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被分布地带性规律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一)、植被分布水平地带性规律植被分布具有明显的纬度地带性和经度地带性。热量分带和构造分区都是基本地域分异规律的典型表现,它们构成了不同形式的地域分异的基础。在地球表面,基本地域分异规律具体表现为纬度地带性和经度地带性。1.纬度地带性世界植被的纬度地带性规律1)北半球自北至南依次出现寒带的苔原、寒温带的针叶林、温带的夏绿阔叶林、亚热带的常绿阔叶林以及赤道的雨林,大体上是沿纬度排列的。2)欧亚大陆中部与北美中部,自北向南依次出现苔原、针叶林、夏绿林、草原和荒漠,植被分布也呈现明显的纬度地带性。但这种分布规律是相对的,常受海陆位置、地形、洋流性质以及大气环流等因素的强烈影响。我国植被的纬度地带性规律1)在东部湿润森林区,由于温度随着纬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在气候上自北向南依次出现寒温带、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气候,因此受气候影响,植被自北向南依次分布着针叶落叶林、温带针叶落叶阔叶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北亚热带含常绿成分的落叶阔叶林、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南亚带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雨林。2)西部由于地处亚洲内陆腹地,在强烈的大陆性气候笼罩下,再加上从北向南出现了一系列东西走向的巨大山系,如阿尔泰山、天山、祁连山、昆仑山等,打破了纬度的影响,这样,西部从北到南的植被水平分布的纬度变化如下:温带半荒漠、荒漠带、暖温带荒漠带、高寒荒漠带、高寒草原带、高原山地灌丛草原带。我国植被分布的地带性规律取决于温度和湿度条件,但由于青藏高原、北部寒潮和东南季风的影响,使得主要植被分布的方向,从东南向西北延伸,依次出现森林、草原、荒漠三个基本植被地带。从大兴安岭—吕梁山—六盘山—青藏高原东缘一线,分我国为东南和西北两个半部。西北半部季风影响微弱,为无林的旱生性草原和荒漠。在这里具体描述一下东南半部,东南半部是季风区,发育各种类型的中生性森林,在东南半部森林区,自北而南,随着热量递增,植被的带状分布比较明显,它们依次为寒温性针叶林带、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带、暖温带夏绿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带、赤道雨林带。除上述植被的纬度变化外,由于受夏季东南季风的作用,从东南向西北,植被出现近乎经度方向的更替。而且北部的温带及暖温带地区较南部的亚热带、热带地区表现的更加明显。2.经度地带性太阳辐射是地球表面热量的主要来源,随着地球纬度的高低不同,地球表面从赤道向南、向北形成了各种热量带。植被也随着这种规律依次更替,故称为植被的纬度地带性。植被分布的经度地带性主要与海陆位置、大气环流和地形相关。一般规律是从沿海到内陆,降雨量逐渐减少,植被也出现明显的规律性变化。北美1)两侧都是海洋,其东部降雨主要来自大西洋的湿润气团,雨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相应地依次出现森林、草原和荒漠。2)北美大陆西部虽受太平洋湿润气团的影响,雨量充沛,但被经向的落基山所阻挡,因而森林仅限于山脉以西。3)所以,北美东西沿岸为森林,中部为草原和荒漠。植被从东向西依次更替着森林-草原-荒漠-森林,表现出明显的经度变化。我国1)位于世界上最广阔的欧亚大陆东南部的太平洋西岸,西北部深入大陆腹地。2)冬季盛行着大陆来的极地气团或北冰洋气团,常形成寒潮由北向南运行。夏季盛行着由海洋来的热带气团和赤道气团,主要是太平洋东南季风和印度洋西南季风带着水气吹向大陆。3)地形十分复杂,高山众多。东西走向的山脉对寒潮向南流动起着不同程度的阻挡作用,成为温度带的分界线。东北至西南走向的山脉对太平洋东南季风深入内陆起着明显的屏障作用,与划分东南湿润气候区和西北干燥气候区的分界上有着密切的关系。西藏高原南部东西走向的山脉和南北走向的横断山脉,对印度洋西南季风的入境起着严重的阻碍作用。4)来自北赤道的暖洋流在接近我国台湾东岸时,顺着琉球群岛转向日本本州东岸方向向东流去,因此这支暖洋流对我国大陆,特别是对北方气候未能发生直接增温加湿的作用,所以我国温带具有明显的大陆性气候。5)在上述所有自然地理条件的综合影响下,我国从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受海洋季风和湿气流的影响程度逐渐减弱。我国植被的经向地带性,在温带地区特别明显。依次有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和极端干旱的气候,相应的植被变化也由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依次出现了三大植被区域,即东部湿润森林区、中部半干旱草原区、西部内陆干旱荒漠区,这充分反映了中国植被的经度地带性分布。注意经度地带性和纬度地带性并无从属关系,它们处于相互联系的统一体中。某一地区植被分布的水平地带性规律,决定于当地热量和水分的综合作用,而不是其中一种因子(即热量或水分)。(二)、植被分布的垂直地带性规律植被分布的地带性规律,除纬向和经向规律外,还表现出因高度不同而呈现的垂直地带性规律,它是山地植被的显著特征。一般来说,从山麓到山顶,气温逐渐下降,而湿度、风力、光照等其它气候因子逐渐增强,土壤条件(见附录1)也发生变化,在这些因子的综合作用下,导致植被随海拔升高依次成带状分布。其植被带大致与山体的等高线平行,并有一定的垂直厚度,这种植被分布规律称为植被分布的垂直地带性。在一个足够高的山体,从山麓到山顶更替着的植被带系列,大体类似于该山体所在的水平地带至极地的植被地带系列。例如,在西欧温带的阿尔卑斯山,山地植被的垂直分布和自温带、寒温带到寒带的植被水平带的变化大体相似。我国温带的长白山,从山麓至山顶所看到的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云冷杉暗针叶林、岳桦矮曲林、小灌木苔原的植被垂直带,也是同自我国东北向太平洋沿岸的前苏联远东地区,直到寒带所出现的植被纬度地带性相一致。因此,有人认为,植被的垂直分布是水平分布的“缩影”。而两者间仅是外貌结构上的相似,而绝不是相同。如亚热带山地垂直分布的寒温性针叶林与北方寒温带针叶林,在植物区系性质、区系组成、历史发生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异。这主要因亚热带山地的历史和现代生态条件与极地极不相同而引起的。山地植被垂直带的组合排列和更替顺序构成该山体植被的垂直带谱。不同山体具有不同的植被带谱,一方面山地垂直带受所在水平带的制约,另一方面也受山体的高度、山脉走向、坡度、基质、局部气候等因素影响。总之,位于同一水平植被带中的山地,其垂直地带性总是比较近似的。(附1)土壤的地带性分布规律土壤土壤在空间上与大生物气候条件的变化相适应而呈带状分布的规律性。土壤地带性现象是由俄国学者B·B·道库恰耶夫(B·B·докучaев,1846~1903)首先发现和确定的,并因此建立了土壤地带性学说。土壤分布的地带性包括水平地带性与垂直地带性。水平地带性主要指纬度地带性,即土壤地带大致沿纬线方向延伸,按纬度方向逐渐变化的规律。产生的原因是太阳辐射在球形地表分布不均,造成不同纬度上热量的差异,从而引起温度、降水等气象要素自赤道向两极呈规律性变化,与此相应地引起生物、土壤呈带状分布。土壤地带又受到海陆分异的影响,因距海远近不同,气候的干湿状况不同,导致生物、土壤地带大致沿经线方向延伸,按经度方向由沿海向内陆变化的规律,广义上称之为经度地带性。土壤垂直地带性是山地土壤随海拔高度不同而变化的规律,是在水平地带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不同水平地带内,土壤的垂直带谱不同。土壤垂直地带只有在山体具有一定高度时才能表现。由于土壤分布的经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产生的原因不同于土壤分布的纬度地带性,目前一些学者认为这两种分异规律并非地带性规律,故相应地称为经度性和土壤的垂直带性。我国土壤水平地带性分布,在东部湿润、半湿润地区,表现为自南向北随着气温带而变化的规律,大体上说热带为砖红壤,南亚热带为赤红壤,中亚热带为红壤和黄壤,北亚热带为黄棕壤和黄褐土,暖温带为棕壤和褐土,温带为暗棕壤,寒温带为漂灰土,其分布与纬度基本一致。在北部干旱半干旱区域,表现为随着干燥度而变化的规律,东北的东部干燥度小于1,新疆的干燥度大于4,自东向西依次为暗棕壤、黑土、灰黑土、黑钙土、栗钙土、灰钙土、灰漠土、灰棕漠土,其分布与经度基本一致。这种变化主要与距离海洋的远近有关。距离海洋越远,受潮湿季风的影响越小,气候越干燥;距离海洋越近,受潮湿季风的影响越大,气候越湿润。由于气候条件不同,生物因素的特点也不同,对土壤的形成和分布必然带来重大的影响。(附2)课本上有关生物地带性规律摘要第二节纬向地带性与经向地带性一、纬向地带性纬向地带性是地带性规律在地球表面的具体表现,它表现为自然地理要素或自然综合体大致沿纬线延伸,按纬度发生有规律的排列,而产生南北向的分化。在热量分带的基础上,各自然要素表现出明显的纬向地带性。对应于一定的热量带,气候、水文、风化壳和土壤、生物群落、乃至外动力所形成地貌都具有相应于该热量带热力特征的性质,于是产生了各自然要素或自然综合体沿纬度的地域分化。纬向地带性首先反映在大气过程中。热量带影响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不同气压带和风带的降水量及降水季节不同。可见,气温与降水都与纬度相关(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气温),因而地球表面就存在自赤道到两极的东西向延伸、南北向更替的气候带。气候的纬向地带性分异往往成为导致其他自然要素纬向地带性分异的主导因素。大气降水是地表水来源的主要形式。由于不同气候带内降水量和降水季节不同,因而地表水资源分布及水文过程具有地带性特征。诸如径流的补给形式,流量的大小,流量的年变化;湖泊的热力状况,沉积类型,化学成分;沼泽的沼泽化程度,泥炭堆积程度,沼泽类型等等,都具有明显的纬向地带分异。值得指出的是,沼泽以及草甸、盐碱地等自然综合体的空间分布还受到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它们的地带性仿佛被隐藏起来,所以沼泽主要景观地带的定量特征(表略)草甸和盐碱地的分布规律性被称为隐域性。地貌纬向地带性往往被人们所忽视。但是由于地貌的外营力因素具有纬向地带性,因此决定于外力作用的地貌特征都具有一定的纬向地带性。地貌的纬向地带性分异尤其与气候带相适应。在不同气候带内有不同的水热组合,促使外力作用的性质和强度发生变化。例如,寒冷气候以融冻风化为主,冰川作用突出;干旱气候以物理风化为主,风力作用、间歇性流水作用强烈,等等。因此一些外力地貌,如高纬地区的冰川和冰缘地貌、冻土地貌等也表现出一定的纬向地带性分异。土壤和生物(首先是植物)的纬向地带性更是地带分异的集中表现和具体反映。不同地域的特定水热组合长期与地表物质作用就形成该地域中有代表性的植被和土壤类型。土壤的纬向地带性表现在土壤的水热和盐分状况、淋溶程度、腐殖质含量、种类和组成等方面。与此相联系,风化过程和风化壳类型也具有明显的地带性差别。植物的纬向地带性最为鲜明,不同地带具有显著不同的植被外貌和典型植被型。植被的种类、组成、群落构造、生物质储量、生产率等也都受到地带性规律的制约。不同的植物带内有相应的动物生活着。热带森林的猩猩、河马、亚热带森林的猕猴、灵鼠,温带森林的松鼠、黑熊,寒带森林的麇鹿、紫貂,以及极地冰原带的北极熊、海豹等都具有鲜明的纬向地带性差异。各自然要素的地带性决定了自然综合体的地带性,因为后者是前者相互作用的结果。因而在地表上就产生一系列的纬向自然带。不仅陆地表面存在着纬向自然带,在海洋表面,由于水温、盐度以及海洋生物、洋流等都具有纬向地带性差别,因此在海洋上也可分出一系列纬向自然带。二、经向地带性经向地带性是非地带性规律在地表的具体表现。它表现为自然地理要素或自然综合体大致沿经线方向延伸,按经度由海向陆发生有规律的东西向分化。产生经向地带性的具体因素主要是由于海洋和大陆两大体系对太阳辐射的不同反响,从而导致大陆东西两岸与内陆水热条件及其组合的不同。在本质上,这种差异可以归结到干湿程度的差异,通过干湿差异而影响其他因素分异。一般来说,大陆降水由沿海向内陆递减,气候也就由湿润到干旱递变。与海岸平行的高亢地形,由于其对水汽输送的屏障作用,往往加深了这种分异。而大陆东西两岸所处大气环流位置不同,更会引起气候的极大差异,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从全球范围看,世界海陆基本上是东西相间排列的。在同一热量带内大陆东西两岸及内陆水分条件不同,自然地理环境便发生明显的经向地带性分化。在赤道带和寒带这方面的分化是不大的;在热带则形成了西岸信风气候和东岸季风气候的差别;在温带形成了西岸西风湿润气候、大陆

1 / 2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