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面试高中语文试讲稿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荷塘月色》《登高》《故都的秋》《沁园春·长沙》《烛之武退秦师》《大堰河——我的保姆》《世间最美的坟墓》《雨巷》《荷塘月色》一、导入T:大家看下ppt上的照片是哪位先生?好,很好绝大多数同学都认出来了,正是我们所熟知的朱自清先生。2我们以前学习过朱自清的《背影》,那是一片描写父爱的的纪实散文,从那篇文章中我们就可以看出那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散文。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另一篇风格完全不同但同样相当精彩的散文《荷塘月色》(板书荷塘月色朱自清)T:上节课我要大家预习这篇课文,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文章末尾处的时间没?是几几年?要是预习中没有注意到的同学现在赶紧把书翻到最后看下时间。好,后面的那位同学,几几年呀?大声的说出来。好,很好,是1927年。我们都学过历史,1927年是个什么时期?下面我们请我们的历史课代表给大家简单描述下那个年代好不好?好,李雪怡回答的非常好哈。1927年正值大革命失败,中国处于一片黑暗之中。可谓是哀鸿遍野,民不聊生。这个时候朱自清的生活可以说十分艰苦。因为我们之前都预习过这篇文章,这时大家的脑海中一定会有这样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在这么艰苦的环境下,作者可以写出这么优美的一篇散文呢?我觉得大家有这3个想法非常的好。其实作者就是通过对冷清的月夜下荷塘景色的描写,流露出他想寻找安宁但又不可得,幻想超脱现实但又无法超脱的复杂心情,这正是那个时代在作者心灵上的折射。下面我们一起来听下这篇课文的配乐录音,看能不能体会出作者这种矛盾的感情。并且给文章分段。好,我们都听了一遍。大家能告诉我可以分为几段么?后面的李明回答一下,很好一共是三段,文章分成了三个部分。我相信大家都能准确的说出,细致描写荷塘的是哪一段。很好就是第四自然段。所以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着重学习这一段,着重分析“荷塘”和“月色”的画面美。二、分析文章体会美感第四段月光映照下的荷塘里的景物(大家在细致的试着带有感情的把第四段读一遍,脑海中最好能出现画面)作者走到了荷塘上,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写月下的荷塘4景物是有顺序的,先总写荷塘(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然后再写叶子、荷花、荷香、荷波和流水。我们看它怎么写叶子的,“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群”这里用的什么修辞手法啊?对!比喻,大家可以想象一下那些跳芭蕾姑娘的裙子,一排排在哪里,怎么样,用这个比喻便突出了荷叶的高挺,茂密以及柔美,非常的形象生动。接下来写荷花就更精彩了,“层层叶子中间,零星的点缀着写白花,有袅娜的开着的,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一系列的比喻,将荷花的那种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美丽表现了出来。这种一个本体多个喻体的修辞手法叫做博喻这个地方还以偶一个修辞手法,是我们以前学过的拟人。大家以后在写作的时候也可学着使用,十分的出彩。下一句写的是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哎,这里写的明明是荷香是嗅觉,怎么用听觉5上的歌声来形容呢,而且还形容的十分的贴切,将荷香的柔美,若有似无一下子就表达出来了。通感:这种修辞方式,是一种感觉超过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现象。这种修辞我们也很常见,实则我们感觉器官的感受转换:听觉视觉嗅觉触觉感觉动觉古诗中的红杏枝头春意闹将视觉同感为动觉再比杜牧的天阶夜色凉如水,将视觉上的夜色通感为感觉上的水凉等等。风来花底鸟声香听觉到嗅觉鸟抛软语丸丸落听觉到视觉下面“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那边去了。”这里突出了荷风的速度,非常的快。这里没有写风,用荷叶侧面表现风的速度。叶子本事肩并肩密密地挨着的,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这句写了荷波。总的看来本段写景的技巧体现在两个方面:6第一,动静结合。作者先写田田的荷叶,后写绿叶中缀开着的荷花和花苞,以及微风吹来的花香。这是静的画面。紧接着他就捕捉那微风过处叶动花颤的情状,“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这是动的晤面。动静结合,形象地传达出了荷塘富有生气的风姿。第二,文章不写一个“月”字,却处处有月。这月色就融化在作者通过观察之后的具体描写之中。那叶子、花朵的情态,以及为微风带起的凝碧的波痕,都是在轻淡月色映射下形成的。然后我们四个小组分成两个大组进行讨论。(12第一大组,34第二大组)用我们分析第四自然段的方法分析第五六自然段。弄清楚这样几个问题1)每一段描写景物的顺序是怎么样的2)修辞手法用了哪些3)写景的技巧是什么讨论完了以后,我们每个大组推荐一位同学上台了进行发言。7好很好,刚才两位大组的代表的发言思路都非常的清晰丫,说明我们大家刚才听老师第四自然段的解析的时候非常的仔细。很不错。老师这里就不在复述刚才两位同学的发言了。现在我们再来归纳下我们今天学的内容。三、结课与作业设置(一)结课首先,这节课,我们整体感知了课文内容,主要欣赏文章的画面美。本文描写的荷塘是清华园中一个普普通通的荷塘,然而在作者笔下,却是如此秀美静谧、令人神往。其次,我们学习了两种修辞手法——博喻和通感最后,我们再来总结下朱自清先生的语言特点。有这样一句话用来评价朱自清先生的语言丫,叫做“新颖而不失自然”,在口语的基础上出新,既有平白如话,毫无雕饰之感的文字,更有精心8“挑选”的遣词造句。这样的写作风格让人读来亲切又不失优美。这样的写作方法值得我们去学习。我们平时要怎么模仿朱自清先生的写作方法呢?可以看到朱自清先生是怎么做的呀?他对景物作了深入细致的观察,对生活有深挚真切的感受。“用心感受生活、体会生活之美”我想这就是朱老先生的写作之道。这个是值得我们同学学习的。(二)作业设置好,接下来我布置下我们今天的作业:就是通读456段深切体会语言美,并模仿写一段对景色的细致描写,下节课我们看哪位同学写的出色。好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登高》一、复习导入9让学生通过填空练习复习学过的知识点。二、整体感知1.听录音示范朗读,初步感知诗歌2.生齐读。教师发现诗歌朗读的问题并做朗读指导。三、品读诗歌1.生齐读首联和颔联①首联和颔联共写了几种景物(意象),分别有什么特点。风、天、猿、渚、沙、鸟、落木和长江。特点是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沙、回鸟、落木萧萧和长江滚滚。②我们把这些寄寓作者情感的景物叫做“意象”,接下来我们看看诗人如何把自己的情10感通过秋景体现出来的。急风,是说风很大,而且又是秋天的风,这样的风更冷。急风凛冽,不仅吹在诗人身上,更是吹在诗人的心里。天高阔远,在茫茫天地之间,诗人更觉自己的渺小,无限悲凉之情涌上诗人的心头。猿的啼叫是哀伤的。哀猿声声,使诗人悲凉的心境更添一层。(教师补充:古人诗歌中写到“高猿长啸”,大都抒发文人的悲伤,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水经注》)清渚和白沙。从色调上看,清和白是冷色调,更显环境的冷清和凄凉。诗人触景生情,自然内心也倍感凄凉。回鸟,这是一只找不到食物的鸟,也可能是一只找不到家的鸟,它到处盘旋,形单影只。(教师补充:毛泽东笔下也有一只鸟: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竟自由。请同学11们想一想,毛泽东笔下的鸟与诗人笔下的有什么不同?这是一只展翅高飞、壮志凌云的鸟(鹰击长空);而诗人笔下的鸟是一只无家可归、低沉徘徊、孤独哀伤的鸟(回鸟徘徊)。落木即落叶,到了秋天,树叶纷纷落下,意味着生命的终结。看到落叶诗人也感到自己到了生命的尽头,内心无限凄凉。滚滚长江东逝水,东逝的流水会让人想到韶光易逝、人生苦短。(教师补充:孔子就在长江边上感慨过:逝者如斯夫!苏轼在也在《赤壁赋》中写到: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后来人们就常用流水来比喻时光易逝、人生无常。)(教师补充:这两句可以理解为诗人从生命的角度来写的。杜甫看到落叶飘零肯定想到了自己年老迟暮。杜甫于58岁客死夔州一小舟上,诗人写这首诗时已55岁,是去世前三年。)122.教师小结首联及颔联。3.诗人的悲除了体现在首联、颔联描写的秋景上之外,还体现在哪里?还集中体现在颈联和尾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4.我们也来说说诗人境遇之悲的具体体现。万里悲秋常作客,诗人长年漂泊他乡,壮志难酬,处境艰难。“万里”写出流浪之远,“常”写出流浪时间之长。(教师补充:安史之乱时,李白从48岁开始流浪,一直到58岁去世,11年来安无定所。)百年多病独登台,诗人年老了又身缠重病。诗人孤身一人去登台,倍感凄凉。(教师补充:诗人这个时候已患肺结核、疟疾和风湿病,一只手不能动弹,处境堪忧。)135.如何理解尾联中的“艰难”一词?(联系课文注解)艰难兼指国运和自身命运。国家动乱(安史之乱),诗人漂泊在外,生活艰难,壮志难酬。教师补充:诗人自身处境艰难,还处处为国为民忧心,让我们看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品质。6.“潦倒新停浊酒杯”一句又怎么体现诗人内心愁苦的?想借酒消愁,可是又患重病,不得不戒酒,本想一醉解千愁,终没有遂愿,心中万千愁绪无法排解,真是愁上加愁。著名评论家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说:“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一句还有8层意思,你能读出来么?系舟“万里”,故乡渺茫,此其一;“悲哉秋之为气”,节令凄凉,此其二;14“常”年如此,不知其终,此其三;异乡“作客”,寄人篱下,此其四。“百年”一生潦倒,此其五;体弱“多病”,缠身不愈,此其六;孑然“孤”独,此其七;重九“登台”,倍思乡亲,此其八。7.教师小结颈联和尾联。8.提问:这是一首情景交融的作品,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诗人是如何把情融于景从而达到情景交融的?四、小结诗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首联着重渲染整个秋天的气氛,三联表现感情,由异乡漂泊写到多病残生。四联又从白发日多,护病断炊,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诗人忧国伤时的情操,跃然纸上。15五、布置课后作业通过朗读,体会《登高》的情景交融,然后假设你是杜甫,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第一人称,把《登高》拓展成一篇200字左右的小文章。《故都的秋》一、导入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李贺《李憑箜篌引》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秋风)秋雨愁煞人。——秋瑾16秋天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他们笔下的秋天,呈现出万种风情,多姿多彩。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篇关于秋的现代散文《故都的秋》,一起品味郁达夫笔下的秋。二、作者及背景本文写于1934年8月,那时由于日军侵占东北,虎视中原,并迫于白色恐怖的威胁,郁达夫离开上海,避居杭州,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着闲散安逸的生活,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17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故都的秋怎么样呢?引导学生总结:清、静、悲凉。2.为什么北国之秋给作者以悲凉之感?这是什么表现手法?(以情驭景、借景抒情的写法)3.这里也提到了江南的秋,和北国的秋比起来,有什么用意?点拨:写南国的秋,是为了南北对比,以“南”衬“北”。作者以南国之秋的“淡”来衬托北国之秋的“浓”,以这秋的深味在南方“尝不透”,来同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作对比,这样,南北对比、衬托,以烘云托月之法,突出北国之秋的感人至深。4.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①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②在领略秋的过程中,是18不合适的。“名花名酒”,“半开半醉”指的是什么?①“名花”和“美酒”是针对江南之秋而言的。②“半开半醉”是说花半开酒半醒③这全句是对秋的领略的比喻的说法。5.一般来说,散文的文眼在文中出现的位置是有规律的。还记得《荷塘月色》中的文眼吗?这几天,我的心里颇不宁静。那么这篇文章的文眼是?我们就从作者的眼光来看观秋色、闻秋声、品秋味。四、

1 / 5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