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笔记整理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文学观念文学活动:由世界—作家—作品—读者四要素组成并形成的体验过程,创作过程和接受过程。同时还要严格区别客观存在与审美对象。文学是一种文化形态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文学是作家体验的凝结文学观念的五个命题文学是作者与读者沟通情感的一种渠道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文学是一种文化形态1.揭示人的生存境遇与状况2.叩问人的生存意义3.沟通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文学的文化意义4.憧憬人类的未来5.学习丰富人们的语言文学若能提示人的生存状况,就具有了文化意义。因为它是在揭露这种文化的非人性和反人性的性质,这里具有了对人的精神关怀的价值。品质阅读:对文学的语言技巧和艺术素质的解析。价值阅读:通过阅读和理解,发现作品的价值意义,尤其是其中的文化意义。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审美就是以情感评价事物主体心理层:审客观对象层:美中价层:1.特定的心理时间与心境2.历史文化的积累。1.有集团倾向性,又有人类共通性2.是认识,又是情感审美意识3.是无功利,又是有功利文学是作家体验的凝结1.情感的诗意化(移情说)2.意义的深刻化(反刍对体验的体验)作家体验的特性3.感受的个性化文学是语言艺术1.文学语言组织2.文学形象系统文学文本的三个层面3.文学意蕴世界文学语言组织:1.以语言符号的方式存在2.文学中的语言具有自身的特点文学文本的语言特性3.它以言语的方式存在1.它是语言性构造2.具有整体性文学语言组织的特性3.具有目的性和个性特征1.内指性2.音乐性文学语言组织的审美特征3.陌生化文学形象系统文学形象的系统性1.就艺术世界的有机性而言:如文学典型不能随意把其中的某个人物形象抽掉来理解作品的艺术世界;如文学意境,主要靠“思与境谐”,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形成一个审美想象的诗意空间,孤立地去分析某个景物是不妥当。2.不同文学形象审美功能的互补性:意境偏重满足人类情感方面的审美需要,去陶冶人的性情,慰藉人的心灵;象征意象偏重满足人们思考和幻想的审美需要,以启人心智,思考哲理;典型偏重满足人们认识社会人生的审美需要,通过文学认识生活,直观自身。文学形象的总体特征1.文学作为一种审美意识形态,最明显的特征就是通过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传达出更高的心灵旨趣。诗人必须含有天生的善于创造画境和形象的本领,通过这些画境和形象表达更深层的意蕴。2.文学形象概括内在意蕴的表现方式有:个别概括一般;偶然引出必然;概括某种情感,某种精神境界,概括某种道理3.文学形象体现着作家的审美理想(美的种种标准和文学形象的艺术至境形态),审美理想的表现方式有:一是把生活中的美加以集中,升华为理想的美,加工成体现审美理想的艺术形象;还可以把生活中的丑转化为艺术美,这种转化必须要在审美理想的光照下来进行,“丑的现象本身不会令人高兴,但可以通过批评和讽刺它来获得审美享受。4.文学形象的审美属性。文学形象—审美属性—非文学形象美感形式:*直接给人以美的享受*通过批判丑恶带来的审美享受*通过同情的目光,描绘弱者屈辱丑陋的形象,呼唤人们求美向善。*通过对社会和人生本质上(形而上的观念哲理)丑陋和荒谬的展示,表达人类失去美的痛苦和对美的渴望。典型形象典型论在西方的发展:17世纪以前的类型说—18世纪后由共性转向个性—20世纪马克思主义典型观文学典型的美学特征1.特征性:首先必须具有贯串其全部活动的总特征;其次必须具有在总特征制约下的丰富多彩的局部特征。2.丰富历史意蕴:人类创造典型是为了“直观自身”的审美需要,追求的是典型所应该具有的审美认识价值,看一看人是怎样在历史和现实中生活,以及历史和现实的本来面貌如何。3.艺术魅力:生命形式,真实性,新颖性。典型环境:充分地体现了现实关系真实风貌的人物的生活环境,包括大环境和具体环境。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关系:相互依存,互动性。文学意境意境是指抒情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和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艺术特征:1.【形象特征】情景交融:景中藏情,情中见景,情景并茂2.【结构特征】虚实相生:3.【本质特征】生命律动:*应表最诚挚的感情*状飞动之趣*传万物之灵趣4.【美感特征】韵味无穷;象征意象用来表达某种抽象的观念和哲理的艺术形象。艺术特征:1.【本质特征】哲理性:文学象征意象作为“表意之象”,所表之“意”便是一种哲理性观念2.【表现手段】象征性:分为两个因素,意义和意义的表现。“意义的表现”部分是一种艺术形象,这种“形象”已经变成某种意义的载体。如金字塔,纪念碑,大甲虫。3.【形象特征】荒诞性:形象形态上的荒诞与生活情理上的荒诞。4.【审美特征】求解性:由于象征意象创造的目的是为了表达哲理或观念,那么对象征意象艺术的审美过程,便形成了不断追问,不断求解和审美鉴赏过程。了悟的兴奋和求解的冲动典型形象:通过如同亲历其境的描写产生感同身受的体验使读者进入艺术迷醉文学意境:通过诗意的联想造成对意境的品味进入艺术迷醉象征意象:通过不断思索的审美求解来达到艺术迷醉抒情作品情感和情绪:情感总是在不断变化的情绪中表现出来。情绪是情感的外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同一情感在不同的条件下表现出来的情绪是各不相同的。以爱国主义情感,当看到祖国繁荣时表现为喜悦,看到处于危难时可以表现为焦虑。自然情感和艺术情感:艺术情感是审美的情感,它是对日常情感的提炼与升华,是对现实,对表现对象持特定审美态度的一种情感体验。抒情的本质表现情感:情感与表现是互动性的,一方面情感是通过表现才得以定型化,只有通过表现,艺术家才能明确自己究竟要表现何种情感,离开了表现的媒介,情感只是说不清,道不明的模糊感觉。另一方面,表现的方式,途径,策略又是由情感的性质类型所决定的,不同的情感由于性质和类型的不同,需要通过不同的表现方式,途径和策略加以处理。注:表现情感不是描述情感,不能用抽象的语言把内心的情感直接表现出来,例如不能以“我很快乐”表达自己内心的喜悦,因为快乐只是一般性的概念,它只能表达普遍性的情感面无法表达特殊性情感。传达情感:首先艺术家要有真情实感,要明白自己传达的情感是什么,然后借助外在符号把自己的情感分享给别人,使别人也理解这种情感。投射情感:把主观的情感投射于物,形成情感的“物态化”抒情的原则古典主义的原则:强调理性主义浪漫主义的原则:强调情感的自然流露,但不是此时此刻的流露,而是在波涛平静之后的流露。象征主义的原则:强调以物象来暗示内心世界。抒情的一般原则:1.诚挚与可靠。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和真挚感受,无论这种感受是美是丑,是善是恶2.独特性。情感并不是一般性的概念,而是主体在某一定特定环境中为了某一特定事件而产生的某一特定的感受。要把这种独特的感受传达给别人,就不能用一般性的概念来处理,否则就只能使读者在概念的层面上了解那种感受,而不能切身体验那种感受。真正的诗人高明之处往往在于,他传达了某种情感,却没有提起那种情感的名称。3.感染性。抒情的途径1.以声传情,声情并茂。2.以景结情,情景交融:要表现情感,就必须借助某种媒介。表情达意的唯一艺术公式,就是找出‘客观关联物’,即一组物象,一个情境,一连串事件。因为主观和情感永远是‘虚’的难以直接表达,只有借助‘实’的外在景物与场景,主观和情感才能真切的表达出来。抒情的策略1.语法策略2.修辞策略:意象,隐喻,典故,悖论抒情的传统西方最的文学境界是‘戏剧性’的中国人的则是‘抒情性’的叙事作品叙事:是通语言组织人物的行动和事件,从而构成艺术世界的文学活动。故事的虚构要合乎客观事物的发生和发展规律,这样就会给人以智慧的启迪。因此,故事不仅是记忆和传播文化的活动,同时也是认识和解释世界的一种方式。叙事与客观世界的模仿关系中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是以客观事物的发生规律为依据。二是体现着作者对世界的认识和自己的精神需要。讲故事和听故事都意味着对外部世界的关心,是对外部世界的体验,理解和解释,同时这种对外部世界的体验,理解和解释通过组织语言构成一个艺术世界。如何讲述的比讲述什么更为重要事件的重复:是指故事内容的重复,同一类型的事件反复出现,使故事具有一种强烈的节奏感,并使得这些事件意义凸显了出来。叙述的重复:指同一个事件在故事中被反复叙述,事件被反复提及会突出其重要性。叙述内容1.故事2.人物3.行动社会生活中的事件由这些事件组成的因果线索完整的情节故事发生这些事件的具体场景事件:就是故事中人物的行为及其结果。一个事件就是一个叙述单位。武松打虎是个事件;安娜与伏伦斯基的恋情是一个事件。事件可大可小,但都必须与人物的行为有关。不能对行为和命运发生影响的就不能构成有意义的叙述单位,因而不是事件。作品的中事件可以由若干层次的小事件构成,只要是对整个叙述有意义的东西都可以成为最初级的事件。任何事件或叙述单位在作品中都处于一定的关系中在整个叙事中承担着一定的作用。根据作用的不同,可以分出两种类型的事件:第一类事件的作用是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另一类的作用是塑造生动的形象。这类事件通常并不参与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只是使故事的意义显现和丰富化。如对人物性格和身份的介绍,氛围的描绘渲染。这两类事件在故事中的作用是相辅相成:缺少了推动故事的单位,故事的连续性就会被破坏;缺少了塑造形象的单位,故事的生动性和意义内蕴都会受到损失。对第一类事件再分析:各个事件的重要性是不均等的,有的事件是故事进展线索中的必要环节,直接影响到故事发展的可能与方向;有的则只是在两个必要环节之间的过渡,并不能改变故事进程,只是使故事线索得以延续和伸展。辅助性的事件不断地解发故事的张力,不断地提示已经发生的事件同将要发生的事件之间的关系,从而强化了阅读中的期待心理。情节:就是按照一定的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真正的故事情节只是出现在人物遭遇波折不幸的时刻。因为情节必须有行为之间的冲突,人物的幸与不幸就系于人的行为同外界的矛盾冲突及其后果上。情景:由人物的行为与环境组合起来的实际场面和景况。也就是由上述的第二类事件—用于塑造生动形象的事件组织成的具体情境。故事的高潮出现在情景的详叙中,使得故事具有了生动的形象和具体可感的环境氛围。人物扁平人物:性格鲜明而单纯,较容易给人强烈的印象,也称类型人物表意型人物:不具有性格内涵而仅仅表示某种抽象观念的人物。圆形人物:表示具有多种复杂性格特征的人物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联系在一起的概念,与圆型人物相比,典型更关注人物特征的历史文化根据和社会背景的真实性性格人物:表现出真实生动的性情气质,注重人物给读者造成生动的印象,给人以亲切逼真的感觉。行动行动是人物有目的的行为。它是事件发生和发展的直接原因。从叙述功能与叙述逻辑来研究人物行动的特点。叙述功能:是指根据人物的特定作用而规定的人物行为模式叙述逻辑:是指根据人物行动在逻辑上的可能性而总结出来的人物行为模式。行动只有从人的计划与目的出发才有意义。从人物行动对人物命运的意义而言,一切行动不是改善便是恶化,无论是改善还是恶化,都有一定的原因。如果这种原因符合行动自身逻辑并包含深刻的社会因素,就会具有相应的审美价值和认识价值。【可能性—变为现实—取得结果】叙述动作:叙述声音:是指叙述者的口气和情感态度。典型形象典型论在西方的发展:17世纪以前的类型说—18世纪后由共性转向个性—20世纪马克思主义典型观文学典型的美学特征1.特征性:首先必须具有贯串其全部活动的总特征;其次必须具有在总特征制约下的丰富多彩的局部特征。2.丰富历史意蕴:人类创造典型是为了“直观自身”的审美需要,追求的是典型所应该具有的审美认识价值,看一看人是怎样在历史和现实中生活,以及历史和现实的本来面貌如何。3.艺术魅力:生命形式,真实性,新颖性。典型环境:充分地体现了现实关系真实风貌的人物的生活环境,包括大环境和具体环境。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关系:相互依存,互动性。文学接受文学活动:文学是以作品为中心所展开的活动,包括世界,作家,文本,读者四要素。体验过程—创造过程—接受过程文学消费的作用:1.使文学生产,文学传播,文学产品得以对象化2.生产着生产与生产者3.参与生产着文学产品文学消费的双重性:既是物质消费,又是精神消费。文学传播的三个阶段:口头

1 / 2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