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记叙文的常考题型一、概括故事情节。答题格式:谁+干什么+结果怎样;或者什么+怎样;用一个比较长一点的主谓句式。二、考查表现手法及其作用。(阅读135页)衬托、对比、渲染、铺垫、照应、设置悬念、卒章显志、画龙点睛、以小见大欲扬先抑、联想、想象、语序倒置、借景抒情、讽刺、夸张、烘托、象征答题格式:运用了……写作手法+作用对比:鲜明地突出了事物的……特征;伏笔、铺垫: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前后照应:使文章结构紧凑,突出文章主题;2欲扬先抑:突出强调了事物(人物)……特征;三、探讨人物形象(性格特点)。先从文中找出关于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的句子,然后结合全文的内容进行概括。答此题一定要紧扣文本进行分析、概括。答题格式:运用……描写,写出了人物……内心,表现了人物的什么特点(品质)四、考查小说标题。1、一般来说,如果命题者设置这个提问,就意味着本文的标题有两重含义。首先找出标题中的关键词语,先回答它字面上的意思,即表层意思。然后联系全文的3主旨,说出这个词语的另一层面的意思,即其深层含义。答题的格式:……不仅指……,还比喻(象征)……,形象地写出了(表达了)……(一定要答出两个层面的含义。)2、标题的作用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点:(1)全文的线索,使文章思路清晰,推动情节的发展;(2)总括文章的主要内容;(3)点明文章主旨;(4)形式新颖,吸引读者;(5)反映人物情感的变化。例句:题目“背影”,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使文章思路更清晰,表达了作者对父亲背影4的难忘深情。五、品味语言。1、抓文中关键词语的作用(妙处)?答题格式:用了……词语(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人(事、物)的……特点(表现了人物……心情)、表达……之情。2、理解的句子含义。答题时一般要联系文章的主旨或人物形象。首先从句子中筛选出关键词(有比喻义或象征义的词),并把本句放回原文,将句子所表达的意思与具体语境或文章主旨联系起来思考。(一定要深入理解。)3、体会句子的表达效果(运用了什么写作5方法,有何作用?)首先要分析这个句子所使用的写作方法:可以是修辞手法,可以是描写手法(包括人物描写和景物描写),也可以是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等);然后具体地体会其表达上的作用。答题格式:运用了……方法,形象(生动、鲜明)地写出了(人、物)……的特点,表达了……情感。六、描述人物的心理活动。以(××想:)开头,用第一人称表达,内容上联系上下文,紧扣人物的思想情感七、考查文章的主题(中心)。1、看标题。62、看过渡句。3、看开头结尾句。4、看抒情议论句。5、看反复出现句(段)答题格式:本文叙述了(描写)了……,表达(抒发、赞美、揭露、讽刺、反映)了……八、找文章的线索。1、看文章的标题,文章的标题往往就是全文的线索;2、关注文中反复出现的关键词语,这个词语一般就是文章的线索;3、以物、人、事、情感为线索。4、游记一般以游踪为线索。九、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读完本文后的7启示。答题:一是要联系文本内容,把握作者倾向;二是要联系实际。先谈启示,再联系实际。答题格式:我的感受(启示)是……如在我的生活中……十、景物描写的作用:1、渲染气氛;2、烘托人物心情;3、推动情节发展。答题格式:描写出景物的……特点,渲染了……气氛(或烘托了××……心情,推动情节的发展或者为下文做铺垫)。十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答结构上:1、总领下文,为下文做铺垫(开8头);2、承上启下(中间);3、总领全文,首尾照应(结尾)。内容上:开篇点题;设置悬念;结尾点明主题,深化主题。《圣诞夜“休战”》12、二战期间,一位德国母亲使美、德士兵和平相处了一夜,共同度过了一个美好的圣诞夜。13、善良、勇敢、慈爱、希望和平,反对战争跨越国籍的伟大的胸怀。14、儿子紧张、害怕与母亲的镇定形成对比,烘托出母亲的勇敢,为下文更好一刻9画母亲作铺垫。15、称呼他们为孩子,要他们做她的儿子,让他们忘记他们是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