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二-理解性默写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高中语文必修二理解性默写《氓》1.《氓》开头四句“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语气活泼俏皮,表现了男子求婚时的敦厚和女子率真直爽的个性。2.《氓》多处运用了比兴手法,托物寓意、借物言情,其中“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和“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借叶子由鲜嫩到枯黄的变化表现出女主人公感情生活的变化。3.《氓》中的女主人公连用两个感叹句,语调激切,以警醒、提示的口吻劝告所有的女性:“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4.《氓》中的“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表现出了女主人公婚后的辛勤劳作。5.《氓》中,描写女主人公静下心来反思这段无望的婚烟,发出无限感慨的句子是:“静言思之,躬自悼矣。”6《氓》一文中,初露男子的粗暴性格,同时也写出女子温柔体贴的句子是:“将子无怒,秋以为期。”7.《氓》中,表现女子悔恨多于哀伤,决绝而不留恋,并体现出她刚烈的性格特点的语句是:“反是不思,亦已焉哉。”《采薇》1.《采薇》中突出成卒行程艰难、心情低落的两句是:行道迟迟,载渴载饥。2.《采薇》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既写出柳枝随风摇曳之状,又表现了戍卒对家乡的依依难舍之情。《离骚》1《离骚》中表现屈原为了坚守自已崇高的美德万死不辞的句子是: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2.屈原在《离骚》中以女子为喻,揭露奸臣嫉妒贤才,自己肆意造谣中伤的句子是: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3.屈原在《离骚》中表达自己虽崇尚美德而约束自己,但清晨进谏,晩上便遭贬黜的句子是:余虽好修姱以軏羁分,蹇朝谇而夕替。4.屈原在《离骚》中借先贤能够坚守正道来勉励自己的句子是:伏清自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5.在《离骚》中诗人用比兴的手法借助鲜花香草写自己要修养品行的句子是: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6.屈原在《离骚》中表达自已虽遭遇不公的待遇,但是为了自己心中的志向,即使被肢解也不会改变的句子是: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7.屈原《离骚》中,表现楚怀王糊涂荒唐,贤愚不分,轻易听信小人挑拨之言的诗句是:“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8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在《离骚》中的名句“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体现了他用崇尚忧国忧民的美德约自己,即使为此牺牲生命也不足惜的情感。9.“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这是我国伟大人屈原在他的名篇《离骚》里发出的慨叹,表达了他不懈追求自我修养,以美政举国的理想。《孔雀东南飞》1.《孔雀东南飞》结尾“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运用互文手法表现了焦仲卿与刘兰芝的爱情至死不渝。2.在《孔雀东南飞》结尾,作者叙述完刘兰芝和焦仲卿的爱情悲剧故事后,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的句子是: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3.《孔雀东南飞》中的“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简笔勾勒出了一幅难舍难分的伤感画面,让人难以忘怀。《涉江采芙蓉》1.在《涉江采芙蓉》中,“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写出了主人公孤独、忧愁、怅惘地立在船头,徒劳张望故乡的情状。2.《涉江采芙蓉》中表达主人公与妻子分隔两地,无限惆怅的句子是: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短歌行》1.在《短歌行》中,曹操引用《诗经》中的句子,用女子对男子的思念比喻自己渴慕贤才的句子是:青青子衿,悠悠我心。22.《短歌行》中的“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表达了曹操对贤才在离乱中无处投奔的惋惜之情。3.曹操在《短歌行》中以周公自比,表明自己广纳贤才以统一天下的远大志向的句子是:周公吐哺,天下归心。4.《短歌行》中表现满怀忧愁的曹操借酒消愁的两句是:何以解忧?唯有杜康。5.曹操《短歌行》中“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易错:辍)”两句,把贤才比作光照宇内、可望而不可即的明月,表达了对贤才的渴望。《归园田居》1透过《归园田居》(其一)中的“户庭无尘杂,虛室有余闲”两句,可以看出作者生活十分闲适,有很多空闲时间。2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描写乡村常见声音的句子是: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3.在《归园田居》(其一)中,“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一句运用对偶和比喻表达了作者身在宦海、心系田园的心情4本诗描绘的是巴峡风俗,而陶渊明《归园田居》描的则是田园风光,其诗云:“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兰亭集序》1.我们在感叹时光流逝时,往往会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兰亭集序》中与之相似的感叹是: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2.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将世人大体分为两类静者”和“躁者”,并形象地概括了两类人的生活内容: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赤壁赋》1.古代作品中写山水之胜的,有苏轼《赤壁赋》中的“山川相缪,郁乎苍苍”,还有李白《蜀道难》中的“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2.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句子是: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3.《赤壁赋》中用“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来写游人任凭一叶局舟随意漂荡,在辽阔江面上自由来去。4.苏轼《赤壁赋》中侧面表现客吹洞箫的音乐效果的两句是: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5.在《赤壁赋》中,面对浩浩荡荡、奔腾不息的长江,吹洞第的客人由此发出人生短暂的感叹:吾生之须臾,美长江之无穷。6.在《赤壁赋》中,针对客人对人生短促、生命无常的感慨,苏轼以江水、明月为喻,提出了“逝者如斯,而未尝往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的观点。7.苏轼《赤壁赋》中,“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写天上的满月从东面山上升起,似乎也像游人一样,深深陶醉在这良辰美景之中,有意把脚步放得很慢、很慢的语句是:“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8.苏东坡以回答客人的方式,在《赤壁赋》中提出了另种对宇宙、对人生的看法。从变化的角度来观察,眨眼之间,万事万物都在变化的语句是:“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从不变的角度观察,则万物都是无尽的语句是:“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9在《赤壁赋》的开头,苏轼写自己与朋友泛舟赤壁之下,朗诵《诗经陈风》中的《月出》篇,即文中所谓“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游褒禅山记》1.《游褒禅山记》中的“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表明古人游赏有所收获不是随意的,而是经过深思而悟出来的。2.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说:“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这说明要做好一件事,光有“志”是不够的,还需要借助“力”才能实现。3.出门游玩的时候,近处的地方人相对较多,远处险峻的地方人相对较少,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也有这种体会: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1 / 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