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要求:1.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2.归纳王安石变法的的主要内容,评价其历史作用。第四单元唐—北宋政权的更迭唐朝吴越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北宋907年唐亡——960年北宋建立: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前蜀闽国南楚南汉南平北汉后蜀吴国907--923923--936中原地方割据政权936—946947—950950—960951—979905—971907—963896—951893—945891—925925—965892—937937—975893—978赵匡胤“陈桥兵变”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周世宗在位时,赵匡胤为后周的最高军事将领,掌握了后周的兵权,周世宗死后,其子继位,仅7岁。后周出现了“主少国疑”的不稳定局势,赵匡胤和弟赵匡义,亲信赵普与禁军高级将领石守信密谋篡夺皇位。公元960年正月,赵匡胤买通手下,来都城假报说:辽国的军队南下大举攻后周。太后和宰相范质等不辨情报的真假.慌忙派赵匡胤统领大军北上御敌。正月初三日,赵匡胤统后周半数以上大军离开都城,连夜赶至距都城40公里的陈桥镇,发动兵变的时机到来了。这天晚上,赵匡胤的一些亲信在将士中散布议论,说“今皇帝幼弱,不能亲政,我们为国效力破敌,有谁知晓;应先拥立贤人为帝,然后再出发北征”。将士的情绪很快就被煽动起来,赵匡胤的弟弟赵匡义和亲信赵普见时机成熟,便反问将士:周朝上下谁是贤人?就在这时,大将赵匡胤假装来军营问军情,于是赵匡义和赵普跪倒在地,高呼“万岁”。一旁的将士一呼百应,呼喊万岁的声音几里外都能听到,一看时机成熟,赵匡义授意将士将一件事先准备好的龙袍披在赵匡胤身上。赵匡胤连忙装出一副被迫的样子说:“万万不可,此乃株连九族的死罪。”拥立者们一齐表示“惟命是听,誓死效忠”。赵匡胤就当众宣布,回开封后,对后周的太后和小皇帝不得惊犯,对后周的公卿不得侵凌,对朝市府库不得侵掠。诸将士都应声“诺”!于是赵匡胤率兵变的队伍回师开封。守备都城禁军将领石守信是赵匡胤的“结社兄弟”,得悉兵变成功后便打开城门接应。这时后周宰相范质等人才知道上了大当,但大势已去,只得率百官听命,翰林学士陶谷拿出一篇事先准备好的诏书,宣布周恭帝退位。赵匡胤遂正式登皇帝位,改国号为“宋”,历史上将它称为“北宋”。赵匡胤也就是后来的宋太祖。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故事的真相。北宋的统治钦宗1125-1127徽宗1100-1125哲宗1085-1100仁宗1022-1063英宗1063-1067神宗1067-1085真宗997-1022太祖960-976太宗976-997一.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和影响1.措施太祖问:“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炭,其故何也?”赵普回答:“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宰相赵普行政权财权军权皇帝1.措施削实权制钱谷收精兵(1)“收精兵”(加强军权)顷之,上与故人石守信等饮酒酣,屏左右谓曰:“我非尔曹之力,不得至此,念汝之德,无有穷已。然为天子亦大艰难,殊不若为节度使之乐,吾今终夕未尝安枕而卧也。”守信等曰:“何故?”上曰:“是不难知,居此位者,谁不欲为之?”守信等皆惶恐顿首曰:“陛下何为出此言?”上曰:“不然,汝曹虽无心,其如麾下之人欲富贵何?一旦以黄袍加汝身,虽欲不为,不可得也。”守信等乃皆顿首泣曰:“臣等愚不及此,唯陛下哀怜,指示可生之路。”上曰:“人生如白驹过隙,所欲富贵者,不过多得金钱,厚自娱乐,使子孙无贫乏耳……”明日,皆称疾,请解兵权。(1)“收精兵”(加强军权)①通过“杯酒释兵权”,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将禁军的统领权一分为三,都直接对皇帝负责。(设立枢密院,有调兵之权但不直接统领军队;而统领军队的将帅却无调兵之权,使其互相牵制)。实行“守内虚外”的政策,禁军有一半驻防在京师及其附近。守内虚外军事部署将大多数禁军驻防在京城及附近地区,而边境上却只有少数禁军驻防。当时,开封内外.兵营列峙相望。宋初统治者在北伐辽国失败,又经历了四川王小波、李顺的农民起义后深深感到,稳定内部要比收复燕云十六州重要很多,所以把主要精力用到内部的治理上,而把对辽国的态度转为守势,这样的措施使得宋朝以后在对辽国、西夏、金国的战事中处在劣势。实行更戍[shù]法。规定禁军定期更换驻地,统兵将领不随军调动,以防止武将专权。造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的局面。强干弱枝指的是太祖赵匡胤吸取唐亡教训,把军政财等各项权利都收到皇帝手中,剥夺了地方节度使的军权,防范了武将作乱的可能,同时派文官到地方,形成了文官为正,武将为副的中国官员体制改革,这样使得各项军事行动都必须听从皇帝的安排,故使得中央皇权强大而地方官员变得对中央集权没有任何威胁了。(2)“削实权”(集中行政权)在中央:进一步削弱相权,加强皇权。A.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B.设枢密使管理军事,分割宰相的军权;C.设三司使管理财政收入,分割宰相的财政权。②在地方上:知州由中央派遣文官担任,各州又设通判,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中央—路—州(军)—县A.通判负责监督知州,可直接向皇帝报告情况。B.各州的公文必须由知州和通判联合署名才有效,使他们互相牵制。(3)“制钱谷”(集中财权)北宋设转运使一职,将地方赋税大部分运送中央。一方面消除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使得中央掌控地方财权。总结: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集中军权“杯酒释兵权”,削夺节度使实权设枢密院,与统军将帅互相牵制实行更戍法,防止武将专权加强禁军,“强干弱枝”、“守内虚外”集中行政权中央:分散相权参知政事:分行政权枢密使:分军权三司使:分财政权地方:文官任知州通判监督知州集中财权:设转运使北宋初期加强中央集权的影响利:加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弊:造成北宋积贫积弱的“三冗”局面,最终导致北宋内忧外患,政权动荡不安。“三冗”的形成北宋初宋太祖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等一系列措施,最终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但北宋中期后,这些措施的负面影响逐渐显露出来,形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的所谓“三冗”问题。使北宋积贫积弱,内忧外患,统治出现危机。宋太祖赵匡胤二.北宋“三冗”局面的成因及影响(1)“冗兵”冗兵为了防范军阀割据、农民起义,抵御北方民族的南侵,宋代不断扩充军队的数量,形成了庞大的军事体系,军费开支几乎占到整个财政支出的十分之九,造成“冗兵”问题。宋真宗宋仁宗宋英宗91万126万北宋士兵人数增长示意图116万宋太祖时选练禁军作为作战的精锐,全国有禁军193,000人。仁宗对西夏用兵,从各路、州、县招募兵士补充禁军,禁军激增到806,000人,全国军队总计1,259,000人,军队规模空前庞大。宋朝养兵的费用竟达到全部赋税收入的十之七八。太祖、太宗时选练的禁兵大多已死去,老弱又不能裁减,后来的兵士没有听过战鼓,不识战阵;士兵平时缺少训练,“生于无事,而饱于衣食”,难免骄惰。太祖时,禁军领月粮,营在城西者在城东给,营在城东者在城西给,都由自己背负。仁宗时,禁军领粮,竟要雇人挑。首都东京的禁兵整天在街上嬉游,买卖“伎巧绣画”,衣服举止都不像军兵。陕西路沿边的骑兵,甚至不能披甲上马。从南方调来的禁军,自称不知道作战,见到敌人就害怕。宋对西夏屡战屡败,西夏听说宋兵多禁军,就举手相贺,以为必胜。冗官北宋增设了大量官僚机构,用以分化各级官员的权力,使他们互相牵制。但是矫枉过正,官员数量的大大增加,既影响办事效率,又造成机构重叠、人浮于事的现象,形成了“冗官”的弊端。(2)“冗官”宋真宗宋仁宗宋英宗1万1.7万2.4万北宋官员人数增长示意图宋朝统一后,旧官加新官,加上科举取士越来越多,官员不断增加,三五个人担任同一项官职,机构更加庞大。科举以外,皇族宗室和官僚的子孙、亲属、姻亲甚至门客都可通过“恩荫”授官,甚至皇族宗室七岁时即可授官。宋朝自上至下的大批官吏,遇事因循苟且,不干实事,行政效率很低,而又贿赂公行,侈糜腐化,庞大的官僚机构日益腐烂。太祖时,曾立誓约,不杀大臣。太宗也对臣下极宽,曾对宰相说:“弊病如同鼠穴,如何能堵塞,只要除去其甚者就可以了。”真宗以下的皇帝,继续标榜“大度宽容”这个“祖宗旧法”,除叛逆谋反罪外,京官犯罪,只是贬任地方官,俸禄照旧,罪大者也只是降级到“远恶军州”安置,“过岭”(大庾岭)、“过海”(到海南岛)算是最重的处置,但仍然做官食禄。官员们相互庇护,有恃无恐,贪污行贿屡见不鲜。大小官员放手敲剥人民,生活极其奢靡腐败。重文轻武宋太祖用文臣代替武官主管藩镇,认为即使这些文臣全都贪污,也远远不及一个武将拥兵叛乱祸害深重。于是他大力提倡文治,选拔大批文人才士,充实庞大官僚机构,就是所谓“兴文教,抑武事”。因而,重文轻武就成为宋代政治上的一大特色。宋太祖命人刻制誓牌一块,碑上誓词有:“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之人。”冗兵冗官冗费形成原因影响1.把大量流民编入军队;2.每年增收新兵,壮大禁军3.在边境屯兵A.军队战斗力低B.边境危机C.军费开支剧增1.巨额的军费开支(8/10);2.俸禄开支;3.大兴土木和皇室开支;4.向“辽”和西夏缴纳的“岁币”;1.实行一职多官制2.通过科举和恩荫赏赐大量授官。A.行政效率低;B.俸禄开支大;财政危机年代收入(贯)支出(贯)1021年(真宗)15085万余15677万余1049年(仁宗)12625万余12611万余1065年(英宗)11613万余13186万余北宋王朝收支情况北宋前期,统治者认为:“富室田连阡陌,为国守财尔!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宋代有人说:“历代以来的一切苛捐杂税,本朝都有”。三.北宋内忧外患局面的形成1、内忧项目景德年间庆历年间商税450万(贯)1975万(贯)酒税428万(贯)1710万(贯)盐税355万(贯)715万(贯)总计1233万(贯)4400万(贯)北宋农民、商人负担沉重王小波、李顺起义(993年—996年)宋太宗淳化四年(公元993年)二月,四川饥民王小波、李顺聚众起义。王小波提出“均贫富”的口号,得到贫民的拥护,起义队伍很快壮大,增加至数万人。十二月,王小波身受重伤战死,义军由其妻弟李顺为头领继续斗争。由于起义军纪律严明,李顺又善于收用人才,队伍发展到数十万人。淳化五年(公元994年)正月,起义军攻下成都,建立了大蜀政权,李顺为大蜀王,改元应运。宋太宗急令亲信宦官王继恩领大军攻占了剑门关,经栈道长驱入川。五月,王继恩攻破成都,李顺战死。十一月,李顺余部被击溃,起义军被镇压下去。1.内忧土地兼并苛捐杂税阶级矛盾尖锐农民起义政治危机2.外患“守内虚外”辽、西夏同北宋战争不断边境危机财政危机上京(今内蒙)兴庆(今银川)东京(今开封)1004年澶渊之盟①宋辽澶渊之盟:北宋每年给辽国银10万两,绢20万匹,叫做“岁币”。(宋辽维持旧疆,约为兄弟之国,辽主称宋真宗为兄,宋真宗称辽主为弟,并称萧太后为叔母;双方沿边州县各守边界,两边人户不得交侵。)②宋夏和议:北宋每年给西夏银两7.2万两,绢15.3万匹,茶3万斤。宋辽、宋夏之间——战争与和议的影响:①在北宋与辽、西夏的对垒作战中,广大人民饱受战争之苦。北宋每年给辽、西夏岁币,加重了财政负担,加剧了积贫积弱,边防危机出现!北宋社会危机迅速加深,统治集团内部纷纷要求改革弊政!②和议客观上暂时维持了宋辽、宋夏之间边境的和平,有利于民族交流和交往。北宋的统治钦宗1125-1127徽宗1100-1125哲宗1085-1100仁宗1022-1063英宗1063-1067神宗1067-1085真宗997-1022太祖960-976太宗976-997仁宗1022-1063四.解决危机的尝试—“庆历新政”1.改革导火索2.改革人物3.中心措施4.改革结果5.原因范仲淹整顿吏治措施激进,遭到官僚贵族的反对和诽谤。失败宋、夏战争的失败激化社会危机6.影响揭开了北宋革新除弊、变法改革的序幕。在湖南岳阳,与滕王阁、黄鹤楼并称我国南方三大名楼。岳阳楼始建于唐代,主楼三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