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中国文学史上少有的天才诗人,他的心灵犹如一注滔滔汩汩流淌不尽的诗的源泉。无论是山川风物,还是人事交往;无论是所见所闻,还是所思所想,在他的笔底统统可以谱成震撼人心的乐章。而且,永远是那样雄浑而清新,具有高山大河般的力量、初日芙蓉般纯粹的美感。——冰心主编《彩色插图中国文学史》李白(701~762)李白的外貌描写•魏颢,特别崇拜李白,李白把自己当时所做的诗文交给魏颢整理成集,魏颢在这个诗文集的前面写了一篇小序,即《李翰林集序》。“眸子炯然,哆(chī)如饿虎”“或时束带,风流酝籍”,李白在诗文里常自称:“身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与韩荆州书》)李白二十岁左右的时候,拜见著名的道教领袖人物司马承祯,司马承祯对李白有一个评价,说李白“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李白(701~762),是紧接着陈子昂把唐诗推上高峰的伟大诗人。他的出现,促成了中国古典诗歌第一个黄金时代的到来。他把屈原开启的浪漫主义诗歌传统推上了新的高潮。——其作品今存诗九百多首。一、李白生平——最早记载李白家世的是李阳冰《草堂集序》、范传正《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并序》,说他是凉武昭王李嵩的九世孙,(始祖李耳——“飞将军”李广——西凉王李暠—李唐王朝(加上李白)——陈寅恪提出“李白为胡人,生于西域”的说法。对“胡人说”郭沫若表示反对,但他同意出身于西域的说法,并认为此碎叶即今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马克。但仍非定论。李白的身世《赠张相镐二首》“本家陇西人,先为汉边将,功略盖天地,名飞青云上。”李白续诗取名李白已经七岁,父亲想试试儿子的文才,就对妻子和儿子说:“我想作一首春日绝句,但只写了上两句:‘春日送暖百花开,迎春绽金它先来。’你们母子二人每人续一句吧。”李白的母亲想了想说道:“火烧杏林红霞落。”李白紧接着朝盛开的李树一指,脱口而出:“李花怒放一树白。”•李白有一首诗《胡无人》:“云龙风虎尽交回,太白入月敌可摧。敌可摧,旄(máo)头灭,履胡之肠涉胡血。”•他毫不客气地自我炫耀,认为自己能够像太白星侵蚀月亮一样,在“安史之乱”中痛击乱军,李白自己也似乎认为自己是太白金星转世哪。太白星1.读书和任侠时期。李白25岁以前,主要在蜀中读书,受个性和当时社会风气的影响任侠好施。李白《与韩荆州书》中说,自己是“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好读书,而不求甚解。鄙视皓首穷经的儒生。同时他又羡慕神仙的长生之术,他喜欢炼丹,求长生,喜游侠击剑,他曾经跟随当时最有名的一个剑术家赵蕤学习纵横术,修炼剑道。李白在多年之后还在诗中描写自己•“抽剑步霜月,夜行空庭遍”。•李白二十五岁了,他认为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乃仗剑去国。离开了故乡,开始了他漫游、干谒的生涯。•沿途作有《登峨嵋山》、《峨嵋山月歌》2.李白前期漫游与干谒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这是李白初次出四川时创作的一首依恋家乡山水的诗,写诗人在舟中所见的夜景:峨眉山上空高悬着半轮秋月,平羌江水中流动着月亮映影。首句是仰望,写静态之景;次句是俯视,写动态之景。第三句写出发和前往的地点,第四句写思念友人之情。全诗连用五个地名,通过山月和江水展现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语言自然流畅,构思新颖精巧,意境清朗秀美,充分显示了青年李白的艺术天赋。度荆门送别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渡荆门送别》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青年时期在出蜀漫游的途中写下的一首五律。此诗由写远游点题始,继写沿途见闻和观感,后以思念作结。全诗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形象奇伟,想象瑰丽,以其卓越的绘景取胜,景象雄浑壮阔,表现了作者少年远游、倜傥不群的个性及浓浓的思乡之情。出蜀第一站江陵•李白:下江陵•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在江陵•他遇到了道士司马承祯,司马承祯一看到他就赞他“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李白为司马承祯如此高的评价感到欢欣鼓舞,不禁飘然有凌云之概,他想起《神异经》中所说的昆仑山有大鸟,名曰希有,想起《庄子·逍遥游》中所说的鲲鹏。他觉得司马承祯好像是希有鸟,自己则好像是鲲鹏。只有希有鸟能认识鲲鹏,也只有鲲鹏能认识希有鸟。因此李白便开始构思《大鹏遇希有鸟赋》,后来又干脆改为《大鹏赋》。李白沿江东下,东至金陵•越女词五首(其3)•长干吴儿女,眉目艳新月。屐上足如霜,不著鸦头袜。•吴儿多白皙,好为荡舟剧。卖眼掷春心,折花调行客。•耶溪采莲女,见客棹歌回。笑入荷花去,佯羞不出来李白离金陵东游扬州时留赠友人金陵酒肆留别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扬州•他后来在《上安州裴长史书》中曾说“昔东游维扬,不过一年,散金三十万,有落魄公子,悉皆救之”。西上,到湖北的安陆•已故宰相许圉师的家人看上了李白,就把许圉yǔ师的孙女嫁给了李白。从此之后,李白便以安陆为家,一边读书写作,一边从事干谒活动。李白三十岁了,这时候他已经出蜀五年,但却未遇知己,一直没有获得他人的引见,因此到这个时候,他就有了“南徙莫从,北游失路”的慨叹•写下《山中问答》,《安陆白兆山桃花岩寄刘侍御绾》等篇章山中问答(安陆)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表达了与许氏婚后闲适的心境,安陆十年儿子伯禽、女儿平阳李白故乡、银杏之乡湖北安陆欢迎你开元十八年(730年),李白三十岁。春在安陆。前此曾多次谒见本州裴长史,因遭人谗谤,于近日上书自白,终为所拒。初夏,往长安,谒宰相张说,并结识其子张垍。寓居终南山玉真公主(玄宗御妹)别馆。又曾谒见其它王公大臣,均无结果。暮秋游邢州(在长安之西)。冬游坊州(在长安之北)。玉真仙人词玉真之仙人,时往太华峰。清晨鸣天鼓,飙欻腾双龙。弄电不辍手,行云本无踪。几时入少室,王母应相逢。《玉真仙人词》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是作者李白于公元730年(开元十八年)游终南山,在楼观见到玉真公主,希望得到举荐,献的一首诗,全诗运用比喻手法盛赞玉真公主仙风道骨。后来,玉真公主果真把李白举荐给唐明皇。“终南山捷径”•唐玄宗的妹妹玉真公主。玉真公主崇信道教,玄宗朝的时候出家为道士,法号无上真人,在终南山建楼观台玉真公主别馆。后来李白结识了唐玄宗的驸马,也就是玉真公主的侄女婿张,希望张能够给自己与玉真公主之间牵线搭桥,谁知这个张并未打算真心实意帮李白的忙。李白只好一人住在终南山楼观台玉真公主别馆一年孤苦与无奈。玉真公主别馆苦雨赠卫尉张卿二首•秋坐金张馆,繁阴昼不开。空烟迷雨色,萧飒望中来。翳翳昏垫苦,沉沉忧恨催。清秋何以慰,白酒盈吾杯。吟咏思管乐,此人已成灰。独酌聊自勉,谁贵经纶才。弹剑谢公子,无鱼良可哀。苦雨思白日,浮云何由卷。……李白第一次入长安•李白天宝初至长安。往见贺知章,八十余岁的贺老当时已是三品官衔的“太子宾客”,在文坛也是宿老元勋,读了他的《乌栖曲》和《蜀道难》,击节叹曰:“子,谪仙人也!”。从不会掩饰自己的李白,以后写诗也自我夸耀一番:“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长安一相见,呼我谪仙人。”让人不禁为他的率真而感动。•他说自己是“误与五陵豪”交往,险些遭人毒手,因此大失所望,败兴而归。出京泛黄河而下,到汴州、宋州、洛阳和齐鲁一带,做了《长相思》、《蜀道难》•李白便移居山东任城,此时已四十一岁3.长安三年天宝元年(公元742年),由于玉真公主和贺知章的交口称赞,玄宗看了李白的诗赋,对其十分仰慕,便召李白进宫。李白进宫朝见那天,玄宗降辇步迎,“以七宝床赐食于前,亲手调羹”。玄宗问到一些当世事务,李白凭半生饱学及长期对社会的观察,胸有成竹,对答如流。玄宗大为赞赏,随即令李白供奉翰林,职务是给皇上写诗文娱乐,陪侍皇帝左右。玄宗每有宴请或郊游,必命李白侍从,利用他敏捷的诗才,赋诗纪实。虽非记功,也将其文字流传后世,以盛况向后人夸示。李白受到玄宗如此的宠信,同僚不胜艳羡,但也有人因此而产生了嫉恨之心。南陵别儿童入京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天宝元年(742年),李白已四十二岁,此时他得到唐玄宗召他入京的诏书。他异常兴奋,满以为实现政治理想的时机到了,立刻回到南陵家中,与儿女告别,并写下了这首激情洋溢的七言古诗,诗中毫不掩饰其喜悦之情。《泛白莲池序》、《宫中行乐词》、《清平调》等。•清平调词三首•“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晓拂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一支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李白初至长安时与唐玄宗的关系很密切。他后来写诗回顾自己在长安这段生活的时候也很得意。在《东武吟》中,他说:“君王赐颜色,声价凌烟虹。……归来入咸阳,谈笑皆王公。”但是没过多久,李白便发现,他并未真正得到玄宗的政治重用,因为他所担任的不是具有政治意义的“翰林学士”,而只是陪侍皇帝游戏诗文的“翰林待诏”或“翰林供奉”。•于是李白“浪迹纵酒,以自昏秽,咏歌之际,屡称东山”,渐渐表现出来了厌倦情绪。这时候他经常和贺知章等人在一起喝酒,号为“酒中八仙”在长安,李白留下了不少饮酒、醉酒的记录。:“时公已被酒于翰苑中,仍命高将军扶以登舟,优宠如是。“白时为贵门邀约,比至半醉,令制《出师诏》,不草而成,许中书舍人。”(魏颢《李翰林集序》)在街市酒肆,他更是“日与饮徒醉于酒肆。“翰林待诏”或“翰林供奉”•唐代的宫廷制度规定,凡是皇帝行止所到之处,要有御用文人、术士等候诏命。是陪侍皇帝从事文艺游赏之事。这些人当中有吟诗作赋的文词之士,有饱读典籍的经学之士,有算卦者、杂耍者、司棋者、论道者、念佛者、求仙者、书画者,吹拉弹唱,三教九流,无所不有,他们在翰林院里随时等候皇帝的召见,所以叫翰林待诏,也叫做翰林供奉。皇上赏月,便召唤诗文待诏写诗助兴;皇上游园,看见景色迷人,便召唤画待《饮中八仙歌》(杜甫)•“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中酒中仙。•玄宗把李白从长安市上诏回来之后,要给一个外来进贡的番国写诏书,而李白借着酒兴,说自己醉了,让高力士为他把靴子脱了,让杨贵妃亲自为他研墨,他才来写这封诏书。•天宝三年上书朝廷“还山”,玄宗也以其“非廊庙器”,赐金放还。这样,李白在天宝三年的时候,45岁的时候,怀着悲凉,怨愤又恋恋不舍的心情,高唱着“凤饥不啄粟,所食唯琅玕gān.焉能与群鸡,刺蹙争一餐。朝鸣昆丘树,夕饮砥柱湍。归飞海路远,独宿天霜寒”,怅然离去。•但供奉翰林的闲暇生活使李白感到失望,常纵酒狂饮,最后被玄宗赐金放还。近三年的长安生活,使李白参与了现实政治,感想和愤懑更多。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杜甫后来在《寄李十二白十二韵》中回忆了这次会面,他说•“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一年之后,李杜二人在齐州,现在的山东济南再次相遇,二人“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至此之后,李杜二人再也没有会面。李白因为追求新鲜事物的性格,热衷于寻找新的世界和友谊,现存李白的文集中,甚少有忆念杜甫的作品,但杜甫却无时不在思念着李白。李白带着满腔的忧愤离开了京城,沿着黄河东下,在五月间的时候到了洛阳,在这个地方遇到了杜甫.《春日忆李白》(杜甫)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沙丘城下寄杜甫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此诗当作于唐玄宗天宝四载(745年)秋,时李白四十五岁。天宝三载(744年)春,李白离长安,开始漫游。在洛阳,遇见了已经三十三岁却仍未进入仕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