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之《道德经》《道德经》演讲大纲一、前言:《道德经》介绍二、道教起源与发展三、道家思想特色及对比四、为什么要学道家及相关重点章节解读五、道是什么及相关重点章节解读六、圣人的示范及相关重点章节解读《老子》,又称《道德经》,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部具有完整哲学体系的著作。老子的哲学涵盖了宇宙观、人生观和社会政治观。“道”是老子哲学思想的基本范畴,所谓“道”,是指“究竟真实”而言,亦即万物的始源与归宿,万物的基础与动力来源;而“德”则是“道”的展开,是“道”在人生、社会和政治生活中的具体应用。道家立说的目的,是要在变化生灭的世间,找到究竟真实(道),使人可以自行安顿,进而自在逍遥,臻于化境。前言在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发展过程中,儒家与道家是两大支柱,有时携手合作,有时分庭抗礼,形成中华文化的一大特色。儒家表现深刻的入世情怀,道家呢?是出世、超世,还是别有一番用心与苦心?前言老子是道家的创始者。《老子》一书的作者即如司马迁所说,是“周守藏室之史”,他的生平与《老子》一书的内容也不妨分开讨论。今人所读《老子》,多以王弼注本为主,再参酌帛书本、竹简本,稍加损益。前言老子看待天下大乱,把焦点置于“人的认知能力”上,若是认知偏差,则欲望随之错乱,所以他但愿百姓“无知无欲”。老子其实另有所指,希望认知可以由“区分”提升到“避难”,再提升到“启明”,亦即以道观物,化解贵贱,抵达一往平等的境界。由此显示老子为何强调“三宝”:慈、俭、不敢为天下先。若是回溯根源,仍须说明何谓“道”,以及人生修行之法:虚与静。前言老子的修养方法是虚与静,由此孕生智慧,可以“观”天地万物的真相,然后肯定“道”是究竟真实。以道为本源,则人生的困境与虚无之感可以化解于无形。由此我们可以借助这一课程理解真实,体悟智慧,超越生命苦难;并比对现代社会的情境,人们对所谓成功、快乐的心灵焦虑。前言老子思想的集大成的《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垂手可得。-[德]尼采(1844-1900)不读《道德经》一书,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鲁迅《老子》说:“知其白,守其黑。”这句话向我们揭示了这样一个人人都知晓的、但鲜能真正理解的真理:有死之人的思想必须让自身没入深深泉源的黑暗中,以便在白天能看到星星。-[德]海德格尔(1889-1976)前言道教起源与发展1、汉初有黄老道,推尊黄帝为五帝之首,并以老子学说为治国原则。至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此道才受挫。2、东汉灵帝,在东方有张角,倡太平道,道师持符祝,教病人叩头思过,以符水治病。后发展为数十万人,乃发动农民起义,倡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后遭镇压。3、此时,汉中有张脩,以“老子”劝导病人,使病家出米五斗,号称五斗米道。张鲁杀张脩取而代之,自号师君,使五斗米道成为他割据巴汉的工具。张鲁降曹操,受封为镇南将军。此派道次提出“太上老君”的神名,与“道教”的教名。此派有符箓派的特色,至南北朝名为天师道,发展至全国。道教基本教义:1、源自民间巫术与神仙方术,又附会《老子》、《庄子》,并加以引申,再吸收儒家,阴阳家、谶(chèn)纬及佛教等成分,融合而成,基本宗旨为长生成仙。2、经典为《太平经》,把汉代道家关于气的学说神秘化,把养生论引申为长生说。主张通过养性与积德,如行孝、守一、含气、服药等,达到长生成仙的目的。道教起源与发展道教基本教义:3、至上神是“委气真人”,下有神人、真人、仙人、道人,组成神仙世界。受儒家“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观念的启发,提出“承负”说,谓先人的功过,积之日久,延及子孙,而有福祸之异。4、主张阴阳调和,五行当位,向往君臣民同心协力的封建太平理想。东汉魏伯阳著《周易参同契》,形成内外丹结合之说。后人则进而以身为炉体,依阴阳的变化,六十四卦的运行,修养精气,结而成丹,是谓内丹。以药石炼制成丹,是谓外丹。丹成可以养性延命,乃至不死成仙。道教起源与发展道教发展于两晋南北朝时期,原因是:1、炼丹成仙的宗旨,迎合了贵族的精神需求;保身隐居的生活方式,受到厌世士人的欢迎;符箓斋醮的消灾治病方法及互助共济的道规,吸引了苦难中的民众。2、利用老庄之学,形成一般迷信所缺少的神学体系;又与儒学在观念上呼应,维护纲常名教,以此得到统治者的信任。3、它的养生论与医学,有科学成分与实用价值,又能包容各种观念,形成丰富的文化系统。道教起源与发展道教重要人物与作品:1.王浮《老子化胡经》。2.葛洪《抱朴子》肯定神仙必有,长生可致,集以往神仙外丹理论之大成。学道首在修德守礼:“欲求仙者,要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其次则为服用金丹上药:“升仙之要在神丹也。”然后再辅以清心寡欲、房中术、吐纳行气、草木药饵。此派代表了丹鼎派。3.陆修静综合符箓派与丹鼎派:又因弘扬《灵宝经》,被人称为灵宝派。著有《三洞经书目录》,为《道藏》奠下体例。道教起源与发展道教重要人物与作品:4.陶弘景受梁武帝信赖,有“山中宰相”之称。以存神服气为主,辅以诵经、功德。编造等级森严的新的神仙系谱。主张与儒家、佛教三教合流。5.北魏寇谦之主张“清整道教”,除去三张伪法,租米钱税,及男女合气之术。大道清虚,岂有斯事。专以礼度为首,而加之以服食闭练.”其道教称为北天师道。道教起源与发展巫易史术数占卜家天文家道德家墨家方技家儒家医家房中神仙形法杂占蓍龟阴阳历谱五行黄老道五斗米道今日道教道教的形成(依许地山之说)1.因应天下大乱,意图彻底解释及解决人的生命问题。2.方法是跳脱“人中心”的思考模式及价值判断,转而把握究竟真实--道。3.以道代天,显示革命性;与其修德,不如觉悟,只适合“老者、失意者、智者”。4.由此化解虚无主义的危机,并且开启了从真实到美感的途径。道家思想特色儒家道家儒家以人为中心,强调人之社会性。道家不以人为中心,重视人之自然性。儒家以天为至高存有,突显历史背景。道家以道为至高存有,展现宇宙视野。儒家企盼天人合德,人须行善以求至善。道家向往与道合一,人需智慧以求解脱。道家与儒家的对比老子的虚静庄子的逍遥(1)人的知识能力:区分、避难、启明(1)觉知:人性软弱,人间险恶(2)道是整体:“致虚极,守静笃”(2)修行:从“形如槁木,心如死灰”着手(3)三宝:慈,俭,不敢为天下先(3)与道同游:不得已,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4)无为:无心而为,顺其自然(4)回归人间:外化而内不化老子与庄子的对比(一)人的知识能力:区分、避难、启明人间问题来自人的“知”,所以要步步提升,面对天下大乱的局势,探本求源,至少不能忽略一个原因,那就是人类与生俱有的认知能力。作为万物之灵,人的认知能力无疑是他出类拔萃的必要条件,但是也正是因为这种能力的偏差发展,给人间带来了各种困境。那么,“认知”是怎么回事?它的正确作用以及正常发展又应该如何?老子的道“虚静”详解1、以知为区分(人对万物之关系)“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第12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第2章】首先,人在求生存时,认知能力必须“对万物”加以分辨,厘清外在事物的利与害。譬如,水果之可食与不可食;动物之可近与不可近;环境之可处与不可处。没有这样的区分能力,人的生命必然陷于危险状态;充分使用此一能力,则有利于人类控制万物,进而推演为日益精巧的文明社会。问题在于:一旦区分,产生好坏与贵贱之别,则人们自然群起追逐与逃避,犹如孔子所谓的“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论语‧里仁》)接着就难免出现竞争、斗争与战争了。老子的道“虚静”详解2、以知为避难(人与万物之关系)“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第9章】“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第46章】“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第13章】藉由经验与学习,人们了解自己“与万物”的关系,也明白短视近利可能造成的后遗症,于是以认知为“避难”之方,不与一般人同样见识,并且提前采取防范措施。《淮南子‧人间训》有一段”塞翁失马”的故事,描述一位老翁的得失观念“总是”与邻人的相反,而事后又一再证明他的远见有理。这正符合老子所说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五十八章)明白此一道理,无异于深通人情世故,免于责怪与患难,可以平静而安全地度过一生。老子的道“虚静”详解3、以知为启明(由道来观看一切)“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第16章】在老子的理想中,还须再往上跃升,亦即以认知为“启明”。所谓启明,就是要由“整体”观点来看待我与万物,使一切合而为一。在此,“整体”所指涉的正是“道”,因为万物(包含人类)皆由道而来,并且也将回归于道。老子推许“明”的意境,谈及的有:“知常者明”【十六章】“见小曰明”【五十二章】“自知者明”【三十三章】「不自见故明」【二十二章】老子的道“虚静”详解3、以知为启明(由道来观看一切)人若排除自己执着的念头,觉悟自己与万物皆在同一个道之中,明白了永恒的常态现象,然后人生自然可以离苦得乐了。《庄子‧秋水》有“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一语,所展现的即是启明之境,以此为凭借,才可进而逍遥无待。以上已就认知作用的转化与提升稍作说明,其原则也符合老子求道的态度,亦即:“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四十八章)意思是:探求知识,每天要增加一些;探求道,每天要减少一些。减少之后还要减少,一直到无所作为的地步。无所作为却什么都可以做成。何以如此?因为人的智力有限,不如减损成见与欲望,让万物自然运作发展。老子的道“虚静”详解(二)、道是整体:“致虚极,守静笃”如果克就老子的方法来说,则关键在于“虚”与“静”二字。他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十六章)意思是:追求“虚”,要达到极点;守住“静”,要完全确实。万物蓬勃生长,我因此看出回归之理。一切事物变化纷纭,各自返回其根源。在此,虚之后,能空能明;静之后,能安能观。能够明而观,就将觉悟万物源生于道,也回归于道。然后个人不仅不会轻举妄动,刻意造作,喜怒随人,而且还可展现“万物静观皆自得”的趣味。老子的道“虚静”详解(二)、道是整体:“致虚极,守静笃”老子在这段话的最后,说了“没身不殆”(终身免于危险)的结语。“没身不殆”听起来有些消极,好像处于乱世之中,对于众人争夺之物要“保持距离,以策安全”;而事实上,这只是老子思想的初步效应。世间能够转化认知作用,从区分到避难,再由避难到启明者,实在并不多见。能够没身不殆,进一步才可以欣赏老子的积极表现。当然,所谓的积极表现,并未脱离他“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主轴。老子的道“虚静”详解(三)、三宝:慈,俭,不敢为天下先老子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六十七章)在老子书中,“我”、“吾”与“圣人“这三个字词,所指涉的对象为一,皆是“悟道的统治者”。前引之文的意思是:我有三种法宝,一直掌握及保存着。第一是慈爱,第二是俭约,第三是不敢居于天下人之先。老子的道“虚静”详解1、一曰慈:“慈”是描写母亲的爱。万物源生于道,道对万物有如母亲,无不包容、肯定与珍惜。同理,悟道者对百姓也是一片慈愛之心。老子接着說:“慈故能勇”。只要是有利于百姓的,包括锄強济弱,亦即“损有余而补不足”【第77章】,都乐于去做,这不是真正的勇敢吗?换言之,心中存著无私的愛,自然孕生大勇。孔子也曾说过类似的話,就是“仁者必有勇”(《论语‧宪问》)。老子的道“虚静”详解2、二曰俭是对待万物的态度。只有自奉俭约的人,才会充分利用資源,让万物的功效推广开來,亦即让天下人都分享得到所需之物。老子接着說:“俭故能广”。其意在此。不仅如此,悟道者的统治原則越俭约,則天下百姓越能够自由发展个性。老子说:“治人事天,莫若嗇(sè)。」(五十九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