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中考数学几何题总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三角形知识考点:理解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及三角形的主要线段(中线、高线、角平分线)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关键是正确理解有关概念,学会概念和定理的运用。应用方程知识求解几何题是这部分知识常用的方法。精典例题:【例1】已知一个三角形中两条边的长分别是a、b,且ba,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周长L的取值范围是()A、bLa33B、aLba2)(2C、abLba262D、baLba23分析:涉及构成三角形三边关系问题时,一定要同时考虑第三边大于两边之差且小于两边之和。答案:B变式与思考:在△ABC中,AC=5,中线AD=7,则AB边的取值范围是()A、1<AB<29B、4<AB<24C、5<AB<19D、9<AB<19评注:在解三角形的有关中线问题时,如果不能直接求解,则常将中线延长一倍,借助全等三角形知识求解,这也是一种常见的作辅助线的方法。【例2】如图,已知△ABC中,∠ABC=450,∠ACB=610,延长BC至E,使CE=AC,延长CB至D,使DB=AB,求∠DAE的度数。分析: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外角定理,等腰三角形性质,求出∠D+∠E的度数,即可求得∠DAE的度数。略解:∵AB=DB,AC=CE∴∠D=21∠ABC,∠E=21∠ACB∴∠D+∠E=21(∠ABC+∠ACB)=530∴∠DAE=1800-(∠D+∠E)=1270探索与创新:【问题一】如图,已知点A在直线l外,点B、C在直线l上。(1)点P是△ABC内任一点,求证:∠P>∠A;(2)试判断在△ABC外,又和点A在直线l的同侧,是否存在一点Q,使∠BQC>∠A,并证明你的结论。nmll问题一图CBACBA分析与结论:(1)连结AP,易证明∠P>∠A;(2)存在,怎样的角与∠A相等呢?利用同弧上的圆周角相等,可考虑构造△ABC的外接⊙O,易知弦BC所对且顶点在弧AmB,和弧AnC上的圆周角都与∠A相等,因此点Q应在弓形AmB和AnC内,利用圆的有关性质易证明(证明略)。【问题二】如图,已知P是等边△ABC的BC边上任意一点,过P点分别作AB、AC的垂线PE、PD,垂足为E、D。问:△AED的周长与四边形EBCD的周长之间的关系?分析与结论:(1)DE是△AED与四边形EBCD的公共边,只须证明AD+AE=BE+BC+CD(2)既有等边三角形的条件,就有600的角可以利用;又有垂线,可造成含300角的直角三角形,故本题可借助特殊三角形的边角关系来证明。略解:在等边△ABC中,∠B=∠C=600例2图EDCBA问题二图EDPCBA2又∵PE⊥AB于E,PD⊥AC于D∴∠BPE=∠CPD=300不妨设等边△ABC的边长为1,BE=x,CD=y,那么:BP=x2,PC=y2,21yx,而AE=x1,AD=y1∴AE+AD=23)(2yx又∵BE+CD+BC=231)(yx∴AD+AE=BE+BC+CD从而AD+AE+DE=BE+BC+CD+DE即△AED的周长等于四边形EBCD的周长。评注:本题若不认真分析三角形的边角关系,而想走“全等三角形”的道路是很难奏效的。跟踪训练:一、填空题:1、三角形的三边为1,a1,9,则a的取值范围是。2、已知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为1和2,如果第三边的长也是整数,那么第三边的长为。3、在△ABC中,若∠C=2(∠A+∠B),则∠C=度。4、如果△ABC的一个外角等于1500,且∠B=∠C,则∠A=。5、如果△ABC中,∠ACB=900,CD是AB边上的高,则与∠A相等的角是。6、如图,在△ABC中,∠A=800,∠ABC和∠ACB的外角平分线相交于点D,那么∠BDC=。7、如图,CE平分∠ACB,且CE⊥DB,∠DAB=∠DBA,AC=18cm,△CBD的周长为28cm,则DB=。8、纸片△ABC中,∠A=650,∠B=750,将纸片的一角折叠,使点C落在△ABC内(如图),若∠1=200,则∠2的度数为。9、在△ABC中,∠A=500,高BE、CF交于点O,则∠BOC=。10、若△ABC的三边分别为a、b、c,要使整式0))((mcbacba,则整数m应为。第6题图FEDCBA第7题图EDCBA第8题图21CBA二、选择题:1、若△ABC的三边之长都是整数,周长小于10,则这样的三角形共有()A、6个B、7个C、8个D、9个2、在△ABC中,AB=AC,D在AC上,且BD=BC=AD,则∠A的度数为()A、300B、360C、450D、7203、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中线分周长为15和12两部分,则此三角形底边之长为()A、7B、11C、7或11D、不能确定4、在△ABC中,∠B=500,AB>AC,则∠A的取值范围是()A、00<∠A<1800B、00<∠A<800C、500<∠A<1300D、800<∠A<130035、若、、是三角形的三个内角,而x,y,z,那么x、y、z中,锐角的个数的错误判断是()A、可能没有锐角B、可能有一个锐角C、可能有两个锐角D、最多一个锐角6、如果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它相邻内角的2倍,且等于它不相邻内角的4倍,那么这个三角形一定是()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正三角形三、解答题:1、有5根木条,其长度分别为4,8,8,10,12,用其中三根可以组成几种不同形状的三角形?2、长为2,3,5的线段,分别延伸相同长度的线段后,能否组成三角形?若能,它能构成直角三角形吗?为什么?3、如图,在△ABC中,∠A=960,延长BC到D,∠ABC与∠ACD的平分线相交于1A,∠1ABC与∠1ACD的平分线相交于2A,依此类推,∠4ABC与∠4ACD的平分线相交于5A,则∠5A的大小是多少?4、如图,已知OA=a,P是射线ON上一动点(即P可在射线ON上运动),∠AON=600,填空:(1)当OP=时,△AOP为等边三角形;(2)当OP=时,△AOP为直角三角形;(3)当OP满足时,△AOP为锐角三角形;(4)当OP满足时,△AOP为钝角三角形。2A1A第3题图DCBAa060第4题图NPOA一、填空题:1、79a;2、2;3、1200;4、300或1200;5、∠DCB;6、500;7、8cm;8、600;9、1300;10、偶数。二、选择题:CBCBCB三、解答题:1、6种(4、8、8;4、8、10;8、8、10;8、8、12;8、10、12、4、10、12)2、可以,设延伸部分为a,则长为a2,a3,a5的三条线段中,a5最长,∵0)5()3()2(aaaa∴只要0a,长为a2,a3,a5的三条线段可以组成三角形设长为a5的线段所对的角为,则为△ABC的最大角又由12)5()3()2(2222aaaa当0122a,即32a时,△ABC为直角三角形。3、304、(1)a;(2)a2或2a;(3)2a<OP<a2;(4)0<OP<2a或OP>a22.全等三角形4知识考点:掌握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来解决有关的证明和计算问题,灵活运用三角形全等的三个判定定理来证明三角形全等。精典例题:【例1】如图,已知AB⊥BC,DC⊥BC,E在BC上,AE=AD,AB=BC。求证:CE=CD。分析:作AF⊥CD的延长线(证明略)评注:寻求全等的条件,在证明两条线段(或两个角)相等时,若它们所在的两个三角形不全等,就必须添加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常见辅助线有:①连结某两个已知点;②过已知点作某已知直线的平行线;③延长某已知线段到某个点,或与已知直线相交;④作一角等于已知角。例1图FEDCBA例2图21EDCBA问题一图PE4321CBA【例2】如图,已知在△ABC中,∠C=2∠B,∠1=∠2,求证:AB=AC+CD。分析:采用截长补短法,延长AC至E,使AE=AB,连结DE;也可在AB上截取AE=AC,再证明EB=CD(证明略)。探索与创新:【问题一】阅读下题:如图,P是△ABC中BC边上一点,E是AP上的一点,若EB=EC,∠1=∠2,求证:AP⊥BC。证明:在△ABE和△ACE中,EB=EC,AE=AE,∠1=∠2∴△ABE≌△ACE(第一步)∴AB=AC,∠3=∠4(第二步)∴AP⊥BC(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上面的证明过程是否正确?若正确,请写出每一步的推理依据;若不正确,请指出关键错在哪一步,并写出你认为正确的证明过程。略解:不正确,错在第一步。正确证法为:∵BE=CE∴∠EBC=∠ECB又∵∠1=∠2∴∠ABC=∠ACB,AB=AC∴△ABE≌△ACE(SAS)∴∠3=∠4又∵AB=AC∴AP⊥BC评注:本题是以考查学生练习中常见错误为阅读材料设计而成的阅读性试题,其目的是考查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证明过程中逻辑推理的严密性。阅读理解题是近几年各地都有的新题型,应引起重视。【问题二】众所周知,只有两边和一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你能想办法安排和外理这三个条件,使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吗?请同学们参照下面的方案(1)导出方案(2)(3)(4)。解:设有两边和一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方案(1):若这个角的对边恰好是这两边中的大边,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方案(2):若这个角是直角,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方案(3):若此角为已知两边的夹角,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5评注:这是一道典型的开放性试题,答案不是唯一的。如方案(4):若此角为钝角,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5):若这两个三角形都是锐解(钝角)三角形,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能有效考查学生对三角形全等概念的掌握情况,这类题目要求学生依据问题提供的题设条件,寻找多种途径解决问题。本题要求学生着眼于弱化题设条件,设计让命题在一般情况不成立,而特殊情况下成立的思路。跟踪训练:一、填空题:1、若△ABC≌△EFG,且∠B=600,∠FGE-∠E=560,则∠A=度。2、如图,AB∥EF∥DC,∠ABC=900,AB=DC,那么图中有全等三角形对。3、如图,在△ABC中,∠C=900,BC=40,AD是∠BAC的平分线交BC于D,且DC∶DB=3∶5,则点D到AB的距离是。第2题图FEDCBA第3题图DCBA第4题图HEDCBA4、如图,在△ABC中,AD⊥BC,CE⊥AB,垂足分别为D、E,AD、CE交于点H,请你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使△AEH≌△CEB。5、如图,把一张矩形纸片ABCD沿BD对折,使C点落在E处,BE与AD相交于点O,写出一组相等的线段(不包括AB=CD和AD=BC)。6、如图,∠E=∠F=900,∠B=∠C,AE=AF。给出下列结论:①∠1=∠2;②BE=CF;③△ACN≌△ABM;④CD=DN。其中正确的结论是(填序号)。二、选择题:1、如图,AD⊥AB,EA⊥AC,AE=AD,AB=AC,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ADF≌△AEGB、△ABE≌△ACDC、△BMF≌△CNGD、△ADC≌△ABE填空第5题图OEDCBA填空第6题图21FNMEDCBA选择第1题图MGFEDCBA2、如图,AE=AF,AB=AC,EC与BF交于点O,∠A=600,∠B=250,则∠EOB的度数为()A、600B、700C、750D、8503、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边和其中一边上的高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的第三边所对的角()A、相等B、不相等C、互余D、互补或相等选择第2题图OFECBA选择第4题图PDCBA4、如图,在△ABC中,AD是∠A的外角平分线,P是AD上异于A的任意一点,设PB=m,PC=n,AB=c,AC6=b,则)(nm与)(cb的大小关系是()A、nm>cbB、nm<cbC、nm=cbD、无法确定三、解答题:1、如图,∠1=∠2,∠3=∠4,EC=AD。求证:△ABE和△BDC是等腰三角形。解答题第1题图D4321ECBA解答题第2题图DFECBA2、如图,AB=AE,∠ABC=∠AED,BC=ED,点F是CD的中点。(1)求证:AF⊥CD;(2)在你连结BE后,还能得出什么新结

1 / 8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