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小学德育及公民教育课程述评-权威精品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最新最全的学术论文期刊文献年终总结年终报告工作总结个人总结述职报告实习报告单位总结摘要: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公民素质,一直是香港学校教育的重要使命之一。基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和课程发展的趋势,香港于2008年修订了《德育及公民教育课程框架》。香港小学德育及公民教育课程旨在通过课堂讲授和多元化的学习经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积极为家庭、社会、国家和世界作贡献。关键词:香港小学;德育;公民教育;课程一、德育及公民教育课程框架修订背景(一)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进入21世纪之后,全球经济相互依存的关系日益密切,香港和内地(特别是泛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融合也更加紧密。这使得香港的年轻人面临着一个崭新的社会、经济与文化环境,他们需要对自己、社会、国家、世界有更深入的认识,才能成为有自信、有见识、有责任感的人。学校只有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这些情况,才能指导他们更好地参与未来社会的发展。香港回归祖国以后,提高学生对国家的认识以及培养他们对国民身份的认同成为香港学校教育的重要工作,其主要表现为提高学生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培养学生为社会和国家的福祉作贡献的精神。由此可见,香港德育及公民教育课程内容标准的变革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二)课程发展的趋势香港小学德育及公民教育课程经历了一个不断优化的过程。1981年,《学校德育指引》首次对学校德育提出了明确的规范和要求,确立了德育在学校课程的地位。为适应1997年回归后香港人身份的转变,1985年的《学校公民教育指引》将公民教育提升到一个重要的位置,将德育和公民教育融为一体。1999年,《学校环境教育指引》提出,要“促使学生毕生都关注环境,而且具有远见……同时身体力行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致力缔造一个能安居乐业、可持续发展的环境”[1]。2001年,《学会学习——课程发展路向》将“认识自己的国民身份,致力贡献国家和社会”列为七个学习宗旨之一,并建议将“德育及公民教育”列入五种基本的学习经历[2]。2002年,香港课程发展议会编订的《基础教育课程指引——各尽所能,发挥所长》将“德育及公民教育”列为四个关键项目之一,鼓励学校将其纳入课程规划,促进学生学习,并提出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五种价值观和态度,即坚毅、尊重他人、责任感、承担精神、国民身份认同[3]。2008年,香港教育局课程发展处德育及公民教育组发布了新修订的《德育公民教育课程架构》[4],新增诚信和关爱作为首先要培育的价值观,并罗列了各学习阶段的学习目标,进一步加强国民教育的推行。至此,香港学校德育及公民教育课程内容标准应运而生。二、课程主要内容香港德育及公民教育课程跨越小学所有学习阶段。每个学习阶段都涵盖五个生活范畴:个人范畴、家庭范畴、社群范畴、国家范畴和世界范畴,帮助学生从不同的生活范畴学习,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态度,加强对身份的认同。五个生活范畴又细分为不同的学习元素,涵盖正确价值观及身份认同的基本知识、技能、态度,也包含较广泛的生活事件和社会议题,照顾不同学生在兴趣和需要上的差异,帮助他们拓展和加深所获取的知识、技能、价值观和态度。学校可依据德育及公民教育课程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按照学生和学校的实际条件及需要,设计本课程的推行模式,确保学生得到相关的学习机会。香港小学阶段的德育及公民教育的推行分为低年级(1~3年级)和高年级(4~6年级)两个阶段,课程内容分为个人层面和身份认同建立层面两部分,个人层面主要包括健康生活教育、性教育、禁毒及相关教育,身份认同建立层面包含家庭、社群及社会责任教育,国民身份教育和世界公民教育。(一)个人层面1.健康生活教育健康生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养成积极的人生态度,树立健康的生活习惯。按照香港小学德育及公民教育课程内容标准的规定,低年级小学生需要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包括常做运动、注意饮食、作息规律等;注意居家安全,服从教师及家长的教导;能积极、乐观地适应新的学习环境;认识生命的历程,并珍惜其可贵之处;关心家人和同学,彼此相亲相爱,建立良好的关系。高年级小学生则需要坚持实践简朴和健康的生活态度;乐观迎接成长历程中的生理和心理转变;在与同辈及他人的交往中,能够坚决拒绝不善行为和恶劣行为,如吸烟、赌博、饮酒、吸毒、服食危害精神毒品等;培养多元化的兴趣和嗜好,能以乐观、理性的态度面对挫折、处理压力。2.性教育拥有正确的性知识和性观念,懂得保护自己和尊重他人,是香港小学德育及公民教育课程中性教育内容的首要目标。1~3年级学生要学会认识自己的身体,并以尊重的态度理解男女生理结构的异同;能保护自己身体的隐私,并懂得拒绝别人的冒犯;注重个人卫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认识人生不同阶段的历程:出生、成长、生育、年老、死亡。在此基础上,4~6年级学生需要了解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转变,并能以平和的态度迎接青春期;懂得以理性和尊重的态度与异性相处,认识友情、恋爱、结婚、生育之间的关系;认识性行为、怀孕、避孕和堕胎的基本知识和要承担的责任;主动拒绝对媒体中(包括电视、杂志、互联网等)带有色情成分信息的接触;慎言律己,不以性和色情作为闲谈和取笑别人的题材。3.禁毒及相关教育禁毒及相关教育也是香港小学德育及公民教育课程的主要内容,旨在让小学生坚决远离毒品,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对此,所有小学阶段的学生都必须认识药物的功能,以谨慎的态度对待药物,并依照医生的处方指示服用药物;认识烟、酒、毒品等对身体的不良影响;坚决拒绝对烟、酒、毒品等对身体有害物质的尝试;关心家人的健康,鼓励他们远离烟、酒、毒品等对身体有害的物质。(二)身份认同建立层面1.家庭、社群及社会责任教育家庭、社群及社会责任教育,是香港小学德育及公民教育课程内容的主要组成部分,其目标在于鼓励学生积极承担其作为家庭、社群及社会成员的角色和责任。低年级小学生要懂得爱护家庭各成员,主动表达对他们的关心和支持;关心同学,互助互爱,乐意与大家一起学习;认识社会上不同的职业,尊重服务香港社会的人;了解社区的设施,爱护自己的社区;认同自己是香港地区的一份子。高年级小学生则要学会分担家务,乐于承担家庭一份子的责任;积极担当服务同学和校园的工作;主动承担社区责任(例如清洁社区、环保回收等活动);欣赏和接纳多元化的香港社会(例如宗教、种族、语言、思想、文化、生活习惯等);主动了解公民的权利和责任,加强对香港社会问题的关注。2.国民身份教育香港回归后,国民身份教育也成为学校德育及公民教育课的重要内容,旨在加深香港儿童对国家的认识及国民身份的认同。1~3年级学生需要学习欣赏中国的传统习俗、历史文化和艺术创作,例如喜庆节日、历史人物、中乐国画等;尊重祖国及香港的象征,诸如国旗、国徽、国歌、区旗和区徽等;认识和学习孝道、尊师、慎独、诚信等传统中华美德;主动了解自己的祖籍和家乡,并培养对乡土的情怀和归属感。4~6年级学生要了解祖国的一些基本的情况,包括地理特征、省市名称、政府架构、重要历史时期、重要人物等;主动了解祖国发生的时事,并在适当的时候(例如发生天灾和意外时)表达真挚的关心;了解香港的基本法律法规及其在香港和祖国关系上所担当的重要角色;主动认识和欣赏多姿多彩的中华文化,譬如舞蹈、音乐、绘画、食品、方言等;主动了解自己的故乡和祖国,并认同作为其中一份子的身份。3.世界公民教育作为高度繁荣的国际大都会,香港是仅次于纽约和伦敦的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同时,香港也是国际重要的经济和航运枢纽之一,因此,拥有国际视野、关心世界各地人民的福祉,自然成为香港学校德育及公民教育课程的必修内容。课程内容标准要求低年级学生重视平等、尊重、和谐等与人相处之道;了解地球村的概念,实践环保的生活习惯,善用资源(例如循环再用、废物回收、节约能源等);以开放和接纳的态度,主动了解各地人民不同的生活、习俗和节日;认同自己是世界一份子,身边有着不同文化及种族的朋友(例如少数族裔学童及外籍家庭佣工等)。高年级小学生要学会尊重及珍惜生命,乐于与大自然(如植物、动物、海洋、空气等)和平共存;欣赏和尊重各国、各民族人民的文化(例如历史、宗教、生活等文化);乐于与他人分享祖国的历史及文化;乐于承担,积极参与不同类型的国际性服务工作。三、课程主要特点(一)体现了“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我们国家对基础教育质量指标所作的基本规定,是新课程标准为描述学生学习行为变化及其结果而提出的三个功能性的基本要求,简称“三维目标”,香港小学德育及公民教育课程内容完全体现了上述“三维目标”的要求。例如,个人层面的健康生活教育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所要达到的结果,包括学懂、学会、能应用良好生活习惯,即知识和技能目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获取运动、饮食、作息等知识和技能的程序和具体做法,即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对过程或结果体验后的倾向和感受,也就是最终养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包含认同、体会、内化三个层次,即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香港小学德育及公民教育课程内容将“三维目标”凝为一体,以知识与技能目标为基础,以过程与方法目标为载体,加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促进和优化,三者共同作用提升学生的德性。(二)展现出“正向能量”在道德观和价值观树立方面,小学生比较容易遵从家长与教师的要求,都希望成为父母的“好儿女”和老师的“好学生”,因此,在小学阶段坚持“正向能量”的教育,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选择。香港小学德育及公民教育课程在这方面的表现比较好。首先,培育学生品德,传承中华美德,包括仁、义、礼、智等;培育普世价值,包括和平、仁爱、公义、自由、民主、人权、责任感、尊重他人等。其次,正面引导学生,依循认识自我、立足香港、背靠祖国、面向世界的方向,使学生实践优良品格,乐于关顾家人、服务社会,愿意为国家及世界人民谋福利,建立正面、积极的人生态度。再次,教育学生认同身份,主动关心家庭、社群、国家及世界,成长为有见识和负责任的家庭成员、社会公民、国民及世界公民。最后是行动实践,通过德育及公民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在不同生活范畴都能以积极的态度做出理性而负责任的决定,并勇于行动实践。总之,香港小学德育及公民教育课程内容的“正向能量”在各个生活范畴都有所表现(见表1)。(三)遵循了“生活理念”德育应回归生活世界以及怎么样回归生活世界已经成为教育界探讨的热点之一。对于小学生德育来说,品德教育应联系实际经验并落实于平日的生活当中,一点一滴地将纯全善良的处世态度植入孩童的心灵,灌溉、美化孩童的心田,来日才能共享“花香满庭园”的美景。香港小学德育及公民教育课程内容遵循了“生活理念”,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课程内容标准是从儿童生活实际出发制订的,如学生在家庭和学校中的角色和责任的描述,都是极为具体、形象、感性的描述;其二,课程内容本身就是以生活范畴为基础的,个人范畴、家庭范畴、社群范畴、国家范畴及世界范畴层层递进,形成了培育学生品德和公民素质的立体生活网络。四、启示今后,内地的德育教育或者公民教育应积极借鉴香港德育及公民教育的成功经验,不断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和国民素质。(一)内容叙述应该更加具体德育课程或者公民教育课程承载着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重任,而意识形态教育又是一种非常严肃的教育。但是,内容严肃并不仅仅是意味着“理论化”或“文件化”[5]。国家最新修订的德育课程内容标准虽然是基于面向生活、面向学生的理念,但是文本叙述仍显得拘谨、笼统、抽象,这样是不利于学与教的。而香港小学德育及公民教育课程内容标准具有具体、细腻、形象与情真意切的叙述风格,能让人感到亲切、务实,充满人文关怀。因此,如何使德育课程或者公民教育课程内容标准的文本叙述走向具体形象与细腻丰富的风格,让人们感受到字里行间的情感,得到教师和学生的认同,是以后内地德育课程或公民教育课程内容修订所需要关注的重点。(二)文本理念注重核心价值任何一个社会的价值体系都不是单一的,也不是繁乱堆积的,而是一个以核心价值观为主导并有多层面价值观与之相结合的结构体系,这在社会转型时期表现得尤为明显[6]。德育及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