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唐晓奇15-16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一、民族国家的形成——1337~1453年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15~16世纪三、新航路的开辟(地理大发现)——15~16世纪四、文艺复兴——14~16世纪,高潮在15世纪以后五、宗教改革——16世纪一、民族国家的形成1、封建等级制度背景下的王权(6世纪——11世纪确立)(1)产生:罗马因素、日耳曼因素;(2)发展:8世纪上半叶——采邑改革;(3)表现:中世纪庄园。罗马因素(隶农制)日耳曼因素(瓦解中的氏族制)隶农归顺的罗马贵族自由农民法兰克征服者上层农奴封建贵族(大土地所有者)采邑改革自由农民农奴化采邑分封有偿化权利与义务的原则西欧封建制度基督教会教会贵族封建等级制政治上:庄园经济经济上:一、民族国家的形成1、封建等级制度背景下的王权(6世纪——11世纪确立)(1)产生:罗马因素、日耳曼因素;(2)发展:8世纪上半叶——采邑改革;(3)表现:中世纪庄园。2、等级君主制度背景下的王权(1)背景:12世纪后,城市的复兴;(2)标志:13世纪下半业——等级代表会议;(3)实质:王权借助等级代表会议实施统治的一种政权形式,贵族和市民阶层共同参政,并在一定程度上分享权力。3、君主专制制度背景下的王权:15世纪下半叶,英、法等级君主制逐渐演变为君主专制。英法百年战争诺曼底英格兰法兰西贞德原本是一位法国农村少女,她声称在十六岁时的一日,在村后的大树下遇见天使圣弥额尔、圣玛加利大和圣加大肋纳,从而得到“神的启示”,要求她带兵收复当时由英格兰人占领的法国失地。后来她几番转折,得到兵权,于1429年解奥尔良之围,成为了闻名法国的女英雄,后带兵多次打败英格兰的侵略者,更促使拥有王位承继权的查理七世于同年7月16日得以加冕。然而圣女贞德于1430年在贡比涅一次小冲突中为勃艮第公国所俘,为英格兰人以重金购去,由英格兰当局控制下的宗教裁判所以异端和女巫罪判处她火刑,于1431年5月30日在法国鲁昂当众处死。20年后英格兰军队被彻底逐出法国时,贞德年老的母亲说服教宗卡利克斯特三世重新审判贞德的案子,最终于1456年为她平反。500年后被梵蒂冈封圣。材料一英法百年战争1337年-1453年,最终法国取得胜利。激发民族意识:英、法等级君主制逐渐演变为君主专制,强化王权,颁布了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重商主义政策。共同的语言共同的信仰共同的土地共同的社会制度共同的利益……法兰西斯一世伊丽莎白一世一、民族国家的形成1、封建等级制度背景下的王权(6世纪——11世纪确立)(1)产生:罗马因素、日耳曼因素;(2)发展:8世纪上半叶——采邑改革;(3)表现:中世纪庄园。2、等级君主制度背景下的王权(1)背景:12世纪后,城市的复兴;(2)标志:13世纪下半业——等级代表会议;(3)实质:王权借助等级代表会议实施统治的一种政权形式,贵族和市民阶层共同参政,并在一定程度上分享权力。3、君主专制制度背景下的王权:15世纪下半叶,英、法等级君主制逐渐演变为君主专制。(1)背景:民族国家形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社会各阶层支持继续加强王权。(2)作用:君主专制初期,英、法两国继续打击大贵族的势力,全力强化王权;并颁布了一系列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重商主义政策。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1、背景(1)生产力发展:生产经验的积累,科学技术的进步。(2)商品经济的发展:农业、手工业进一步分离→社会分工;商品化的发展。城市农村手工业商业贫富分化货币地租富裕手工业者成为资本家破产手工业者成为工人包买商封建地主采用资本主义经营方式封建地主把土地租给资本家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1、背景(1)生产力发展:生产经验的积累,科学技术的进步。(2)商品经济的发展:农业、手工业进一步分离→社会分工;商品化的发展。2、条件:资本的原始积累(商业战争、奴隶贩卖、殖民掠夺)圈地运动(英国):原料劳动力绵羊羊毛羊毛毯牧场材料二“绵羊本来是很驯服的,所欲无多,现在它们却变得很贪婪和凶狠,甚至要把人吃掉,它们要踏平我们的田野、住宅和城市”。——托马斯·莫尔《乌托邦》材料三圈地运动首先是从剥夺农民的公共用地开始的。在英国,虽然土地早已有主,但森林、草地、沼泽和荒地这些公共用地则没有固定的主人。一些贵族利用自己的势力,首先在这里扩大羊群,强行占有这些公共用地。当这些土地无法满足贵族们日益扩大的羊群需要时,他们又开始采用各种方法,把那些世代租种他们土地的农民赶出家园,甚至把整个村庄和附近的土地都圈起来,变成养羊的牧场。绵羊羊毛羊毛毯牧场森林沼泽地自耕农的田地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1、背景(1)生产力发展:生产经验的积累,科学技术的进步。(2)商品经济的发展:农业、手工业进一步分离→社会分工;商品化的发展。2、条件:资本的原始积累圈地运动(英国):原料劳动力3、表现:手工工场(1)手工劳动、分工协作(2)雇佣劳动绵羊羊毛羊毛毯牧场劳动力毛纺织手工工场圈地运动三、新航路开辟(地理大发现)1、历史背景:(1)经济根源:15世纪,西欧商品货币关系进一步发展。黄金是主要货币。(2)社会原因:《马可·波罗行纪》流传,刺激了西欧人追求财富欲望,期望到东方去实现黄金梦。马可·波罗三、新航路开辟(地理大发现)1、历史背景:(1)经济根源:15世纪,西欧商品货币关系进一步发展。黄金是主要货币。(2)社会原因:《马可·波罗行纪》流传,刺激了西欧人追求财富欲望,期望到东方去实现黄金梦。(3)交通阻塞:奥斯曼帝国崛起后,传统东西方贸易秩序和环境遭破坏,交易量锐减,商品价格飞涨。各国不得不将目光投向大西洋,试图通过海上探险,开辟直达东方的新航路。15世纪的世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三、新航路开辟(地理大发现)1、历史背景:(1)经济根源:15世纪,西欧商品货币关系进一步发展。黄金是主要货币。(2)社会原因:《马可·波罗行纪》流传,刺激了西欧人追求财富欲望,期望到东方去实现黄金梦。(3)交通阻塞:奥斯曼帝国崛起后,传统东西方贸易秩序和环境遭破坏,交易量锐减,商品价格飞涨。各国不得不将目光投向大西洋,试图通过海上探险,开辟直达东方的新航路。(4)君主支持:西欧各国君主为了自身利益,相继支持开辟新航路的活动,大力向海外扩张,不少封建贵族和骑士成为第一批探险者。(5)技术条件: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也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条件。新航路开辟迪亚士达到非洲最南端达·伽马抵达印度哥伦布发现美洲麦哲伦完成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2、开辟过程:15、16世纪之交,经过一系列航海探险,开通了欧洲往印度和美洲的新航路。航海家航行时间资助国家最远到达意义迪亚士1487-1488葡萄牙非洲南端克服了前往东方道路上的主要障碍达·伽马1497-1499葡萄牙印度南部开通了欧亚之间的海上航路哥伦布1492-1504西班牙美洲四次横渡大西洋,开辟了欧美航路麦哲伦1519-1522西班牙环球航行完成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贸易中心的转移地中海沿岸大西洋沿海2、开辟过程:15、16世纪之交,经过一系列航海探险,开通了欧洲往印度和美洲的新航路。(1)迪亚士驾船绕过非洲最南端,克服了前往东方道路上的主要障碍;(2)达·伽马率领船队驶抵印度,开通了欧亚之间的海上航路。(3)哥伦布四次横渡大西洋,抵达美洲,开辟了欧美航路。(4)麦哲伦的船队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3、历史影响:(1)欧洲商贸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了大西洋沿岸。(2)随着全球贸易范围空前扩大和商品流通数量、品种急剧增加,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各国和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罪恶的三角贸易——资本的原始积累2、开辟过程:15、16世纪之交,经过一系列航海探险,开通了欧洲往印度和美洲的新航路。(1)迪亚士驾船绕过非洲最南端,克服了前往东方道路上的主要障碍;(2)达·伽马率领船队驶抵印度,开通了欧亚之间的海上航路。(3)哥伦布四次横渡大西洋,抵达美洲,开辟了欧美航路。(4)麦哲伦的船队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3、历史影响:(1)欧洲商贸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了大西洋沿岸。(2)随着全球贸易范围空前扩大和商品流通数量、品种急剧增加,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各国和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3)新航路开辟以及随之而来的西欧早期殖民活动,是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有力地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也给亚、非、美洲人民带来了空前的浩劫。四、文艺复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传承自希腊罗马的文化基础教会企图控制人们的思想导火索:黑死病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四、文艺复兴1、背景:(1)经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是文艺复兴的根本原因。(2)文化:中世纪西欧文化自身的传承和发展,也奠定了文艺复兴的基础。(3)宗教:教会控制人们的思想,引起资产阶级和平民的不满。(4)导火索:黑死病在欧洲流行。代表人物但丁文坛三杰彼得拉特薄伽丘达·芬奇艺术三杰拉斐尔米开朗基罗马基雅弗利为奠定了君主立宪制度的基础但丁——《神曲》达芬·奇——《蒙娜丽莎》藏于法国巴黎卢浮宫米开朗基罗——《创世纪》位于西斯廷大教堂顶部的壁画四、文艺复兴1、背景:(1)经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是文艺复兴的根本原因。(2)文化:中世纪西欧文化自身的传承和发展,也奠定了文艺复兴的基础。(3)宗教:教会控制人们的思想,引起资产阶级和平民的不满。(4)导火索:黑死病在欧洲流行。2、简况:(1)在“复兴古典文化”旗帜下,以人文主义为武器,抨击天主教会及神学理论。(2)但丁、达·芬奇、米开朗琪罗、马基雅弗利等。(3)实质是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以神为中心人文主义代表人物但丁文坛三杰彼得拉特薄伽丘达·芬奇艺术三杰拉斐尔米开朗基罗马基雅弗利为奠定了君主立宪制度的基础但丁——《神曲》达芬·奇——《蒙娜丽莎》藏于法国巴黎卢浮宫米开朗基罗——《创世纪》位于西斯廷大教堂顶部的壁画意大利是文艺复兴的发源地和中心四、文艺复兴1、背景:(1)经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是文艺复兴的根本原因。(2)文化:中世纪西欧文化自身的传承和发展,也奠定了文艺复兴的基础。(3)宗教:教会控制人们的思想,引起资产阶级和平民的不满。(4)导火索:黑死病在欧洲流行。2、简况:(1)在“复兴古典文化”旗帜下,以人文主义为武器,抨击天主教会及神学理论。(2)但丁、达·芬奇、米开朗琪罗、马基雅弗利等。(3)实质是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3、意大利成为发源地和中心:(1)意大利北部是资本主义萌芽较早地区之一。(2)一批有新思想的学者是文艺复兴的中坚。(3)意大利保存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中世纪时文化也相对繁荣。(4)拜占庭学者带来古希腊、古罗马典籍和艺术品。五、宗教改革皇权教权资本家市民皇权教权资本家市民教皇兜售“赎罪券”基督教义中的“罪”的概念。基督教有一种独特的救赎哲学,认为人类从始祖亚当、夏娃开始就违反了上帝的意旨,犯有“原罪”,以后又不断违背上帝的规条,罪孽深重。上帝为了拯救人类,特意派耶稣基督降临人世,传播教义,并且以耶稣教义,并且以耶稣被钉上十字架来替人类赎罪。耶稣以后的人类只要信仰上帝、就可以赎罪得救,在末日审判时上升天堂。教皇代表的天主教会有赎人罪孽的资源,有让人死后升入天堂的钥匙,有权宣布参加十字军东征的人、到罗马朝圣的人都能够得到救赎。后来的教皇索性宣布不能前往罗马朝圣的人,可以支付相应的费用来获得救赎,并发行代表已经朝圣的文书。这种文书就被称为“赎罪券”。十字军东征材料一五、宗教改革1、背景:(1)16世纪,西欧处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时期。(2)罗马天主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集团,为自身利益,竭力维护封建秩序,严重阻碍了社会进步。2、直接原因:教皇兜售“赎罪券”。五、宗教改革1、背景:(1)16世纪,西欧处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时期。(2)罗马天主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集团,为自身利益,竭力维护封建秩序,严重阻碍了社会进步。2、直接原因:教皇兜售“赎罪券”。3、过程:(1)改革最先爆发于德国,马丁·路德是改革的先驱。(2)之后,西欧其他国家先后发生宗教改革,其中瑞士和英国宗教改革影响最大。(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