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巨匠巴金(1904—2005)当面对鲁迅的创作时,它那深邃的人生哲理,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及精醇、峭拔的艺术造诣,让人感到高山仰止般的伟大。当面对茅盾的小说时,它那广博的社会内容、重大的社会题材、宏阔的气魄,让人感到艺术与理性结合的神采。当面对巴金的小说时,它那滚烫的情愫,高洁的憧憬,美妙的诗意,让人禁不住热血沸腾,心灵油然而生青春的骄傲。这是因为,鲁迅的创作是哲人的心声、民族的魂灵;茅盾的小说是社会艺术家的伟业;巴金则属于有理想、有热情、有敏锐生命意识的青年!巴金的创作道路及代表作《激流三部曲》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1904年11月25日出生在四川成都。“尧”是李家巴金这一辈的排行,“棠”和“芾甘”反取自诗经中的《召南·甘棠》篇:“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意思是说,这棵小小的棠梨树,不要去砍伐它,这是周朝有德政的召伯曾经休息过的地方。巴金出生在一个封建官僚地主家庭,父亲李道河曾任四川省广元县知县。(右三是外婆抱着的幼年巴金)1914年巴金的母亲病逝,1917年父亲又病故,这两件事是巴金人生道路上的激变。巴金说,父亲的死“使这个富裕的大家庭变成了一个专制的大王国。在和平的、友爱的表面下我看见了仇恨的倾轧和斗争;同时在我的渴望自由发展的青年的精神上,‘压迫’象沉重的石块重重地压着”。这些压迫主要来自陈旧的封建家庭观念以及长辈的威权。在这虚伪的礼教的囚牢中,巴金看到了自己的兄弟姐妹在挣扎、受苦以至死亡。于是,他心中燃起了“憎恨”的火苗。“接着‘爱’来的就是这个‘恨’字。”巴金的第一个先生——母亲巴金把他的母亲陈淑芬称为他的第一位先生,他自称从母亲那里学会爱:“她很完满地体现了一个爱字。她使我知道人间的温暖,她使我知道了爱与被爱的幸福,她常常用温和的口气对我解释种种的事情,她教我爱一切人,不管他们贫与富。她叫我去帮助那些在困苦中需要扶助的人。”“因为受到了爱,认识了爱,才知道把爱拿来分给别人,才想对自己以外的人做一点事情。把我和这社会联系起来的也正是这个爱字,这是我的全性格的根柢。”1913年,9岁的巴金与母亲(前排)巴金的第二个先生——轿夫老周巴金家的下人中,有一个年老瘦弱的轿夫老周尤其引起巴金的注意和喜欢。老周有悲痛的身世:老婆跟人跑了,独儿子又当兵死在战场上。虽然孤苦伶仃,但老周却象一个哲学家抱着一种坚定的人生信仰,经常说一些闪烁着智慧和含有哲理的话。他告诫似地对少年巴金说:“要好好地做人,对人要真实,不管别人待你怎样,自己总不要走错脚步。自己不要骗人,不要亏待人,不要占别人的便宜。”一个遭到过如许的不幸、处在这样困苦境地的人,竟然还有这样坚强的信念,这是要多么大的精神力量啊!而这些近乎原始的正直的信仰,也深深地铭刻进了巴金的思想深处。因为这个缘故,巴金把老周看作他的人生的第二个先生。从封建大家庭出走五四运动爆发,唤醒了巴金。各种广泛传播的“主义”与思潮,在巴金眼前展开了一个崭新的世界,而最先打开少年巴金心扉的是无政府主义。1923年,巴金从家中出走,离开闭塞的四川去到上海、南京求学。留学法国1927年1月,为了进一步对无政府主义进行“深的研究”,巴金赴法国留学。图为巴金(左)在法国与同学合影。巴金的处女作《灭亡》与笔名的来历1927年至1928年12月,巴金创作了第一部小说《灭亡》(中篇)。从此开始使用笔名“巴金”。这笔名曾被许多人误以为是取无政府主义领袖巴枯宁和克鲁泡特金的首尾两字组成的。其实,“巴金”中的“巴”字是为了纪念与他处得极好的在法国投水自杀的中国同学“巴恩波”,“金”字是另一个同学从巴金当时正在翻译的《伦理学的起源和发展》的最后一个字信手拈来的。巴金自述关于《灭亡》的创作经过:“每夜回到旅馆里,我稍微休息了一下疲倦的身子,就点燃了煤气炉煮茶来喝。于是,巴黎圣母院的钟声敲响了,沉重地打在我的心上。在这样的环境里,过去的回忆继续来折磨我了。我想到在上海的活动的生活,我想到那些在苦斗中的朋友,我想到那过去的爱和恨、悲哀和欢乐、受苦和同清、希望和挣扎,我想到那过去的一切,我底心就像被刀割着痛,那不能熄灭的烈焰又猛烈地燃烧起来了。为了安慰这一颗寂寞年轻的心,我便开始把我从生活里得到的一点东西写下来。每晚上一面听着巴黎圣母院的钟声,我一面在练习簿上写一点类似小说的东西。这样,在三月里我写成了《灭亡》底(的)前四章。”巴金从此走上文学创作道路《灭亡》1929年在国内发表并引起轰动,使巴金正式走上文学创作道路。巴金自己说,“《灭亡》当然不是一部成功的作品”,然而,在巴金的创作中却自有它的重要意义,它已经表现出巴金小说创作的某些基本特色。诚如巴金自己所说的,“我写的是感情,不是生活。”1928年底,巴金离法回国,仍然居住在上海。从1929年到1949年底,他一共创作了18部中长篇小说,12本短篇小说集,16部散文随笔集,还有大量翻译作品。在这当中,中长篇小说无疑代表着巴金建国前创作的主要成就。比较著名的有:《灭亡》(1929),《死去的太阳》(1931),《家》(1933),《爱情三部曲》包括《雾》(1932)、《雨》(1933)、《电》(1935),《春》(1938),《秋》(1940),《火》的第一部(1940)和第二部(1942),还有《憩园》(1944),《第四病室》(1945),《寒夜》(1947)等。巴金创作的部分作品《爱情三部曲》它包括三部中篇小说:《雾》《雨》《电》(1)内容与人物A、《雾》小说描写了一个从日本归来的留学生周如水与张若兰恋爱的故事。其中的主要人物是周如水。周如水是一个具有“雾”一样性格的中国式的“多余人”的典型。他既渴望美好、现实的爱情,又没有冲破封建礼教藩篱的勇气,优柔寡断。他想得多,做得少,事情不成时渴望之极,事情成时又不敢接受。他曾按父母之命娶了一个他并不爱的妻子,他时时都想摆脱这种有形、无形的枷锁,追求自己的爱情。当他从日本回到祖国,意外地与美丽、娇好的昔日同学张若兰相见后,他是那么地心颤,一下就坠入了情网,并且是那么迫切、执着地展开了自己的追求。生命和青春仿佛回到了他的身上,爱情给了他活力和朝气,张若兰以自己文静、贤淑的性格,美丽、清秀的形象,良好的修养,深深地吸引了周如水。但是,当爱情之神在周如水的追求下终于降临,周如水已经完全感受到了张若兰对他的好感,甚至张若兰直接、主动地向他表白愿意接受他的爱情是时候,他却惶惑、犹豫、害怕、自责起来,以至瞻前顾后,既舍不得放弃已降临的爱情,但又不敢接受这似乎炙手的爱情。这个受过时代新思潮影响,并有志社会改造的知识分子,这时想的却是与自己的意志完全相反的内容,那就是尊父母之命,尽丈夫之责,回到自己并不爱的妻子身边。于是他终于在封建观念的驱使下,逃离了他渴慕已久且已经降临的爱神。结果,被他拒绝了的张若兰另嫁了人,周如水口口声声要回家乡去尽孝道、尽丈夫之责的意愿也并未见诸行动。他自己就在那一套孝义观念的镜子面前,成了一个自我嘲弄的人。周如水这种性格,造成了他一生无所作为的悲剧。他不仅失去了爱情,也写不出什么著作,更成不了革命青年。最后只好以“自杀”来寻找出路,真正成了中国式的“多余人”的典型。B、《雨》《雨》描写了另一位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吴仁民的三角恋爱的故事。这部作品既大写了关于革命和社会问题的各种主张、各种思想的交锋,又大写了主人公吴仁民失去了爱情的苦闷和烦恼,以至到了极端空虚、颓废和疯狂的地步,也写了吴仁民获得爱情以后的幸福感觉和振奋、充实的精神状态,更写了在三角恋爱夹缝中的吴仁民的新苦恼。吴仁民是一个有革命理想,又找不到正确革命道路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他一方面有小资产阶级的正义感,有反抗黑暗势力的要求,另一方面又相当脆弱,经受不了现实生活的打击,如,爱人被军阀夺取,妻子病故,朋友遇难等等,都使他感到悲痛。在革命工作中,他像一位老练的革命领袖受到朋友们的信赖,但是,革命的盲目性和无政府主义影响下的畸形斗争的失败,又使他常常从革命的潮流中退下来,寻找休息的场所,这个场所就是爱情。他终于如愿了。第一次,他与一个叫智君的姑娘因同病相怜而真诚相爱(他死了妻子,智君失去了丈夫),正当他感到疲惫了的身心得到了抚慰的时候,封建军阀却用威逼手段抢走了他的爱人。他几乎绝望了,几乎失去了革命的勇气。之后,他又碰上充满生气与活力的姑娘李佩珠,他又在李佩珠给予的爱情中获得了力量。总之,他总是把爱情建立在个人的基础上,得到了就欢乐,失去了就似乎没有了寄托。他虽不是一个爱情至上主义者,但由于没有找到爱情在当时社会环境中的真正价值,所以,他总是在革命与爱情之间苦闷、徘徊。C、《电》在《电》这部小说中,巴金一方面怀着极为深沉的感情,描写了一群革命青年悲壮的死亡,另一方面,又以欢快的笔调塑造了李佩珠这个革命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形象。李佩珠是贯穿《爱情三部曲》的人物。在《雾》中,她还是一个天真的小姑娘;在《雨》中,她开始成熟;到了《电》中,她已是一个青春焕发的女革命家了。用巴金的话说,这是一个“近乎健全的女性”,一个勇敢、坚定的女革命家。巴金使用了与往昔不同、色彩斑斓、明快的笔调,勾画了李佩珠投入革命斗争后乐观、欢愉的情绪,以及成熟、健康的思想和心态。每当革命活动发生危机,李佩珠总是挺身而出,当伙伴们因愤激军阀对同志的迫害要去以死相拼时,她成功地阻止了青年朋友们冲动的行为;当群众集会遭到军阀军队的包围时,又是她站出来,成功地组织群众撤离。正因为她在革命工作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所以,她的爱情生活也呈现出健康、欢乐、愉快的色彩。她认为:“爱并不是罪过,也不是可羞耻的事情。”她与吴仁民相爱后,她说:“我爱他,他爱我。这样两个人的心会更快乐一点。……爱情只会增加我们的勇气。”因此,李佩珠的爱情,是《爱情三部曲》中最明亮鲜艳,充满活力的爱情。她的形象也像“电”一样照亮了爱情的园地。(2)《爱情三部曲》题名的含义与主题小说通过三个主要人物的爱情故事,描写了那个时代青年爱情的三种境界:未能从传统的观念中觉醒时的沉沦、忧伤的境界(这就是周如水的境界);觉醒后因未寻找到爱情的社会与时代支点时的苦闷、徘徊的境界(这就是《雨》中吴仁民的境界);以及在社会革命中得到了爱情的兴奋、欢乐、愉快的境界(这就是李佩珠的境界)。这就是这部小说取总名为“爱情三部曲”的含义,也是这部小说的主题。(3)《爱情三部曲》的历史价值巴金的《爱情三部曲》作为20世纪30年代初期的作品,与当时文坛众多的创作一样,也涉及到了当时一个流行的主题与创作的模式:革命加恋爱。当时,以“左联”青年作家为主体的一群人,最喜欢用这样的模式写这样主题的作品。但,由于观念与艺术素养等方面存在着不足,他们此类创作往往思想浅露,艺术又过于粗糙,如蒋光赤等的一些作品。巴金这部小说的问世,则在思想和艺术方面将这一流行的主题和模式提到了一个新的层次,令人耳目一新。这部小说不仅深刻地揭示了在黑暗时代,爱情从属于信仰,受信仰支配的必然性(如周如水、吴仁民、李佩珠的爱情),而且以精巧的艺术结构、艺术语言,生动丰富的人物形象,艺术地昭示了生活的这一历史特征与内在逻辑,以美的风格,表达了真的生活和善的内容。所以,在30年代的此类小说中,巴金的《爱情三部曲》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它与茅盾的《蚀》三部曲、《虹》等一起,像一面镜子,一方面映射出当时这类作品的不足,另一方面又显示了这一类作品特有的艺术意味和美的神采。(4)艺术特色A、青春的色彩,浪漫的情调B、浓郁的诗情画意C、流畅、清美的语言。巴金的代表作《激流三部曲》《激流三部曲》(包括《家》、《春》、《秋》)是巴金的代表作品,特别是它的第一部《家》,具有永恒的艺术价值。巴金在《{激流)总序》中声称,“在这里我所欲展示给读者的乃是描写过去十多年的一幅图画,自然这里只有生活底一部分,但已经可以看见那一股由爱与恨,欢乐与受苦所组织成的生活之激流是如何地在动荡了”。作品所写的正是这样一股生活的激流:一方面随着封建宗法制度的崩溃,垂死的封建统治力量疯狂地吞噬着年轻的生命,另一方面深为革命潮流所吸引的青年一代开始了觉醒、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