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第3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第3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认同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2)、描述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和生态平衡。(3)、理解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收集、分析资料和合作交流的能力。(2)、学会将所学知识与生活、环境、社会等实际问题相联系,并运用到生活中去。(3)、尝试用坐标、曲线图或直方图来表示并分析几种生态因素之间的关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爱护生物的情感,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2)、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具有社会责任感。(3)、通过人与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使初步学生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二、重点、难点重点:理解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难点:尝试用坐标、曲线图或直方图来表示并分析几种生态因素之间的关系。三、教学方法分析、讲解四、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1、生态系统的概念以及类型概念: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在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群落与其无机环境之间,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而相互作用的一个统一整体。类型: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2、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分别指那些?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命物质(无机界)四部分组成。它们各自发挥着特定的作用并形成整体功能,使整个生态系统正常运行。生产者是指绿色植物;消费者主要是指动物;分解者是指具有分解能力的各种微生物;非生命物质,即无机界,是指生态系统的各种无生命的无机物和各种自然因素。生态系统的各组成部分有分工,也有协作。生产者为消费者和分解者直接或间接地提供食物;消费者把生产者的数量控制在非生物环境所能承载的范围内;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残体、排泄物最终被分解者分解成无机物,供植物重新利用。正是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协调、统一,使生态系统能够不停地发挥作用。(二)新知探索1、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功能2任何生态系统都具有一定程度的自动调节能力,由于这种能力的存在,才使得生态系统在一定的范围内,可以承受一定的压力,即体现出一定的“弹性”,从而维持着自身的动态平衡——生态平衡。那么,什么是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呢?资料分析:某草原上有着大量的植物,为鼠类提供了富的食物,鼠类因此大量繁殖,结果草原植被被鼠类迅速破坏,植物数量很快减少。由于植物数量的减少又造成鼠类的食物不足,同时食鼠动物(如蛇、鹰)也因为鼠类增加,有了丰富的食物来源,数量也随之增加。相反,鼠类由于食物不足和天敌数量的增多,数量很快下降,从而减轻植物压力,使植物的数量得以恢复。讨论1影响草原生态系统结构稳定的生物因素有哪些?生物因素:植物,鼠类,鹰2尝试着用坐标、曲线表示草原生态系统中草与鼠、鹰间的关系。3上面的事例说明了生态系统具有什么能力?自我调节4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首先是生物物种和数量上的相对稳定,那么不同的生态系统它们的自我调节能力是否一样呢?(比如农田生态系统与森林生态系统)不一样。这与生态系统中生物物种和数量有关系。生态系统的结构越复杂,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途径越多,其调节能力,或者抵抗外力影响的能力越强。反之,结构越简单,生态系统维持平衡的能力就越弱。2、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当外来干扰超出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严重破坏,生态平衡严重失调,甚至失去恢复原来正常状况的基本条件,出现恶性循环,导致原有生态系统的崩溃或变性。资料分析:森林大火2003年7月底,一个巨大的雷击使某林区发生森林大火.大火蔓延了数月时间,总共210平方公里的森林和居民区变成了灰烬.一个存在了几百年的森林生态系统被破坏了.大火过后很长时间,地面上只能长出星星点点的杂草,却再也不能恢复成茂密的森林了.厄尔尼诺现象1997-1998年出现了强烈的异常天气现象----厄尔尼诺现象,非洲大陆的东部遭受了长时间暴雨洪水的肆虐,而南部却出现了史无前例的特大干旱.树木等植被大面积枯死,大量动物被饿死,数百万人饱受着饥饿和疾病的煎熬.原有的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时隔多年仍无法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厄尔尼诺现象是指地处太平洋热带地区的海水大范围异常增温现象。这一现象造成了地球温度的升高,使影响气候的各种因素失衡,从而导致气候异常。据历史记载,自1950年以来,世界上共发生13次厄尔尼诺现象。其中1997年发生的并且持续之今的这一次最为严重。主要表现在:从北半球到南半球,从非洲到拉美,气候变得古怪而不可思议,该凉爽的地方骄阳似火,温暖如春的季节突然下起来大雪,雨季到来却迟迟滴雨不下,正值旱季却洪水泛滥……科学家们认为,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与人类自然环境的日益恶化有关,是地球温室效应增加的直接结果,与人类向大自然过多索取而不注意环境保护有关。3讨论:对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的因素是什么?你还知道哪些破坏生态平衡的事例?说给大家听听。对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的因素有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自然因素有地震、干旱、泥石流、海啸、雷击、火山爆发等;人为因素有砍伐森林,围湖造田,修建大型工程,滥捕野生动物,排放有毒物质,喷洒大量农药,人为引入或小米某些生物等。生态平衡的破坏是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常常是人为因素强化自然因素的作用。结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力的影响超出一定限度,生态平衡就会遭到破坏,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自然恢复或部分恢复,有时则完全不能恢复。3、生态系统稳定性与生态平衡的区别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的一种能力或特性。与生态系统稳定性密切相关的概念是生态平衡。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处于成熟期的相对稳定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系统中能量和物质的输入和输出接近于相等,即系统中的生产过程与消费和分解过程处于平衡状态。因此,这时生态系统的外貌、结构、动植物组成等都保持着相对稳定的状态。当生态系统受到外来干扰时,这种平衡状态就会被打破,但只要这种干扰没有超过一定限度,生态系统就能通过自动调节恢复平衡。4、研究生态系统调节能力的意义研究生态系统调节能力,能为人类制定环境标准和对环境实行科学管理提供依据。保护生态平衡,并不只是维护生态系统的原始稳定状态。人类还可以在遵循生态平衡规律的前提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控制和消除环境污染,并积极主动地改造自然环境,从而使生态系统朝着最有益于人类的方向发展!三、课堂小结

1 / 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