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怎样处理好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关系[关键词]语文课程课程标准语文教学工具性人文性以人为本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新课程改革《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开宗明义指出了语文学科的课程性质:“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教学历来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语文课程标准的研制,是在系统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历史经验,吸收了国外母语课程标准研究的新成果,分析了语文教育的现状及时代发展对语文教育的新要求的基础上构建的语文教育目标体系。课标提出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概念,结束了关于语文学科性质的长期纷争,他成为引领我们一线语文教师进行语文教学的崭新理念。新的“语文课标”,即肯定了以前的工具性,又吸纳了人文性的新观点,把二者统一起来,在语文教学的发展史上首次提出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本人认为,这一新的理念,即继承了语文教育应该使学生切实掌握语文这个工具性打好语文基础这一传统的正确观点,又反映了语文教育应该体现固有的人文精神加强人文精神的新的时代观点,同时,澄清了工具性人文性各执一端的片面认识。应该说,这是语文教育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这一关键问题的解决,为语文教育端正了方向,把语文呢教育指向了健康发展的正确道路。语文课程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本质关系”就是说语文的基本性质是“言语形式的工具性”,而这种“工具性”又是附带“人文”的工具性。换句话说“语文课程的本质,是言语形式的工具性,语文课的人文性和科学性特征,都基于工具性,均是工具性的派生功能”。[1]这很重要,因为一方面它是语文课程区别与其它课程的标志,另一方面确立了此属性就会派生出一系列关于语文课程和教学的正确理念,像“语文教学是附带人文性的言语教学”、“语文教学要加强双基训练”、“语文课程应立足于言语形式”等等。不然,语文教研就会轻视“言语形式”、“言语应用”,过分强调“言语内容的人文性”,把语文教研搞成了其它科教研。但这里要明确,语文教研强调语文言语形式的工具性,但绝不排斥语文“言语内容的人文性”(当然也包含不排斥“审美性”)。如学习《景泰蓝的制作》时,我们就可以把教学重点放在“工具性”上。《景泰蓝的制作》是一片典范的说明文,按照景泰蓝制作的先后顺序,有详有略地介绍说明事物;语言准确、通俗、朴实。我们可以制定这样的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按照景泰蓝制作的先后顺序,有详有略地介绍说明事物的方法。2、体会本文的语言准确、通俗、朴实的特点。教学中要抓住这几个重点:引导学生反复体会文章以景泰蓝的制作程序为序,纵横交错,有详有略的特点,绘制本文说明顺序结构图;让学生根据文章语言运用的特点进行分类整理,加强体会;有条件的,可以出示景泰蓝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至于了解景泰蓝制作精巧,手工操作的特点,启发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则可放在次要的地位;而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情感也就显得多余了,更不能让学生去无病呻吟谈什么“读了本文后得到的启示”,否则,就会喧宾夺主,本末倒置。语文教研是既强调“工具性”,又强调“人文性”。因为语文里毕竟有着丰富的人文资源,轻视“人文性”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划算的。语文是人文的鼻祖,是一切人文的根基;没有语文也就没有人文,更没有人文存在的依托和人文发展的驱动器。人文,是人类社会各种文化现象,是人类一切文明的总称;工具为人类所创造,是人类所特有和社会发展的因素。人文精神是以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为最高的价值追求,其核心是人要拥有健康、善良的生命,活泼、自由的头脑,丰富、高贵的灵魂,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是语文教育的应有之义。人文教育不只是语文教育,而语文教育应当在人文教育中占有一个特殊甚至是核心的位置。因语文课程以汉语言为载体,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和浓郁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中华文化中最摄人心魄的精神----仁民爱物、修己安人、义以为上、以人为本、刚健有为、贵和尚中、自强不息,天人合一、爱国主义、科学民主、法制道德、自由平等、公正公平、宽容和谐、忧患意识、求新务实等。“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这表明,随着语文教育改革的深化,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在语文教育领域不断渗透。语文教学既是训练学生运用语言能力的过程,也是传递文化、陶冶人性、建构人格、唤醒灵魂、促进生命个体成长完善的过程。语文就是要培养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对理想与未来的追求、对自然与人生的关怀,培养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一个学生的人文基础,如对人类的责任意识、对理想的执著追求、对科学的兴趣和态度,往往对其学习起着决定性作用。“特别要充实被自然和美的事物感动的情操,培养健康而有活力的生活态度。”中小学生奠定了这样的“精神底子”,“以后无论遇到了什么艰难曲折,经历了怎样的人生的、精神的危机,都能从容应对,坚守住基本的精神防线,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态势,不至于在精神上被压垮”。①笔者想就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谈几点看法。一、加强语文课的人文教育。善于挖掘教材,教材是学生成长的导师。其意义主要体现在思想导向:尊重生命、珍惜真情、弘扬个性、积极进取等人文主义的价值观念。新教材中这样的课文比比皆是。如《生命的意义》(奥斯特洛夫斯基)、《幽径悲剧》(季羡林)、《散步》(莫怀戚)等等。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高尚的人谈话。”读一本好的语文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二、重视课外阅读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有限的时间用在读书上,读古诗读古文,读时文读名著,读传记读人生。真正感受文本,感受语文。1、诵读古诗词。唐诗宋词中,爱国精神、民族气节、友好和睦、忧国忧民、建功立业、坚持和维护统一、反对分裂和投降、英勇献身、安邦治国、鞭挞黑暗、同情人民、蔑视权贵、追求自由、乐观豁达、热爱自然、珍重友谊、珍惜时间、人生哲理、勇于创新、精益求精等,这些思想精神,与学校的德育内容是一致的。学习唐诗宋词能让学生在文学艺术的熏陶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情感的教育、道德的感化。三、树立作文教学新理念1、重视人格养成。文如其人,学作文与学做人原来是水乳交融的的一体。长期以来,富有人文性的作文教学,却沦为工具性纯技能的训练,结果导致文道背向,人文分离。其实,作文也是育人的摇篮,孩子们从小就在作文中雕塑自己的心灵。作文的过程正是培养学生美德的好契机,从观察感知、体验顿悟到捕捉信息、提炼素材,直至构篇立意,运笔成章,每个环节都可能让作者感受真情,感悟真理,陶冶性灵,升华思想。作文的过程也就是让学生贴近时代生活,接受人文思想熏陶的过程。作文教学要弘扬人文精神,重视人格的养成,这既是时代的需求,也是作文本身规律的体现。2、尊重学生的选择。这种选择包括题目的选择,材料的选择,主题的选择,体裁的选择,评价的选择等。3、尊重学生的发现。四、语文教学要向生活开放。“三点一线”的生活程序挡住了学生向往生活的目光,他们很少能够直面生活中的真善美、假丑恶。对社会病痛常常表现出冷漠,对身边的人缺乏应有的关注,对弱势群体缺乏应有的关心;对学习生活中的一些不良现象,表现出过度的宽容;对一些大是大非问题,他们学会了明哲保身,不肯明确表态。在应试的紧箍咒下,一些学生只知埋头读书,完全不问世事。因此,让学生走向社会,走向自然,深入生活,接触人民,培养关心社会、热爱自然、爱护生命、同情弱小的赤诚爱心。从每天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在日常生活的小事中让学生发现美、获得美,养成优良的个性品质;在平常的学习、工作、应考、交往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个性倾向、生活习惯、兴趣爱好以及健康的情感和良好的思维方法;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激发学生创新求异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参与精神、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协调能力和实践能力。一个中学生,如果他不关心社会,不关心社会的病痛,如果他无视人民的苦难,听不见民众的呻吟,能说他接受的是合格的语文教育吗?不言而喻,汉语言具有丰富的人文性,它承载着人的思想、情感、意识、心灵,是活生生的,有灵魂、有生命的。离开了生活,离开了文化熏陶,离开了情意的理解,离开了认知能力的培养,语文课程的人文精神的价值便不复存在。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育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这里规定的语文素养的基本内涵和要素包括:情感态度,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思想观念等。这样的内涵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本质属性和三维目标,具体包括以下几点:1.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首先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这是爱国主义情感在语文课程上的具体体现。其次,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正确态度。关于正确的态度,新《课标》的总目标中包含:尊重祖国语文的态度;关心当代文化,尊重多元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营养的态度,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的习惯;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态度;主动学习语文的态度;敢于对自己的语言行为(包括口头和书面)负责的态度。最后,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这里的个性包括良好的品质气质和良好的语文品质,以及个人的语言习惯、语言风格和语言品位等。2.在知识和能力方面。首先语文课程应不断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应背诵240篇(首)古诗文,九年课外阅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这里的知识包括现代汉语知识、作家作品知识、文章知识、文化常识和科普常识、社会常识等。其次,语文课程应不断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包括识、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这些能力均适合学生实际的需要。同时,还要发展思维能力,语文课程尤其应以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力为重任,让学生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3.在过程和方法方面。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养成习惯,要注重语感、要用心感悟。新《课标》把“培养语感”作为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内涵,体现了语文课程的独特性。至于方法,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一定要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真正会学、主动地学。语文学习方法比较多,如识写字的方法,朗读、默读、精读、略读、浏览的方法,理解文题、句子、分段、概括段意、抓住主要内容、归纳主旨中心的方法,鉴赏文章词语句子和写作特色的方法,评价思想情感价值观的方法,各种写作方法等。“过程和方法”是一个隐性的维度,支撑语文素养的形成发展,也是语文素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和内涵要素。语文的工具性是人文性的基础、载体,人文性是工具性的“精、气、神”所在。多年来,我国语文界一直对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争论不休。首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强调“工具性”,着重字词句的训练,将文章分析得支离破碎,毫无美感;其后又片面强调“人文性”,忽视语文的工具作用,语文知识点不能落到实处,这都对当时语文教育产生消极的影响。随着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最终达成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共识。这充分说明了我国语文教育的发展。就语文课本身而言,其工具性和人文性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二者相辅相成,我们无法将其割裂开。如果说工具性是基础,是求真,那么人文性便是一种升华、求美。离开了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无从谈起,离开语文的人文性,工具性的一面回显得晦涩、干瘪,比如,在阅读中,要求学生不仅做到文通字顺,而且通过阅读作品,向往美好的理想,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二者不可偏废,应当使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水乳交融。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由此可见,语文的“工具性”是指语文用于人际交流具有维持社会联系的实用功能和中介作用。语文是个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