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选调生历年面试真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2008年4月16日四川省选调生面试真题1.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亟缺人才。但是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几年来,先后选派到农村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却因为种种原因,流失率较高。相当部分大学生到了条件艰苦的农村后才发现,理想和现实之间落差巨大,因此留不住,待不下。你如何看待这种情况?作为选调生,你也将在农村基层,甚至是在条件比较艰苦的乡镇工作,对此你有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答题要点】(1)选派到农村的大学生留不住、待不下,流失率高,说明大学生、家庭和政府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过失。(2)大学生没有看清现实状况,低估了城市和农村差别,以至于到了农村才发现接受不了;大学生没有吃苦意识,受计划生育的政策导向,目前,我国大部分家庭孕育独生子女,这些孩子从小娇生惯养,以至于下到基层后克服不了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艰苦的生活方式。(3)家长太宠爱和娇惯孩子,遇到问题总是家长一马当先,养成了孩子逃避困难、拈轻怕重的坏毛病。应重新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采取正确的教育方式,“授之以鱼不若授之以渔”,教会他们克服困难的心态和方法才是当今家庭教育的出路。(4)政府推行“一村一大”的出发点和目的是好的,一来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二来提升基层公务员的整体素质,但是政府应同时考虑到目前我国独生子女的实际问题,给与年轻公务员适当的政策倾斜,比如:财政经费补贴、生活费用补助以及三金一险保障等等,通过物质杠杆调节和留住基层优秀大学生。(1)我之所以报考“一村一大”是因为我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2)我出生于偏僻的农村,茂密的山林,贫瘠的村庄,绿油油的田地,都是我熟悉的景象,如果我下到基层,我不会觉得陌生和接受不了,相反,农村泥土的芬芳是我恋恋不舍的情怀,我会很快熟络并爱上所在乡镇。(3)父母用其勤劳的双手和朴实的语言教导我,什么事再困难难不过双手和双脚,所以从小我就养成了吃苦耐劳的习惯,生活造就了我坚韧和不屈的性格,相信通过我的各方面努力一定能尽快适应和胜任基层工作。(3)我对农村的人民有着挚深的情感,我希望用我刻苦学习得来的知识和勤劳的双手为农村的经济发展尽自己的绵薄之力,我希望用我的双脚踏踏实实为人民做点实事,能够为中国偏远农村奉献知识和青春是我人生的追求。2.今年两会期间,媒体在网络在开通了“我有话对总理说”,鼓励公众向中央领导建言献策。作为大学毕业生或者选调生的一员,请你向总理诉一个想法或者一条建议,你准备说什么?为什么?【答题要点】(1)为国献计献策是当代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如果我能向总理提一个建议,那么我想谈谈农村养老保险问题。(2)现在很多在外飘泊的打工人员担心:年轻时身强力壮能自食其力,如果老了,丧失劳动力了怎么办?我国人口众多,农村人口占了绝大多数,因此农村的养老保险是一个严峻的重大的社会问题,搞好了农村养老保险这一大块就基本上搞好了全中国的民生问题。(3)有村民向我埋怨:,城市的工人有退休费,有养老保险金,为什么农村人口没有资格参保?无论城市还是农村,人们都在不同的环境为国家发展贡献者自己的力量,人都有老的一天,都有丧失劳动力的一天,作为中国公民应该享有平等待遇和权益,因此农村人口纳入养老保险参保对象是缩小城乡差距、城乡统筹、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重大举措。(4)有部分农村参保人员反映:为什么农村人口和城市人口养老保险参保基数和领取的养老金不同,什么时候农村跟城市才会真正平等?虽然部分地区在做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但农村和城市执行双重标准,未免略显不公,因此同区域农村和城市执行统一标准是切实做到真正公平、全面公平的战略步伐。(5)综上所述,全面推行和做到真正公平的农村养老保险是我国势在必行且刻不容缓的政府管理工作。2009年四川省选调应届优秀大学生到基层工作考试面试题1.网络的快速兴起使政府官员、党员干部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置身于媒体和群众的监督之下、评说之中。你对这种监督持什么态度?假如你是机关干部,你会怎样做,以便使自己的工作经得起群众的监督和评说?【答题要点】(1)我会要对于广大群众包括网民对我们工作和干部提出的意见建议甚至质疑,我认为我们应该抱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积极认真对待,认真倾听这些来自基层群众的意见建议和批评,同时通过网络加强与群众的沟通交流,听取意见,主动接受监督。(2)如果我是机关干部,为了使自己的工作经得起群众的监督和评说,我会从以下几方面努力。①在有所作为上下功夫,做到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增强事业心责任感,提高谋事办事能力和水平。②在有快作为上下功夫,转变观念、转变作风、转变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③牢记执政为民的宗旨,高度重视各种方式的民意表达。做到既从网络等各种媒体上及早发现信息、了解民意、掌握民情、判断民心外,也重视通过各种方式了解来自社会、来自群众的意见,同时深入到群众中去,面对面听取百姓的看法,见真人办真事,密切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切实站在人民群众的角度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④总之,我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廉洁自律,端正作风、严肃纪律,以良好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业绩,经得住群众的检验和监督,经得起群众的评说。2.某县开展创建文明单位活动,县有关部门在了解活动进展情况时,发现有些单位弄虚作假、搞形式主义。假如你负责这项活动的组织工作,你会采取哪些措施引导、保证活动的正常进行?【答题要点】(1)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文明单位(系统)创建作出了以下规定:申报单位(系统)弄虚作假、骗取荣誉的,一经发现,立即撤销其荣誉称号。所以对于某些单位的单位弄虚作假、搞形式主义的行为,我会高度重视、认真对待。(2)我将以诚信教育活动为切入点,引导、推进文明单位创建,保证活动的正常进行。一、加强公德教育。以“践行八荣八耻,倡导文明新风”为主线,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积极引导单位提高诚信度。扎实开展机关效能建设。二、宣传推广优秀文明单位(系统)的先进经验和先进典型,组织开展理论研讨活动。三、加强舆论监督。通过设立公共投诉信箱、电话举报等方式,对参加评选的单位进行监督。3.有人认为,公务员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是影响政府行政效能和导致公务员职务犯罪的重要原因。有人却认为“心理健康导致腐败”的论断很可笑。对上述两种看法,你的见解是什么?理由是什么?【答题要点】我认为上述两种看法都有各自的合理性。(1)客观地说,公务员确实是一个特殊而敏感的职业。近年来多份研究报告也都显示,公务员的高压力,极易导致一些心理健康问题,诸如抑郁、工作倦怠、机关人际关系敏感、职业成就期待及人格冲突等。从这个角度来说,重视公务员的心理健康是十分必要的。(2)但是,必须看到,在中国这样一个快速发展的转型国家,从教师到企业职工、从失业者到农民工,各行各业人士也都承认着巨大的压力,远远超过公务员所承受的。而且心理问题也不单单是为公务员所有,2005年人大大学的一份调查显示,教师、农民工、失业者等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所以,认为“心理健康导致腐败”是一种以偏概全、本末倒置的看法和认识。腐败的根源在于权力本身具有一种内在的异化机制。任何权力只要不加限制,就必然会走向腐败。(3)反腐倡廉、防止腐败滋生,最根本的应当是:一方面加强廉政教育,提高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从源头上减少或杜绝腐败现象的滋生;另一方面,加大查处贪污、受贿等职务经济犯罪的力度,提高侦查水平,依法严惩贪官污吏。2010年四川省选调应届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考试面试题1.近日来,我国北方一些城市连降暴雪,环卫工人走上街头,辛勤清扫,但扫雪似乎只是环卫工人自己的战斗,直至有的环卫工人倒下。而美国的一些城市规定:行人在某户人家的门前因积雪未及时清扫而滑倒,这户人家要承担责任。对以上情况,你有何看法?举一个你自己履行责任的事例。【破题表态】从两种不同行为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到,相对于美国,在我们国家,广大民众的责任感和主动意识还有待提高,还存在着“各人自扫门前雪”的心态和行为。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这种状况也在慢慢地改善,在一些地方,也出现了市民纷纷主动参加清雪劳动或以各种方式慰问环卫工人的感人场面。这说明公民的责任感在逐步的增强。(对于第二问,考生应根据个人情况和自身经历进行作答,只要能体现出责任感即可,答题中应注意事例的典型性和代表性。)2.假如你是某单位机要室工作人员,1月11日下午下班时,主任交待给你一下几项工作,要你在1月12日—13日两天内完成:1、给主任写一份参加机要工作座谈会的发言稿,15日需用;2、12日下午参加大学生就业经验交流会;3、到上级单位送一份请示报告。另外,你还要参加单位组织的体检,体检日期截止到13日。你打算怎样安排这两天的事情?【具体步骤】在工作中遇到几件事情在规定时间内同时需要完成的情况,我会本着先公后私、轻重缓急的原则,合理安排,统筹协调,妥善应对,力争使每一件工作都圆满完成。由于发言稿15日才用,所以在两天中我有充分的时间准备。我会在12日上午先完成发言稿的初稿,以便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能够修改完善。经验交流会需要我本人参加,所以12日下午我会准时参加大学生就业经验交流会;在参加经验交流会的期间我会充分利用期间的休息时间思考发言稿的完善工作。由于到上级单位送一份请示报告没有具体的时间要求,而且应该在工作时间内完成,所以我选择在13日上午完成。在送请示报告的途中我会继续思考完善发言稿。由于体检日期截止到13日,送完请示报告之后,如果时间允许,我会参加单位组织的体检;如果体检处已经下班,我会在下午参加体检,并利用中午休息时间具体完善发言稿。在体检结束之后,我会对发言稿进一步完善,确定初稿,在下午下班之前交给主任审查,听取他的批评意见,然后根据主任的指示意见进行完善,相信在规定时间内我一定能完成一份令领导满意的发言稿。3.“中国毕业生向耶鲁大学捐款888万8888美元,金额创耶鲁大学毕业生个人捐款记录”。你对环球网报道的这则新闻有何看法?并说明理由。【破题表态】这笔巨额捐款引起了民众广泛的关注,并在网上引起声势浩大的辩论:有人认为这样的做法是“忘恩负义”的行为;有人质疑八百多万美元,不知可以修多少所希望小学;也有人说,没有国内学校的培养,这位中国毕业生就没有今日成就和财富,既然要捐,国内国外都该捐等等。对此,我认为应该理性地看待。【具体分析】这则新闻原本平淡无奇,但却引起了惊人的关注目光。首先,八百多万美元的捐款,确实创了耶鲁管理学院毕业生个人捐款纪录;其次,捐赠者独特的身份,也使得新闻关注度升温。捐赠者张磊先后经历了中国高校、美国高校的教育,却只向后者捐款,基于基本的爱国热情,不少人确实难以理解;再次,国内未曾出现过这样的先例。如果国内也有众多毕业生向母校捐款,且偶尔也有八百万这样的数字出现,相信人们也一定会以平和的心态看待此新闻。对此,我认为:首先,这位毕业生的行为是一种自愿的选择,他有权利将个人的财产捐献给他想捐献的对象。其次,耶鲁在他人生关键环节给他以巨大的助推作用,作为一个校友,作为对母校的回报,这是无可厚非的。作为一个毕业生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能积累,尤其是他的事业的成功,与耶鲁大学有着非常重要、密切的关联性,所以他对母校的这样一种回报,不仅仅是对于教育的一种回报,实际上耶鲁大学对他个人的成功,资金的运作有很大关系。再次,他今天给耶鲁大学捐赠,并不意味着他明天不会给中国的大学或者中国其他一些机构捐赠。所以对于这样一个行动我们应该以平常心看待。当然,这件事情也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思考国内学校应该如何形成自己的捐赠传统。第一,向母校捐款,其实是对教育的回馈,甚至代表了身份认同。但并非人人都会本能地对母校产生这种回馈意愿与身份认同,因为母校可能是一个毕业生的精神源泉,也有可能只是一个毕业生的人生驿站。一个学生对其母校的情感并非天然形成,这取决于母校对其产生的精神影响。第二,捐赠传统的形成,还仰赖于学校、政府为劝募所作的长期努力。劝募当然不是简单地道德鼓励,而是有实实在在的激励政策,比如税法优惠、名誉称号等。但是我们又不能把名誉称号当作空虚和毫无意义的虚名,因为名誉称号有可能使一个人随着自己所捐赠的事项一起被载入史册,是将金钱变作精神财富最便捷的手段。也就是说,捐赠

1 / 1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