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最终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教案1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教学目标】1、熟知作者及其生平。2、提高文学作品的欣赏层次,丰富学生的文化积淀。3、体悟古典诗歌中融注的深沉的爱国情怀。【教学重难点】1、通过对诗词中形象及语言的分析来把握情景交融的意境。2、体会词人的爱国情怀和壮志未酬的愁苦之情。【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有一篇文章这样写道:历史的风云,民族的仇恨,正与邪的搏击,爱与恨的纠缠,知识的积累,感情的浇铸,艺术的升华,文字的锤打,这一切都在他的胸中、他的脑海翻腾、激荡,一不能化作刀枪之用,二不能化作施政之策,只有一股脑地注入诗词,终于他被修炼得连叹一口气,也是一首好词了。辛弃疾就是如此,他终于被修练得连叹一口气,也是一首好词了!我们现在来鉴赏他的好词《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二、知人论世: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生于北宋灭亡十三年之后的金人统治地区。1161年秋,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北方暴发了以耿京为首的农民起义。二十二岁的辛弃疾也组织了两千余人的抗金队伍,在济南南部山区起义,不久投归耿京领导的义军,任“掌书记”。绍兴三十二年,叛徒张安国杀死耿京投降金营。他率身边仅有的五十余人,飞骑闯入金营,活捉张安国,并收拢义军残部万余人投归南宋。辛弃疾南归后,正值南宋统治集团中妥协投降势力嚣张得势之时,他与之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宋孝宗乾道元年(1165),他写了《美芹十论》,六七年之后,再写《九议》。他反复上书,议论恢复大计,批驳悲观论点,但均未被采纳。相反,他却被朝廷派去镇压南方的农民起义。辛弃疾南来后,先后任建康、滁州、江西、湖北、湖南等地的地方官吏。在任职期间,他做了一些对人民有益的好事;同时,还尽可能地为北伐做些军事上的准备工作。从四十二岁起,他先后被削职闲居达二十年之久。晚年一度起用,出任镇江,复被削职,终于未能实现其恢复中原的宏愿而病死于铅山。终年六十八岁。辛弃疾是南宋最负盛名的伟大词人,是我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由于恢复失地、抗金救国的伟大理想不能实现,他就用词这一文学武器来进行斗争,来抒写他积郁于心的复杂情感。他的重要词篇,表现了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反映了建功立业、报效祖国的坚强决心,批判了南宋王朝偏安江左、妥协投降的错误政策,抒发了自己虚度岁月、壮志难酬的满腔悲愤。他还写下一些歌咏祖国壮丽河山与描绘农村风土人情的作品。辛弃疾继承和发展了苏轼开创的豪放词风,进一步扩大了词的题材和表现手法,突破了诗、词、文的界限。他善于以诗、以文为词,常用暗喻和比兴手法,使词旨委婉含蓄并具有沉郁顿挫的韵致。他的词,虽然以雄浑豪放为主,但并不缺乏清丽婉约之作。词集有《稼轩长短句》。三、写作背景:郁孤台在赣州城西北角,因“隆阜郁然,孤起平地数丈”得名。“唐李勉为虔州(即赣州)剌史时,登临北望,慨然曰:‘余虽不及子牟,而心在魏阙一也。’改郁孤为望阙。”清江即赣江。淳熙二、三年间(1175-1176),词人提点江西刑狱,驻节赣州,这首词正是词人在此时书于造口壁的。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辛幼安词》条云:“其题江西造口壁词云云。盖南渡之初,虏人追隆祐太后,(哲宗孟后,高宗伯母)御舟至造口,不及而还,幼安因此起兴。”实际上敌人追太后接近造口,太后等穿上难民的衣服,混杂在逃难的难民中得以脱身。《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教案2“书江西造口壁”是标题。书:写。写在江西造口壁的一首词。造口:在江西万安西南。这是一首怀古伤今词。本词写于孝宗春熙三年(1176年)春。四、诵读诗歌,明确主旨:1、同学们先自由朗读,在读的过程中,要注意,三分诗,七分读,要用心体味,带着感情去读。2、找出直接体现词人内心情感的诗句: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诗人的情感:愁!3、什么直接勾起了诗人心里的愁?(鹧鸪。)如果你心里无愁,你听到鹧鸪的叫声,会不会勾起满腔愁情?明确:词人心里有愁。提示:联系辛弃疾,可不可以更深层次的理解这句诗“愁”的含义呢?课下注释,鹧鸪的叫声仿佛是“行不得也哥哥”,我们知道辛弃疾的理想是……但现实是……,一个“行不得也哥哥”就把他那种怎样的情感点了出来?明确:想报效国家,但实现不了这报国之路。一种壮志难酬,报国无门之愁。-------这就是他对自己无法报国的忧愤之情!4、归纳主旨:词人痛恨金兵之猖狂,国耻之未雪,于是满怀忠愤,以悲凉的意境来表达他光复失土、忠诚爱国的深情。五、揣摩语言、想象画面、体味情感,欣赏诗歌意境。1、题目为“书江西造口壁”,为什么开篇从几百里路之外的“郁孤台”写起?(结合课后注释2和下文词句回答)李勉登台北望长安,表示心念朝廷;词人从郁孤台写起,下文又写“西北望长安”,也是为了表达怀念中原、渴望收复中原的愿望。暗用典故。词中的长安代指汴梁。2、既然李勉因嫌郁孤台名不雅,改名为“望阙台”,词人为什么还用“郁孤台”开篇?郁有郁勃、沉郁之意,孤有巍巍独立之感,郁孤台三字劈面便呈显出一座郁然孤立的高台。词人调动这三字开篇,显然有满腔磅礴之激愤之情。3、“中间多少行人泪”,“行人”指当年在金人逼迫下逃难的人,词人是如何描写难民的痛苦的?明确:(忧民——流不尽的行人泪)“行人泪”指逃难民众的泪水。用清江水比喻“行人泪”,写出了背离故园的无尽悲苦。词人身临隆祐太后被追之地,联想到当时南宋的命运危在旦夕。想到金侵略者的滔天罪行,想到国耻未雪,悲愤填膺。“行人泪”概括了当时千千万万逃难民众种种灾难,也包括了许多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爱国志士的悲愤。4、“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可怜是可惜的意思),请说说这两句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用典。(忧国——无法望长安)如今,长安只能引颈以望,而且远望不到了!那重重叠叠的连绵不尽的青山遮住了视线,也阻断了建功立业的进取之途!“望”“可怜”两个词写出了无限的忠诚,无限的惆怅、无限的感愤!“望长安”表达了作者怀念中原故土之情;而重山阻隔,表达了故园难回的义愤之情:忠愤之情。5、“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周济说是“借水怨山”,说得是用比兴的手法。请你说说这两句中的“山”“水”分别比喻什么。从字面上来理解,满含人民血泪的江水滚滚东流而去,是重重的青山所无法阻挡的,从更深的层次来理解,这两句诗含蓄地传达了词人对抵抗外敌、光复山河的坚定意志。这里的江水比喻词人和广大爱国志士收复中原的坚定意志。它像江水一样,能冲破一切阻碍,坚定不移地实现自己东归的愿望。这里的青山比喻压制爱国者抗金收复中原的反动势力,主要指主和派(投降派)。6、“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请分析“鹧鸪”这一意象所寄寓的情感。(结合课后注释9)天色渐渐暗了,黄昏悄然来临,深山中又传来鹧鸪鸣叫,声声悲鸣,吟唱出词人惊悸不安,忧心忡忡的复杂心情。寄寓着词人对主和派阻挠恢复大业的不满和无法收复中原的悲痛之情。7、“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两句以下,是登台所望所感,一波三折,请具体分析是如何一波三折的。“西北望长安”两句,写心系故园,而故园阻隔,充满忠愤。(忠愤)“青山遮不住”两句,写爱国志《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教案3士恢复意志坚定,是任何阻碍也阻隔不住的,充满坚定的信心。(自信)“江晚正愁余”两句写现实中,因主和派的阻碍,恢复大业无法实现的愤慨与愁苦之情。(悲愤)忠愤→自信→悲愤,一波三折。六、总结: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辛弃疾的《菩萨菩》,倾听了他在动荡的南宋发出的收复祖国河山忧国忧民的呐喊,也深切体会到他那种“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的沉重叹息!这一声呐喊,这一声叹息,响彻云霄,响彻我们的心灵,成为荡气回肠的千古绝唱。伟大的诗人,总是把自己的命运与民族、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与之同呼吸,共命运。其实,具有这种伟大思想的又何止辛弃疾一人呢?从远古走来,我们看到了“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原,也看到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杜甫,看到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也看到了“位卑未敢忘忧国”的陆游,看到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的林则徐,看到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到“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他们一直以天下为念,执著追求着最高尚最完美的理想,他们是我们民族的精神脊梁,支撑了我们整个中华民族,鼓舞着我们!我们再次诵读稼轩词,感受词人的情怀、英雄的气魄,让我们再一次地受到他们的精神熏陶!七、作业:1、背诵《菩萨蛮》。2、完成导学案。附:板书设计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宋】辛弃疾行人泪忧民愁望长安忧国遮不住言志教学反思:

1 / 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