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岩气等温吸附方程与含气性分析提纲一、吸附解吸理论二、等温吸附方程极其推导三、页岩气吸附气含量测试四、页岩含气性及资源潜力评价五、结论与建议一、吸附解吸理论固体对气体的吸附主要由范德华力与剩余化学键力产生范德华力——物理吸附发生于任何固体表面,不需活化能,很快达到饱和无选择性,可吸附不同类型的气体,但吸附量差异较大既可在固体表面发生单层吸附,也可发生多层吸附化学键力——化学吸附吸附与解吸速度较低,不易达到吸附平衡。需要一定的温度产生活化能具明显选择性,针对某种特定气体吸附只可发生单层吸附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特点对比参数物理吸附化学吸附吸附力范德华力化学键力吸附热较小,近于液化热较大,近于化学反应热选择性无选择性有选择性吸附稳定性不稳定,易解吸比较稳定。不易解吸分子层单分子层或多分子层单分子层吸附速度较快,受温度影响小,一般不需要活化能较慢,温度升高则速度加快,一般需要活化能等温吸附模型研究表明等温条件下吸附量与压力之间的关系曲线(即吸附等温线)具有六种类型煤对煤层气的吸附,页岩中的有机质和粘土矿物对于天然气的吸附属于单分子层物理吸附不同类型的吸附等温线Langmuir单分子层物理吸附理论要点当气体分子在固体表面上覆盖满一层后。导致吸附的固体表面原子力场不饱和性消失,因此吸附只针对单分子层吸附热为常数,不随覆盖度变化吸附质分子间无作用力吸附达平衡时,吸附与解吸依旧同时进行,且速度相同bpbp11以下3种形式的Langmuir吸附等温式,很好的表征了该理论的要点b为吸附系数,与吸附剂特性有关代表了固体吸附气体的能力Vm为每克吸附剂的表面覆盖满单分子层时的吸附量,即最大吸附量V是每克吸附剂在气体压力为p时吸附气体的吸附量bpbpVVm1bpbpVVm1•设:k1及k-1——吸附与解吸速率常数;A——气体;M——固体表面;AM——吸附状态•k1•A(g)十M(表面)==AM•k-1•设:θ——固体表面被覆盖的分数,称覆盖率,即•θ=已被吸附质覆盖的固体表面积/固体总的表面积,则•(1-θ)——固体表面上空白面积的分数•以N——固体表面有吸附能力总晶格位置数,简称吸附位置数。吸附速率与A的压力p及固体表面空位数(1-θ)N正比,所以•吸附速率=k1p(1—θ)N•解吸的速率与表面被覆盖吸附位置数,或θN成正比•解吸速率=k-1θN•达吸附平衡时,k1p(1—θ)N=k-1θN•可得兰式θ=bp/(1+bp)•式中,b=k1/k-1,称吸附系数,与吸附剂、质本性及温度有关。b愈大,吸附能力愈强,b有压力倒数的量纲等温吸附式探讨——三种不同压力条件等温吸附曲线0481216202428323640440246810压力P(MPa)吸附量V(cm3/g)空气干燥基干燥无灰基在压力足够低或吸附较弱时,bp1,则V=Vmbp。这时V与p为近似直线关系。如图所示的低压部分当压力足够大或吸附较强时,bp1,则V=Vm。这时V与p无关,吸附达到单分子层饱和。如图中的压力较高部分当压力适中时,V与p是曲线关系,如图中的弯曲部分从此可知,Langmuir吸附等温式适用于第Ⅰ种吸附等温线类型煤的等温吸附实验——推导等温吸附式ZRTPVnn—气体的数量;P—气体的静态压力;V—气体的体积;T—气体的绝对温度;R—气体常数;Z—气体的压缩因子。mmVpbVVp1理想气体定律为根据用p/V对p作图是一条直线,从其截距和斜率求得Vm和b值Vm就是某一煤样对于该种气体的最大吸附量(或称a值),相当于Langmuir体积VLb值即相当于Langmuir压力PL的倒数,从而即获得了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PPPVVLL页岩不同组分对气体的吸附作用吸附态页岩气对页岩资源潜力评价尤为重要需要研究页岩不同组分对气体的吸附作用有机质组分Nuttall(2005)页岩中有机质作为吸附气的核心载体,TOC值的高低会导致吸附气发生数量级变化。李剑(2001)认为有机质对气的吸附量远大于岩石中矿物颗粒对气的吸附量,占主导地位粘土矿物组分Ross(2008)认为粘土矿物往往具有较高的微孔隙体积和较大的比表面积,吸附性能较强Schettler等(1990)甚至认为页岩中的吸附态甲烷主要分布在伊利石表面,其次才吸附于干酪根之中VS•TOC与Ro共同影响着页岩的吸附能力。影响页岩吸附能力的其他因素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页岩含气性评价成果王广源等(2010)利用等温吸附实验,对辽河东部凹陷古近系8块泥页岩样品进行了吸附测试样品:古近系沙三段碳质泥页岩,TOC达16.33%,Ro为0.511%实验结果:每吨泥页岩的吸附气量为0.51~1.98m3,平均为1.24m3,表明样品吸附甲烷能力较强样品:长芯1井龙马溪组,8个页岩岩心实验结果:每吨岩石含气量为0.08~0.25m3,平均为0.15m3/t(解吸温度70℃)王社教等(2009)认为该页岩样品成熟度过高(Ro达到3.26%)已进入过成熟阶段可能是导致其吸附能力较低的主要原因页岩含气性评价成果蒲泊伶(2010)对龙马溪组页岩开展了等温吸附试验页岩Ro值约为2.3%~3.4%,最高吸附气含量为1.12~1.74m3./t,平均为1.28m3/t四川盆地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等温吸附曲线(蒲泊伶,2010)五、主要结论与建议结论游离态气体估算的关键是确定页岩的有效孔隙度和含气饱和度,而吸附态气体的估算需要对页岩的吸附能力进行评价页岩中的有机质和粘土矿物对于天然气的吸附属于物理吸附。页岩的吸附能力可以通过等温吸附实验获得,它通常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有机碳含量、矿物成分、含水量、孔隙结构、温度和压力等建议目前开展的页岩气含气性分析均参照煤的等温吸附实验技术和含气量测试技术,但页岩气与煤层气毕竟不完全相同,有必要建立针对页岩气的含气量测试技术和等温吸附实验技术标准