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作品鉴赏主张及其风格成就作品鉴赏3徐悲鸿简介12感悟4徐悲鸿(1895-1953),江苏宜兴人,是我国现代杰出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取法西方古典写实绘画,力倡用写实主义改造中国画,特别是他的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论,在画史上产生了划时代的效果,宣布了从顾恺之到任伯年一千多年间勾红填色形式的大体结束和一代新形式国画的诞生。他的写实主张和从苏联引进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并为一体,成为本世纪最大的主流画派。徐悲鸿简介长于国画、油画、尤擅素描。造诣极深,善于传神。著名油画《我后》、《田横五百士》,国画有《九方皋》、《愚公移山》、《会师东京》等,最为所重。画马为世所称,笔力雄健,气魄恢宏,布避设色,均有新意。绘画创作上,提倡“尽精微,致广大”;他对中国画,主张“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绘画之可采者融之”。继承我国绘画优秀传统,吸取西画之长,创造自己独特风格主张及其风格成就一强化或夸张马的鼻孔,这是奔驰之马肺活量大的象征;二、马腿的比例较之真马相对稍长,这正符合锋棱瘦骨的野马造型要求,善驰骋的骏马的精神主要特征是其腿;三、至于马蹄,则要灵活,马之跳跃全赖马蹄的灵活弯曲和伸缩,看似一两笔简单带过,但却是徐悲鸿长时间研究揣摩的结果。他曾说过马蹄比女人的高跟鞋还难画。那是因为马蹄是力量与重心的集结所在是动静灵活的关键;四、脚踝骨是最难画的地方,要画出活络的感觉。造型要准确,不懂骨骼解剖不行,但又不能完全照着自然形态画。五、拂动的马鬣和马尾,是表现马刚柔相济的风神之所在。徐悲鸿在长时间的实笔简括地刷写出迎风飘拂的鬣、尾,一如书写汉隶,收笔有翻转之意,不但纤毫毕现,而且极为逼真地展现了鬣、尾的蓬松的质感和飘动的美感.六、徐悲鸿画马从不打底稿。一是徐悲鸿对马的结构和运动的非常熟悉的自信,再则也说明了徐悲鸿在进入创作时的笔墨运用和情感宣泄是一种本我的自然流露,不依傍任何家数的笔墨语言和无拘无束的勾写,才得以构成他奔放处不狂狷,精微处不琐屑的挥洒风格,使得他笔下的骏马无不精神处于静态中的立马,风姿飒爽,静中仍旧蓄含着强烈的动势和具有高昂的战斗精神,神采依旧坚毅,从体态形式和内在精神上都蕴涵着无穷的力量,具有强健和崇高之美《立马》(1942年国画111×61cm)徐悲鸿此时正在新加坡,对战争前景焦虑万分,希望能和上次一样地击退敌人。于是在他笔下的这匹骏马身上寄托了对胜利的殷切希望,盼望抗战的将士们勇往直前。这匹奔马的角度几乎接近全正面,属于极难把握的大透视。骏马迎面冲来,给人以空前的震撼。其雄奇、刚健、浑穆的用笔甚至整个马匹的最终整体形态都显示出了他书法中的苍茫、高古、雄强的碑意,他的笔墨还展现出了简约的美学特征,笔简墨炼但是神聚,这使画面整体上体现出放逸超脱的中国美学境界。《奔马》(1941年国画130×76cm)画上题有“长沙会战,忧心如焚,或者仍有前次之结果也,企予望之。田横五百壮士场面宏大、人物众多。作品取材于《史记•田儋列传》,说的是占国时代齐国的旧王族田横在秦末农民起义中率众五百人入居海岛,刘邦建汉后派人招降,田横告别众人赴洛阳,途中拔剑自刎,五百壮士闻之也全部自杀殉节。画面描写田横与五百壮士告别时的情景,身着暗红紫袍的田横昂头拱手,正气凛然,众壮士或摩拳擦掌或低头饮泣,气氛悲壮。借此历史事故表达出针对当时的反动统治和社会黑暗的愤恨以及对威武不屈的反抗精神的歌颂。很有意思的是,徐悲鸿把众壮士中那个身着黄衣者画成了自己的形象,这也是画家不畏强暴的正义感的一种表达。这幅巨大的历史画渗透着一种悲壮的气慨,撼人心魄。画中把穿绯红衣袍的田横置于右边作拱手诀别状,他昂首挺胸,表情严肃,眼望苍天,似乎对茫茫天地发出诘问,横贯画幅三分之二的人物组群,则以密集的阵形传达出群众的合力。人群右下角有一老妪和少妇拥着幼小的女孩仰视田横,眼神满含哀婉凄凉,其雕塑般的体积,金字塔般的构架无疑使我们想起普桑、大卫的绘画。普桑喜用的红、黄、蓝三原亦在徐的画面中占主导地位,突出了田横与青年壮士之间的对答交流。背影衬以明朗素净的天空,给人以澄澈肃穆的感觉。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正是德国古典病态学家温克尔曼所提倡的艺术格调。画中人物伸展的手臂、踮起的脚尖、前跨的腿、支立着的木棍、阴森锋利的长剑构成了一种画面节奏,寓动于静,透出一种英雄主义气慨。在当时流行现代主义艺术之风的中国,徐悲鸿坚持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的现实主义立场,借历史画来表达他对社会正义的呼唤,这些犹如黑夜中的闪电划亮天际,透出黎明的曙光。愚公移山在印度,徐悲鸿创作了构思已久的巨幅国画《愚公移山》。当时正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代,但徐悲鸿坚信:中国人民以愚公移山的精神,艰苦奋战,一定能够取得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画面上愚公白发长须,挂锄而立,开山者体魄健壮,挥锄掘石,整个画面表现了坚卓的精神和强劲的力量,给人以巨大的鼓舞。徐悲鸿巧妙地使西洋的素描技巧和中国画的线描相结合,使画面的空间感、体积感、量感和质感表现得非常充分,人物栩栩如生,开中国人物画之先河。感悟写实传神学习爱国该画在头、颈、躯干以及手臂形成的稳定的整体构图上又体现出了相应的变化,笔法简洁概括但造型坚实,人物手臂的姿势、面部神态、尤其是眼睛都传达出了画家自信和持重的内在品质。对人物内在精神的表达永远是徐悲鸿艺术创作的主旨,也是对“以形写神”的中国绘画艺术的优秀传统在新的领域上的继承和发扬。《自画像》(1934年油画61×45cm)双鹊的写实造型与枝干、柳条的写意用笔形成对比,使画面主次分明,双鹊姿态上的屈伸对比、位置上的上下呼应、头和嘴部以及神情上表现出的交流态势,都使画面自然和谐,充分表达出了喜庆祥和的意境之美。《双喜图》(1940年国画106×36cm)该画运用西方的明暗光影塑造方法造型,对面部作了重点塑造,体量突显,形象逼真,光色自然,但衣服和背景简洁概括,用线浑厚,笔势纵横,具有水墨写意的感觉,浸透着东方的审美趣味。《自画像》(1922年素描32.5×48.5cm)此画绘于徐悲鸿在新加坡为抗战筹款之时,画家把虎视眈眈、张着嘴、露着尖牙的毒蛇喻为挑衅者,双目放光的瘦狮则象征着中华民族,它已经觉醒,目光中充满着对于敌人的鄙视。徐悲鸿正是在对具有高度故事情节性以及对狮子充满威严的精神状态的准确传达中、特别是从狮子的面部表情和眼神的表现上,充分体现了徐悲鸿生动传神的艺术境界,作品在狮子强烈的动势、情节性表现、高度想象力、画面对艺术家民族情感和个性气质的成功传达上,都体现出了徐悲鸿艺术的浪漫主义情怀。《侧目》(1939年国画111×109cm)此画作于1938年,中国正遭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徐悲鸿满怀悲愤,画此负伤雄狮。它回身昂首,双目怒视远方,这是一幅用浪漫主义手法抒发情怀的佳作。狮虽然负伤,但未屈服,仍然保持昂扬斗志和复仇的信念,象征了中华民族的自尊自强和不容侵犯。迎风飘舞的鬃毛,强健有力、紧抓地面的利爪,喷出怒火的双眼,都传达着震撼人心的力量。《负伤之狮》(1938年国画109×110cm)原国民党元老李印泉,曾担任过云南讲武堂校长、陕西省省长、农商总长,云南腾冲县人。李印泉栩栩如生的面部从结构、神情包括肤色质感等的表现都不亚于油画写生。对李印泉身躯的表现则与面部又反其道而行之,身躯首先体现出的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线描,那如游丝般的线条直追远古,极具感性特征,体现出勃勃的生命律动,具有中国传统艺术中笔墨简洁飘逸的美学特征。《李印泉像》(1943年国画76×43cm)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