、产值、速度,实行高投入、低产出的粗放型为主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高质量、高效益、高生产率的,集约型为主的增长方式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